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28

难得明白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数学分数难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木停留

已采纳

1 4 16 57  ()

4=1×3+1 16=4×3+4 57=16×3+9 187=57×3+16 后一个数=前一个数的三倍+(1、2、3、4。。。的平方)

数字推理:37,37,(),169,257

7-3=49-5=49-6+1=47-5+2=43-0+1=4B103

数字推理题及答案0、3、26、( )、3124

1^1-1=0;2^2-1=3;3^3-1=26;4^4-1=255;5^5-1=3124

85,52,(),19,14

85-52=33 52-33=19 33-19=14

4;9;36 ;144

1=1²4=2²9=3²=(1+2)²36=6²=(1+2+3)²所以下一个是(1+2+3+6)²=12²=144

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列为0.5,2,4.5,8,12.5,18.,则第n个数为什么?

分别化为分数,分母都为2,分子依次为1,4,9,16,25,36……利用数学归纳法,可得出分子为n的平方,分母为2理解一下n2 /2

5,4,10,8,15,12( ),( )找规律 括号里应该填什么

规律:隔一个数是5,10,15,20,25,...这个5的倍数的数后面是:5-1,10-2,15-3,20-4,25-5,...所以数列应该是5,4,10,8,15,12,20,16,25,20,...

公务员考试数学分数难题

138 评论(11)

anne贝多芬

第一题原题是某公司由A、B、C三个分公司组成,若A公司产出增加10%,可增加2%,若B公司产出增加10%,可增加5%,若C公司产出减少10%,可以使总公司的产出减少百分之几 A增加10%,总公司就增加2%,说明A占全部的20%,同样,B占50%,所以C占30%得出C减10%,总公司就减3%2.设除了最后一份卷子其他卷子的总分数是Y,卷子数是X (Y+97)/X=90 (Y+87)/X=87得X=83.第三个原题是某农场饲养的A/B两个品种的羊数量比是3:1,饲养员每天给200个A种羊和120个B种羊做记号,几天后下班发现,B种羊只剩60个没做记号,A种羊还剩660个没做记号,问农场饲养的A、B两个品种的羊数量分别是多少个?A 1260 420 B 1860 620 C3060 1020 D2460 820660+200X=3*(60+120X)得到X=3所以是1260:420

146 评论(15)

