小红红黑黑
对行测部分。先期是全面了解熟悉各种题型,各种答题方法,然后开始大量练题。以历年国考真题和省考真题为主,重质量不要重数量,好好研究每道错题,做到充分理解和掌握思路。可以做自己的错题集,对于做错的题记下来,经常翻看,加深印象; 开始复习时不要注重时间长短,重在理解。模拟时就需要寻找到答题时间感觉了,在整套卷子模拟上,要尽量还原真实考场上的环境和感觉,比如计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来,中间避免出现被打搅和抛锚现象。在做题顺序上,按照先容易后难,先做会的,再做不会的,不能纠结在个别题目上。我的顺序就是数学运算部分最后做,因为这是我的弱项,得先保证最快拿到最有把握的分数。 行测的整体舍弃上。一般来说很难有人把题目全部做完,对于弱项要果断放弃。体现到平时复习时,要了解自己的强弱项。一般在规定时间内正确率达到70%以上,是属于强项的,那么在平时复习时继续保持和加强就好。那么重点就在于提升可提升空间较大的弱项,对于弱项,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复习和提升仍然不能进步要果断放弃了。比如我,数学部分确实经过努力发现没有什么进步,就不应当花费较多时间在上面了,把时间用来去复习其他更能提升的部分会更好。 对申论部分很多人会犯一个很大的错误,至少70%的人一门心思花在行测上,不重视申论,这是复习一开始就出现的战略性失误,注定了考试失败。任何一门瘸腿,都不会取得好成绩。看到很多行测七八十的高手,但是申论低于申论平均分30分,还是无缘面试。而且往往申论是大部分人的弱项,是很容易提升得分的,也是被大部分人容易遗忘的。所以要花与行测相同的时间去复习。 另外一个对申论的误区:只重视最后大作文,不重视前面小题。小题在总分里是占大头的,这部分也要根据分值比例,花相同的复习时间,而且这部分是相对容易掌握答题方法和得分的。 对于看:首先要去看辅导资料,了解申论的题型,和答题方法等基础性的东西!要关注新闻报纸,我那时每天吃完饭休息时就看央视新闻频道,中午,下午都看;网络上看,人民网,新华网等其他网站,一个是了解基本的社会新闻等,另一个是重点关注时政类新闻,我一直在看新华网,比较官方,且有很多的专题类,信息量巨大;此外,查看下载各种相关资料,理论热点面对面、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半月谈等等,自己看的时候主动行程思维,哪些是现状,危害,原因,意义,对策措施等等,并且自己重点整理一些专题,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对于写:对申论的认识不要是认为随便看看就好!切记一定要多写,看的再多也没用,看和写出来时完全两码事!掌握了题型和答题方法后,要拿来近年的真题,做精读和精做,仔细研究各种版本的答案,研究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方式。 我是认真研究了5个真题卷,并且自己全部认真做了一遍,之后对比答案开始研究思路和角度。总体上一共写出10篇申论文章。在写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字,因为批改时,申论都是通过电子扫描进电脑,一个美观的字体和整洁的卷面很重要很重要,这也是公考中一直以来大家都在重视的一点! 对于修改:申论不仅仅是蒙着头写的!我吃了一个亏就是前期没人参照,没有形成自己的申论结构和风格。另外一点:我认为申论,如果写好了结构和条理,基本上就成功了大半。很多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复习方法、计划等等,还可以去优酷上搜索,免费的各类教学视频很多,观看视频和自己看书,所取得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各类取得视频的方式。 总体上,有了坚持不懈努力的态度,加上不笨的头脑,充分利用好了论坛里各类资料、思路、成功经验、失败教训、鼓励监督……相关信息可以多关注易贤网·!上面信息更新很快·!希望能帮上你的忙·!
