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5

一梦三只鸭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3者容斥原理公务员考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小小野

已采纳

用同一字母表示同一属性的区域。斜线部分:表示只喜欢一者,用“a”来表示;打点部分:表示只喜欢两者,用“b”来表示;空白部分:表示三者都喜欢,用“c”来表示;而集合外的部分表示三者都不喜欢,用“d”来表示。

因此,根据图形,就有了以下几个公式:

1、a+b+c+d=I(只喜欢1者+只喜欢2者+3者都喜欢+3者都不喜欢=总集)

2、a+2b+3c=A+B+C(三个集合相加时,喜欢1者的部分加了1次,2者的部分加了2次,喜欢3者的部分加了3次)

3、b+3c=X+Y+Z(题目中的固定表达方式为喜欢A和B的有X人、喜欢A和C的有Y人,喜欢B和C的有Z人)

扩展资料:

例题:

某专业有若干学生,现开设有甲、乙、丙三门选修课。有40人选修甲课程、36人选修乙课程、30人选修丙课程,兼选甲、乙课程的有28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程的有26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程的有24人、甲乙丙三门课程均选的有20人,三门课程均未选的有2人。该专业共有学生多少人?

A 、48 、B、 50、 C、52、 D、54

解析:直接套用公式:

(1)根据题中“有40人选修甲课程、36人选修乙课程、30人选修丙课程” 得:a+2b+3c=40+36+30=106(2)根据题中“兼选甲、乙课程的有28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程的有26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程的有24人”

得:b+3c=28+26+24=78(3) 根据题中“甲乙丙三门课程均选的有20人”得:c=20(4)根据题中“三门课程均未选的有2人”得:d=2.最终求出总集I=a+b+c+d=10+18+20+2=50人,所以答案为B。

3者容斥原理公务员考试

122 评论(12)

元力觉醒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容斥问题:二者容斥问题1)公式法:覆盖面积=A+B-A与B的交集。2)解法二:若被计数的事物有A、B两类,那么,先把A、B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然后减掉重复计算的部分。简记:元素的总个数=大圈-中圈(A、B为大圈,x为中圈)方法核心:让每个重叠区域变为一层。三者容斥问题1)公式法:覆盖面积=A+B+C-两者交-2×三者交。2)解法二:若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先把A、B、C三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然后减掉重复计算的部分。简记:元素的总个数=大圈-中圈+数小圈(大圈指三类元素的个数和,中圈指题目中所给重叠区域(1、2、3、1+x、2+x、3+x、1+2+3+x),小圈为三层重叠区域x,利用此公式,我们只需数小圈即可。方法核心:让每个重叠区域变为一层。容斥极值问题公式法①(A∩B)min=A+B-I (I表示全集)②(A∩B∩C)min=A+B+C-2I ③(A∩B∩C∩D)min=A+B+C+D-3I

348 评论(15)

343004227qq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容斥问题”。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应用容斥原理来解题就是容斥问题。容斥问题分2类题型:1,求定值;2,求极值。在历年的考试中,基本上都是考察求定值的问题,而求定值又分为“二者容斥”和“三者容斥”问题,考试中也基本只考察“三者容斥”。所以,今天就“三者容斥”求定值的方法,华图教育专家详细讲解如下:一般来说,解题方法有两种:1、 公式法:题干的数据可直接代入到二者、三者容斥的求值公式中。三者容斥求定值公式:AUBUC=A+B+C-(AB+AC+BC)+ABC。2、 文氏图法:当题干所给数据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时,就需要利用该方法,进行思维性的理解进而解决问题。例1:某专业有学生50人,现开设有甲、乙、丙三门选修课。有40人选修甲课程,36人选修乙课程,30人选修丙课程,兼选甲、乙两门课程的有28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程的有26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程的有24人,甲、乙、丙三门课程均选的有20人,问三门课程均未选的有多少人?A.1 B.2 C.3 D.4【答案】B。华图解析:方法一:题干的数据可直接代入三者容斥的公式中,应用公式法解题。公式如下:AUBUC=A+B+C-(AB+AC+BC)+ABC,根据题意可得,至少选修一门课程的有40+36+30-28-26-24+20=48人,则三门均未选的有50-48=2人。方法二:读完题干可以发现,“选修甲、乙、丙课程”在题中是并列关系,那么表示其数目的40、36、30三个数字只能用加法处理,等于106;“兼选甲、乙、丙其中两门课程”在题中是并列关系,那么表示其数目的28、26、24三个数字只能用加法处理,等于78。这样原本题中的8个数字就变为4个(50、106、78、20),而这4个数字之间也只能作和或者作差,那么得到结果的尾数必为“2”或“8”。观察选项,发现只有B项尾数是2,因此,本题答案确定就是B项。这样应用尾数的思想成功实现了“秒杀”。例2: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则三项全部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 )种。A.37 B.36 C.35 D.34【答案】D。华图解析:读完题干,发现题干所给数据不是公式所需的,不能直接代入公式,那么利用文氏图解题。如图,如果该图形中包含的不合格产品种数按8+10+9计算,那么灰色部分包含的种数被重复计算了一次,黑色部分包含的种数被重复计算了两次,所以至少有一项不合格的有(8+10+9)-7-2×1=18种,所以三项全部合格的有52-18=34种。在题目的列式计算过程中,使用尾数法能够也帮助我们快速的确定答案,而减少不必要的运算。总之,容斥问题近几年的考察形式多偏向于例2,对思维性的考察加重,更看重大家对于容斥原理的理解,而非公式的应用。所以,对于千变万化的容斥题目,一定要理解容斥的基本原理,多做练习从而提高做题速度与正确率。

309 评论(14)

我才是黄蓉

公务员考试行测容斥原理:(查看行测考试资料了解答题方法)容斥原理:指计数时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容斥问题分为:两者容斥问题、三者容斥问题。1)两者容斥问题①解决方法: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两类,那么,先把A、B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然后减掉重复计算的部分。②简记:元素的总个数=大圈-中圈(A、B为大圈,x为中圈)③方法核心:让每个重叠区域变为一层。(x为重叠区域)2)三者容斥问题①解决方法: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先把A、B、C三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然后减掉重复计算的部分。(1、2、3、x均为重叠区域)②简记:元素的总个数=大圈-中圈+数小圈(大圈指三类元素的个数和,中圈指题目中所给重叠区域(1、2、3、1+x、2+x、3+x、1+2+3+x),小圈为三层重叠区域x,利用此公式,只需数小圈即可。③方法核心:让每个重叠区域变为一层。

189 评论(14)

小豆他妈妈

A∪B∪C表示ABC三个圆圈覆盖的面积;A∩B∩C表示符合三个条件,在实际的解题中注意两点:

①有不符合ABC任意一项的,并未在图中展示。

②A∩B是包含A∩B∩C,仅满足A∩B=A∩B-A∩B∩C,其他同理。

二集合容斥原理的公式为:|A∪B|=|A|+|B|-|A∩B|,三集合容斥原理的本质和二集合容斥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由于又多了一个集合,公式和图形描述都变得更加复杂。

扩展资料: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A类和B类和C类元素个数总和= A类元素个数+ 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元素个数。(A∪B∪C = A+B+C - A∩B - B∩C - C∩A + A∩B∩C)。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容斥原理

8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