xiaotingzi

学习的时候老师会教好多技巧的,我在精图上课,老师交完再做题可省时间了,准确率也高。

公考成功考友经验分享:行政能力测试高分秘诀 准确了解行测 不知道是谁开始说,行测就是考智商的,不需要花多少功夫去准备,全部看平时的积累。行测是做不完的,是一定要放弃很多很多才有可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行测不拉分,拉分都靠申论。现在有一个想法,就看你敢不敢想。行测是可以拿到满分的。理论上可以。所有题目都是选择题,都很客观,为什么不可能拿到满分?首先对行测要有这样一个意识。题目都不难,慢慢做,真的有可能做全对。当然,不可能出现全对的情形,那是因为受到时间、考试心态、知识面等方面的影响。但这些都不防碍我们朝着全部做对行测的目标去努力。 行测的题目不难,为什么大家都做不对? 因为做得不够多。行测的题目是不是真的做不完?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练得不够熟。听到说做不完题目的,都是最终没有考上的。没有考上的人多,所以说行测做不完的人也多。总的一句话,行测的高分一定要靠做题,要考100道,平时的练习就要达到10000道。要考150道,平时练习就要达到15000道。明确了要走的路,下面就是方法问题了 准备材料 1、大量的草稿纸: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平时的练习,几乎超过一半的题目需要用到草稿纸。不要告诉我以前你都是直接在题本上打草稿,那样的习惯非常不好。题本上空间小,你必须要把字写得很小,并且过程非常简略,这就为失误埋下了伏笔。 2、收藏一个论坛:也许你已经光临过很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论坛,也许你从上面也拉过资料,但是,请收藏一个你认为值得收藏的论坛,每天上网都开启它。养成泡论坛的习惯,多与论坛上的考友交流,掌握最新动态。 3、历年真题一套:当然,理论上只要你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都是有的。但你需要合理利用这套真题。最好的方法是,将真题分成两个部分,最近两年的和以前的。先做以前的题目,感觉一下自己的实力跟考试要求差多少。再将最近两年的真题混到模拟题当中,放到最后做,这样可以检测你练习后的效果。 4、印表机一台:或者,有一个随时可以列印资料的地方。为什么要准备这个呢,因为网路上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你经常可以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一些零碎的题目或者经验,线上看或者做会让你的注意力不集中,效果也不好。你需要列印下来,混到题库里一起练习。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 5、题库一套:必须强调题库的重要性。所谓题库,是大量的题目在一起,而答案非常简略,答案通常集中到最后。当然,也有厚的题库有详细的解答。推荐一套题库,360度的。题目有点难度,题量很充足,非常适合集中突破。另外,如何挑选题库是非常重要的,有些题库,虽然很多题目,但是重复率很高,难度也不够,做了等于浪费时间。挑选题库,首先要看的就是图形推理那一块。开启一本书翻到图形推理,如果你一眼就能看出规律,那这题库是不合格的。 6、模拟题20套:至少需要20套模拟题,如果有精力,你可以准备更多的模拟题。并不推荐李永新的书,他的书被看得太烂太多。试想,所有要参加考试的人都看了做了,那你也随大流,不就成为那失败的大多数了么?但是,也必须准备一套,那是因为,既然大家都做了,如果你不做,岂不是起点就比别人低了?要求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把李永新的书备好,以快速和批判的精神去做它,做完,甩掉,站在新的起点上去做更值得做的。当然,360度系列的模拟题同样是不错的,个人感觉难度比它的题库更大,因此可以选择难度稍微低点的作为刚考试的模拟题。这里就不好推荐了。但是有一个选择模拟题的标准,首先是看题量要符合考纲要求,其次是题型要完全对应,最后当然是难度了,同样可以参照选择题库的方式,看图形推理的难度。 7、男/女朋友一名:或者,可以经常在你身边鼓励你,智商正常的人一个。超过两个了不合适。理由是,做行测其实是非常枯燥的一件事情。题目有时候很简单,但是你却想了半天想不出来,这时候,如果旁边有一个人,也许,他换一个思维,就想出来了。同时,行测的题目很适合在平时聊天的时候当作话题。