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4

可可京99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放弃嘛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汤包sama

已采纳

1.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判断真的要彻底放弃吗 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常识判断解题方法,比如: 1. 词义联想法(适用于考查概念性的题目) 根据题干、选项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选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得出答案。 2. 选项代入法(排除法)将各选项分别代入进行综合分析的解题方法。 3. 去同存异法 阅读题干及选项后,若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就可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 4. 生活常识思维 在掌握法律知识不足的情况下,运用生活中基本的行为准则,根据事物产生、运行、发展的基本原理来进行解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5. 公务员笔试行测备考时,可参考近年四川省考行测复习资料了解行测各题型的应试技巧。 2.大家来交流一下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放弃的是哪部分哪些题 省直机关上岸者的建议: 1. 尽量不要放弃。 2.如果要放弃,请放弃分值低、浪费时间的题(常识,图形推理) 3.定义判断和演绎推理分值都在0.6以上,而且经过专项训练突破后易得分,和言语理解与表达一样是拿分项,不建议放弃。 4.数学不好的考生可以放在最后作答,数学的复习方法是按类型题分项训练。如鸡兔同笼问题、追击问题,抽屉问题等等。经过一定的体量训练后可以找到技巧,有助于培养秒杀直觉。 加班之中抽空详尽回答,祝你好运! 3.公务员行测难吗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1。行测复习三宝:重模拟、要踏实、弃捷径 在复习过程中一定不能放弃,如果放弃一个部分,那想拿高分就很难了。 这是对于那些不知该如何复习考公务员的朋友的一个忠告。我的方法是疯狂做题,就是练习所谓的“做题感觉的时候”,这种感觉可以让你在猜不会做的题目的时候提高正确率。 这个阶段就是无 *** 的做题,做模拟题,做真z题。每天5小时时间,每天1-2套题,做一套题的日子里,剩余时间就把相对而言自己比较弱的部分的专项练习进行强化。 一定要整理一本错题集,以后再复习到相关章节时,重点看错题,这样学习才更有针对性,可以节省时间,还能提高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 2。 考场上的答题技巧:必要的放弃 在考场上,善于放弃能让考试的效率提高到最大化,而胡乱的放弃不仅是在浪费时间和分数,也是在一点点消磨你的考感和信心,所以,放弃只在考场上可用。考场里一定要沉着,要快速仔细的阅读,但不能一看到眼生的题目就弃之不顾,看到熟题就欣喜若狂,情绪起伏大是考场的大忌。 当然,在考场里放弃也是必须的,行测题目本身很难,而且题量巨大,适当的放弃反而能得到得分率的最大化! 。 4.公务员行测常识 常识确实是很让人头痛的部分,我考过09年的,感觉里面会的,有把握的就只有一半,剩下的就只能蒙。 不过这样出题我感觉更好,起码能让我们从大本的法律常识中解脱开,让考试更“公正”一些。估计2010年也是这种模式,不过具体的话还是要看考试大纲怎么说了。 很难说可以全面的复习,要真这样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也不知道究竟具体是什么),因为这部分的分值可以说是最低的了,拉不开什么距离,一般人怎么也会个一半左右,毕竟是常识啊,剩下的再蒙一点,所以差距也就那么一两分(没有鄙视的意思)。有心的话买本公共基础知识看看,还有其他省的常识真题或者看看以前中学的语文书(诗歌),历史书和地理书等等,我感觉都是以前的知识居多,没说什么要拐几个弯的,你有印象的就会,没学过的就一定不会。 最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学习,不要轻易就说放弃,国考里就是半分都有可能值万金啊!加油吧。 5.行测数量关系要放弃吗 数量关系题是国考行测考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有很多考生由于时间不够用,回想放弃数量关系题,直接做申论,那么行测数量关系要放弃吗?下文中我们将告诉您,行测数量关系要不要放弃。 行测数量关系要放弃吗? 这是很多国考考生纯在的疑问,很多考生考试结束后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数量关系这里耽误了太多时间,这次最后时间没够用,下次考试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放弃数量关系题? 那么,行测数量关系题是不是真的可以放弃不做呢? 建议各位考生不要放弃数量关系。如果你感觉自己数量关系这块是弱点,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后面的题做不完,那么可以先跳过数量关系题,做申论,最后在做行测数量关系题。因为数量关系在国考行测中占的分值还是比较高的,如果你想拿高分,成功在激烈的绝杀中上“岸”,那么数量关系题你必须做,而且还要保证正确率达到80%。 如何提升自己的行测数量关系成绩? 掌握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了解做题思路是考生们攻克数量关系的关键,华图教育行测备考频道,免费提供数量关系答题技巧、答题思路、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等资料。 行测数量关系要放弃吗?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应该知道,要想国考行测拿高分,数量关系题一定不能放弃,放弃数量关系,就等同于放弃上岸的机会! 6.公务员考试要放弃数学还是常识判断,这两个 其实这个不是放弃哪个的问题。 常识判断需要一个长期多累积,通常能够有50%的准确率就已经不错。这一块作答时间不会很多,如果会做,可以在几秒内快速选出答案,如果不会做的题目,凭借第一感觉也可以快速选出答案。所以这一块不存在放弃。 数学题目运算有一定的难度,或者说题目本书很多就有隐含条件。但是掌握一定的方法大部分题目也都是可以做对的。 在考场做中,对于自己一分钟内不可能作答完成的题目,你可以凭感觉或者经验进行选择,但是对于自己擅长的知识点,还是可以在1分钟以内作出比较快速的回答。你可以通过平时多做题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中政行测针对数学题目有大量的专项练习,可以进行尝试。 所谓的放弃不是绝对的,只是对自己完全不会或者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问题进行感觉作答。 7.公务员行测常识 常识确实是很让人头痛的部分,我考过09年的,感觉里面会的,有把握的就只有一半,剩下的就只能蒙。不过这样出题我感觉更好,起码能让我们从大本的法律常识中解脱开,让考试更“公正”一些。估计2010年也是这种模式,不过具体的话还是要看考试大纲怎么说了。 很难说可以全面的复习,要真这样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也不知道究竟具体是什么),因为这部分的分值可以说是最低的了,拉不开什么距离,一般人怎么也会个一半左右,毕竟是常识啊,剩下的再蒙一点,所以差距也就那么一两分(没有鄙视的意思)。 有心的话买本公共基础知识看看,还有其他省的常识真题或者看看以前中学的语文书(诗歌),历史书和地理书等等,我感觉都是以前的知识居多,没说什么要拐几个弯的,你有印象的就会,没学过的就一定不会。 最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学习,不要轻易就说放弃,国考里就是半分都有可能值万金啊!加油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放弃嘛