柠柠2015
从云南考情来说,2018年以及以前出现的频率较低。从2019年分级分类考试以后,对策成为主要题型,尤其对于乡镇卷来说。为帮助考生更好应对申论对策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精准审题:
1、作答任务:即有几问
如: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分)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有1问:提建议
“给定资料5”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假定你是一名普查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15分)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有2问:概括问题+提对策
2、作答身份:谁来实施。(对策、措施强调自己做,建议是他人做)
如:就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出建议。(实施主体是大学生)
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提出建议。(实施主体可以是大学生,及其他:政府、企业、学校...)
3、要求:字数、任务限制。
二、积累常用对策:
如:
1、认识层面:
常见对策:教育、培训、宣传、学习。
教育:更深入、效果好;注重德行、观念的转变。常见做法:学校开讲座、开课
培训:成本低、效率高。倾向才能、素质的提升。常见做法:开培训班,阶段性的培训课程
此两种方法一般针对特定人群。
宣传:针对的范围更广,一般引导社会氛围的形成,改变群众观念。常见做法:(线上——网络,社交媒体,官网,微视频,短视频,微博;线下——板报,宣传栏,海报,传单,宣传活动)
学习:政府自身的道德、行为出现问题常见做法:内部会议、加强学习。
2、规范层面:
问题:制度的制定,如无制度、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等;
制度的执行,如执行不到位、执行方式不正确、没有执行等。
常见对策:
规范的制定:一般针对规范缺失或者不完善
常见做法:建立或完善相关规范,丰富规范的细则,如规范的实施细则、执行原则以及不遵守规范的处罚方式及力度等。
规范的执行:有规范没落实,有规范乱落实
常见做法:没有落实就责令在规定的日期内整改并落实好。
执法方式不正确就听取其他主体,如听取执法对象的意见,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等。
3、监管层面:
问题:监督不严、没有监督。
常见对策:
政府监督,通过完善的监管制度、人员设置、职能范围、监督机构或平台,多个监督方的职责划分等实现监督。
媒体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事件的曝光力度。
群众监督,政府设立监督举报平台,如信箱、电话等,发动群众力量进行监督,群众要有监督意识。
管理:和执行差不多,按照规范的要求去落实。
4、资源层面:
问题:缺少资源等。
常见对策:
人才:缺人才。常见做法:招聘、引进、培养、培训人才,为人才提供好的福利、发展平台、认可度等,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到需要的岗位。
资金:资金不足。常见做法:政府,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税收优惠、贷款优惠等。
企业,集资、融资、冠名、捐赠
个人,捐赠
物资:基础设施设备缺失或不足。常见做法:设施,建设或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设备,购买、引进、研发先进设备等。
信息:信息不全。常见做法:调查、购买信息。
5、技术层面:
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方法与技巧。
主要包括科学技术、运营技术、操作技巧、工作技巧等。
常见对策:创新XX技术、学习经验、改进产品、创造品牌、转型升级等。
做真题找规律
【2021年3月27日云南乡镇】二、根据“给定资料2”,请谈谈古城民警在工作中遇到哪些难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20分)
要求:(1)内容全面;(2)条理清晰;(3)针对性强;(4)不超过350字。
【2020年8月22日云南乡镇】“给定资料3”中提到了J县大调研办公室责成县建设局牵头治理农村电线杆乱象,假如你是J县建设局此项工作的负责人,请你提出整治这种乱象的具体措施。(25分)
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措施可行、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
今生只要你陪
1. 云南省考常识 云南省考常识 1.向前辈请教一些云南公务员考试的复习技巧,我怎么总是不得要领似的 云南公务员考试复习备考技巧: 2010年云南公务员考试大纲与2009年保持了高度一致,试题顺序、例题都没有变化。 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大纲向国考看齐,行测五大模块的顺序由2008年的 “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变成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这种调整与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实现了统一;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顺序变更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理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但这次云南省考试大纲中并未随之调整,没有呈现更新的考试信息。 其实行测考试内容顺序的变化是为了以考查应考者的应试反应,但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在备考时要形成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 云南省今年的考试科目仍然和报考职位挂钩,不同报考方向的考试的科目稍有不同。普通公务员岗位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及《申论》,公安(含森林公安)人民警察的岗位还需进行《公安基础知识》的考试。