此外,找一个伴,可以让你在整个考公路上有一个精神支撑。不要忘了,除了笔试,还有面试这个大关,这个过程很辛苦,有个人陪着,效果会很好。 备战行测 “整个备战过程,时间上不好具体把握,短的一个月,长的可以用四五个月,但是都可以分解成以下四个阶段: 1、了解自己的优劣:一般来说,已经参加过考公的人会清楚自己哪些地方比较薄弱,那些地方比较擅长。了解这个,当然是为了下一步的集中突破。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考试,或者并不清楚自己的优劣,那么,可以做这样一个测试:拿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把每一部分都分出来,开始看着时间做。你需要以尽可能把题目做对为原则。如果这个部分做完,正确率在70%以下,或者时间超过25%,那这个部分就是你的弱项。如果正确率在60%以上并且在试卷要求的时间内完成,那么,这个部分就是你的强项。对于弱项,需要在下一步的集中突破中花大量的时间练习。而强项,可以直接跳过题库练习,在模拟题中练习就可以了。2、题库集中突破:前面的准备阶段已经选择好了题库,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去做了。如果你以前都是每天做那么几十道,那从现在开始,每天做起码超过150道。只有这样的题量,才能保证你对题目有足够的敏感度。本人仅仅只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这个阶段每天练习的题量达到400多道,相当于三套模拟题的量。这个阶段练习的总题量将达到整个备战过程题量的80%,请衡量好,并准备好足够的题目。 3、模拟题练习:这个阶段叫做模拟题练习,并不需要你按照准确的时间要求去做。一般来说,选择题量相当的模拟题,尽最大可能去做对题目,不要顾虑时间问题。但是,不要做到一半就停止。做完,看时间,记录超过规定时间多少,然后核对正确率。这两个数字都是衡量你有没进步的标准。一般来说,正确率是不会有太大的提高的,因为经过了题库的魔鬼训练,针对各种题型应该有敏锐的感觉,做对的问题不大,但是时间的把握就会有问题。这个阶段,大概需要10套左右的模拟题,最后的结果大致是保持平衡的正确率,而时间已经非常接近要求甚至已经在要求时间之内。一天一套,其他时间可以备战申论。要赢得时间必须做到速度快,要速度快就要练习速读,有一个速读软体,精英特的,试用版本就可用,可以把行测题摆在里面练习,非常方便! 4、模拟模拟: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了,拿出混有真题的那10套模拟题,用上李永新特制的答题卡(曾有笑话说,李永新什么都没押对,但是他压对了答题卡,既然买了他的书,就好好利用里面有效的资源吧。他的模拟题,可以放到题库里做,也可以在前面的模拟题练习环节中解决),计算好时间。这个阶段,当作你就在现场,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把题目做完。这里有个小小的建议,可以适当增加题量进行练习。本人每次都是用150道的题目进行模拟模拟,主要是受了国家突然140道的影响。因此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做完还剩下15分钟。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增加那么多题量。但是至少可以参照当年国家考试的题量进行练习。在最后半个月里,每天算好时间进行这样一次模拟。另外不要忘了准时参加论坛上的模拟行测,那个会让你更紧张,同时又让你多了一次练习的机会,有人给你出题目,有人给你算时间,有人给你校答案,何乐而不为呢? 决战时刻 如果你按照备战的4个步骤下来的话,题量一定已经过万了,你的功底可以说足够深了,那么现在你所需要的就是技巧了,考场上的技巧。掌握这个,可以让你更好地发挥出练习中的水平,甚至超常发挥,取得好的成绩。因为我们知道,平时的水平跟考场上的分数往往并不一致,关键就在于考试技巧。 1、关于答题顺序:有很多关于答题顺序的说法,最近的一种是先做图表分析,原因是比较简单而且分值大。但是经过2007年国考和省考的检验,使用这个方法的人都追悔莫及。还有人说先做常识,因为比较简单,不会就蒙,时间也快。但是不知道大家想过没,在你做的第一部分里,你就可能面临很多你不会的内容,需要大量的猜测,此后你做题的心态是怎么样的呢?时间固然重要,但是,心态更重要。我们的目标不是仅仅要在两个小时内把题目做完,而是要在两个小时内尽可能多做对题目,拿更多的分。 