322 评论(9)

英式风情茶

建议不要放弃,现在竞争越来越专业化,很多同学感觉时间不够用,会放弃数量模块,这就要求其他模块要达到一定的正确率,稳定性不高。但是如果利用好数量这块,即便有模块失误也可以稳稳70+

210 评论(15)

我的小满

对于行测中的数量,经常有两个极端,部分人觉得数量题很简单,一学就会(这部分人只占很小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数量很难,怎么学都不会,在考场上更是几乎全部瞎蒙(这部分人占很大一部分)。数量虽然题量较小(10/15题居多),但每道题的分值是比较高的,全部放弃,甘心吗?

那么,数量如何进行高效备考呢?

数量备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打好基础,专项练习

数量模块可以分为数字推理、数学运算两大类,而目前联考、国考都是不考数字推理的,所以这里主要谈的是数学运算的备考。

数学运算类似中小学阶段的应用题,但与应用题最大的区别是数学运算题大多绕弯较多、思维难度较大,这就要求各位小伙伴要理清弯弯绕、练就火眼金睛。

学习数量,从掌握基础题型开始,这就要求各位小伙伴要熟悉考情。一般而言,基础题型包括工程问题、路程问题、浓度问题、几何问题等。这些问题大都比较贴近日常生活,如工程问题类似于完成一项工作,涉及到了效率、时间和工作总量等;路程问题类似于去一个地方,涉及到了速度、时间和路程,各位一定要清楚地掌握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备考建议:

自主学习:按照看学解题方法(或背公式)-做题-总结的模式,建议做分题型分知识点的试题,按每套题10题的题量,需要做200道左右的试题;在备考的过程中,要适时总结,理顺自己的思路。

