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幽森
您好,中政行测和中政申论百度专家为您答疑!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没有指定教材,考生不要被一些机构宣传所误导。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购买一本行测以及申论教材即可。若仍有疑问,访问中政行测或中政申论可在线交流提供解决方案!
萤火虫在哪里
公务员考试是没有指定教材的。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测和申论。行测主要考试内容:数字推理、数字运算、图形推理、逻辑推理、言语理解、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等部分, 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工作执行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丹儿你个丹儿
内容简介和同期市面其他教材相比,中公行测在十年公考辅导积累上推出独创的数字推理直觉培养和图形推理直觉培养,总结考点和命题规律,制作精良的重点知识记 忆卡,为广大考试备考提供快速掌握知识的途径。公考复习时间紧促,在促进达成考生高效复习的探索中,中公将一本兼具理论知识和实战技巧的典范教材适时推出,帮助考生成就精彩未来。目录前言(1)第一章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1)第二章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53)第三章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121)第四章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183)第五章 判断推理——定义判断(268)第六章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284)第七章 常识判断(296)第八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334)第九章 资料分析(429)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483) 内容简介《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10中公版)》摒弃陈旧试题,收集能够充分反映公考规律的05-09年国家公务员最新考试真题和08、09年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地方真题,李永新等数位资深实战专家全程参与编写,从考生作答的角度全面分析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特点、命题思路及解答过程,对真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精解,并由多名考试专家反复论证,力争为考生真正了解命题规律、作答过程、所需技巧创造方便,同行测专业教材相辅相成,为相关技巧应用提供实战场地,帮助考生快速提高应试能力,促进考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目录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1)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41)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76)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试卷(106)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试卷(139)200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172)200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202)200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244)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278)2009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313)2009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340)200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371)2008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C类)(398)2008年北京市应届毕业生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419)2008年上海市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本(453)中公教育·2010年强大课程体系(491)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494) 内容简介《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全真模拟预测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10》是中公教育十年公职辅导的又一力作,以李永新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严格依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要求,深度分析命题规律,把握行测关注角度,投入大量人力,精心开发本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实现在试卷题型、题量、难度上与真考试卷完全一致。同09年全真模拟试题相比,2010版每套试题力求做到求实创新、题型结构合理,在研发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增加大篇幅原创试题,同时研发出公考行测各类题型大致比例,合理安排试题结构,帮助考生在全真环境下适应考试。