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米之上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公务员考试行测主要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部分。其中常识判断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主要考察报考者基本知识储备和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着重考察了考生对我国国情社情方面的了解程度,还有考生的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等,考察内容涉及到了自然、经济、文化、环境、科技、政治、地理、历史、法律、管理以及公文写作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常识判断考查范围
近几年来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考试内容时事政治方面相对较少,更多的偏重人文历史、科技生活常识;其次,经济、法律的考察比例在常识判断部分一直较大;剩下的考察内容则涉及政治、地理、国情、管理常识。
1.国家最近的大政方针、重要会议、社会热点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直都是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中政治部分的重点考察内容。
2.通货紧缩、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都是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中经济部分的常规考点。
3.行政法和宪法是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中法律部分的考试重点。其中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许可考查比例尤其高。同时还会涉及到对国家新法的考查。
4.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中历史部分,知识点又多又杂,其中很多考点都是来自于中学语文和历史课本。
5.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中自然科技部分,多涉及重大科技成就以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化学、医学等知识。
6.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中地理国情部分,多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来进行考查。
7.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中管理部分,多侧重于对行政管理和公文基础知识的考察。
(二)常识判断考查难度及重点
1.难度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主要考察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总的来说试题本身的难度不大,环境、地理、科技方面的知识点相当于初中内容,历史、文化、政治方面的知识点不超出高中内容,法律方面的考点也仅仅是在大学课程里面必修的法律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是北京市公务员岗位必需要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
2.重点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察的重点内容是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然而国情社情又渗透于政治、历史、地理、环境、自然、经济、文化、科技等各科的基本知识中。
公务员考试资料领取:北京市考资料领取
余味无穷aa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做题技巧:
一、找特例
如果选不正确的,那么在四个选项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该选项一般为正确答案。如果选正确的,先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先排除该项,然后在其他三个选项间再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与另外两个不同,则这个与另外两个选项不同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二、找矛盾
观察四个选项,并对选项进行横向比较。如果出现两个选项的说法自相矛盾,则可以将其他选项排除,答案锁定在这两个自相矛盾的选项。同时,被排除的选项则可以用来辅助解题。
三、找程度
在常识判断的选项中,特别是涉及一些法律题目的时候,有一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
扩展资料: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备考顺序:基础理论—刷题讲练—查漏补缺—模拟冲刺。(每天1-2小时零散时间)
1、基础理论阶段(10天)
政治模块和科技模块考查较多,建议大家分别按照三天的时间去准备。法律模块地市级考的比较多,按照3天时间去复习,省部级按照1-2天复习。人文历史部分省部级按照1-2天去复习,地市级分配1天时间。最后一天大家可以复习地理和经济部分。
2、刷题讲练(10天)
可以根据我们理论课程配套的模块刷题班进行学习,这部分在刷题的时候要注意总结做题技巧和科学蒙猜法。也可以在华图在线APP自行设置模块进行刷题,这个部分的题目安排可以参考基础班的时间比例。刷题时注意每一道题答题时间,控制在40秒左右。刷完题再仔细看一下解析,不能单纯只记答案。
3、查缺补漏(10天)
从真题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把握命题人对于常识判断的考查方式及偏好,尤其是高频考点,我们仔细梳理真题,就会发现考查范围以及考查形式方面的趋势。近五年的国考真题大家至少要做2遍,对于近三年的省考题目大家也要筛去省情部分去掌握。拿到真题,第一遍了解考情,进行检测;第二遍,熟悉掌握从题干到选项中透漏出来的知识点,尤其是多次出现的高频考点,查缺补漏。
4、冲刺阶段(10天)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最后十天的冲刺阶段大家坚持每天套题刷题。每天上午时间刷一套行测,下午时间把刷的一套题整体理解吃透。每个模块严格按照时间,常识部分严格按照12-15分钟20道题的时间安排来把握,达到在压力情况下也能正常甚至超常发挥的水平。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