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30

BeiJing我的爱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行测监考指导语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龙宝宝lovyle

已采纳

公务员考试行测做题顺序技巧:先做言语理解的选词填空、片段阅读题;然后做判断推理的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判断题;再做资料分析题;最后做数量关系题。总之,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会做的题先做,不会做的题后做。

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是重中之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考试中拔得头筹,树立全局意识,合理分配有限时间就显得十分重要。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多的分数是我们在备考中的关键。接下来和中公教育一起来看一下行测各个专项 之间如何规划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才合理。

一、言语理解

1.选词填空建议安排在考试的开头时段作答,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30秒,凭借分析和积累快速作答。要相信第一感觉,不要纠结、更不要反复修改答案。

2.片段阅读建议安排在考试的中间时段作答,且要与逻辑判断分开做。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1分钟。做题时,务必要保持心态的稳定,阅读后要冷静五秒,思考文段的主旨或意图,再看选项。

二、判断推理

1.图形推理可选择在片段阅读、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等题型之间灵活作答。总体作答时间可以控制在7分钟以内。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图形推理考点一般不重复,所以找不到规律时可以根据已作答题目考点,猜测其他尚未考查考点。

2.类比推理题干较短,阅读量小,而且不用动笔,可抢时间作答,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30秒。如果做题过程中无思路不要纠结,可根据第一反应快速选择答案。

3.定义判断需在考试的中间时段作答,建议1道题用时1分钟。当题干出现多个定义,可比较定义间差异理解定义,没考查的定义可帮助排除选项。

4.逻辑判断建议放在头脑清醒、精力集中、心态平稳的时候作答。但是不要与片段阅读题目相邻去做。建议可能性推理每题1分钟,必然性推理每题1.5分钟。

三、数量关系

通常数量关系可以放在最后做,建议作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1.第一题一般比较简单,大家可以尝试去做。

2.其他题目优先选择题干描述简单、数据在3-5个之间的题目。

3.优先选择简单计算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等。

4.数量关系较好,准备靠数量关系拉分的考生,不建议将数量放在最后一部分作答,该部分做题用时不宜过长,15分钟以内。遇到难题可跳过,时间紧张可挑题去做。

四、资料分析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耗费精力较多,不要放到最后作答。按照材料类型,先做图表型材料,再做文字型材料。25分钟之内做完,每篇材料7分钟左右。做题时务必不要急,列式、计算切记要仔细。

总之,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会做的题先做,不会做的题后做。还要坚守两个放弃原则,一是遇到难题要果断放弃,二是数量关系原则上来讲可以放弃,并根据考试当天状态进行调整,争取能最大程度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公务员考试行测监考指导语

236 评论(15)

Yuan圆圆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有别于其它考试的一种考试模式。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选择题垄断了所有题型,这其中不管是国考还是地方的省考,更以单选题为主。选择题对考生来说似乎是手到擒来,但结果却恰恰相反,每次的公务员考试中,均有大量的考生反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量大,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无法完成所有试题的正确解答,甚至于有些试题题干都没有时间去看,便稀里糊涂的选出了答案。很多考生认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并不难,只是时间紧题量大,考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完所有问题。当考生不能按照常规的方法正确解答题目时,以免考生在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影响其他题目的解答,这时便时使用的最佳时机。当然,何种解题技巧适用于那种题目,则需要考生灵活的处理。精英特速读可以给大家进行了系统的训练,在这里,先给大家总结一些万能解题技巧:一、排除法如果考生细心的话,便能够发现排除法似乎适合于每一种题型。在这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类选择题也不例外。在考生解答客观题时,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并且它也最适合于单项选择题。在这部分题中,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便会轻易的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甚至有些题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掉,选出正确答案。其实部分题考生即使不能直接通过排除得出答案,也可以减小试题的难度,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二、去同存异法应试者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择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然后将其他选择项与之进行对比,把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项目去掉,而保留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三、印象认定法印象认定法是指根据印象的深刻来选择答案。应试者在读完一道试题的题干和各项选择项后,各选择项对于考生大脑的刺激强度是不同的。有的较强,有的较弱,那些似曾熟悉的内容必然会在头脑中最先形成正确选项的印象,因此,据此作出的判断的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四、比较法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应试者可以将各选择项同题意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在解答多项选择题时,就要求考生将选项同题意要求作纵向比较,再将前一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选项进行横向对比,最后确定符合要求的正确答案。一般经过这两次的对比之后,漏选或误选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五、猜测法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因为它靠的是运气,正确率相当小。这种方法只有当考生运用其他方法均不能找到试题的正确答案时才可使用。猜测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影响考生的注意力和考试情绪。这种方法虽然是靠运气,有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以上五种万能解题技巧,归根结底,要想取得好成绩,平时认真复习训练才是根本的方法。在扎实的基础上结合灵活的方法,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127 评论(11)

