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ning2008
一、材料阅读
材料阅读阅读重点内容:
(1)时间
(2)段落/图/表大意(每一材料涉及的指标)
(3)材料之间的关联
以下列材料为例,我们来共同看一下所需要了解的信息: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15年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57.73万公里,其中技术等级公路里程404.63万公里, 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比上一年提高1.0个百分点。
表2015年全国各技术等级公路里程构成(单位:万公里)
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级外
12.359.1036.0441.82305.3253.1
各行政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国道18.53万公里、省道32.97万公里、县道55.43
万公里、乡道111.32万公里、专用公路8.17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0.61万公里、
0.69万公里、0.23万公里、0.81万公里和0.14万公里。
全国高速公路里程12.3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6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7.96万公里,增加0.65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车道里程54.84万公里,增加5.28 万公里。
【中公解析】这一个材料时间主要以2015年末比较集中,但是在图中涉及到11年-15年;各部分大意:第一段文字主要讲全国公路总里程,图主要讲11年-15年全国公路总里程以及公路密度情况,表按照等级对公路总里程进行分组,文段二主要按照行政等级分类,文段三主要对于高速公路里程的说明。材料上整体属于总分结构,第一段文字以及图是对全国公路里程的总,表格以及二三两段都是进一步的分类。
二、读题干
(一)确定时间
(二)确定所求概念,联系公式列式
以下列问题为例,我们来共同看一下我们如何读题干列式:
2014年下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约为:
A.920万千瓦 B.1100万千瓦
C.1200万千瓦 D.1400万千瓦
材料为: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916万千瓦;风电 上网电量9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7%;风电弃风电量1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1 亿千瓦时。2015年6月末,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10553万千瓦,同比增长27.6%。
总的来说,解答资料分析题我们不能是简单地套公式,要在理解材料以及题干的基础上做题才是目前正确应对的方式。
tinahe0101
在做资料分析题时,有些考生光阅读材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导致答题的时间不够用,今天小编梳理了几个小方法或许可以帮你节省答题时间。1、泛 读泛读是指考生们快速浏览材料,不用逐字逐句的仔细研读。拿到一则材料,尤其是文字型材料,要利用5到10秒的时间快速浏览材料,分清材料结构,是总分结构、分总结构还是总分总结构,然后勾画出每段文字描述的主要对象。如果遇见独段材料,则快速将材料分层,找出每层主要描述的对象。2 、找考点泛读完资料分析给出的材料之后考生们就要马上回到题干中寻找考点。如出现“谁占谁的比重为多少?”那么肯定是求比重,然后再通过时间判断,是求现期比重还是基期比重。一般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求的是量,一种求的是率。考生可以从单位上来区分,量的单位是具体的实际量,例如吨,亿元,亿美元,千克,万公顷等,而率的单位是百分数,没有单位;还有一些题目是求倍数、比重、平均量的题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很明显了;当然也还有比较类的,但是比较一般也是比较量或者是率之间的关系,所以这里就不拿出来单独讲解了。3 、定位定位材料。通过题干信息,再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应的数据。一般资料分析中我们常见的考试材料有三种,文字型、表格型、图形(柱形、饼型、折线形),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文字型用快速阅读法先读材料(提醒考生要特别注意关注年份、关键性名词)、而表格型、图形(柱形、饼型、折线形)可以直接看题目,但是注意表格型如果有备注时一定要看,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关键性的要点,可以进行适当勾画。以上这三步完成之后,考生们就可以通过计算确定出准确的答案了。很多考生对计算这个环节很是苦恼,小编提醒考生,如果四个选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无需精算,充分利用选项,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估算技巧,这样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啦。
小路要减肥
资料分析行测考试的必考题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接触和了解过资料分析的考生来说,资料分析又是一类大家最陌生的题目,而陌生的东西往往更容易让人产生抵触的心理。其实资料分析整体来说是一门线条很粗的学科知识,为什么这么说呢?相比于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往往不需要建立强大的思维逻辑,而更多的是一些固定的知识点考察,所以考生们应该以更轻松的心态,拿下资料分析这一送分题。中公教育在此进行分析。一、资料分析题目的构成---材料以及材料的阅读技巧资料分析由材料和题目两部分构成,首先说一说材料,资料分析的材料一般都是采用国家的真实统计材料,经过筛选和删减,留下相对精简、有用的统计部分。既然是统计材料,那么就会有相应的时间和统计指标,例如:2015年全国粮食产量62143.5万吨。是由时间和统计指标组成的简单材料,很难提出什么有难度的问题,并且统计材料是为了统计当下情况和对比以前情况来测算发展状况的,所以一般会建立与以往的对比,而这个对比也就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的增长概念:增长量和增长率。那么一个相对完整的统计就是由:时间、统计指标、数据、变化共同组成,在此基础上统计材料还会涉及多个统计指标之间关系的考察,比如比重、平均数、倍数等,这类考点就需要考生对统计指标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把握。而一整篇统计材料就是由很多的统计和关系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统计都会被考查到,那么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就可以先忽略所有的数据,重点把握统计指标在材料的位置以及统计指标之间的大致关系。总结一下材料阅读的要点:时间、统计指标、关系。关于时间,如果整篇材料只有一个主干时间,就不要重复标注,用圆圈只标注一次就可以,但是如果材料中间出现其他时间节点,考生一定要揣摩为什么要出现这么多且复杂的时间节点,很有可能利用不同的时间做陷阱出题,所以需要引起重视,标注出不同时间节点。统计指标就需要考生迅速标注,可以选用横线快速勾划,再脑海中有一定的印象,方便做题的时候快速锁定位置、查找数据。最后是把握统计指标间的关系,需要注意标注表示关系的关联词:其中、占比、在……中、按……分类等,为了区别于其他标注,可以用三角符号标注。经过这样的分类标注,读一遍材料就可以很快的清晰拆解开来。二、资料分析题目的构成---题目以及题目的阅读技巧题目的设置是考察考生对材料的把握,和对统计概念的考察。在读题目的时候简单来说可以分成四个步骤,看统计指标、想考点、对时间、查找数据列式计算。在这四个步骤里每一步都很重要,任何一步出现疏漏都可能导致整个题目出错,所以就不在这里一一强调了。前面说了这么多的材料阅读,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很多考生在做资料分析的时候习惯先读题目再回到材料去找数据,这样的做法虽然对单个题目可能会感觉比较快,但对一篇材料五道题目来说,这样做就会有些浪费时间了,因为每一道题目都需要需材料中查找,这可能会产生很多无效阅读,当做到某一道题的时候,考生返回材料查找数据,脑海中只会想着去搜索这一道题目的统计指标,那在找到这个统计指标之前读到的所有信息自己都不会有大的印象,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在无效阅读,甚至有时候当一道题目涉及多个统计指标的时候,还可能需要多次查找数据,反复阅读材料,不知不觉中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因此中公教育建议考生,如果还没有养成资料分析的做题习惯,不妨试着先读材料再读题目,慢慢练习做题,习惯并掌握之后还是能有效帮助大家节约时间、提高正确率的。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