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3

包子熊二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如何找分论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pingzhou13

已采纳

申论作文写作,如何确定文章立意和分论点?

旺黔诚大树教育回答!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写出文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好文章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贵州大树教育2023年省考笔试班第二期已于2022年12月09日开班,后续还会有班次,需要的同学可以找小编!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申论大作文如何才能准确找到立意和分论点(仅供参考)?

一篇文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的立意,找准文章的立意就能够得到基本的分数。对于立意我们先明确立意时是什么?

立意=核心观点=总论点=主题+观点。

寻找的立意的方法

一是看题干,二是看材料。

看题干,即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果有多个关键词要分析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找出立意。从当前的命题来看,大多数通过题干即可找出总分论点或找出总论点,只有少部分是无法找出的,但是题干的信息会对立意寻找有一定的启示、启发。

看材料,即在题干找不出分论点、只能找出总论点或总分论点都无法找出亦或是能够找出但需要印证的情况下,回到材料中寻找、印证。材料比较多,往往我们需要技巧和方法。

一是要确定先看那一篇材料,一般先看题干给定语句所处核心则,再看小题未用则之后是首尾则最后其他则;

二是确定看某一篇则材料后要通过梳理材料快速找出核心段、核心句;

三是看词,看词首先看于题干中给定的主题词、关键词相关的表述,其次是看高频词、高档词;最后是看对策词词汇和意义词汇,因为立意就是围绕主题写观点,而我们常写的观点有对策角度和意义角度。

找好立意后,如何让考官看到我们的立意就有看上一眼就确定“是对的人”的感觉,这就需要优化。

优化立意,一是要优化句式,即保持分论点之间的句式一致、字数保持基本相同,在“形”上整齐;

二是要优化语言,分论点不仅要在形做到一致,而且也要做到“神”上出彩,这就需要在句式优化的基础上借助语言进行“画龙点睛”,关于语言优化我们可以使用名言、诗句、好词、佳句等进行修饰。而修饰的语言可以来自于材料,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借鉴”,也可以来自日常的积累,这就需要我们日常学习之余能够通过阅读进行积累方能避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出现。

公务员考试如何找分论点

272 评论(8)

呼伦小贝尔

申论作为国考笔试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不少网友反馈2022国考成绩普遍偏低,特别是申论成绩大部分都是50多分,60分以上的考生都凤毛麟角,分析原因是很多考生在写大作文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写,对于文章的结构了解不深,往往思路卡壳,其原因无非两种:无从下笔或者立意不够深刻,文章敷衍了事。

其原因就是在于对文章分论点的拿捏,分论点不清晰就会容易出现字数凑不齐、立意跑偏、踩不到得分点的情况,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还没提笔,大作文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被别的考生拉开数十分的差距。那么,分论点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为此,高顿公考小编特意整理了两个技巧帮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技巧1:向下分解

具体来说,一个比较抽象的主题就要向下去分解。比如说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抽象的主题,分析这个主题时采用向下分解的方式,思路就比较容易整理。比如我们的分论点可以拆解为: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弘扬工匠精神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弘扬企业家精神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弘扬科学家精神

进一步想,这些精神也是抽象的,也可以进一步向下分解,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弘扬工匠精神这个分论点,可以分解成:

打造工匠队伍

学习工匠精神

发挥工匠作用

(2)技巧2:向上升华

对于比较具象的主题,可以采取向上升华的手段。

比如,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对所有的顾客来者不拒,要围绕这个事写一篇文章,该怎么写呢?