薰衣草恋人

一、夯实基础

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大部分为简单题,个别的难题也是由多个简单的基础题构成的,如果我们能做到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得高分还是不难的,备考时可以多花时间打基础。

1、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常识题量稳定在20道题目,但是知识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这一部分教育辅导专家建议每天早起可以看常识相关书籍,阅读15道题左右;晚上看新闻联播积累政治常识;

2、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需要系统学习基础知识。

(1)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除了学习基本的解题方法外选词填空部分大家要多积累词汇;片段阅读是学习的重点,最好能养成写随笔和阅读的习惯,阅读后要学会总结段落大意。

(2)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数量关系题目建议解题方法和常考题型同步学习,建议广大考生可以着重学习方程法、整除法和计算、利润、行程、工程、排列组合、概率、几何等常考题型。

(3)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掌握基本的推理规则及常考的方法,其中可能性推理和定义判断为主,类比推理和图形推理为辅。

(4)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学习基本公式增长、比重、平均数等,掌握速算技巧如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等,做到快速阅读材料、快速列式、快速估算。

二、专项练习、查漏补缺

打牢基础后我们可以刷历年的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总结常考的知识点而后做题型的专项练习,并且对于常考且不擅长的题型做巩固练习,建议此阶段可以整理一个错题本,对于重要的题目和知识点做记录,作为临考前复习材料。

三、争分夺秒,模拟考试

临近公务员考试,严格遵守考试时间上午做行测试卷、下午做申论试卷,感受考场高压状态,做好作答时间的分配,保证在考试时做到不紧张且能超常发挥。

公务员考试如何高效复习行测小编就说到这里了,祝愿各位考生都能认真备考,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103 评论(14)

知足知不足m

曾经多次参加公考行测分数从40多分到70分左右,最后也是以逆袭的姿态拿到总分第一成功上岸。大神算不上,但是每一次参加公考行测分数的提高,个人还是有些体会的,也摸索出认为比较好的一点答题技巧,所以,愿意分享一二与君交流。

公考

下面我主要从答题顺序策略和涂答题卡两个方面重点分享一下经验技巧。

【一】答题顺序策略:先易后难

行测考试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常识判断、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个模块。每次考试这5个模块的顺序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有计划的去开始做题。我的答题顺序技巧是:资料分析 —》判断推理 —》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因为是理科生,如果是文科生,可能资料分析也是难点,那么建议答题顺序技巧是:常识判断 —》判断推理 —》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数量关系。总之答题顺序原则是:先易后难。

公考

为什么这么安排,下面我详细说一下。

正式答题前有5-10分钟的浏览试卷时间,说是看看有没有页面残缺,其实这个时间就是送给考生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个5-10分钟的时间来直接跳到资料分析模块,阅读题目材料,增强大脑对文字和数据的熟悉情况。按照答题策略,如果还有时间,继续翻阅判断推理模块的题目,挑自己熟悉的题目来看,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做题的速度和心情。

1.资料分析模块:15-20道题,每道题1分,共15-20分。这个模块的分值安排一般是最大的,一般设置在试卷的最后一个模块,这是出题者的套路。所以,用最好的考试状态去功分值比较高的模块,是提分的技巧。

2.判断推理模块:35-40道题,占总题量很大,里面还细分到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推理、类比推理等。这里题目的分值也是很巧妙的,0.6-0.8分之间,每道题分值不同,所以答题过程也要区分重点,重点要拿下自己擅长的模块的分值。个人认为逻辑推理是比较难的。

3.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这个模块也是35-40道题,站总体量也很大,但是这个模块的分值不是很高,一般在0.6-0.7分/道题。这个模块有一个特点,就是会出现文字特别多的题目,所以要快速阅读,圈重点,节约时间。

4.常识判断模块:15-20道题,每道题0.5-0.6分。这个模块是一眼过的内容,看到题目和答案,知道则选,不知道则过,总体分值相对较低。

5.数量关系:一般20道题,包括数字推理题、数学运算,每道题分值比较高,0.9-1分一题,也是最难的,耗时最久。

注意事项:每个模块的答题时间要控制好,基本一道题一分钟,但是需要除去涂答题卡的时间,还有需要预留多一点时间给自己擅长的模块。比如:20题的资料分析,建议留25分钟来作答(含涂答题卡时间);

