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皮姐姐
1、行测题型全为客观题乡镇公务员考试行测有哪些题型,全部是单项选择题,题目数一般在120140之间,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量较大考查范围一般包括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其中资料分析一般为给出一段资料后面设4。2、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乡镇公务员考试行测有哪些题型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乡镇公务员考试行测有哪些题型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三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3、公务员考试的题型包括行测申论,有些岗位还要考察专业科目1行测主要考察五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推理2申论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贯彻执行以及文章写作能。4、先说行政能力测验,行测是个综合性的科目,它考题涉及面广,包括政治经济法律逻辑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识,知识错综复杂,这门考试说白乡镇公务员考试行测有哪些题型了就是考快速反应能力对于行测备考来说,首先要熟悉题型,公考总共有5种大。5、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专项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乡镇公务员考试行测有哪些题型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6、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量为135道,与。7、行测备考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查范围包括常识,涵盖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言语理解与表达,包括以下3种题型阅读理解短文阅读文章阅读词语表达选词填空词语替换和语句表达病句判断歧义。8、公务员考试分为行测和申论行测的题型一般是固定的,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考题类型上又分为数学,逻辑,几何图形,地理,应用数学等等。9、其中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有5道题不相同2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40道题,主要题型有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排序,其中考查的重点是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语句排序题量较少,一般在2~3道左右逻辑填空侧重于对词语的理解。10、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行测题型全为客观题即选择题主要考察与职业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2018年行测笔试也会围绕这五个模块出题建议你可以。11、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满分100分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专项常识判断分值分布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总共20道题,每题分值在0。12、江苏省公务员行测真题jpg 行测试题是客观性的试题,总分100分,涉及到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种题型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包括20题逻辑填空20题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每题0608分。13、数量关系需要掌握常见的解题方法,以及公式,并且题型众多因此,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种题型,大部分考生把数量关系当做“拦路虎”,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考生复习要侧重具体思路以及解题方法的掌握四判断推理。14、江西省公务员考试乡镇120道,县级135道。15、跟省考不一样的,乡镇公务员考试内容乡镇公务员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笔试内容包含公共基础行测和申论乡镇公务员考试笔试公共科目主要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有些也考察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16、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17、丽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察哪些内容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考试中的常考题型,主要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1逻辑填空考点稳定逻辑填空的考点较为稳定,主要考查实词成语。
爱爱囡囡
事业单位考的这个 公共基础知识 ,各地都很不一样,大致和公务员考试的行测有一些相同,那么写作部分是如何的。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及写作题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及写作题
1. 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
A.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 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 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
D. 收文、发文
2. 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
A. 内部使用文件 B. 秘密文件
C. 机密文件 D. 绝密文件
3. 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 )。
A. 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
B. 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C. 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
D. 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
4. 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 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 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5. 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 党、政、军各类机关
C. 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D. 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6. 撰写交流信息的通知,要求做到:( )。
A. 说明制发的意义
B. 侧重叙事,在叙事基础上阐明道理
C. 不必予以评论,也无需阐发意义和目的
D. 必须有明确的政策依据
