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keybenben
一、备考公务员考试思路:
阶段一:4月-10月备战国家公务员考试
阶段二:8月-3月备战各省省考/国考面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适当选个自己喜欢的岗位,如果考上了,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更有利些,更能施展拳脚,很适合有目标有野心的考生哦。
如果是以省公务员考试为目标的同学,希望留在家乡的,需要对自己的期待割舍一点点。比如报个相对容易上岸一点的职位,这时候多研究职位表会对自己更有利。如果有觉得自己模考成绩中上,更应该在研究历年相关职位报考人数。知己知彼,适合求稳上岸的同学。
假如你想在官场施展拳脚,刚毕业这年是个很重要的节点,科员中你最年轻,而且越早进入这个体制,就越有优势。
二、备考策略:先学后练
很多公务员考试考生复习一上来就是刷题,一股脑的认为刷题是万用备考方式。但公考考点多,知识点复杂,不是单靠刷题就能完全学通整个公考知识点体系的。
那行测100多道题,除去填答题卡的时间,每道题只剩不到一分钟,怎么办?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但快的前提是熟练,熟意味着通。先学基础知识点,边学边练,一举反三,才会巩固知识点哦!知识体系一定要做思维导图,穷尽所有公务员考试题型、所有解法,这是你最重要的环节。先把笔试各个模块解题思路的精华绘制成思维导图,重难点标红备注,在复习时一目了然,凡是卷上考到的,在导图里找到考点所在出处。
所以,公务员考试要用对方法才能上岸。希望各位考生都能认真备考,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云里雨里大太阳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随着公务员考试逐渐的规范化和成熟化,简单地把题目在考场上答出来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面试考官的需求了和岗位的要求了。大多数考生还是单纯的靠自己积累的一些知识素材,按照套路化的答题思路在考场来表达,其实,他表达的只是一种机械的信息传递,而不是经过自己的大脑思维加工推理出来的既符合题目意图又能够很好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表达,专家在此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指点。1.思维的小火苗一开始就要燃烧在公务员面试中,思维是从你一拿到题目就开始了的,是经过你的思考一步步顺理成章的推理出来的想法,而不是凭感觉堆砌出来的材料。面试思维的起点就是题干的设问以及题干中的关键词、关键句、题干句子结构等,思维的源泉就是我们平时知识经验的积累和题干的背景材料,思维的终点就是问题的解决。我们一定要在拿到面试题目时就开始思考,不然我们的阅读就是没有意义的,再则就是进行阅读后信息的加工,不然我们的答出来的东西都是一堆没有条理和逻辑的词语、句子而已,而不是要向考官传达我们的思想。2.你的思维如何才能高大上比如有这样一道题:假如你是街道办的一名工作人员,一些居民向你反应,他们的社区主任工作很投入,但是方式方法简单粗暴,让人难以接受。面对这个情况,你会怎么办?拿到这个题目后,大多数考生是直接作答,要找到这位社区主任进行沟通,后面也是细致的把沟通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了细化,说明你已经在错误的前提之下干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拿到题目之后还是要进行思维加工:题目设问问我们怎么办,我们要明确是让我们解决问题的,所以要侧重于问题对策的提出,而不是只进行问题的分析。我们要看到题目中有几个很关键的词语:假如你是街道办的一名工作人员,一些居民向你反应,他们的社区主任工作很投入,但是方式方法简单粗暴,让人难以接受。面对这个情况,你会怎么办?通过“你是街道办普通工作人员”这一身份介绍,我们要明白自己的职权范围,即就是我们没有决策权,处理权,我们做的就是去了解情况,因为毕竟只是一部分群众反应,我们不能立即就向领导汇报,通过向社区的居民、同事、其他主任了解和自己观察、了解情况之后再向上级领导汇报,在领导的指示下去找到社区主任进行沟通,,由于身份的原因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的灵活,传达上级领导对主任工作投入敬业的肯定,同时指出群众反应的问题,希望改正,我们后续的工作就是要做好监督和跟进。以及向居民反馈。专家提醒考生,公务员面试题要答得细致周到、符合出题人的意图还要进行思维加工,在思维过程的引领下一步步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无论是从外在表达的自然上还是内容的有效性上都会更进一步。
在路上嘚吧嘚
在公务员 面试 中,综合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测评要素,也是很多考生头疼的,如何在答题中回答得更全面,更深入,更体现考生的思维的深刻呢?需要考生能够善用辩证思维。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要求考生看待和解决问题时既能够一分为二,既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看到事物有问题的一面。同时还要能够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抓住话题的主要方面来进行阐述。让答题既实现多角度分析,又重点突出,不啰嗦。
例如这样一道题,“受疫情影响,各地农产品滞销问题严重,为了打开本地产品销路,市长、县长们纷纷开启“直播带货”模式。但部分干部将直播间当成秀场,出现流量注水、销量造假、大搞摊牌等现象。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一道社会现象类题目,我们可以看到题干中的核心话题是市长、县长的直播带货。对这个现象谈看法,我们可以先在草稿中写上答题的框架:“表态-多角度分析-提对策”。关键如何实现多角度分析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辩证思维和题干中的信息,题干中先描述了市长、县长直播带货的背景,“受疫情影响,各地农产品直销问题严重”,说明干部带货对解决这一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又说到了但是部分干部存在的问题。已经很清楚,分析可以从市长、县长直播带货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出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分为二看问题”。在分析积极意义时可以发散思维,谈到诸如对打开农产品销路,保障农民收入,稳固脱贫成果;促进农产品企业复工复产;展现干部亲民形象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题干中用了“但”这个字来表示转折,又详细列举了部分干部将直播间当成秀场的问题表现,所以,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要重点分析这些问题,比如消极影响、原因等。消极影响仍然可以围绕题干来看,例如流量注水,销量造假会破坏市场规律,无法真正带动销量;破坏党员干部的形象;大搞摊牌还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经济负担;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之风蔓延等。
在原因部分,我们仍然要有辩证思维。诚然,部分干部把直播间当秀场,与他们自己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扭曲的政绩观是分不开的,但是也要认识到是否跟上级的强制要求,监督管理不到位有关系呢,这一点也是可以分析的,再结合原因谈对策即可。
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比如“现在政府工作人员很多都出现了模板化思维情况,尤其是当前年轻干部存在严重的模板化思维的现象,遇到问题习惯套用模板,对此你怎么看?”核心话题一定是分析年轻干部的模板化思维,但是在表态中何尝不可以谈一谈模板本身的积极作用呢?总之,面对综合分析,考生们一定要具有辩证思维,可以进行利弊分析的一定要全面分析,同时还要有重点地分析,偏积极的现象或政策一定是多谈积极意义,偏消极的现象政策则多谈问题,危害等。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