现在介绍一种全新的做题顺序,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实际进行操作的答题顺序:首先,做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仅次于常识判断难度的题目,而且可以说,除非是常识性的类比推理,一般智商的人,都可以很快做出并且做对。这个部分是耗费时间最少的。其次,做语文那部分。也许你会惊讶,这部分是不是要因人而异啊?事实上,无论你语文好或者差,这部分你都逃不掉,而且,中文字谁都看得懂,做对做错一时间都是不知道的,只管往下做,不要去计较对错。这部分,即使语文功底再好,这个部分也是会错很多的。一般语文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三,做常识判断。第四,做推理部分的其他题目,诸如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因为在做了大量的语文题目后,你的思路会开启,做演绎推理的敏感度会提高很多。最后是关于所有理科部分的题目。可以先看下图表分析中有没那种一看就知道怎么做的图表,那就先做。如果一看都是需要大计算量的,就放弃先。然后看数字运算,可以从上到下做,遇到难题就跳过。做完数字运算,再去做大计算量的图表分析。最后回去解决难的数字运算题目。 这个做题顺序需要认真分析运用,结合自己的特点,稍微变动。但总的一个原则还是先做容易的,再做难的。 2、关于涂卡:涂卡方面也有几种说法,一是做一道涂一道。二是做完一部分涂一部分,三是全部做完再涂。首先否定第一种,这种是最浪费时间的。推荐用钢笔或者圆珠笔打草稿,因为那样比较清晰,不容易错。那么如果做一题涂一题,换笔也是浪费时间,而且容易涂错。第三种,全部做完再涂,对于时间充裕的人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全部做完了,涂的时候还可以有一次检验的机会,但是对于行测那么紧张的时间,也不推荐。关于做一部分涂一部分,需要有更深刻的理解。涂的那一部分,需要是你全部做完,没有空的那部分,如果你中间有难题跳过了,这个部分就不要涂,防止出现错位。 3、关于如何进行猜测:猜测是需要技巧的,并不是单纯的蒙。最忌讳题目也不看,直接在答题卡上涂答案。曾经有人在答题卡上连涂了10个E,事实上题目中根本没有E这个选项。猜测需要有个方向。一般来说,放到最后进行猜测的题目有两种情况,一是时间不够,二是前面留下的难题。属于是前面留下的难题, 你应该有思考过,可以确定一个方向,排除一到两个,那么在剩下的两个里猜测,成功率会高很多。对于时间不够的,一看答案简单的,越简单,是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越高。二看前后题目的答案,重复的可能性不会很大。所以那种一串都蒙同一个答案的,押中的机率会很低很低。 4、关于放弃:天天的建议是不要放弃任何一道题目。放弃了题目就是放弃了分数。我们要完成的不是两个小时1500道,而是两个小时150道都没有,是完全可能做到的。运用各种猜测的手段,或者在第一遍做的过程中就将其猜测掉,或者在第一遍中做下记号,有机会再回来重新做或者猜测。 5、关于难题:行测无难题。请牢牢记住这句话。你遇到行测中的难题,是因为你平时练习得不够。但是,如果真的在临场遇到了。请使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去解决。首先,多用代入法。既然是选择题,将答案代入原题的要求中,符合的就是正确答案。这个对于答案数字简单,但是题目中数字复杂的尤其适合。其次,多用大胆假设法。假设某个答案是正确的,进行反推,相信自己的感觉。如果推出来错了,至少你在蒙的时候可以肯定排除你推过的那个答案。 写在最后:每年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参加公务员考试,但是考上的毕竟是少数。大家都经过了高等教育,拥有差不多的智力水平,所以,更勤奋的人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在最后,还是要强调,多做题目,是行测获得高分的最高秘诀。要保持对题目的敏感度,看到题目就有连锁反映,包括如何下手,如何解答,如何得出正确答案。一般,进行到备战的第三步,你就会有一种练习后遗症,走在路上,看到路旁边的树,都能想到关于种树问题的方程及其解答。公务员的工作可以给你一辈子的安稳生活,那么,为这个一辈子的目标,投入那么几个月的疯狂,难道不值得么?如果你看到这里,对所谓的“秘籍内容”失望了,还想去找捷径,仍然没有下决心做上一万道题目的话,那么,放弃考公务员吧。

