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6

小肥羊洋阳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诸城公务员考试书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yyycl9920

已采纳

公务员考试必备书籍

1、《公考复习经验及答题方法蓝皮书》

2、《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

3、《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

诸城公务员考试书

283 评论(10)

最爱贺曼熊

公务员考试一般考行测和申论,你就主要看行测和申论就可以了。

174 评论(13)

littleCargod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国家公务员笔试科目有两门,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有些还需要专业知识考试,地方的除了江苏省其他跟国家考试科目是一样的,江苏省的比较复杂些,分A,B,C类,B,C类和国家考试科目是一样的,A类是三门还有公共基础

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

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

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分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考的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上海和广东考《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浙江省的笔试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地进行复习。

347 评论(10)

许小丹丹丹

1、公务员考试内容的涉及面非常的广,主要是考察的平时的积累、行政职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官方是没有任何指定教材的。如果之前没有公考的经验,可以在市面上买一些知名培训机构出版的教材作为参考。因为市面上常见的教材都是培训机构自己出版的。购买时不要贪多,一套就差不多了。因为不管是哪家出版的,内容都是基本一致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讲解一下往年的真题。山东省的省、市、县、乡的公务员职位的招考都是在山东省的省考中进行的。按照往年的招考情况来看,行测试题是一致的。申论会根据报考职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44 评论(10)

樑樑1982

1、国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2、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和《行政职业能测验》。3、其他:《公考复习经验及答题方法蓝皮书》和《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标准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就有京华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等在不同年份出版的不同版本的书籍,虽然出版社不同,但是只要出版年份是相同的。

在选择教材的时候由于考生对教材不了解,就到网上或者书店随便买了一本看,这就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现在有的教材封面上写的国家公务员教材教材,而里面是各省份的题目,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时有发生。选择教材时要看内容在购买教材的时候一定要看里面的内容是否有答案,解析是否清晰详细。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教材都没有答案和解析,这种对复习很不利.内容的权威性各位考生一定要相信历年题的权威性,只有看历看真题才可以了解公务员要考的内容和流程,让你更加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像《国家公务员考试 综合教材》对这一方面就是很注重的,它就是以近几年来的历年真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要看教材的知名度在选教材的时候要看好,现在是不是很多人都了解这本教材,有多少人现在在使用它效果怎么样,历年用这本教材的考生通过率高不高,考生对这本教材的评价怎么样,因为只能考生是最有权利评价这本教材的好与坏,这是选择教材最基本的问题。

215 评论(10)

家具加工批发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您好,推荐您参考中公教育图书商城。

诸城和山东公务员考试是一样的,全省都是考行测和申论的,但是是分为ABC三类的。具体以您报考的职位类别为准。

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所有报考者均须参加全部考试,其成绩方可有效。各职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使用同一试题,申论考试试题按报考职位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其中:在机关中履行司法、行政执法、法制工作职责,以及为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位,使用A类试卷;履行财务管理、审计、经济管理等工作职责的职位,使用B类试卷;除上述职位以外的履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使用C类试卷。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4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