报班学习:根据课程安排即可。

二、巩固突破、稳步提升

掌握了基础题型后,就需要掌握难度稍高一些的题型了,如概率问题、排列组合问题、集合问题、极值问题等。这些问题对理科生而言,还稍微熟悉些,但对于很多文科生而言,高中阶段曾经学过的这些知识可能早就忘完了。因此,这一阶段很重要的任务是重拾信心,突破自己。

备考建议:

自主学习:按照做题-总结-模考-总结的模式,建议除了进行模块专项练习外,多做几次全真的模考,检验自己的真实水平;

报班学习:根据课程安排即可。

三、考场实战,应试技巧

数量关系与其他模块最大的区别在于,数量关系特别需要应试技巧,即真正到了考场,应该怎么做?

首先,读一遍后完成没有思路的试题,果断放弃,选一个自己认为对的答案;

其次,读一遍有点思路的试题,可以尝试尝试。数量关系中有些题看着很难,实际上并不难;

最后,如何蒙答案。选最大的题,建议选第二大的选项;选最小的题,建议选第二小的题;其他不会的题全选哪个选项,看个人爱好(建议A或B)。

备考建议:

自主学习:总之,在考场上做题时一定要头脑清晰,更要果断,不要犹犹豫豫的;

报班学习:认真听考前冲刺课。

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静稳和。最后,京佳祝愿各位小伙伴,都能心想事成!

156 评论(8)

天地为凭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120分钟要处理135道题目,时间不够的问题困扰了大多数考生。行测考试不仅考察对题目的理解和求解能力,更考验考生安排规划时间的能力,这样考生就必然会面临筛选和取舍的问题,而这也是取得理想成绩的重要因素。有部分考生可能就会考虑把一些自己认为难拿分的题目全部都略过去,尤其是数量关系部分,被很多考生弃之不顾。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理智的。诚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多做一些题目,我们可以放弃某一道或者说某几道题目,但是轻易地放弃某一类题型,这种做法就显得比较草率了,同时也不利于考生发挥出最好水平。也就是说不能把数量关系全盘放弃,我们要认真筛选,选出可以拿分的题目。结合近五年的真题我们可以得知,数量关系部分的题目,从题型组成上来看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命题比较密集的题型大致可以分为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容斥问题、利润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极值问题、计算问题以及几何问题。这其中有些题目是可以通过认真学习、总结规律,拿到这部分分数的。比如这里面难度比较低的容斥问题,它主要解决的是几个交叉概念间的计数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文氏图,这类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轻松解决。除此之外,工程问题也是很容易拿分的题型,它的重点在于对工程总量有细分的意识,实际上变化是很有限的。【例1】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A和B两个项目,已知甲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要13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要7天;乙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要11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要9天。如果两队合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者两个项目,则最后一天两队需要共同工作多长时间?(2014国考第73题)此题目虽然将工程问题和统筹问题进行了结合,但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讲是可以轻松拿分的。甲队擅长做B项目,乙队擅长做A项目,那就先分别让他们都去做擅长的事情,这样7天后B完工,A完成了7/11,余下的4/11由两个队伍合作完成即可,随即就转化成了一道简单的合作问题。而利润问题也是跟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的一类题目,这类题目常用到的思想是特值和方程的结合,而这类题目的关键之处在于我们可以把它当成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来解决,这样就很容易想到一些好的办法。【例2】老王两年前投资的一套艺术品市价上涨了50%,为尽快出手,老王将该艺术品按市价八折出售,扣除成交价5%的交易费用后,发现与买进时相比赚了7万元,问老王买进时候花了多少钱?(2014国考第61题)这道题目很好地反映了考题与生活密切的结合度,每位考生都能解决出这类问题。这个题目列方程可能更方便,即设所求为X,根据题干描述得到方程 :(1+50%)X × 80% ×(1-95%)=7+X,解方程即可得到结果为50万元。而极值问题、几何问题,这两类问题属于我们数量关系部分必考的考点,从未缺席,其实题目难度还是比较低的。数量关系中比较特殊的部分就应该是概率问题和排列组合问题了,在2014国考中占比较高,但是难度明显出现了下滑,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也要有足够的信心,敢于去攻克大家都想放弃的难题

32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