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12

2014兔兔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论证逻辑真题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泡芙小工坊

已采纳

1、试卷结构与题量发生变化(1)、总题量由于135题变化为140题(2)、言语理解由去年的30题变化为40题(3)、图形推理由去年的10题减少为 5题(4)、逻辑题量由去年的15题减少 10题(5)、常识题量由去年的20题增加到 25题2、试卷综合难度增大数学计算与资料分析难度有所增加,其余部分难度变化不大,但题型变化较为丰富,总的来讲试卷的综合难度增大。3、 试卷内容考核面增大4、 更加注重基础能力、分析能力考查

公务员考试论证逻辑真题

85 评论(9)

玉蝶之梦

首先要明白 或 的意思

306 评论(11)

杭州lili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逻辑题是公务员考试的一大块,既是公务员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我就将公务员考试中近几年所出现的过所有逻辑题型进行一个完全的分类,然后再分别举一例,再分别讲一下每个类型题的解题方法。1,概念与三段论问题此类题采用文氏图的方法,可以方便且直观地解出来,有些也可以采用换位法。采用文氏图的方法,需要注意的就是明确集合的关系,然后再转化成文氏图的形式。熟练以后,应该一看到题就立刻能把文氏图画出来。比如有些a是b,就很快能画出a和b两个集合交叉的文氏图;所有a都是b,就很快能画出b包含a的文氏图;没有a是b,就很快画出a和b相异的文氏图。然后就根据文氏图直接可以把答案选出来了。例题:没有脊索动物是导管动物,所有的翼龙都是导管动物,所以,没有翼龙属于类人猿家族。以下哪项陈述是上述推理所必须假设的?A. 所有类人猿都是导管动物。 B. 类人猿都是脊索动物。C. 没有类人猿是脊索动物。 D. 没有脊索动物是翼龙。解析:首先没有脊索动物是导管动物,那就能画出两个相异的集合。所有的翼龙都是导管动物,就能画出两个包含的集合。最后能推出没有翼龙属于类人猿家族,那只要类人猿包含在脊索动物中就可以了。 那就是选B:所有类人猿都是脊索动物。2,直言命题直言命题的重点题型就是找矛盾关系,或者找推出关系。这类题通常都是说出几句话,然后告诉我们只要一句话为真,然后推出最终结果。对于这种题型,首先考虑找出矛盾命题,因为我们知道矛盾命题必是一真一假,那么那个真的命题肯定就在这两个命题当中。那么我们就能知道其它的话都是假的,由此,我们就可以把结果推出来了。有时,可能几句话中不含有矛盾命题,我们就找推出关系,如果a推出b,那么a就不可能为真,因为如果a为真,那么b也就为真了,就跟题干中所说的只有一真矛盾了。例题: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税务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B.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C.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D.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解析:本题的矛盾命题就是甲和丙,那么那个真的就是甲或者丙,那么乙和丁就都是假的。那么陈老板就纳税了,所有个体户都纳税了,那么甲就是假的,丙就是真的。选择B。3,模态命题模态命题内容相对比较少,只要掌握模态词的相互转换,这类题型都不难解决。这里有个小技巧,就是可能和必然相互转换时,模态词的前后各加一个“不”即可。比如可能就等于不必然不;必然就等于不可能不;不可能就等于必然不;不必然就等于可能不。这里注意一点,两个“不”相邻,就可以抵消掉。例题: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如果林肯的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假的?A.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B.骗子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C.不存在某一时刻所有人都必然不受骗D.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解析:此题首先A和B很容易排除。主要是看C和D。首先看C中“不存在某一时刻”的理解,理解这种句子,有一个技巧,那就是举一个我们平时常见的例子,比如“不存在某一时刻迟到”,那我们就很容易知道,“不存在某一时刻”的意思就是“所有时刻不”,然后将“不”化到后面的句子中,就变成“所有时刻有些人不必然不受骗”,再变成“所有时刻有些人可能受骗”,我们就很容易看出来这句话是正确的了。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344 评论(14)

丸子粉丝

首先,这两个论证的论点其实是不一样的。论证1所描述的现象是“今年中国的股市上涨了”,给出的原因是“中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论证了2所描述的现象是“中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推测会产生的结果是”今年中国的股市会上涨“。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论证模式(1是原因模式论证,2是结果模式论证)。对于1来说,其核心论点是"中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到底是不是今年中国股市上涨的原因“;对于2来说,其核心论点是”今年中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到底会不会导致股市上涨“。这样一看,”中国的投资者除了股市以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投资途径”当然就是对1的削弱了~毕竟,中国投资者除了投股票还是投股票,股市当然上涨啊!那”股市上涨“就不一定是”宽松政策“的作用了,间接的就削弱了“宽松政策”的影响力。至于2,中国投资者只能投股票推动了股市上涨,间接的证明了“股市上涨“这个结果一定会产生,所以他当然是加强了论证2。这一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论证1和论证2 的论点到底是什么,只有理解了论点才能看出选项对”论证“的作用是什么(注意,是对“论证”的作用)。

116 评论(14)

花蜜honey

由题干,首先确定的是紧缩的财政政策不可行,而第一考虑要素则是下岗问题在确定必须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的前提下分析问题是:对评论上述论证最重要A排除B的前提是 发现了扩张的财政政策的不利,但题目并没有此方面意向,我认为排除先来看D,不难发现,D是B的前提,同时和C有紧密的联系由题意知,当务之急是就业与下岗问题但是紧缩的财政政策已明确不可行只能选择扩张的财政政策或既不是紧缩的也不是扩张的财政政策而B根据推理已然排除故要考虑扩张的财政政策是否能导致其它的不利后果,并且防范与采取对应措施故 选择D

96 评论(14)

喝茶的樱桃

答案:论证1说的是过去时,已成事实了,今年的股市已经上涨了,所以选项说的再具体也没有意义了,只是证明论证1的一种方式。那么还有许多其他的方式没有考虑。那么必然以这种单一方式考虑对论证1是一种削弱。论证2说的是将来时,今年的股市会上涨,也就是说是将来发生的事,现在还没发生。选项则是确保这种将来时的发生,不论是否还有其他的情况,只要选项事实成立,那么必然会证明论证2的事实,所以说对论证2是一种加强。

291 评论(11)

痴货哟i

选A 这是去年江苏的真题 我记的很清楚我是带入做的 条件1和3 就可以得出特色树是 柳树、桃树 D绝对不对 书上题目很多都是错的,公务员行政卷子答案没有官方的都是辅导机构做的 这题绝对选A!

23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