多做掌握方法,可以考虑适当的辅导,在你遇到瓶颈时给你指出一条康庄大道。

在公务员考试复习中,我们很容易遇到提分瓶颈的问题,例如在复习行政能力测验中,经过很长时间的复习,错误率没有多少改变,言语理解总共四十道题,总会有接近一半的错误量,感觉再怎么练习,效果也不明显;在申论中也会出现提分瓶颈问题,如连续参加公务员考试,申论分数总在一定的分数范围内徘徊,上下差不了五分。这些提分瓶颈问题其实一直困扰著广大考生,不知道如何提高。下面红麒麟公考专家将结合很多成公者的经验,谈一谈如何突破提分瓶颈。 一、坚持不懈是根本原则 在行测的复习中,做题是提高行测正确率的重要方法,这点已经成为基本共识。行测的复习主要还是靠做题多练,所谓熟能生巧,练到一定程度,速度和正确率就上去了。而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会发现,做了很长时间题目,错误率还是居高不下。以人人都能参与的言语理解部分为例,其中一般有二十道选词填空,本来是很常见的题型,但是做起来错了十个八个还是很常见的,并且经过长时间练习,还是错那么多,让人很难理解,遇到了提分瓶颈。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一定要继续坚持做题,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见成效。错误数量没有多少减少,很多程度还是做题量仍然没有达到。问问身边考上公务员的人,他们做了几千上万道题都很正常,而我们只做了三四百道,数量还是没达到的。一定要坚持下去,慢慢会发现,错误数量会逐渐减少,到那时才是见效之时。 二、总结反思是根本方法 三、打牢基础是实现根基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申论而言的,申论遇到提分瓶颈,是因为只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而根基性的东西没有打捞,所以成绩总是不会太高。针对此,应该多注重平时的积累,如多看新闻类的报纸报刊文章,多看新闻分析类的节目,对社会热点和国家政策都要有了解,甚至是比较熟练,这样做起题来才会游刃有余。 以上是突破提分瓶颈的三大建议,希望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能够遵循这三个原则,迅速突破提分瓶颈,取得好的成绩。

目前来说教师考试的笔试内容无外乎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两大块,虽然各地区对考试的分值分配上或者题型设定上存在差异,但具体内容其实差别并不大,都是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基础的部分。 而大部分同学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产生,当书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题目怎么做都是错,分数总是提不上去,每天的效率都很低,好像每天都在浪费时间。在俗语当中我们叫这种现象为瓶颈期,在心理学中我们叫做高原现象。接下来我将就这个问题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一、组织整理知识点 对于文科性的知识点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框架,强调整个知识的逻辑体系。很多同学虽然书看了很多遍,但如果让他把这个知识的框架说出来却有很大困难,更别说将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络说出来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些巨集观思维,尤其是对于论述题和材料题这些主观性题型。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组织策略,通过列提纲,列图形图表加深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络,例如人名,很多学生在人名这块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教育学和心理学当中我们常见的人物大概有60个左右,我们是否可以做个总结,用一个表格将所以得人物和他的理论都列出来,这样就可以节省我们很多时间,更重要的是节约更多时间。 二、进行深层次加工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都认为文科性知识只要背就可以了,没有什么需要可以理解的,也没有什么技巧而言,所以很多时候回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使很多题目说的是一个问题他们也没有发现,进而出现一个问题出现很多遍的错误。教师考试,尤其是教师招聘考试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的出题者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注重对知识的应用,尤其是与我们真正的教育教学相关。例如行为主义的一些理论,以前我们更多的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但是在2013年的浙江考试当中出现了一道材料题,很多同学拿了题目就晕了头,完全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因而,在我们的日常复习中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尤其是针对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多与生活产生联络。例如表象与想象的区别,比如思维四个过程的区别都是常见的学生容易弄混的知识点。 三、调整心态,注意分配时间 这一点也是很多学生容易忽略的一点。我们只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之间是呈倒U型关系的,过高的学习动机反而会使我们的效率降低。而事实是很多学生已经是第几次参加考试,很多学生不得不面对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各种压力,每天都会话很多时间在看书上,没有制定良好计划,没有给自己更多休息的时间,虽然劳逸结合的话我们都听过,但真正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森田一生所秉持的观念只有四个字“顺其自然”。有些事做到问心无愧即可,没有背负过重的心理压力。有些事当我们经历过之后才发现,真正影响我们的不是那件事的结果,而是对那件事的态度。