与市面上同期模拟试卷复制粘贴陈旧题目、随意编排试卷内容有本质区别。所有试题均附有经过权威专家讨论多次核对的详尽解析答案,每道答案从考生角度出发,尽可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充分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既避免答案过于冗长,又有利于提高考生快速解题技能。中公教育竭诚为广大考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全真模拟试卷,切实提高考生行测应试能力,携手成就你的精彩未来。目录中央机关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一)(1)中央机关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二)(24)中央机关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三)(48)中央机关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四)(73)中央机关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五)(99)中央机关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六)(125)中央机关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七)(151)中央机关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八)(177)中央机关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九)(203)中央机关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十)(228)中央机关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十一)(255)中央机关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十二)(280) 内容简介《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2010中公版)·申论》是中公教育十年公职辅导“永远创新、不断超越”价值追求的突出体现。以李永新为核心的中公教育研发团队与师资团队在深度研究申论命题规律后,对09年中公版申论教材进行脱胎换骨的修订,自助原创内容达到60%以上,杜绝市面上传统申论教材对资料照抄照搬、生吞活剥的做法,真正为考生指点迷津提供了具有规律性和实用价值的视角。根据申论考试的命题规律发展,本书及时淘汰陈旧资料,融入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刷新不合时宜的内容,对原有的申论分析观点全面更新,实现对以往各种版本申论教材的超越。针对广大考生难于应付层出不穷的新、奇、险、难题型,本教材对此进行了迄今为止公职考试辅导界最全面的搜集归纳,并在理论原则的指导下,为考生提供思路、做出解析,帮助考生全面备战、从容应对申论各种难点试题。同时,中公教育研发团队为切实为考生复习着想,通过十年积累沉淀,提出申论写作黄金律、5套模版、6项原则、20条经典战术,将申论复习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考生成就精彩未来”。目录前言(1)申论实用知识问答(1)第一章 全面把握申论考试(1)第二章 申论的构成要素(19)第三章 阅读理解(53)第四章 归纳概括(59)第五章 综合分析(98)第六章 提出对策(116)第七章 议论文(164)第八章 应用型议论文(208)第九章 申论热点与实用知识(246)第十章 历年考试真题精解(303)附录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353)附录2:申论经典战术20条(358)中公教育·2010年强大课程体系(363)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66) 内容简介《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2010中公版)》整理收集历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和07、08、09年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地方真题,以李永新为核心的中公公职辅导研究团队数位资深实战专家全程参与编写,从考生作答的角度全面分析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特点、命题思路及解答过程,按照人事部相关标准组织答案,对真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精解,并由多名考试专家反复论证,力争为考生真正了解命题规律、作答过程、所需技巧提供方便,结合改版后的申论专业教材,本书在从实战角度出发,在精解真题的过程中充分融入“1条黄金律、5套模版、6项原则、20条经典战术”这一研究成果,为考生创造练兵条件,促进考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目录2009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2008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3)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23)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2)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41)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47)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54)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61)2009年黑龙江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A)(67)2009年浙江