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延续泉泉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公务员考试考察的科目主要为行测和申论,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基本复习这两个科目即可。行测和申论本身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如果对相关的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建议可以购买行测和申论的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或者到类似于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等在线网站对历年的考试真题进行免费的在线作答,通过真题熟悉考点和难点,然后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强化练习。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susyweswes
《公务员考试需要知道哪些基本知识》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基本历史知识,省情等一类的常识,逻辑推理,数列推理,阅读理解等能力;别忘记最近一年内的大事新闻,文笔要好点,申论。
smoothyear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一)测试内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二)题型介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1.言语理解与表达2.数量关系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4.资料分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5.常识判断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申论介绍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为何不信2013
行测中常识判断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相对较广的知识范围,在这类试题中,所选素材从古到今,从无机物到人类,从自然界到社会……包罗万象,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多学习、观察、思考和积累。
1.我们可以用高粱酿造啤酒吗?——错,
2.合伙企业申请营业执照时下列哪项不是必须提交的?——合伙人出资证明,
3.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吗?——可以,
4.“食色,性也”是谁说的?——孟子,
5.有一尊青铜镀金像,其造型是一位手握长剑、屹立在一盘电影胶片上的健美勇士,它是:——奥斯卡金像奖,
6.人参的主要产地在:——东北,
7.“明镜高悬”的前身是:——秦镜高悬,
8.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李冰父子,
9.属于儒家思想的是——仁者爱人,
10.我国法律承认双重国籍吗?——不承认,
11.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儒林外史,
12.鳄鱼是哺乳动物。——不对,
13.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 ——青海湖,
14.凯旋门的建造是为了纪念:——拿破仑,
15.下列影片中,反映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斗争的是:——《野火春风斗古城》(1943),
16.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不包括:——高低杠,
17.“惊天动地”作为成语,原本是形容:——李白诗文的影响力,
18.“祸起萧墙”的“萧墙”是家中的哪一堵墙?——门墙,
19.猫用什么方式洗脸?——用前脚蘸口水擦,
20.世界上最后进入元旦的是:——西萨摩亚群岛,
21.吸烟不会引起心脏病,对吗?——错,
22.小王面对远处一座峭壁高喊一声,1秒钟后听到回声,请问小王离峭壁有多远?——170米,
23.真丝衣服能不能与樟脑丸放在一起?——不能,
24.镁、铝、镁铝合金谁的熔点低?——镁铝合金,
25.蒸馏酒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
26.太阳的年龄约有多大?——50亿岁,
27.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史蒂芬逊,
28.成语“卑以自牧”中“牧”指的是:——养性,
29.我国古代用生铁炼钢主要采用生铁脱碳法,要反复加热,同时要送一种什么气体?——氧气,
30.易卜生曾写过:——《玩偶之家》,
31.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等错误,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的追征期最长为:——10年,
32.“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语出:——雪莱,
33.糖尿病人能喝茶吗?——可以,
34.以郁金香而闻名世界的“欧洲花园”是:——荷兰,
35.“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是——布歇,
36.麋鹿被称为“四不象”。它们中的哪种性别长有鹿角?——两种都长,
37.“沧海桑田”的沧海应是:——东海,
38.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进行了一次划时代的飞行,成为航空史上的里程——“飞行者”1号,
39.下列对清明两代“乡试”考试地点解释正确的是:——在各省省城,
40.我国哪族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黎族,
41.陆军棋有多少枚棋子?——50,
42."粉刺”就是——痤疮,
43.以下哪一个不是伦敦名胜?——卢浮宫,
44.我国古代哪位文学家曾两度到杭州做官?——苏轼,
45.下列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土星,
