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听风
考公选岗须慎重,一是关乎不同难度上岸,二是关乎未来至少五年(服务期限制)的生活落脚。一、总体认识选择大于努力。公考只有一个志愿,选岗就是一场赌博。公考不像高考,并没有分数线的硬性要求,而是和他人PVP,我们的目标不是140、150,而是比人高1分。二、选岗原则身边有朋友裸考进面的,有免笔进面的,纵然有运气成分,但都是精研招考政策并结合自身情况后做出的理性选择。综合20来位朋友的经验,总结有如下原则:(一) 避神原则:公考最忌大神出没,大神出没难以捉摸,大多是因年龄较大,在面试环节吃亏,但精于笔试,憋学游考多年以求在笔试环节绝对碾压,一旦遇上凶多吉少。特别是公考圈里游离着以此为生的坏人,故意报考个别岗位,与你一同进面后,通过不知名手段联系到你,要求你支付金钱退出面试。如何避开大神?最简单的方法是不要选只招录1人的岗位,主要是省部机关以及三不限岗位。或许个别岗位你日后会懊悔,当初要是我报了就上了,但若是遇上大神,至少又是半年的付出。而且,只招录1人的岗位意味着进面的仅3人,若是连面试都不能进入,后期努力翻盘机会全无,直接打道回府。(二) 回家原则:选择离家近的岗位,是无数公务员用血泪攒下的经验,不得不听。借调是容易的,但公职调动相对较难,程序复杂到令人窒息,不光要接收单位有名额,输出单位领导是否同意还是疑问,更别论还得编办、组织部乃至分管市长、副书记签字,程序之长足以令人放弃。因此,你所考取的地区绝大概率就是你安家乃至终老的地区。在选择岗位前一定要利用一切手段,尽可能多收集岗位信息,包括不限于薪酬待遇、地区人才政策、工作性质、职业前景,并且一定要征求家人及恋人的意见。离家近不光意味着可以照顾家庭,可以不与恋人分手,甚至也关乎到政治道路是否可以走远。
紫竹幽阁Nina
公务员考试如何在短时间内如何看懂招录职位表,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位呢?这就需要结合招考简章,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1、选出相对而言机会大的岗位。
记住一个原则,“专业限制越多的岗位,可能考上更容易”,一般限制条件越少的岗位(三不限)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发达地区、热门岗位竞争激烈。最好的方式就是查询往年报考人数和入围分数线、竞争比等。如果该岗位历年竞争较为激烈,建议你不要报考,降低风险,选择其他的岗位。所以要多备选几个岗位,对照历年岗位情况,精准选择。
2、岗位表“备注”记得看。
大部分考生在报考选岗中,很容易忽略的就是岗位表中的“备注”。“备注”中一般是各用人单位的“用人取向”。一般体现这些要求:资格证书、四六级、服务期、加班等特殊要求。有符合的考生可以选择一个自身条件更加与之匹配的岗位。
3、关注无人报考职位
据多年国家公务员报名数据,每年都会有一批无人报考的职位。在这些职位大多条件比较苛刻,以气象部门、税务居多。气象部门一般会要求考生有两年以上气象业务工作经历,考生可以走“曲线救国”路线,先考上一个,工作两三年之后,再考更高级别的气象部门。
4、报名时间要注意。
报名高峰一般会集中中后期,因为多数考生在前期会持观望态度,选择竞争力度小的职位报名。但由于报名高峰期可能出现网络拥堵等情况,并且要预留出报名不过,进行重新报名的情况,建议考生要提早做好报名规划,合理选择时间进行报名,理性报考。
公务员考试的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题目是易错题型,需长时间备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语境分析、词语辩词等解题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蕴”积累。
2、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是国考中复习重点。要求考生系统性学习、掌握行文脉络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句义及句间关系,建立正确解题的思维路径。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备考要抓住重点题型,逐个击破,要学会识别题型,并掌握对应题型的解题思路。数量关系除常规的方程法以外,如果能够结合整除、特值、比例、盈亏等技巧性方法解题,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1、图形推理
掌握基础考点,每日一练,培养图形敏感度,明确解题思路。
2、定义判断
掌握定义判断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义内涵,积累社会热点、拓宽常识储备。
3、类比推理
掌握基础考点,常态思维,分析词项间本质关联。
4、逻辑判断
逻辑和生活思维大相径庭,需系统性学习以转换思维,大量刷题掌握推理规则和常考论证模型,进而形成高效解题的思维路径。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每年的考点基本没有多少变化,是行测成绩能有变化的突破点。把握常规考点,勤加练习,很容易有一个漂亮的分数。
dianpingyao
第一步:先从“基层工作经验”入手
挑选本着报名“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如果你有5年工作经验,最好选择5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这样可以缩小报考人员范围,减少竞争力度。但如果你想扩大搜索范围,多给自己一些机会,那就选择要求基层工作经历是“两年及以上”的职位。在基层工作经验这里,提醒考生要注意的是,也可以选择无限制,以扩大搜索范围。
第二步:按照“学历”挑选
考生可以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历,比如一名专科生可以选择:大专(仅限大专)、大专或或本科、大专及以上,这几个专科学历的考生都可以报考!
