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1

feiyeping001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淤泥公务员考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鱼qt1988

已采纳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十分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泥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蔓不长枝,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居避世的人;牡丹,是花中的人士;莲花,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淤泥公务员考试

145 评论(10)

春天里吃大米

公务员面试常用名言警句

导读: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接下来,快来跟励志网的我一起来欣赏一下公务员面试常用名言警句吧!

1.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

2.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3. 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

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5.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代龚自珍对清末死气沉沉社会风气发出的感叹

6.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9.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0.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1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12.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干)

13.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1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人会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其习性

15.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16.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17. 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鲁迅)

18.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9.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20.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21. 上下不合,令乃不行。 (《管子》)

22.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明·张居正)

23. 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雨果)

24.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2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

26. 党纪国法为镜,人民疾苦在心。(当代)

27.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左宗棠年轻时

28. 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魏子)

29. 做一个无愧与后人的先人

30.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3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2. 责任就像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洪能翔)

3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34. 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英国)

3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36. 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37. 运乎之妙,存于一心——抗倭名将戚继光

38. 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宋·朱熹)

39. 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当代)

40.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41.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42. 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43. 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

44.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爱国将领蔡锷

45. 人有知识,则有力矣。(《论衡》)

46. 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的人却所向无敌。(苏联)

47.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8. 黄金的宝藏比不上知识的宝藏。(越南)

49.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50.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51. 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52.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宋·胡宏)

53.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法若不行,何以服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54.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55.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

56. 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57. 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5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东林先生顾宪成

59. 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60.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情则乱。(《墨子》)

181 评论(11)

江河装饰

2020年云南玉溪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听说做承接叙述题的你还在看尾句?

169 评论(10)

布川依夫

行测言语题目中的逻辑填空因其词汇量大、灵活性强常常成为很多考生的“噩梦”。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复习呢? 华图教育专家认为除了必要的词汇积累之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秒杀技巧。“形象色彩”是词义中能引起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形象联想。例如“鄙弃”和“唾弃”,都表示看不起、厌恶,但“唾弃”有以吐唾沫表示鄙视的形象色彩,“鄙弃”则不具这种形象色彩。例如:“鸡冠花”可以引导主体联想到一种状如鸡冠的花的形象,“蛇行”可以在主体的形象思维中再现像蛇样爬行的动作样态,该类词的词义中都是带有形象色彩这一部分意义内容的。在考试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定词语具有“形象色彩”:形态、动态、颜色、声音。例如:尽管地铁在上海只有短短20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其总里程数已经________世界第一。A.跃居,B位列 。很明显在这两个选项中“跃居”比“位列”更具有动态色彩,更能突显地铁的发展迅猛,优先选择。【真题示例】例1.每一届《感动中国》的感动点,实际上都和当年中国特定的大背景相关联,触动了中国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代表了当年最能________公众________、最能感动中国的力量。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引起 共鸣 B.打动 心灵C.拨动 心弦 D.震撼 内心【华图解析】C。此空考查形象色彩,从词义及搭配的角度来看四个选项填入都可以,但是C项的“拨动心弦”相比较而言,更符合“神经”的线性特征,所以正确答案为C。例2.我国荒漠化总体扩张的趋势还在延续,不断________原本有限的生存空间,直接制约着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侵蚀 B.占据 C.损害 D.蚕食【华图解析】D。结合沙漠化的特点,是逐渐扩张的,“蚕食”一词有慢慢侵蚀之意,因此填入更具有形象色彩。例3.大山因为有脊梁,所以挺拔俊美;人因为有脊梁,所以________;新闻因为有了脊梁,才能出淤泥而不染,才能________、稳如泰山。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英姿飒爽 铁面无私 B.精神抖擞 克己奉公C.威风凛凛 忠于职守 D.顶天立地 刚正不阿【华图解析】D。第一空的四个成语中,“英姿飒爽”侧重于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精神抖擞”侧重于精神振奋;“威风凛凛”侧重于声势气派;“顶天立地”侧重于形象高大,气概豪迈。根据文意,只有“顶天立地”与“脊梁”的形象色彩更匹配。因此,选D。

82 评论(10)

坏坏的小幸福

行测逻辑填空从行文脉络中找到答案的方法有:一、通过标志性词语找到答案除了指代词还有同义互换词,如“无异于”、“意思是说”等,均能解释空缺处内容;再如转折词、对照词、否定词等,提示我们填写词语应与转折和对照前后意义相反或相对;还有“因为……所以”等因果词、“只有……才”等条件词、“如果……那么”等假设词等,这时我们应该根据标志词前后内容来推测空缺处词语的含义,选择相应选项。二、通过标点符号找到答案标点符号也是呼应点的快速定位标志,如空缺处后有冒号、破折号,则所填写内容应与冒号、破折号后面的内容相关;又如顿号、分号等,空缺处内容则与顿号、分号处内容相反或相近。

24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