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堂宅修
"双减"政策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中小学生的K12校外教育,那么成年人的职教行业未来会如何发展呢?今天就和小伙伴一起研究一下职业教育行业的优质企业--中公教育。
在对中公教育进行详细的测评前,为大家提供一份教育行业龙头股名单作为参考,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宝藏资料:教育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招录考试培训、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提升以及职业技能培训。中公教育主要服务于18岁-45岁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和各类职业专才等知识型就业人群。这个巨大的群体分布在各行各业,全国各地中,他们两大核心请求就是就业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劳动生产力的高低由职业能力高低所决定。是中国能否成功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就业情况从侧面就能反应出经济增长情况,也是撬动整个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支点,更是职业教育机构竞争的角逐场。
和大家说完公司的基本情况,下面要和大家讲的是公司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优势一、国内领先的职业教育机构
中公教育是非常厉害的职业教育机构,是公职类招录考试培训的标杆。主要服务于大学生、大学毕业生等年轻就业人群。就业需求的范围越来越大,中公教育形成了研发、教学、服务和渠道的垂直一体化快速响应能力,占据统领职业教育全局的优势地位。
优势二、赛道不断扩展,新领域同样具有明显优势
早期公司是靠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起家的,逐步扩展到了省级公务员考试培训、事业单位考试培训和教师招录考试培训等公职类招考培训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存量业务不断壮大、新业务后来居上赶超存量业务的双线增长模型,还全面覆盖了各类资格证考试培训的领域。
由于公职类招考的制度先进性、选拔能力要求的领先性和考试紧张度高等因素,中公教育在研发方面的规模化以及垂直一体化的响应能力在新赛道具有非常高的可复制性,甚至于很多领域中生出了降维打击的效果。
鉴于篇幅有限关于中公教育深度报告以及风险提示等详细资料,我将其归结到以下文章中了,直接点击下文查看:【深度研报】中公教育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21年“双减”政策落地,教育行业整体承压,中公作为非学历职业教育,大部分是以大学生及在职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这个政策是不会影响到它太多的,但政策监管的风险仍然有。
另外,K12生存空间遭到了急剧的压缩,导致职教行业竞争将加剧,根据网易的报道,今年上半年期间,在职业教育这一领域共发生了融资38笔,总金额突破了50亿元。中公仍然凭借着多年线下优势积累及多品类研发和师资培养能力,在线下面授领域 的竞争力仍然很强。
三、总结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个名叫的公司作为职业教育行业的领导者,在此行业变革之际有很大可能会迎来高速发展。但是文章对于相关的描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中公教育未来行情,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会有专业的投资顾问会帮你进行诊断股票的工作,看下中公教育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中公教育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1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温馨玫瑰
1、工作时长固定对于私企员工来说,工作节奏非常快,工作量也要大很多,很多公司规定是早九晚六,但真正能正点下班的情况很少,加班加点成了家常饭。但是对于公务员来说,工作时间非常固定,每天的工作量也很有限,不管你今天手里有多少活,到了5点钟必须准时下班。2、假期非常宽松对于私企员工来说,假期是固定的,除了周末、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规定的年假及其它假期之外,不可能有多余的假期。关键是,只有少数正规的单位可以完全按照政策来休假,很多公司甚至连双休日都没有,何来谈其它的假期。公务员就不一样了,国家规定的假期是肯定有的,有些单位甚至还有寒暑假,过年放半个月非常常见。即使所有的年假已经用完了,临时有事,只要跟领导打声招呼随时可以不来,而且一点工资都不用扣。女性员工规定的产假时间是128天,但很多人都休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完全不用担心会被单位开除。3、逢节必有过节费对于普通公司的员工来说,除了工资之外,估计一年到头也只有中秋能领到一盒月饼、过年能领到一些干货。但是公务员就不同了,五一发1000元,中秋发2000元,过年发5000元,可以说是逢节必有过节费。4、各种生活补贴样样不缺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公务员每个月还可以领到各种生活补贴,交通费、话费、餐费必不可少,这些都是直接以现金的形式发放,或是直接发充值卡;除此之外,单位还经常发一些生活用品,家里的洗衣液、洗手液、洗发膏、食用油、毛巾什么的从来就没有自己买过。5、另类补助琳琅满目除了一些基本的生活补贴之外,公务员还有很多私企员工从未接触过的补助,比如刚入职就会发安家费,工作前几年有住房补贴,6-9月份会发高温费或降暑费,开个会议要给车马费,如果是保密性质的单位还会发保密费…当然,还有一些更隐秘的补助是大家都不知道的。以上这些隐性福利可能并非每个公务员都有,但是这些福利也确确实实存在,有些单位甚至还分房,真是逆天了。一个在私企工作的员工月薪1万元,一个公务员月薪8000元,虽说前者更高,但公务员实际拿到的工资及各种福利补贴要远高于私企员工。此外,公务员的账面工资水平也并不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民营单位和非民营单位员工(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在拉大。2015年,非民营单位的平均工资为62029元,民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只有39589元。当然,生活中也有不少人认为当公务