公务员复习技巧: 1、常识经常有听到别人说常识不要准备,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常识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靠临时突击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常识中有一部分题是无法准备的,但是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一些时政题、法律题等都是可以准备的,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去关注新闻,时政热点,因为这些很经常成为考试题目的,这样的分数丢掉是很可惜的 2、言语理解言语分为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对于选词填空来说,离不开平时的积累,没什么可说的; 对于片段阅读,平时做练习时没有必要去纠结每一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什么,而是应该关心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既然做错了,那么就是你做题的方法不对,试着换一种方法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多种方法比对之下,为什么之前的方法是错的,之后是正确的,那么在之后的做题中可以强化用下,这样久而久之,你做题的正确率也肯定会提高。 3、数学运算及推理这是我最薄弱的环节,我的经验没有别的,重复性的运用方法和解题技巧,找到相同型别的题目,可以用同一种解题方法做的,做完之后要记得总结。这样的操作很枯燥,但确实很实用,至少在考场的时候不会因为想不起来而手忙脚乱的。 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题是最不好做的,却也是最容易拿分的,毕竟只要不是蒙的,这些计算我做出一道题就是对了一道题,不像言语和逻辑,选出来了也无法百分百的肯定; 好的资料分析运算方法也只是提供给你一个思路,需要不断地练习,把这种思路融入到你平时的运算中,只有这样,才真的可以在考场上把这些所谓的运算技巧使用出来,否则,即使你学了1000种方法,用不出来,还是没有。申论考试时要从阅读给定材料入手,在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应用文写作、申论写作上花大量时间备考,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热点知识储备、思想表达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多看人民日报上的评论文章,多思考一些社会热点、多动手写一些申论文章,相信申论会有一个很大的突破的。

一、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成绩总分是200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100分,申论100分。一般来说,行测平均到每个题目,均分是0.7分左右。 二、计算公式 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申论成绩 综合成绩=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50%+(面试成绩+专业科目成绩)×50% 三、地方公务员考试成绩核算 各地方公务员考试成绩的核算与国家大致相同,极个别省份具有特殊性。如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笔试成绩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报考普通公务员岗位人员的笔试成绩合成办法 考生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成绩+申论成绩+笔试加分)/3 近几年公考题目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建议熟悉核心考点(推荐小麦核心考点班),对知识点进行一个梳理,行测不能有薄弱的模组,申论也不能拉下,申论分值大,提分也比较快,多刷题!

可以看看下面几篇文章,胆量是练出来的,要多练多看,加油!

浅论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心态的重要性

公务员面试考场应对小技巧

面试阅读资料

好的大作文,主要体现在立意、结构、论证、语言四个方面。尤其是立意更加重要。立意主要体现在写作的角度上,也就是分论点的选择。在申论的写作中,分论点是非常重要的写作部分。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难以界定,大部分考生认为,分论点只有并列关系。包括主体分论点并列与行为分论点并列,这样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是也是不全面的认识。如果你只会写横向关系的文章,想必很难突破高分,因为这样的文章不具有挑战性,模仿性强,大部分学生都会写。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一定是明确的,不能存在彼此包含杂糅逻辑不清、概念界定含糊等情况。分论点的关系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横向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并列关系。分论点之间是并列的同等地位。并列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体并列,比如文化遗产需要全民保护,文化遗产需要 ***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科学保护。灵位一种是行为并列,比如文化遗产需要科学保护,需要制度保护,需要长久保护。 二是纵向关系,也就是分论点之间存在前后的发展联络,这样的分论点有更严谨的逻辑框架。以递进的文章居多。 下面以2013年国考副省级的作文为例: 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联络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内容充实,语言畅达;800-1000字。 我们在拟写分论点的时候通常会用横向的分论点你写方式。 横向分论点:1. *** 的重视2.全民的参与3.专家学者的负责 三个分论点是按照主体来进行拟写的,彼此之间是并列关系。 纵向分论点1.文化遗产的原性真保护2.文化遗产传承性保护3.文化遗产发展性保护 也就是纵向的三个分论点,有逻辑的内在发展关系。也就是从保护——传承——发展这一思维出发,从而使整个文正的整体逻辑性更强。 横向逻辑很好掌握,要挖掘纵向逻辑还需要更深刻的去把握材料。通过材料的梳理,再加上自己的一点智慧和思考,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数学运算,这一点大家要把握好,我们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 ,对数学运算每年都是求新,有一个原则是不会再考察我们2006、2007、2004、2005年考过的题目,15道数学运算的题目,大概有12、13道都是新出来的,所以对于这样的考试数学运算的,我们复习重点放在两块:一块是基本知识,我们作为基本数学运算的知识,比如说,数的整数特点,因式分解特点,数字整式拆分,这些最基本的题型。相关问题,比如说工程问题、农业问题、利用等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要有一个最基本的掌握。 另外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的作题方式,掌握新的题型,我们现在没有考过的题型“牛吃草”,像一种新形式,即分式题目没有考过,像相应的命题中的复杂相遇问题,最基本的复杂的题目没有考过的等,我们要重点放在这样一些备考方向上,才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283 评论(10)