46.以下哪一个国家不曾在南北美洲都拥有殖民地?——葡萄牙,
47.著名英雄史诗《江格尔》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作品?——蒙古族,
48.人类最先使用的制造器具的金属是:——铜,
49.人体内易于疲劳的肌肉是:——骨骼肌,
50.下列哪种植物不能在一块地连续种植?——西瓜,
51.京剧中武将通用的戎服称为:——靠,
52.下列哪个国家将“木帆船”作为国家标志?——科威特,
53.《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的作者是:——贝多芬,
54.能使淀粉变成蓝黑色的是:——碘酒,
55.感光胶片中的全色片得名于:——对光的感受力强,
56.《森林法实施细则》规定,全国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为 :——百分之三十,
57.“白眉”这个由典故引申来的词语是指称:——兄弟中的优秀者,
58.墨鱼在水中游泳的方向是:——向后,
59."贝丘”是一种什么遗迹?——人类生活遗迹,
60.气压表能测晴雨吗?——能,
61.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共有几个朝代把它作为皇宫?——两个,
62.“茅盾”是一位作家的笔名,这位作家的原名是——沈雁冰,
63.常食香蕉容易引人发胖,对吗?——不对,
64.中国民歌《小白菜》是属于什么地方的民歌?——河北民歌,
65.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教育的第一要素是:——教师,
66.下面哪种酸,人在品尝时不是酸味的?——单宁酸,
67.下列各项对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表述不确的是:——经济林可以合法的转为非林地,
68.狗热时用什么散热:——舌头,
69."碗碗腔”流行于——陕西 山西,
70.洗鱼后手上有腥味用下列哪种东西可以去除?——牙膏,
71.我国雕塑艺术中著名的石材--寿山石,其名称来源于:——产地为福建寿山乡,
72.下列哪些项不能申请专利?(多选)——发现原子,感冒治疗方法,
73.公司营业执照的正、副本具有相等的法律效力吗?——是,
74.一年十二个月,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地球公转的圈数,
75.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76.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使用的历法又叫:——格里高利历,
77.下列哪项不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者的权利?——提供信息权,
78.窗的种类按开启方式分类而命名的是:——中悬窗,
79.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会浮在水面上,
80.“贫不及素”中的“素”指的是——白色的帛,
81.下列哪种维生素对治疗糖尿病有重要作用?——维生素B6,
82.小赵作为一家销售计算机的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欲另开办一家同样销售计算机的个人独资企业,有关法律:——不允许,
83.国民生产总值的英文简写是什么?——GNP,
84.光脚散步对小儿发育有好处吗?——有,
85.男性荷尔蒙会抑制什么生长?——头发,
86.“兰桂齐芳”的“兰桂”指:——子孙,
87.在英语当中,哪两个字母的出现频率最高?——(e,t),
88.不属于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是:——出典,
89.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只能由中方代表来担任董事长吗?——不是,
90.地球上现存重量最大的生物是:——树,
91.下面哪一个是电视剧《笑傲江湖》中梅庄守门人丁坚的绰号?——一字电剑,
92.船舶吨位是指:——内部容积,
93.下列哪些动物在非洲的原野上是很难看到的?(多选)——狮子,熊猫,袋鼠,北极熊,
94.兽类动物:——有些吃肉,有些不吃,
95.自元朝以后,年代愈近建筑斗拱愈:——细而密,
96.色布在什么水里浸泡一下再洗就不易褪色?——盐水,
97.如果夜航飞行员同时见到一架飞机的三盏航行灯,那么有无危险?——无,
98.国际歌的曲作者是:——比尔·狄盖特,
99.一条热带鱼的口上翘,则这条鱼:——在上层水域活动,
100.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南南南南者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您好,安徽公务员考试主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申论、专业科目,其中专业科目只有个别岗位才需要加试。行测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常识5大模块,常识覆盖面很大,包括政史地理化生等等知识,主要是要看平时的积累哦。
加油!安徽中公教育预祝您早日成“公”!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吃货肥仔喵
常识是公考行测中的另类存在,是属于理论上基本不可能得满分的题目,这是因为其涉及面太广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知识都不会如此渊博,不可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每年关于常识的教材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背诵内容让人应接不暇,然而,你即使天天拿着那些所谓的教材背诵,到了考试依然没什么卵用,因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习的方向根本就是错误的!明确常识到底是什么国考大纲中关于常识的全部介绍: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除了对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还要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这就是重点所在,你需要进行分析和推理。【例题】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建筑物的性质。