人大菲菲
当公务员的好处,其中一个重要的:公务员的隐性价值。 公务员挣到手里的钱实在不多,在社会上按照大众来看只能是中等水平。因此有人说公务员的待遇种种不足,但现实生活中真正公务员辞职的比例是非常非常低的,应该是低于任何一个职业的跳槽率的,为什么,当公务员的人都是傻子,都没有上进心啊?肯定不会是这样的。因为当公务员是有隐性价值的,如果明白点说就是——当公务员的隐性价值是不能变现的,但这种价值却要占了个人从公务员身份所能得到的价值的大部分!公务员身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虽然根据岗位的不同,权力的大小有差别,但国家既然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部门,总会在某一时刻显示出它的作用来。而这些权力部门的执行人员,在得到权力信息上就与一般群众有差别!而且作为一名公务人员因为经常要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接触,经常交流各自部门最新的消息,所以往往能首先从国家职能部门的各项政策中得到益处。举个最浅显的例子,比方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决定追加1亿元,用于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股改的红利分配,经过追加红利这个政策,每买1万元股金(其实就是存1万块钱),可以得到分红360元(也就是利息,而且无税);而银行当前的利率是一万元存款的利息是225元,还要交20%的税。而信用社高利率的消息是不完全公开的,股金的数目也是有定量的,但谁买股金却没有限制,所以信用社的职工、他们的亲属,跟他们平时有信息交流的其他单位的职员,就可能比其他人预先买到股金,同样1万块钱人家存一年,就比你多得将近一半的利息,这收入不就有差距了!而且这不是以权谋私,也绝对合理合法,这只不过是我们在学校早就学过的“信息不对称”! 现实中这样例子很多,非常好的中学、小学里的学生的家长有很多是公务员,而且有的并不一定就是领导,但他们往往可以利用自己信息灵通、有机会与便利与教育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接触的机会,来事先准备,即使录取是同等竞争,他们的孩子也因为父母事先准备而占得先机了!再说大学,在国家还没有进行大学全面收费以前,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是很高的,而现在,特别是推行素质教育和大学收费以后,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有很大的下降趋势,这是因为高考的题目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试题化了,而是越来越流行化和城市化了,作为公务员子女接受的教育肯定要比农村孩子接受的教育对付这种题目要容易些!而且有公务员家庭背景的学生往往容易成为学生干部,社会关系也比较好,就业更容易,就拿考公务员来说,你家里父母有人是公务员,你得到信息和信心可能会多一些,把握一般说来可能会更大一些。 而且这都是在已经算是很公平条件下,公务员身份已经有了这样多的优势,要是公务员利用自己的某种关系联系联系(有时都并不需要花钱,只是经常互换信息),那公务员在社会中办成一件事的要比平常人容易很多。而且这些事上至给杀人放火的洗罪,下至交养路费不用排队,可能包含了生活中你遇到的方方面面,这个价值其实是公务员从自己身份中受益最多的。如果没有公务员的身份,有的事情你可能得花更多的精力与金钱才能完成,特别是在辽宁这样风气的社会。. 这个隐含价值是很高的,其实说白了支撑这个隐含价值的就是公务员手中的权力,有的人这种权力大些,并把这种权力变现了,他可能就犯法贪污了;有的人这种权力小些,不能变现或是有的人还有些良知没有敢变现,但他还是可以得到这个隐含价值的,只不过这个隐含价值是在公众理解和容忍的范围以内罢了,如果谁说自己当公务员不是这种隐含价值的既得利益者,那就是纯粹装比犯,真正两袖清风的公务员也算在内。 所以说公务员长多少工资,阳不阳光,到底能挣多少钱并不是考公务员这么热的关键,而是公务员手中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拥有这个身份,你在社会中的自主权和支配权会大许多,要想考公务员不热,除非国家把绝大多数的权力真正交给民众,交给市场。在我看来,中国的中产阶级,其实就是公务员队伍,或者说是公务员家庭,他们人数虽不是特别庞大,但他们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影响力却异常庞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社会并不是呈现金字塔形的,现实的底座要更大,塔尖更尖;要我比喻,就是中国一般老百姓就是一张100平米的大饼,公务员就是插在上边的一根筷子,塔尖的就是插在筷子上的一根直径几微米的针。公务员比上可能不足,比下那是太绰绰有余了;农民工在城市里辛苦了多少年,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这几年才有人出来说不能拖欠工资,公务员账面上的钱比别人少挣一点,就立马得改革,孰强孰弱真是再明白不过了,你说当公务员好不好!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