7. 《关于查禁赌博的通告》显然应具备:( )。
A. 较强的时效性
B. 教育 性,以引起人们警觉和注意
C. 知照性,用于公布需要人们周知的事项
D. 被动性
8. 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 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 报告 、函等
C. 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 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9. 公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 )。
A. 会商→核稿→注发→发出 B. 核稿→用印→缮印→发出
C. 核稿→会商→用印→缮印 D. 拟稿→注发→签发→发出
10. 以下所列不属于核稿要求注意的事项的是:( )。
A. 要求格式规范,文体正确,结构完整
B . 行文方向是否正确,有无多头主送、滥抄滥报、违制越级行为现象
C. 实践中拟稿与核稿是不可逆的过程
D. 公文是否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是否需上报并已获批准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公文的结构就是指公文的组织构造
B. 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会议通过的时间或印发时间为准
C. 发文就是指本机关制成发往外部的文件
D.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
2.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
A. 采用白话文形式
B. 具有真实性、合法性
C. 具有规范性、相对确定性
D. 用议论、说明、叙述多种方式表达
3. 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 )。
A. 墨汁 B. 碳素墨水 C. 蓝黑墨水 D. 纯蓝墨水
4. 公文词语特点主要是( )。
A. 公文词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的使用频率高
B. 介宾词组、联合词组的使用频率较高
C. 排斥使用一般的口语词、方言词和土俗 俚语
D. 词语一般不使用 谚语 、 歇后语 ,也不能使用简称语
5. 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 )。
A. 同级政府之间 B. 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之间
C. 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之间 D. 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6. 撰写通报要求做到:( )。
A. 内容具有典型性,事例有代表性 B. 通报材料必须经深入调查和反复核实
C. 应使用说明与叙述的表达方式 D. 必须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与法规依据
7. 以下不属于通知的特点有:( )。
A. 具体法定权威性与执行性 B. 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
C. 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D. 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8. 以下关于简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在末页下端用两条平行线可作简报报尾的标志
B. 不应将正式公文以简报的形式发表
C. 简报印有报头,位于第一页上方,约占全页1/3或1/4左右
D. 简报是机关用以撰写重要公文的基础材料之一
9. 以下公文属批办工作对象的有:( )。
A. 确无规定处置方案的业务性公文
B.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
C. 《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
D. 非常规公文
10. 用印时应加以注意的事项有:( )。
A. 原则上以谁的名义制发公文,就用谁的印章
B. 印章应盖在成文日期上方,并注意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日期
C. 代章时应标明“代章”字样
D. 印前须经批准的,不经规定领导者签发的公文一律不予用印
三、简答题
1. 简述公文的特点。
答:公文是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件。其特点如下: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对受文者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行为将产生为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不同程度的强制性影响;③具有规范的文体、结构和格式;④需要履行法定的程序,否则无效。
2. 公文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简述它们各自有何作用?
答: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为一切公文所必不可少,各自作用如下:①标题:用来区别本公文与其他公文不同的名称,概括了公文正文部分内容,有利于检索、查找与管理;②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系统表达为受文者关注及对特定事物获得明确认识所需要的信息;③作者:制发公文的机关,表明公文的责任者和法定权威性;④日期: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具有表明公文有效性的作用;⑤印章或签署:两者在公文中不可或缺,是证明公文真实、合法及有效性的象征和标志;⑥主题词:是对公文内容的进一步揭示和概括,便于归档整理和进行检索。
3. 简述公文写作的程序。
答:公文写作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撰拟、审核修改三个阶段。?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包括:明确行文目的;确定主题;选择文种;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选择表达方式。撰拟文稿包括安排结构,首先确定公文的组成,正文的表述次序,安排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写好开头结尾;拟写提纲;书写文稿。 审核修改:撰稿者自己先要反复推敲修改;重要文稿要组织讨论;最后由主管领导人和综合办公部门核稿。
4. 公文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公文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要求:①合“法”,即要符合国家和党的大致方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②求实,即要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讲求实效。③要做到公文写作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④用语要注意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得体。
5. 批转类通知和转发类通知的区别是什么?
答:各机关需要将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其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用通知向所属下级机关或部门转发。这类通知可用简要文字说明所转发公文的制发机关、标题与执行要求,也可对受文单位提出贯彻执行的指示性意见。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报来的公文认为具有广泛印发的必要时,即由上级机关加上批语,以通知的形式向下转发。这种通知反映了批转机关的意志与权威,对受文单位有领导与指导作用。
6. 工作报告 与 总结 报告的区别有哪些?