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明镜高悬——贡院(镜,公平公正,应该是县衙这种地方,错误)B.万世师表——关帝庙(关羽和老师没有关系,错误)C.还我河山——武侯祠(武侯是诸葛亮,岳飞是抗金,错误)D.正大光明——乾清宫(排除以上,正确)常识题目分类讲解01知识型这类题目一般比较浅显,多是涉及到当年的大政方针或者是热点事件,必须处处留心皆学问。就拿2017年国考来说,就涉及到2016年的大事件,像是“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两学一做”、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奥运会……这些肯定要出一道题。02半知识型这类题目,是选项中设置一些需要知道的知识点,能够加以区分判断,这些知识点对每个人来说不固定,有的人可能知道相关的一句诗词,有的人可能知道其中的历史人物,有的人隐隐约约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然而共同的结果是,能够判断出正确答案。选项一般不算复杂。【例题】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2014年国考第四题):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南北朝佛教盛行,正确)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玉米不是我国原生植物,错误)C.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商周是青铜器时代,没有铁,错误)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秦朝生产力底下,错误)03推理型(1)选项判断题这种题题干基本上没内容,内容都在选项之中,然而其特点是:选项看起来都非常的“高冷”,貌似很难,但是经不起推敲,稍加推理验证便原形毕露。【例题】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著名言论对应错误的是(2016年国考第十题):A.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B.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梁启超——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D.曾国藩——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高中历史学过曾国藩不是力推改革的人物,错误)(2)题干推理型①隐形——题干不能用来直接进行推理,而是要转化一下,找出能够推理的核心,然后对应选项。②显性——类似于简单版的定义推理,也就是题干给你的信息足够丰富,能够直接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进行选项推理,是送分题。【例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古人的林业思想(2016年国考第十七题)?A.孟春之月,禁止伐木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C.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说的是林业,这是农业,错误)D.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常识学习注意事项1、学习要深入。常识题本身就没有太多的方法技巧,但就这短短的十几页,也是我研究了很长时间的结果,我觉得虽然浅显,但是也需要反复看,逐字逐句的看,深入理解。如果你觉得理解了90%就够了,有这么一句话——行百里者,半于九十。2、要做到学以致用。方法有了,但这个方法不是你创造研究出来的,那么拿来主义未免会画虎类犬。解决的办法是:多进行实践思考,多用理论去指导自己做题,每天固定的做30道公考的常识真题(必须是国考、省考的真题,模拟题绝对不要做),并对每道题进行分类、推理、研究,相信一周内就能够融会贯通。3、要学会创新。人非圣贤,这些理论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这个方法也不是完美的,也不能保证你做到100%正确,然而公考就是这种残酷的考试,能多拿0.5分都可能压倒竞争对手,所以要永不满足,即使你掌握了我的方法,你提升了常识的成绩,从而提升了行测的成绩,但是就完全解决问题了吗?未必。所以还需要你更加深入的去研究方法论,补充完善解题技巧,实现方法上的创新。一旦你能够研究出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的有效方法,那么一个足矣让你傲视群雄的成绩必然就是回报了。4.学会总结梳理。不得不说,有些工作亲力亲为确实不太现实,这边有梳理常识考点,3600问,常见的知识还是要考前刷一遍的,并且这边也有常识密押
没蜡笔的小新
一般公务员考试考的是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公安类要考公安基础知识,部分职位要考专业课。公务员考试覆盖的知识点比较广,不同科目涉及的知识也不同,行政能力测试主要涉及语文能力和数学能力,还有基本的历史、生物、地理、法律知识。语文能力是阅读理解,数学主要是数列推理、资料分析计算等,历史、生物、地理、法律知识等都是比较基础的,需要平时的积累申论要考的是资料分析,给你一段时事资料,让你进行相应的分析,就是写分析作文。
喝汽水的小蜗牛
1.公务员行测常识复习什么都说常识是从平时积累,关键是哪些材料从 你好,很乐意为您解答问题!常识判断部分,考查的知识面广泛,我们不可能短期成为百科全书,主要还是靠平时的积累,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具体比如关注时事,但注意不能只停留在知道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一些评论文章,了解一些国际国内大事的来龙去脉,包括起因、影响、可能的解决办法等;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可以多留心、多问一个为什么,比如北方寒冷的冬天为什么河流表面结冰、深层的水还是流动的;上山的时候为什么会感觉累而下山不会等等.要关注这些现象,更要关注现象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对题.还有一些专业的法律知识、经济知识、历史知识、文化知识,则可以相对集中的找些书籍来看,综合知识的备考要抱着“尽量多知道一些”的心态,踏踏实实积累,不能总是困扰于如何才能见到题目就会做,这样的困扰不仅没有意义还会让心情变得浮躁,对备考产生消极影响.