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77)2009年江西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84)2009年上海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92)2009年度春季福建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02)2008年北京市应届生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09)2008年天津市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117)2008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申论》试卷(125)2008年黑龙江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A、B)卷(135)2008年上半年广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45)2008年深圳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54)2008年安徽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63)2008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68)参考答案(175)2008年浙江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77)2008年江西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85)2008年上海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194)2008年四川成都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03)2008年辽宁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08)2008年河北省公安机关招录公务员(人民警察)《申论》试卷(214)2008年湖北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B类)(221)2008年云南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26)2008年陕西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34)2008年河南省法院、检察院系统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42)2008年四川省法院、检察院系统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49)2008年重庆市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255)2008年湖南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61)2007年北京市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67)2007年下半年天津市公开招考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74)2007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83)2007年黑龙江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B)卷(295)2007年广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301)2007年上半年深圳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312)2007年四川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318)2007年四川省法院、检察院系统公开录用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325)2007年福建省秋季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331) 内容简介《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申论(2010》是中公教育十年公职辅导的又一力作,以李永新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严格依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要求,深度分析命题规律,把握申论考试关注热点,开发出本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实现在试卷题型、题量、难度上与真考试卷完全一致。同09年全真模拟试题相比,2010版每套试题详细标明关注重点,有利于考生养成答题角度迅速定位的习惯;严格按照考试答题纸格式,提供申论考试标准用纸,帮助考生提前适应考试环境。所有试题均附有经权威专家多次核对完全准确的详尽解析答案,并具体点拨扩充涉及知识要点,帮助考生切实提高申论写作能力,携手成就精彩未来。