第三步:按照“专业”挑选
学历选完之后,考生可以选择专业,比如公安学的考生,可以筛选包含“公安”两个字的专业,或者想报会计岗位的考生直接筛选“会计”。
在专业这一步,会剔除一大批职位。提醒考生,由于很多考生对自己的专业只知道精确名称,比如有考生的专业为“哲学”,但政治学属于法学,(考生可参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参考目录》)因此考生也可以筛选“法学”专业。
但是由于每个部门有自己的特殊情况,考生在拿不准的情况下,建议要致电其部门及用人司局询问专业详细招录情况。另外,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中有很多不限专业的职位,考生也可以通过筛选功能将不限专业的职位选出来,进行职位选择。
第四步:注意“其他条件”和“备注”栏
这些职位选择出来之后,考生还需要看的是“其他条件”和“备注”栏。如有一职位要求考生为四川户籍,如果你不是,此职位就要剔除。或者是本岗位仅限男性,则女生不可以报考。
第五步:看其他相关栏
比如“是否组织专业考试”、“面试人选与计划录用人数的确定比例”、“政治面貌”等,这些看似不是很重要的选项,可能成为最后的绊脚石。所以考生要三思而后行。建议考生,如果你的面试能力很强,而笔试较弱,那么适合报考5:1的职位,反之则报考3:1的职位,尽量做到扬长避短。
扩展资料:
1.了解往年报名情况
目前无论有没有既定报考目标的考生都应对往年的招录情况、报考情况、职位状况做一些初步了解。了解意向报考地区和部门往年的竞争比十分必要,然而不少考生却发现通过网络搜索到的信息杂乱零散、甚至存在错误。此时考生应学会利用权威有效的资源,如可以通过公考通推出的招考职位系统了解往年各个维度上的职位招录情况。
2.结合自身条件,筛选可报考职位
国考招录中一般会在专业、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等硬性条件方面有所限制,考生需精准筛选出自己可以报考的职位。
不少考生选择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发布的职位表格中,利用筛选功能进行操作,却发现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错误,此时考生可以选择利用职位查询系统。
在这个平台上,考生可以自由输入或选取个人专业、学历、政治面貌等限定条件,即可查找出本次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中相匹配的所有职位,快速找到适合自身报考条件的职位。很重要的一点,考生应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在职位选择时就淘汰一批竞争对手。
比如自身是研究生或者是党员,应最先考虑选择要求研究生或研究生以上学历、党员优先的职位。尽量避免跳入任何限制条件都没有而导致考生扎堆报名的“万人坑”。
3.明确自身工作意向,有的放矢
有些考生存在这样的心态“为了考上公务员而考公务员”,对职位不在乎。但是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不同城市、不同部门的公务员的工作职能、职业前景大有不同,职业的选择关系个人整个的未来人生方向。因此考生在具体报考时,在城市和部门的选择上应做到理智思考,最好有一定的职业规划。
上善若水maggie
公务员选岗位怎么选
公务员考试的岗位选择有三个技巧:一、选择合适的层级、二、规避热门地区、三、尽量不要报考三不限岗位,合理运用这三个技巧就能够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位。
一、选择合适的层级
公务员岗位分为具级及以下岗位,市直及以上岗位,副省级岗位,考试难度肯定是逐级上升的。选择基层岗位,招录的人员比较多,报考的人少,竞争会相对小些,要求也没那么高。
选择市直及以上部门的岗位,它的要求往往高些,比如说:招的人少,但报考的人多,所以会出现某个岗位成百上千的人竞争;学历上,甚至很多岗位多趋向于要求研究生以上。
二、规避热门地区
全国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的公务员待遇更好,各省省会的待遇更好,而且这些地区公共资源更好,所以报考的人自然也会多很多,我们可以尽量规避这些地方,选择相对不那么发达的地区。
三、尽量不要报考三不限岗位
最佳模式就是限制条件越多的越好。如果是研究生,法学专业,通过司法考试。英语六级考试,党员,还有两年工作经验/应届生。就报考有这些限制条件的岗位。限制越多=报考人数越少=考上几率越大。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