中政行测目前有常识部分的专项练习,考生可以在平台进行练习,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希望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 2.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技巧有哪些 第一,与众不同法。 如果选不正确的,那么在四个选项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该选项一般为正确答案。如果选正确的,先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先排除该项,然后在其他三个选项间再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与另外两个不同,则这个与另外两个选项不同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第二,自相矛盾法。 观察四个选项,并对选项进行横向比较。如果出现两个选项的说法自相矛盾,则可以将其他选项排除,答案锁定在这两个自相矛盾的选项。同时,被排除的选项则可以用来辅助解题。 第三,绝对相对法。 在常识判断的选项中,特别是涉及一些法律题目的时候,有一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 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 更多信息请登录临沂公考备考网站。 3.公务员复习技巧 根据个人经验,建议如下: 一、熟悉考试内容和流程。 目前,公务员考试一般都是两科,行测和申论,个别专业性要求高的会加试专业考试。(我当年考的法检系统,就有加试法律专业考试)。 一般来说,行测注重测试IQ,也就是逻辑和分析,申论注重测试EQ,也就是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 考试的流程,要从选择地区和岗位开始,尽量不选择那些对专业木有要求,或者条件少的岗位,而选择和自己专业或者特殊条件相符合的岗位,这样考取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同时,还要尽量在选定之前,问问了解的人,看这个地区或者岗位是否适合自己,当然,这个要看个人的选择了,避免考上了又觉得地方不好什么的。 二、准备复习。 我的经验是,先复习行测能力,只需要用测试卷即可,因为涉及的内容十分庞大,针对知识点复习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做行测试卷的方法和时间上的把握,一本历年的考试卷和一本模拟试卷,一边做真题,一边总结方法,做模拟卷,可以测试自己的水平。 申论呢,需要在考前多关注社会热点,我个人的方法是看一些大报,比如人民日报或者当地的日报,注重看评论,增强自己对事件理解的深度,就够了。 三、上考场了。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将前期的复习都可惜了,特别是在时间和考试的物件准备上做充分,相信自己。 行测上,我的方法是先做数学和逻辑,最后做文字题,因为数学和逻辑需要清醒的头脑,文字则凭感觉就能做出来。申论上,要注意先搭好框架,再进行写作。 祝你成功哟。 4.怎样攻破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五大部分之一。 与其他四部分相比,常识判断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重点在于考察考生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知识的积累。 如果说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这四部分还可以系统归纳出各个知识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备考的话,那么常识判断这部分则显得并没有那么强的实战操作性。常识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重点在于考察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认真分析以往多年的试题,我们确实可以清楚的看到这部分考察知识面非常广泛,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近,从国内到国际,从经济到政治,从法律到道义等等。因此这部分题目似乎令人无所适从,很多考生在考场上只能望题兴叹。 其实并非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面对常识判断的时候就毫无办法可言,我们完全也可以从历年考试中总结出一些所谓的规律。 常识部分总体来说方法性﹑技巧性不强,主要是知识性的考查,所以更应该从具体的知识积累去下功夫。 下面就法律常识和政治常识部分的命题特点﹑命题方法和复习技巧做简要介绍。 1.法律常识涉及法理学﹑宪法﹑行政学﹑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务员法等,其中以根本大法——宪法和法律热点——行政法所占比重最高。 主要考查一些应知应会的问题,以测查相关法律的一些根本性规定为主,基本不涉及专业法学理论问题。而且以单项选择为唯一题型,所以主要是点的考查,而不是面的考查。 对于法律常识部分,更应该注意法与法之间的联系,注意结合试题加强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注意对如物权法﹑公务员法等新生法律法规的关注和理解。 法律常识也常以案例的形式出现。 解答案例题首先要对题干中的情景进行定性,再看法律对这种性质的行为是如何规定的,从而得出答案。 对于法律知识的考查不仅局限于知识点的记忆,通常还和考查灵活运用能力相结合。 2.政治经济学部分则注重哲学原理和中国实际国情的结合;哲学部分更应该注意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而非死记硬背;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则更应该注意具体知识点的把握,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如本质﹑实质﹑出发点﹑基础﹑核心等等;时事政治以考试当年的上半年,尤其是考前两三个月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为考查重点,而且,在时事的题目中也加入了考查分析能力的成分。只要平时多关注一下新闻,考生都不会感到陌生。 3.注重真题的练习和积累。