目录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志愿精神(1)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二)——金融危机(12)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三)——社会养老(24)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四)——经典文化(34)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五)——统筹城乡发展(45)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六)——民心工程(57)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七)——社会救助(6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八)——农村文化建设(82)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九)——生态安全(97)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听证会制度(110)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一)——政府与产品检验(121)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二)——突发事件(133)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三)——统筹城市建设(146)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四)——房地产市场(156)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五)——食品安全(169) 内容简介《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法律基础知识(2010中公版)》一书是中公教育为广大考生“成就精彩未来”推出的又一专业教材,为2010年公务员招考法律基础知识量身打造而成。针对国家公务员考试对法律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日渐提高,以李永新为核心的中公教育数位资深专家和具有多年执教经验的名师倾心奉献,在把握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部分最新命题趋势的基础上,从考生备考角度将法律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化梳理,为考生呈上一本能快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的深度教材。本书针对考试内容,对法律基础知识各个部分进行了增补和修订,特别收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与《食品安全法》相关内容,针对热点问题配以解读,使考生能在第一时间全面掌握最新消息。精心设计新颖体例,突出重点,内容详实,可帮助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避免因知识体系混乱而影响答题思路,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区别于市面上仅仅“以题解题”的辅导教材方式,本书每一编目后面附有典型真题详解和数位资深专家和名牌教师精心设计的涵盖多个知识点的全真模拟试题,绝大部分试题均附有全面详尽的解析,使考生能够真正做到掌握规律,融会贯通。目录第一编 法 理 学(1)第二编 宪 法 (19)第三编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75)第四编 公务员法(145)第五编 刑 法(171)第六编 民 法(231)第七编 诉讼法与仲裁法(335)第八编 商 法(363)第九编 经 济 法(395) 内容简介《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公共基础知识(中公版)》一书本着中公教育为广大考生“成就精彩未来”的理念,为2010年公务员招考量身打造常识部分复习策略。针对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公共基础部分命题思路的重大变化,以李永新为核心的中公教育研发团队认真分析海量真题,结合十年公职辅导研究成果,对各个部分进行了大量增补和修订。本书含有数位资深专家和名牌教师精心设计涵盖多个知识点的试题,与市场上“以题解题”的辅导书形成鲜明对比。及时增加大量最新知识点的解读,并根据这些知识点编撰大量配套练习,配以全面详尽试题解析和常考词条,促进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掌握解题规律,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目录编写特点 (1)2009国考公共基础知识分析与2010年考点前瞻 (1)第一篇 时事热点 (1)第二篇 法律基础(67)第三篇 科技人文(248)第四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312)第五篇 中共党史(377)第六篇 经济学常识(401)第七篇 地理常识 (441) 内容简介《全真面试教程》对数以千计的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分类,详细划分试题类目,深刻阐述每种题型的理论渊源与核心要点,由理清命题思路进而理清解题思路,观点翔实、有理有据、脉络分明、纲举目张,归纳了结构化面试的20种题型、分组讨论的5种模式,总结了12大应考原则、15大解题技巧,全面、透彻、准确解析了面试的重点、难点、新趋势、新动向,解析合理,点拨到位,使考生对面试题型变化了然于胸,在准确把握考试要求的基础上,达到“题型任你变,方法我自有”的境界。目录前言第一篇 理论篇第二篇 结构化面试第三篇 无领导小组讨论(LGD)第四篇 礼仪第五篇 面试技巧第六篇 面试心理解析第七篇 经典真题解析
天津家具城
对,也是行测和申论,内容方面。国考笔试只考行测和申论,而且题目难度较大。省考基本上大部分也都考行测和申论,难度相对较小,当然各省略有不同,如有的省份还要考公共基础知识,有的职位可以不考申论。区别:1、题型和名称不同有的地方在试卷的结构上不断变化,甚至把中央的五大部分调整为四大部分,称谓更是迥异。最为明显的例子是上海市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试卷结构依次为:数学能力(含数字推理、数学应用、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图形推理、机械推理、定义判断、分析推理)和常识应用能力。2、难易程度不同有的考生认为,中央、国家和公务员考试比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要难得多,所以许多同学认为,复习并参加过中央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就不用复习地方公务员的知识了。其实,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因为各地的公务员考试试题难度是根据当地文化教育水平、考生的报考人数等等因素决定的,可以肯定的说,尽管地方与中央考试性质相同,但在其难易程度上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
