氷之世界
首先,宣传稿要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其次,要懂得如何在写作中体现宣传的基本作用第三,要注重事件本身的报道,突出报道事件的重点第四,注重在规范形式上的创新,尽量避免宣传稿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现象第五,注意语言的专业性和书面化,做到字斟句酌,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 给你一个范文,你可以参照下。渝中半岛激情唱响红色经典歌曲 红歌传唱活动启动以来,我区迅速行动,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区文广新局立即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广泛开展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意见〉的通知》(渝中宣〔2008〕17号),并召开牵头部门会议,就我区如何开展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进行了研究部署。全区各单位、行业、社区积极行动起来,精心组织策划,广泛开展了红歌传唱活动,红色经典歌曲在渝中半岛唱响。抓好宣传发动,营造红歌传唱的浓郁氛围。区新闻中心开设红色歌曲“每周一歌”栏目,通过区电视台每周教唱一首红歌,让红色经典歌曲深入人心;制作播放红歌传唱专题新闻报道栏目,展示全区红歌传唱活动风采,推广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机关办公大楼利用每天上班前、中午下班后的间隙,播放两次红色经典歌曲,营造浓厚氛围。区安监局、区环保局、区司法局开展了干部职工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比赛。区民政局、区质监局利用集中学习等组织干部职工每周学唱、传唱红色经典歌曲。机关各单位正在加紧学唱、练唱红色经典歌曲,为组队参加渝中区第三届半岛文化艺术节渝中区机关干部红歌演唱会积极备战,区级领导均积极带头参加。以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让红歌传唱进社区、进家庭。望龙门街道组织辖区90名民工子女,开展了“奥运心、民工杯”暑期青春闯关活动。小朋友们在优秀农民工子女和区文化馆老师的带动下,开展了有趣的红歌拉唱活动。石油路街道举办了“红歌大家唱、奥运我颂扬”主题活动和以“歌唱主旋律、红歌传社区”为主题的“消夏红歌会”,不仅让红歌在社区中广泛传唱,更通过街道文娱辅导员的讲解,让辖区青少年了解革命歌曲背后的故事,使他们既学会红歌,更了解红歌,喜爱红歌。七星岗街道主办的“迎奥运度暑假、老少同乐唱红歌”系列活动中,街道八个社区优秀少年儿童组成的“小太阳队”和区直机关党工委、蔡家石堡干休所、领事巷社区干部组成的“机关社区联队”一起激情演唱了10余首红色经典歌曲,参加活动人员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只有9岁,老、中、青、少济济一堂,老少同乐,共建和谐,其乐融融。大溪沟街道组织地区青少年开展了“学红歌、唱红歌”活动,用唱红歌的形式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为进一步让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走进楼栋,走进家庭,使传唱红色经典歌曲成为辖区人民的文化自觉、生活时尚、工作习性,将在人和街社区开展“人和杯·超级家庭”红色革命歌曲PK赛。上清寺街道曾家岩社区在楼院小区举行了由社区居民、退休干部以及社区党员干部参加的红歌传唱活动,由此拉开了曾家岩社区红歌传唱“五个一”系列活动的序幕。曾家岩社区将坚持每年在居民群众中开展一次“五个一”活动,即:看一场红色电影、参观一次红色景点、组织一次文体骨干培训、举办一次楼院(家庭)红歌PK比赛、召开一次红歌传唱座谈会。让群众在系列活动中缅怀先烈,激发爱国情怀,感受革命传统教育,陶冶高尚情操,为共建社区美好家园凝聚力量。红歌在开学典礼上唱响,拉开校园红歌传唱活动序幕。9月1日,在各学校的开学典礼上,除了升国旗唱国歌,全区各学校增加了一项议程,那就是激情高唱“红歌”。实验二小开展了“五星闪耀 红歌嘹亮 我们成长”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全校师生唱响《歌唱祖国》。中四路小学开展了以“唱红色歌曲 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红歌启动仪式,全校师生以饱满的热情歌唱了《闪闪的红星》、《歌唱祖国》等歌曲。东升楼小学全体师生携手高唱激情歌曲——《五星红旗》。开学典礼只是唱响红歌的第一部曲,各学校将把红歌传唱作为今后德育工作的重点,每学月重点学习一首红歌,要进一步整合各学科力量,充分利用朝会、班队会、音乐课、思想品德课等有效平台,教唱、传唱红歌,宣传、讲解有关红歌的知识。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红歌传唱活动,寓教于乐,让红色经典歌曲和红歌精神深入人心,让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唱红歌的愉悦中得到升华。
allen阿蕾
消息写作指导消息的分类�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一)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二)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报道。(三)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四)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以上四类消息,以动态消息较易写作,可以经常练习写一些,从实践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消息写作的原则和要求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3、要表现,不要陈述。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总之,新闻写作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快、活。消息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一)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大港“油郎”喜结良缘》(新华社1990年1月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二)导语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末,导语有哪些类型呢?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导语的形式主要有: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三)主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四)背景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西方新闻学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美国新闻学家赖斯特说得很清楚:“我看不出新闻背景与解释有什么区别。”