【二】涂答题卡策略:分模块涂

涂答题卡也是讲究技巧的,建议完成一个模块的题目,就填涂一个模块的答案,这是最省时间的,也是很多同学使用的。每个模块中遇到不懂的题目先根据感觉圈一个答案上去,方便一起涂答题卡。切不可以答一题涂一题,也不可以调这涂,答哪道就涂哪道,这些方法都是容易出现纰漏的方法,尤其是第一次参加公考的同学。

最后再补充一句:为了在考场上发挥出优秀的水平,平时练习真题套题的时候,需要打印出来按照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来练习答题和涂答案。

公考

354 评论(9)

笑寒天下

你好,公务员行测考试内容分为5大部分,分别是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总体量是120道题(135道),要在两个小时内全部做完,又要保证正确率,是比较难的,所以我们要有所取舍,制定合理的答题顺序,能够使我们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针对这5部分我们来做一个分析:1.常识判断常识判断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必考题型之一,个人建议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常识,考前看看新闻、人民日报就可以了。2.言语理解与表达不要太依赖语感!要学习词语搭配。对于片段阅读,捉住片段的中心、主题词、关联词等就很重要了。跟着老师技巧重点练习,逐一突破,再结合刷题,熟能生巧是真理。3.判断推理无论你想慢学还是快学,你首先还是要了解逻辑矛盾、直言命题、三段论、充分必要条件等知识。这一部分需要多加训练,掌握必要的知识。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稳定题型,其信息量大、数据多、平均作答时间短,提高分数的秘诀就一个字:练!练习的多了,这一类型题是可以拿满分的。5.数量关系数学运算的复习要从数学思维、计算技巧、题型演练和模拟提高四个方面入手,这一题型分值10分,但是非常浪费时间,又容易做错,一般选择放弃,最后随便选几个答案。

255 评论(13)

YangBin啊啊

“意在说明”是意图判断,也就是判断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因此不同于概括主旨,但与概括主旨又有一定关联。一般而言,概括主旨是忠于原文,无需引申,答案就在题面中。而意图推断要在概括主旨的基础上再引申一步,但也不是推理。

165 评论(8)

范范20130108

主旨题,不是推断题目,这是言语理解里面的题型。大道至简,我只提一个思路:三步走战略第一步 判断文段结构,看是转折结构还是分总还是总分还是递进还是并列等结构;第二步 判断好结构后找准中心句,不同结构中心句位置不同,下面有稍微细一丢丢的解析;第三步 看选项,找中心句的同意转述。一般总用时20s以内,而且基本没有要纠结的地方,万一有很意思雷同的选项抉择不下,那就用主题词做主语的方式判断。关于第二步的中心句不同位置,我补充几小点:1,首先,千万不要细读文段,用眼睛扫和瞟,站在文段外……emmm,我也不几道怎么细说这个境界,总之就是千万别想着想读懂文段,一浪费时间,二很容易掉入出题人陷阱,所以从一开始就树立一个思维:我不想懂,我只是来看看行文结构( ̀⌄ ́)2,不同结构中心句位置不同,而非中心句的其他内容就是错误选项:1)转折段,转折后是中心句,转折前内容排除。2)并列段,并列前或后的总结内容是中心句,只说了一方面的内容排除。3)总分、分总或总分总段,这个“总”句就是中心句,有的总结句在前,有的总句在后,中间进行阐释或例证的内容排除。4)因果段,结论是中心句,其他排除。5)递进段,这个一般很少见,判断不出是以上结构的一般都是递进,递进段一般最后的内容为中心句,emmm,这种类型因为太少见所以我没有太多经验。6)注意三种特殊句型结尾:假设句(倘若...,假如...)、必要句(只有...才)、条件句(如果...),中心句就是关键词后跟着的内容,而其他排除。7)对策段(最近做题新补充的),整个文段通过一系列论证,如重要性、问题、危害等要素,提出应该怎么做,中心句就是如何做的内容,论证过程的内容排除。8)布吉岛有没有丢掉的类型,如果后期发现我就随时补充。最后的最后,再次重申重点,要形成一种思维,就是我就是不想懂你文段讲了些啥,我只想看看你是啥结构,把中心句老实交出来,深刻体会一下这种感觉,那主旨题应该是没问题了。

19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