茶舞清香
首先初级阶段需要以基础教材为主,一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本《申论》在基础的教材中,各种题型都有,可以让刚接触山西省考的同学对题型有大概的了解,且难度适中,讲解详细,适合刚入手的同学。但是中公教育提醒考生注意的是,现 在市面上有形形色色的教材,考生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选达到山西公务员考试难度的教材,难度偏低或偏高的教材都会影响考生的复习进度与质量。中级阶段仍然以教材为主,这个时候以试题为辅专项突破教材可以有助于考生根据自身的弱项自己把握,这时候,看基础教材依然不要放松。到了这个时候考生对大部题型都已经比较熟悉了,必要时可以适当的做笔记,尤其是针对行测中的数学问题和公共基础知识,因为这两部分是比较繁琐,且遗忘率较高的。考生在做试题的时候会体会到历年试题的难度以及自己差强人意的部分,尽早弥补不足。暑期备考阶段时间较充足,考生应选择专项教材来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因为专项教材对某一部分知识的讲解会比基础教材更加详细更加深入,对于考生对考试题型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有帮助;解题方法的集中讲解会使考生对解题技巧的理解得更加透彻,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考前阶段以历年试题和全真模拟试题相结合试题要选一本解释比较详尽并能让考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材。这一阶段试题至少要做三遍。第一遍先做,做完之后归纳总结错题的原因。第二遍主要品味命题 人的出题意图,弄清楚每个选项的来龙去脉。第三遍前两遍的内容都要看。到考前一个月左右可以适量做些模拟题,要严格计算时间,尽量排除干扰、模拟考场环 境,毕竟公务员考试对作答时间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的选择对于不同复习阶段来讲意义是不同的。当然,每一阶段使用教材的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整个省考复习体系来说并不是割裂的。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看书的时候多思考,做题的时候有意识地多记忆,从而做到融会贯通,顺利通过初试。此外,就山西来说,还有山西公务员党群,也有专门的对应书籍。但是总体而言,公务员考试笔试都考行测和申论,题型也大同小异,就可以使用山西公务员考试书籍进行备考。中公出版的图书除了笔试之外,也涵盖各类考试的面试书籍。
.芒果pai
掌握一些基本题型,形成条件反射,这样就能越快越准确的解决。下面基本上包括了历年来考试的基本题型。(还有华图培训学校的魏华刚有一个叫葵花宝典的你也可以看看,网上搜的到,不过感觉没这个实用)第一步:整体观察,若有线性趋势则走思路A,若没有线性趋势或线性趋势不明显则走思路B。 注:线性趋势是指数列总体上往一个方向发展,即数值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且直观上数值的大小变化跟项数本身有直接关联(别觉得太玄乎,其实大家做过一些题后都能有这个直觉) 第二步思路A:分析趋势 1, 增幅(包括减幅)一般做加减。 基本方法是做差,但如果做差超过三级仍找不到规律,立即转换思路,因为公考没有考过三级以上的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1:-8,15,39,65,94,128,170,() A.180 B.210 C. 225 D 256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数值逐渐增大,且增幅一般,考虑做差,得出差23,24,26,29,34,42,再度形成一个增幅很小的线性数列,再做差得出1,2,3,5,8,很明显的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5+8=13,因而二级差数列的下一项是42+13=55,因此一级数列的下一项是170+55=225,选C。 总结:做差不会超过三级;一些典型的数列要熟记在心 2, 增幅较大做乘除 例2:0.25,0.25,0.5,2,16,() A.32 B. 64 C.128 D.256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从0.25增到16,增幅较大考虑做乘除,后项除以前项得出1,2,4,8,典型的等比数列,二级数列下一项是8*2=16,因此原数列下一项是16*16=256 总结:做商也不会超过三级 3, 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 例3:2,5,28,257,() A.2006 B。1342 C。3503 D。3126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最大数规律较明显是该题的突破口,注意到257附近有幂次数256,同理28附近有27、25,5附近有4、8,2附近有1、4。而数列的每一项必与其项数有关,所以与原数列相关的幂次数列应是1,4,27,256(原数列各项加1所得)即1^1,2^2,3^3,4^4,下一项应该是5^5,即3125,所以选D 总结:对幂次数要熟悉 第二步思路B:寻找视觉冲击点 注:视觉冲击点是指数列中存在着的相对特殊、与众不同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是解题思路的导引 视觉冲击点1:长数列,项数在6项以上。基本解题思路是分组或隔项。 例4:1,2,7,13,49,24,343,() A.35 B。69 C。114 D。238 解:观察前6项相对较小,第七项突然变大,不成线性规律,考虑思路B。长数列考虑分组或隔项,尝试隔项得两个数列1,7,49,343;2,13,24,()。明显各成规律,第一个支数列是等比数列,第二个支数列是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很快得出答案A。 总结:将等差和等比数列隔项杂糅是常见的考法。 视觉冲击点2:摇摆数列,数值忽大忽小,呈摇摆状。基本解题思路是隔项。 20 5 例5:64,24,44,34,39,() 10 A.20 B。32 C 36.5 D。19 解:观察数值忽小忽大,马上隔项观察,做差如上,发现差成为一个等比数列,下一项差应为5/2=2.5,易得出答案为36.5 总结:隔项取数不一定各成规律,也有可能如此题一样综合形成规律。 