麻辣de火锅

2. 10是5 的两倍,8是4的两倍 按此推算 结果是30 323.后面化简后 分子都是25,所以是 25/1=254.这种题目的技巧就是两个两个的看,结果是 3-根号13/25.第一个是 1的平方乘1/2.第二个是2的平方乘1/2,所以结果是6的平方乘1/2=18

253 评论(9)

你瞅谁啊

公务员行测的各个模块里,最令人头疼的就是数量关系模块,它需要你能快速地读懂题目,列出相关的算式,在进行计算,稍一偏差,就前功尽弃,在考场里,有很多人的数量关系模块是直接填涂的'眼缘'答案,甚至还有人没来得及看题,时间不够就直接填涂了,这是一个很让人“放弃”的模块,但是如果想要和其他竞争者拉开差距,数量模块你必须有所收获。

复习阶段,首先是抓重点。自己去总结最近几年的数量题,看看哪些知识点是一直再出现的,比如相遇追及,工程效率,利润率,概率,排列组合等等,对于一直出现在考试卷的题型,我们应该重点去复习,不至于盲目的刷题。

其次,深入理解。数量关系不像言语,常识类型的知识点,需要你去记忆,它的答题需要你对这个知识点的高度理解,能快速找到破题点,并且得出答案,所以需要你去对相应的重点考点加深理解,将它的原理理解透彻,越是囫囵吞枣,你拿到题目,一时间就无法举一反三,需要大量的思考时间,这样也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不要迷信于网上的秒杀技巧,也不要排斥秒杀技巧。网络现在有很多的秒杀技巧,但是大多数的时候,你是无法去直接秒杀出来的,只有极少数特定的情况才能使用,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沉迷于秒杀技巧的钻研,可以做一个了解,在特殊的情况下,你时间不够无法去按步骤做题时,恰好有相关的类型也可以大胆一试。

应考时,你要做的是有全局观,数量关系最后做。数量关系确实是一个最难的模块,你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要先把它做完在去做其他题目,正常情况下,你做完其他四个模块后,大约还有10-20分钟的时间,这个时间才是你去破题得分的时候。

做题要有取舍,数量关系题目每年的难度差距不大,题量也固定在20道,短时间里,你不可能每题都做出来,所以你要选择性地去做一些简单的题目,将太难的直接放弃,留出时间来多做一道。

做题心态平和,在考场的最后十五分钟里,会有语音播报,提醒你还有最后的十五分钟,请检查并且填涂答案等,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心慌,心态依然平和,十五分钟可以做很多题了;在最后的三分钟里,一定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之类的填写是否正确,答题卡是否填涂完毕,力争做到万无一失,不犯低级错误。

数量模块是一个难点,也是拉分差的一个点,你不能完全放弃,但也不能完全得到,抓重点,有取舍,可得分。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有很多,考生可针对不同的题型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来帮助答题,常用的方法如下。

1、特值法,所谓特值法,就是在某一范围内取一个特殊值,将繁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对于只需要把握整体分析的数学运算题非常有效。其中,“有效设1”是最常用的特值法。