历年中央及各省市机关公务员考试真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借鉴性。 各位考生应该认真解答,在答题中加强知识点的巩固﹑理解和运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考生在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政治常识的基础之上,还应注重日常的积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人文、科技、经济等知识的关注,注意对社会时政热点的把握。 唯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自身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常识判断这一部分的答题中高人一筹。 5.公务员考试技巧 申论:把头脑变厚,把思维变薄 我发现考生对待申论的态度只有两种:1种是全盘放弃,认为申论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短期的学习不会取得质的提高;另一种是疯狂的学习,恨不得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信息,尽可能的快速提高写作的能力。 两种人的心态我都理解,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可取的:第一种是学习上的犬儒主义,第二种是学习上的功利主义。 那么如何在两种主义的夹缝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呢?其实还是技巧。 首先,我们还是要理解申论考的是什么。“申论,申而论之。” 这几乎是每本申论习题书上的开篇话,但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就非常难了。在复习的时期,我也一度迷茫,什么也采用了犬儒主义的态度——不看不想不问,但这使我陷入一个误区,形成恶性循环。 在朋友一直告诫我申论不可放弃之后,我决心选择一种好的方法来攻克它。 申论。 对‘申’这个字我没有什么理解,但是对‘论’这个字我有一定的理解。论,就是讲解辨别的过程吧,立体性的思维一下,就是点——线面——点的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点,展开论点,回到论点的过程,因此,收放自如的思维驾驭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成了我必须快速提高的重点。 还是前文所提到的,在应付考试的过程当中,你需要明白考试考的是什么。于是,我又开始对申论的试卷展开了细致的研究。 出于我意料的是,试卷的考题设计正式我对‘论’这种点线面的理解,第一题的概括,第二题的对策,第三题的大总结,与我的‘论点,展开论点,回到论点’正好吻合,这真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所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我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方向。 我选了历年的真题,继续做我基础的研究,但是与行职不同的是,我没有选择去做题,而是选择去分析题。我把原题读了一遍,简单的按照自己的思维想了一下,而后就开始翻看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我对答案的阅读不是简单的看了一遍,而是做非常严肃的研究,这其中包括每一句话的设计,每一个词的应用,每个问题的寻找以及每个对策的提出。 我发现,其实我们大家都能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分析,但是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我们不会说官话,我们的思维和意识都对,但是语言不书面不正式,第二是我们的思路比较窄,往往侧重其中一个方面,不够全面。 这是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我曾经给自己写过一句话,叫做: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 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只要解决了,我们就能获得提高。 于是,我进行了更具针对性的计划。 我的建议是大家每天找出一篇文章来读。有人会说,这种方法人人在用,但是我要强调的是,1 你选择什么样的文章,2 你怎么去读。 申论考试涉及很多热点问题:经济,政治,文化,精神,艺术……等等,因此在选择文章上,我们要涉猎广。 很多考生选择文章一味的强调热点,热门,但往往忽略了事情之间的联系性,这就是思维范围狭小的原因。 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找出一篇好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内容上要具有时效性,而且要具有代表性。说简单了,就是我们每天要给自己一个课题,用45天的时间积累出不同的课题,比如说第一天是农民失地问题,第二天是医疗改革问题,第三天是经济转型问题,总之每天要不一样,要争取在复习的45天时间了解45种不同的热点信息。 第二,是如何读。很多考生复习申论,简单的看一遍,就说“哦,这个我大概了解了。” 其实他真的了解么?根本不会。如何能让我们记忆更深刻,就是复述,再深入。 每天选出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可能出自某个省区的真题,可能出自《南方周末》,可能出自关天茶社,总之,你要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具有全面性,内容丰富的文章。 这里还要插一个问题,我们的申论最后一个大文基本上要求是1500字,如果你选择的文章能有1500-2000字这样最好,一是可以让你了解热点,二是细心的你可以分析一下如何使用这1500字说明一个问题。 拿到一篇文章,大家要细细的读,分析每一句话的构成,分析每一个段落的组成,分析每一个观点的方向。 当你把一篇文章,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全部分析之后,你会发现你对这个热点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个时候,你把文章丢掉,开始复述这个问题,争取把刚才文章所提到的每个观点都讲出来,记住,是讲解,你要让别人也能听明白。这样一来,不久你会发现你的头脑变厚了,而此时的你会发现,自己对每个社会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然,这仅仅是最基础的工作,是每天必须做的工作。