视觉冲击点3:双括号。一定是隔项成规律! 例6:1,3,3,5,7,9,13,15,(),() A.19,21 B。19,23 C。21,23 D。27,30 解:看见双括号直接隔项找规律,有1,3,7,13,();3,5,9,15,(),很明显都是公差为2的二级等差数列,易得答案21,23,选C 例7:0,9,5,29,8,67,17,(),() A.125,3 B。129,24 C。84,24 D。172,83 解:注意到是摇摆数列且有双括号,义无反顾地隔项找规律!有0,5,8,17,();9,29,67,()。支数列二数值较大,规律较易显现,注意到增幅较大,考虑乘除或幂次数列,脑中闪过8,27,64,发现支数列二是2^3+1,3^3+2,4^3+3的变式,下一项应是5^3+4=129。直接选B。回头再看会发现支数列一可以还原成1-1,4+1,9-1,16+1,25-1. 总结:双括号隔项找规律一般只确定支数列其一即可,为节省时间,另一支数列可以忽略不计 视觉冲击点4:分式。 类型(1):整数和分数混搭,提示做乘除。 例8:1200,200,40,(),10/3 A.10 B。20 C。30 D。5 解:整数和分数混搭,马上联想做商,很易得出答案为10 类型(2):全分数。解题思路为:能约分的先约分;能划一的先划一;突破口在于不宜变化的分数,称作基准数;分子或分母跟项数必有关系。 例9:3/15,1/3,3/7,1/2,() A.5/8 B。4/9 C。15/27 D。-3 解:能约分的先约分3/15=1/5;分母的公倍数比较大,不适合划一;突破口为3/7,因为分母较大,不宜再做乘积,因此以其作为基准数,其他分数围绕它变化;再找项数的关系3/7的分子正好是它的项数,1/5的分子也正好它的项数,于是很快发现分数列可以转化为1/5,2/6,3/7,4/8,下一项是5/9,即15/27 例10:-4/9,10/9,4/3,7/9,1/9 A.7/3 B 10/9 C -5/18 D -2 解:没有可约分的;但是分母可以划一,取出分子数列有-4,10,12,7,1,后项减前项得 14,2,-5,-6,(-3.5),(-0.5) 与分子数列比较可知下一项应是7/(-2)=-3.5,所以分子数列下一项是1+(-3.5)= -2.5。因此(-2.5)/9= -5/18 视觉冲击点5:正负交叠。基本思路是做商。 例11:8/9, -2/3, 1/2, -3/8,() A 9/32 B 5/72 C 8/32 D 9/23 解:正负交叠,立马做商,发现是一个等比数列,易得出A 视觉冲击点6:根式。 类型(1)数列中出现根数和整数混搭,基本思路是将整数化为根数,将根号外数字移进根号内 例12:0 3 1 6 √2 12 ( ) ( ) 2 48 A. √3 24 B.√3 36 C.2 24 D.2 36 解:双括号先隔项有0,1,√2,(),2;3,6,12,(),48.支数列一即是根数和整数混搭类型,以√2为基准数,其他数围绕它变形,将整数划一为根数有√0 √1 √2 ()√4,易知应填入√3;支数列二是明显的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因此答案为A 类型(2)根数的加减式,基本思路是运用平方差公式:a^2-b^2=(a+b)(a-b) 例13:√2-1,1/(√3+1),1/3,() A(√5-1)/4 B 2 C 1/(√5-1) D √3 解:形式划一:√2-1=(√2-1)(√2+1)/(√2+1)=(2-1)/ (√2+1)=1/(√2+1),这是根式加减式的基本变形形式,要考就这么考。同时,1/3=1/(1+2)=1/(1+√4),因此,易知下一项是1/(√5+1)=( √5-1)/[( √5)^2-1]= (√5-1)/4. 视觉冲击点7:首一项或首两项较小且接近,第二项或第三项突然数值变大。基本思路是分组递推,用首一项或首两项进行五则运算(包括乘方)得到下一个数。 例14:2,3,13,175,() A.30625 B。30651 C。30759 D。30952 解:观察,2,3很接近,13突然变大,考虑用2,3计算得出13有2*5+3=3,也有3^2+2*2=13等等,为使3,13,175也成规律,显然为13^2+3*2=175,所以下一项是175^2+13*2=30651 总结:有时递推运算规则很难找,但不要动摇,一般这类题目的规律就是如此。 视觉冲击点8:纯小数数列,即数列各项都是小数。基本思路是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考虑,或者各成单独的数列或者共同成规律。 例15:1.01,1.02,2.03,3.05,5.08,() A.8.13 B。 8.013 C。7.12 D 7.012 解:将整数部分抽取出来有1,1,2,3,5,(),是一个明显的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8,排除C、D;将小数部分抽取出来有1,2,3,5,8,()又是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13,所以选A。 总结:该题属于整数、小数部分各成独立规律 例16:0.1,1.2,3.5,8.13,( ) A 21.34 B 21.17 C 11.34 D 11.17 解:仍然是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拆分开来考虑,但在观察数列整体特征的时候,发现数字非常像一个典型的和递推数列,于是考虑将整数和小树部分综合起来考虑,发现有新数列0,1,1,2,3,5,8,13,(),(),显然下两个数是8+13=21,13+21=34,选A 总结:该题属于整数和小数部分共同成规律 视觉冲击点9:很像连续自然数列而又不连贯的数列,考虑质数或合数列。 例17:1,5,11,19,28,(),50 A.29 B。38 C。47 D。49 解:观察数值逐渐增大呈线性,且增幅一般,考虑作差得4,6,8,9,……,很像连续自然数列而又缺少5、7,联想和数列,接下来应该是10、12,代入求证28+10=38,38+12=50,正好契合,说明思路正确,答案为38. 视觉冲击点10:大自然数,数列中出现3位以上的自然数。因为数列题运算强度不大,不太可能用大自然数做运算,因而这类题目一般都是考察微观数字结构。 例18:763951,59367,7695,967,() A.5936 B。69 C。769 D。76 解:发现出现大自然数,进行运算不太现实,微观地考察数字结构,发现后项分别比前项都少一位数,且少的是1,3,5,下一个缺省的数应该是7;另外缺省一位数后,数字顺序也进行颠倒,所以967去除7以后再颠倒应该是69,选B。 例19:1807,2716,3625,() A.5149 B。4534 C。4231 D。5847 解:四位大自然数,直接微观地看各数字关系,发现每个四位数的首两位和为9,后两位和为7,观察选项,很快得出选B。 第三步:另辟蹊径。 