对这种比较具体的主题,如果向下分解,只能写的更具体,比如,24小时书店如何营造阅读氛围,如何提供良好服务,如何实现持续发展等等,这样写容易显得琐碎,而且写作角度往专业化角度发展,也不好把握。对此,就可以尝试向上升华的方式。

那该怎么升华呢?书店24小时经营,看到其中表现出来的书香社会的建设,书店24小时经营,任何人都可以前来阅读,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程度。

从这些角度往上去说,就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去谈了。这时候找三个分论点,写作空间就更容易展开了。比如:

包容:具体分析书店的包容性,学生也可以来、读者也可以来、拾荒者也可以来。

平等:比包容性更高一层的,是其背后有一种平等的观念、平等的认识。

互信:24小时经营,足见经营者与书店里熙熙攘攘的人相互信任。

以上就是在写申论大作文时分论点如何寻找的两个技巧,大家在平常练习时,可以在下笔前试着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将论点具象化,从而更接近主题。

总而言之,面对第一次国考笔试延期,相信大家可谓是喜半参忧。但无论如何,轻言放弃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目前受疫情影响的形势下,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渴望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既然我们选择了考公,那么无论是否延期,一定要学会坚持。保持学习的惯性,毕竟一次一次的国考机会格外珍惜,切勿因为心态的干扰而错失。

当然,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点击右小角聊天框和我联系,也可以关注“公务员考试网”掌握备考新资讯,轻松备考。最后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圆梦2023!

299 评论(12)

rachelliu1

一、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贯古今。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经过千百年洗礼流传下来的文章诗句等往往不仅词句凝练华美,而且立意境界高远,在申论写作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则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展现出自己的人文底蕴。引用名言警句、理论政策等皆可,可用于主标题和正文各部分。二、正反对比,泾渭分明理更清。运用对比手法,常用于分论点论证,增强说服力,能够鲜明表达出所要凸显的观点。正与反,美与丑,优与劣,阳刚与阴柔,高尚与卑鄙,伟大与渺小……通过这些对比形成强烈发展,揭示事物的本质,把握问题的核心,增强文章的整体色彩。三、巧引事例,锦上添花意更浓。细究古人为文之道,既有精深论述,也有生动举例,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巧引事例法可在申论文章开头和分论点论证两个部分运用,例子可以以排比形式展现出来。除了上述常用方法外,亮点打造的方法还有对仗法、比喻法、热点论证法等,而亮点打造方法运用的详细案例,考生可以参阅一些精致范文,多积累。这几种方法大可以综合起来运用,达到百花齐放春满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目的。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高分申论需要点睛之笔

277 评论(8)

初见521125

您好,德方公考为您解答:一般步骤如下:首先:确定给定资料的主题; 其次:在材料中找到这一主题目前所面临的不好现状是什么,即问题,并且至少两个; 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祝您考试顺利!

167 评论(8)

华鑫绿创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申论写作题是每个考生最头疼的问题,考生往往通过给定资料和题干的分析,能够清楚的立意,但是却找不到可以论证的分论点。现在中公网校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给定资料中寻找策论文的分论点。

方法详解:

第一步:确定给定资料的主题;

第二步:在材料中找到这一主题目前所面临的不好现状是什么,即问题,并且至少两个;

第三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例如2013年黑龙江省考作文题:“给定资料2”中提到“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天空。”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请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确定给定资料的主题是什么,纵观给定资料,都是在谈当今社会工人的问题,而且在题干中也提到“他们”,这里的“他们”指的就是工人。确定主题后,我们进入第二步,找到材料中工人目前面临的问题。其实问题部分在我们小题目的第二题中已经出现,我们只需这一题的答案摘出来并整理一下即可。

问题包括:

1、工人在城市中享受不到与城市人相同的福利待遇;

2、工人在工作中得不到领导甚至社会的认同;

3、工人在工作中缺少创新。

下面我们就要进行第三步,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注意,在提出对策时我们也要考虑材料中给的内容。为什么新生代工人在工作中体现出不负责任、没有耐心、流动性大的问题呢?根本原因是他们还没有扎根城市,虽然与城市人一样生活在城市,但却不能与城市人享受同样的福利待遇,不能把城市当做自己的家乡来建设。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解决新生代工人的“归一”问题。

所以我们提出的对策为:

1、改革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使新生代工人享受与城市人同等的福利待遇;

2、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认同感,明确工人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3、建立创新激励体系,鼓励工人发挥创新精神,发挥在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

更多详情咨询公务员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7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