更为艰苦的工作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技巧锻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拔高’。 对热点的问题理解的深入,你会发现你逐渐养成了从机制与体制角度去看待问题,以人,社会,国家方向去理解问题,思维更全面,内容更丰富。 6.公务员复习有没有好的技巧 第一,考生要与时俱进,按照年度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准备。 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考生仔细地阅读。从考试大纲看,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分开,相对来讲考试更为容易;二是B类行政能力测试中的判断推理部分不考机械推理,改为定义推理,机械推理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难的。 第二,考前无须反复做题,只要适当地在考前做一两次练习就行了。这样的练习做得多不会有太大作用,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 准备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办法是提前做两套试题,一是可以熟悉题型,考试时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二是可以熟悉规则,比如第一部分答错了要倒扣分,所以,即使10分钟内做不完或是不会做也不能蒙;而下面的几部分则不倒扣分,就可以猜一个答案。 准备《申论》就是从一些辅导书中找几篇《申论》的范文读一读,让自己心中有一个大概的写作范本,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多做题重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覆盖面颇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临时突击做练习是无济于事的。 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关键是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的考试方法。 提醒考生,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 例如,推理题经常给出一系列日常行为事件,要求考生按行为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这就需要考生有实践的积累。 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类的题目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相连的,所以要通过这个考试,更需要的是方法和积累。 “高分低能的考生肯定是无法通过这样的考试的”。 第四,要想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还必须加强对考试心理的锻炼。 考生在平时应该多进行锻炼,作有准备的发言,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多搞几次面试演习。平时遇到突发事件不要回避,多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学校考试采用面试方式的越来越少,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演讲和辩论,这对锻炼考生随机应变和自圆其说的能力是极为有帮助的。 最后,针对以往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考生要认真研读各个考试科目对考生的要求,从而避免走弯路。这在《申论》考试中表现尤其突出。 首先要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阅读资料一定要花40分钟);其次要紧扣材料答题,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另外,还要注意申论考试中对字数的限制性要求,这一点是极为重要而又是经常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 。 7.公务员考试技巧 1.计算机考试和笔试最大的不同是很多人做完一般都不检查,所以会出现很多59,58等等的分数,另外,考场紧张和不适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考试之前最好做几套计算机试题,一方面缓解心理压力,一方面考验知识掌握度。 2.书,一定要看,很多人会说,我看了,可是考试不考我看的,都考小的,甚至是我觉得不重要的知识点,这只能说明一个原因,你不会看书,我第一次考试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所以,正确的方法是看着大纲看书,根据习题把书上的知识点画出来,很累,但是很有效 3.古人说,书读3遍,其义自通,意思是读了3遍以上,你才可能了解书本知识的意思,才能记住和强化,没过的问一下自己,读了3遍书了么?“聪明的人”不在这个范围内。 4.论坛上有很多精华帖子,也有很多“诱惑”吸引眼球的,1个星期过几科的等等,我知道自己不属于这类人,所以不看这类人的帖子,考试,我要求的是90%的几率通过,运气成分的类型我熬不起,对心理打击太大,所以,选几个主要的帖子看看就好了,别一天到晚去找那些“几天复习就过了”的等等这些东西了。 8.艺术省考通过的秘诀是什么 保姆式教育服务:全程带考 有些学生失败不在于他的实力,而是在于细节。 很多家长都有反馈过:艺考流程太复杂,忘记带准考证,心理紧张等等各种可能发生的突 *** 况。为此,天下文化为考生提供全程带考,不仅派专业老师为各位考生和家长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并且带领学员考试,对考生进行现场指导和心理疏导,让学生学习安心,考试专心,家长放心,最大程度上优化考试环境,让学生保持在最佳状态,保证学生在考场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最后,吕校长还不忘提醒广大莘莘学子:虽然省考过了,我们离理想更进一步,但后面还有校考、高考等着我们,所以在保持良好心态的同时,考生们仍需保持警惕。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