一般来说完成了上两步,大多数类型的题目都能找到思路了,可是也不排除有些规律不容易直接找出来,此时若把原数列稍微变化一下形式,可能更易看出规律。 变形一:约去公因数。数列各项数值较大,且有公约数,可先约去公约数,转化成一个新数列,找到规律后再还原回去。 例20:0,6,24,60,120,() A.186 B。210 C。220 D。226 解:该数列因各项数值较大,因而拿不准增幅是大是小,但发现有公约数6,约去后得0,1,4,10,20,易发现增幅一般,考虑做加减,很容易发现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下一项应是20+10+5=35,还原乘以6得210。 变形二:因式分解法。数列各项并没有共同的约数,但相邻项有共同的约数,此时将原数列各数因式分解,可帮助找到规律。 例21:2,12,36,80,() A.100 B。125 C 150 D。175 解:因式分解各项有1*2,2*2*3,2*2*3*3,2*2*2*2*5,稍加变化把形式统一一下易得1*1*2,2*2*3,3*3*4,4*4*5,下一项应该是5*5*6=150,选C。 变形三:通分法。适用于分数列各项的分母有不大的最小公倍数。 例22:1/6,2/3,3/2,8/3,() A.10/3 B.25/6 C.5 D.35/6 解:发现分母通分简单,马上通分去掉分母得到一个单独的分子数列1,4,9,16,()。增幅一般,先做差的3,5,7,下一项应该是16+9=25。还原成分母为6的分数即为B。 第四步:蒙猜法,不是办法的办法。 有些题目就是百思不得其解,有的时候就剩那么一两分钟,那么是不是放弃呢?当然不能!一分万金啊,有的放矢地蒙猜往往可以救急,正确率也不低。下面介绍几种我自己琢磨的蒙猜法。 第一蒙:选项里有整数也有小数,小数多半是答案。 见例5:64,24,44,34,39,() A.20 B。32 C 36.5 D。19 直接猜C! 例23:2,2,6,12,27,() A.42 B 50 C 58.5 D 63.5 猜:发现选项有整数有小数,直接在C、D里选择,出现“.5”的小数说明运算中可能有乘除关系,观察数列中后项除以前项不超过3倍,猜C 正解:做差得0,4,6,15。(0+4)*1.5=6 (2+6)*1.5=12 (4+6)*1.5=15 (6+15)*1.5=31.5,所以原数列下一项是27+31.5=58.5 第二蒙:数列中出现负数,选项中又出现负数,负数多半是答案。 例24:-4/9,10/9,4/3,7/9,1/9,( ) A.7/3 B.10/9 C -5/18 D.-2 猜:数列中出现负数,选项中也出现负数,在C/D两个里面猜,而观察原数列,分母应该与9有关,猜C。 第三蒙:猜最接近值。有时候貌似找到点规律,算出来的答案却不在选项中,但又跟某一选项很接近,别再浪费时间另找规律了,直接猜那个最接近的项,八九不离十! 例25:1,2,6,16,44,() A.66 B。84 C。88 D。120 猜:增幅一般,下意识地做了差有1,4,10,28。再做差3,6,18,下一项或许是(6+18)*2=42,或许是6*18=108,不论是哪个,原数列的下一项都大于100,直接猜D。 例26:0.,0,1,5,23,() A.119 B。79 C 63 D 47 猜:首两项一样,明显是一个递推数列,而从1,5递推到25必然要用乘法,而5*23=115,猜最接近的选项119 第四蒙:利用选项之间的关系蒙。 例27:0,9,5,29,8,67,17,(),() A.125,3 B129,24 C 84,24 D172 83 猜:首先注意到B,C选项中有共同的数值24,立马会心一笑,知道这是阴险的出题人故意设置的障碍,而又恰恰是给我们的线索,第二个括号一定是24!而根据之前总结的规律,双括号一定是隔项成规律,我们发现偶数项9,29,67,()后项都是前项的两倍左右,所以猜129,选B 例28:0,3,1,6,√2,12,(),(),2,48 A.√3,24 B。√3,36 C 2,24 D√2,36 猜:同上题理,第一个括号肯定是√3!而双括号隔项成规律,3,6,12,易知第二个括号是24,很快选出A
wumeiyan01
呵呵 刚刚前天考完浙考呢! 就是多做 善于总结 个人推荐一本书很不错 行测数学秒杀实战方法,浙江大学出版社的。 还有就是要熟记1-20平方数 1-10立方数 质数 和数 绝对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哦。加油!
家的塑造者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的内容包括行测(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考试内容具体如下: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全部为客观性试题。主要题型为单选题。熟悉题型和考试重点的方式是在中公行测题库进行真题的训练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片段阅读、篇章阅读、逻辑填空以及语句表达等。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近两年由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中减弱对数字推理这一题型的考查,因此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也跟随了这一趋势。所以复习训练重点应该在数学运算这一部分。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二、《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但在内容上比“策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形式上比“策论”更加灵活多变。“策论”大多要求应试者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察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则要求应试者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察应试者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申论要求考查的七个核心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体写作能力、时事政治运用能力、行政管理能力。根据这些考试内容可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一些公考辅导机构有相关教材。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