笔试时间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安排在2010年4月24日、25日两天。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满分200分,其余科目的满分均为100分。 笔试成绩按岗位分类的排名名单(含笔试加分)在笔试结束45天内下发各州市,同时在 *** 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网站公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公共科目的备考。 (一)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行测为客观性试题,从总题量上来看,分析去年的考试真题,行测共130道题,时限为120分钟。 其中数量关系20道,言语理解与表达25道,判断推理40道,常识部分25道,资料分析20道。 既然大纲保持了高度一致,我们可以相信今年的题量分布不会有大变化,但各子模块可能出现微调。 考生备考时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全面复习,稳定心态。 本次考试公告、大纲发布与考试时间之间跨度较大,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希望考生能够将备考作为日常行为,每天进行有效、适当的练习,这对于按计划进行备考和合理调节考试情绪都有很大作用。 考生一定要明白,做题最快或者某个题做得很好并不意味着考试能取得胜利。在全面复习的时候,注重积累各种题型的方法,客观题很多时候需要运用技巧方法才能时效双收。 在两个月的准备时间里,无论是准备充分到了考场大意轻敌,或是没有准备好匆匆上了考场发慌,都有可能影响答题。 事实证明考生的状态对其成绩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能调整情绪和状态达到最佳,对考试是大有帮助的。 所以前期准备一定要全面,同时保证正确稳定的备考心态,认真做好每一道题,才能使自己在考试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第二,演练真题,掌握规律。 各位考生在备考时可以根据云南省的真题,也可以借鉴国考的历年真题,进行充分备考。云南省考试的模块内容与国家公务员考试有很大的相似性。 考生可多多做题,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把握时间,合理规划。先易后难,先解决有把握的题,如资料分析和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量较大,做的时候可提醒自己注意时间;如果觉得判断推理类的比较费神,需要仔细读题或者找规律,数量关系的题比较繁琐,影响时间和心情,可以放到最后来做。 常识判断则重在平时的积累,不可耽误太多时间,倘若暂时忘记的话可以先跳过之后再斟酌。 (二)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建议考生关注时事,换位思考,多积累、勤练笔。 每天看一小时新闻,了解社会热点。考生在近期可以了解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新闻、社会热点材料,特别注重其中有关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法制民生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对于搜集申论素材、了解对策及将来的面试都有很大帮助。 国家公务员的性质决定了劳动人民服务者的角色定位。 这就要求考生在作答申论时站在 *** 立场上,以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考生在作答时尤其要注意这点,在切实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全方位、深刻地阐述相关问题。 总结起来就是加强对社会热点的了解,同时强化自己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国家公务员网( ) 。 2.2018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有什么技巧 公务员考试要说有什么技巧那就是要多学,多练,多积累。 云南公务员省考的内容为: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科目分为以下几类:1、报考法检系统岗位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法律专业知识》(A、B卷),其中司法工作岗位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法律专业知识》(A卷),非司法工作岗位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法律专业知识》(B卷);2、报考其他岗位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3、其中报考公安执法勤务类岗位的,除了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外,还需进行专业科目考试。 3.云南公务员考试科目有哪些 笔试内容 本次笔试考《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两门科目,这两门科目的考试范围以《云南省2008年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准。《申论》满分100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满分200分,总计300分。录用公安人民警察(不含安全、司法行政机关、监狱、劳教、森林公安)的岗位,还需加试《公安基础知识》,《公安基础知识》满分为100分。除以上三门笔试科目外,各地自行加试的笔试科目无效。 报考监狱、劳教系统人民警察的按司法部公布的《司法行政机关录用监狱、劳教单位人民警察体检项目和标准》执行。根据我省实际,在《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检项目和标准》的基础上,我省报考公安人民警察职位的身体条件放宽为:身高,男性不低于1.66米,女性不低于1.58米;裸眼视力,本科生为4.6(0.4)以上、大专和中专生为4.8(0.6)以上。监狱、劳教人民警察职位的此类标准可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