2、分合法,分合法主要包括分类讨论法和分步讨论法两种,重点应用于排列组合问题中。在解答某些数学运算问题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而分步讨论法则是指有时候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此时需要把问题进行分步,按步骤一步一步地解决。

3、方程法,将题目中未知的数用变量(如x,y)表示,根据题目中所含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求解未知数的值,来解应用题的方法。方程法应用较为广泛,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部分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都可以通过方程法来求解。

4、比例法,根据题干中相关比例数据,解题过程中将各部分份数正确画出来,进行分析,往往能简化难题,加速解题。

5、计算代换法,计算代换法是指解数学运算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实质是数量之间的转化,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6、尾数计算法,尾数法是数学运算题解答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当四个答案全不相同时,可以采用尾数计算法,最后选择出正确答案。

五大方法:代入法、赋值法、倍数比例法、奇偶特性法、方程法;

五大题型: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溶液问题、容斥原理、最值问题;

一、五大方法

1.代入法

代入法是行测做题第一大法,优先考虑,可参考高中数学函数代入法和高等数学中的代入法。

2.赋值法

对于公式当中形如A=B*C的式子若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特别是赋予确定的特殊值,往往能使问题获得简捷有效的解决。题干中有分数,比例,或者倍数关系时一般采用赋值法简化计算,赋值法经常应用在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费用问题等题目中。

3.倍数比例法

若a : b=m : n(m、n互质),则说明: a占m份,是m的倍数;b占n份,是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4.奇偶特性法

两个奇数之和/差为偶数,两个偶数之和/差为偶数,一奇一偶之和/差为奇数;

两个数的和/差为奇数,则它们奇偶相反,两个数的和/差为偶数,则它们奇偶相同;

两个数的和为奇数,则其差也为奇数,两个数的和为偶数,则其差也为偶数;

5.方程法

很多数学运算题目都可以采用列方程进行求解。

方程法注意事项:未知数要便于列方程;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当题目中出现比例,百分数等形式也可以用“份数”设NX。下面是6张图,内容是数量关系的解题技巧和蒙题技巧!

二、五大题型

1.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程问题一般采用赋值法解题。赋值法有2种应用情况,第一种是题干中已知每个人完成工作的时间,这时我们假设工作量为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进而得到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从而快速求解;第二种是题干中已知的是每个人工作效率的等量关系,这时我们通过直接赋效率为具体值进行快速求解。

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行程问题一般要通过数形结合进行快速求解,常见的解法包括列方程,比例法等。常考的题型包括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3.溶液问题:浓度=溶质÷溶液

溶液问题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溶液的混合,这种问题用公式解决;另外一种是单一溶液的蒸发或稀释,这种题目一般用比例法解决,即利用溶质不变进行求解。可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课本中的溶液问题,可以很巧妙的解决!

4.容斥原理

两集合型的容斥原理题目,关键是分清题目中的“条件I”和“条件II”,然后直接套用公式:满足“条件I”的个数+满足“条件II”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三集合公式型题目,需要大家记住公式核心公式:

A+B+C-AB-AC-BC+ABC=总个数-三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三集合图示型题目,当题目条件不能直接代入标准公式时,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图示配合,标数解答。

5.最值问题:三类

第一,抽屉原理,特征“至少+保证”,方法“最不利原则”,答案“所有最不利+1”;

第二,多集合问题,特征“至少”,方法“逆向考虑”;这类题目的做法,一般就是将每个集合不满足的个数求出,然后求和得到有不满足集合的个数最多,再用总数减去这个和,得到满足的个数最少为多少。

第三,构造数列,特征“最多最少”,方法“极端思想”这类题目的做法就是在极端思维情况下,构造出满足条件的一个数列,然后数列求和等于题目所给总和,再根据提问方式得到最终结果。

191 评论(13)

婕哥大王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在公务员考试中这类题型如果用正常的方法解题会浪费很多的时间,那么我们通常都是用一些解题技巧,比如代入法、排除法等来解题!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6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