工作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文种。重点在于叙述事实,需要对工作的全局、概貌作简要的叙述,同时要点面结合,列举典型事例,典型 经验 ,来说明工作深度。
总结报告是提炼经验的报告,在工作完成之后,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或教训。它的侧重点是提炼成功的经验,探讨失败的教训,以提高认识。
7. 简述对外发出公文的方式。
公文除直接传送外,多通过以下间接通道传送,主要包括:
(1)普通邮寄,用于无保密要求的公开性、普发性公文。(2)机要通信,适用于秘密级,机密级公文。
(3)机要交通:主要为党政高级领导机关服务。(4)公文交换:适于平件、秘密件、机密件传递。(5)电信:长于快捷,短于保密。
8. 简述收文处理的一般程序。
答:(1)公文的收受和分流,包括签收、外收文登记、启封、内收文登记、分办、摘编。(2)办理收文活动,包括拟办、批办、承办、注办。(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包括组织传阅、催办、查办。
(4)处置办毕公文,包括立卷归档、消退、暂存、销毁等。
四、论述题
论述公文处理的重要地位。
公文处理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具有重要地位。①公文处理是机关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作为办理公务的基本手段,贯穿于机关各项职能活动的始终,为公务活动的各领域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而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公文处理。因此,公文处理便成为机关实现管理职能的必要条件,是沟通机关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沟通机关与广大群众之间联系的有效形式。公文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对于机关行政管理乃至国家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②公文处理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档案的重要部分来源于各机关形成的公文。公文的内容、格式、字迹材料以及处理程序是否规范、准确,归档公文是否齐全完整,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与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加强公文处理工作,才能促进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A 4. B 5. C 6. C 7. C 8. D 9. A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 BC 2. AD 3. ABC 4. BC 5. ABCD 6. ABC 7. AC 8. ABCD 9. AD 10. ACD
三、简答题
1. 答:公文是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件。其特点如下: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对受文者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行为将产生为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不同程度的强制性影响;③具有规范的文体、结构和格式;④需要履行法定的程序,否则无效。
2. 答: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为一切公文所必不可少,各自作用如下:①标题:用来区别本公文与其他公文不同的名称,概括了公文正文部分内容,有利于检索、查找与管理;②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系统表达为受文者关注及对特定事物获得明确认识所需要的信息;③作者:制发公文的机关,表明公文的责任者和法定权威性;④日期: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具有表明公文有效性的作用;⑤印章或签署:两者在公文中不可或缺,是证明公文真实、合法及有效性的象征和标志;⑥主题词:是对公文内容的进一步揭示和概括,便于归档整理和进行检索。
3. 答:公文写作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撰拟、审核修改三个阶段。?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包括:明确行文目的;确定主题;选择文种;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选择表达方式。
撰拟文稿包括安排结构,首先确定公文的组成,正文的表述次序,安排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写好开头结尾;拟写提纲;书写文稿。
审核修改:撰稿者自己先要反复推敲修改;重要文稿要组织讨论;最后由主管领导人和综合办公部门核稿。
4. 答:公文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要求:①合“法”,即要符合国家和党的大致方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②求实,即要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讲求实效。③要做到公文写作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④用语要注意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得体。
5. 答:各机关需要将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其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用通知向所属下级机关或部门转发。这类通知可用简要文字说明所转发公文的制发机关、标题与执行要求,也可对受文单位提出贯彻执行的指示性意见。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报来的公文认为具有广泛印发的必要时,即由上级机关加上批语,以通知的形式向下转发。这种通知反映了批转机关的意志与权威,对受文单位有领导与指导作用。
6. 答:工作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文种。重点在于叙述事实,需要对工作的全局、概貌作简要的叙述,同时要点面结合,列举典型事例,典型经验,来说明工作深度。
总结报告是提炼经验的报告,在工作完成之后,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或教训。它的侧重点是提炼成功的经验,探讨失败的教训,以提高认识。
7. 答:公文除直接传送外,多通过以下间接通道传送,主要包括:
(1)普通邮寄,用于无保密要求的公开性、普发性公文。(2)机要通信,适用于秘密级,机密级公文。(3)机要交通:主要为党政高级领导机关服务。(4)公文交换:适于平件、秘密件、机密件传递。(5)电信:长于快捷,短于保密。
8. 答:(1)公文的收受和分流,包括签收、外收文登记、启封、内收文登记、分办、摘编。(2)办理收文活动,包括拟办、批办、承办、注办。(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包括组织传阅、催办、查办。(4)处置办毕公文,包括立卷归档、消退、暂存、销毁等。
四、论述题
侠女游浆糊
经过专家近几年的调查分析,各地公共基础知识考查的内容侧重点不同,题型也是各异。这就要求考生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出自己的复习方案,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事倍功半。 从考试考查的内容来看,《公共基础知识》无外乎涉及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公文写作等主要内容,从远古到未来,从世界到中国,从天文到地理……,一切与人们现代生活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知识领域,都会成为考核的内容。可以看出,公共基础知识这部分考查的内容广泛,涉及的领域宽泛。 从考试考查的题型来看,《公共基础知识》无外乎包括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或辨析题)、公文改错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或作文题)、论述题等题型。其中,选择题是各地都采用的题型,其他的题型就是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作出不同的组合。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