“解释,在我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就是把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写”,“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读者能够对新闻事件作出客观的判断。”但是“解释”不是议论,解释本身就是事实,也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为“事实背景”。2、背景有哪些作用?第一个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第四个作用,表明记者的观点。记者是不准在新闻中发表议论的,但是,谁也无法禁止记者通过自己来写的新闻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纯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3、背景的类型有几种?常见的有三种: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有的新闻学则将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五)结尾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沐沐沐牧
写出对于新闻、文章阅读后连同稿件一起发表的说明等文字;按200字左右,甚至更短。
编者按为报刊、书籍编者对新闻、文章阅读后连同稿件一起发表的说明、批注或考证性文字,所以编者按不是一种固定的单独运用的文体,而是在编稿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处理方式。在编辑工作中用途很广。编者按200字左右,甚至更短,有时仅三言两语,但要能够切中要点。
应加编者按有新闻或文章反映了新事物、新问题、新经验、新见解,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最新政策精神,又没有完全被人们所认识,需要编者加以引导。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闻或文章,需要向读者推荐或进行说明,提请读者注意,以扩大宣传效果。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要求规定:
1、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
2、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编者按
solomuse2012
四川申论考试写公文的答题卡书写格式标准:
1、首先说,公务员考试不是语文考试的作文,不会考书信格式。特别是国考,如果设置考察公文格式的题目,一定是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明确的15 种公文格式中来出题目的。同时,国考考的是申论,通篇可能会设置3-5个题目,其中一般会有考察归纳总结和公文格式的两个小题目,但大题目不会是与公文格式有关的。最后的大题目一般是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
2、如果遇到公文格式类题目,一定要按照规范格式作答。题目在设置的时候,是会考虑到篇幅的要求的,因此不必太过于担心这个问题。注意答题过程中要过滤一切与考生本人身份相关的信息。
3、对字数的控制,首先要严格审题。有的题目,要求是“××字以内”或者“不超过××字”,那就严格不能超过试卷上标明的字数范围;有的题目,特别是最后的综合论述题,一般要求是“××字左右”,这个“左右”指的就是上下浮动10%。譬如800字左右吧,那指的就是从720-880之间都符合卷面判定标准,不会扣分。
拓展资料:
申论答题卡是分好题号的,不用自己分。
答题卡一般如下,已经分好每道题的答题区域:
答申论时最好先写好草稿。申论试题对答案字数均有严格的限制,且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即便在头脑中考虑得很成熟,由思维到文字的转化过程也不能保证丝毫不走样。
先打草稿,可以防止直接在答题卡上作答,出现问题后难以更改。
打草稿的过程中,可以整理思维,保证作答准确性,同时或精简凝练或适当修饰来保证字数的要求。
打完草稿后再转抄到申论答题卡上。
杨大公主H
平时注意积累。平时都看看人民日报、半月谈之类的,特别是社论部分,会有助于培养适合申论作答的语言习惯。注意答题技巧申论也是有答题技巧的,建议你买本《申论》的教材看看,里面都有介绍。还有去91申论模块实战模拟下真题,它们家还有手机客户端,睡前还可以看看注意练字。写的一手好字,在申论作答的时候会给阅卷人留下好印象。申论是很主观的,印象好了分数自然会略高一些。而且写字速度快,可以节约作答时间,无形中就给自己增加了思考的时间。
美食VS钞票
1. 活动方案关于……的活动方案开头:背景介绍活动宗旨: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安排:活动要求:2.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开头:背景介绍主体:具体设问(可选填空、选择或简答等形式)结语:感谢您的配合!3.工作计划关于……的工作计划称谓:开头:背景介绍,引出计划主体:具体安排结束:提出要求4.指导意见关于……的指导意见对象:开头: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分条陈述建议(根据字数合理分段)结尾:提出要求发文单位发文日期5.宣传稿关于……的宣传稿(或灵活书写)发文对象:开头: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根据题干、材料确定(多为对策)结尾:呼吁号召发文单位发文日期6.倡议书关于……的倡议书(或灵活书写)发文对象:开头: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倡议事项结尾:呼吁号召发文单位发文日期7.发言稿、讲话稿关于……的讲话稿(发言稿)称呼:开头:开场白(问好、自我介绍、表达心情)、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根据题干、材料确定结尾:总结致谢8.简报简报开头: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根据题干、材料确定结尾:总结或不写9.建议书关于……的建议书发文对象:开头: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分条陈述建议(根据字数合理分段)结尾:恳请采纳发文单位发文日期10.新闻稿灵活书写(亮明主要内容)开头:发文事由、发文目的主体:根据题干、材料确定结尾:总结、呼吁等11.提纲一、标题:关于……的提纲二、现状、背景、发文事由等:1.2.3.……(由材料确定)三、意义、对策、经验等:1.2.3.……(由材料确定)……(注意体现纲目性)12.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开头:介绍会议背景、主题、时间、地点、与会人员等主体:会议主要内容、主要精神、基本结论、今后任务等(根据资料,灵活分段)13.通知关于……的(通知)发文对象:开头:介绍背景、引出主题主体:具体内容结尾:提出要求发文单位发文日期14.短文、短评标题开头:背景介绍、引出主题主体:分析问题、原因、影响、对策、发展历程等结尾:总结、回扣主题以上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常考公文格式,请大家牢记各类公文格式,熟悉贯彻执行的各类格式技巧,并在做题中灵活运用,取得更好的分数!
爱美柯净水器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之数字相加减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在资料中考生会遇到十来个数字相加减的问题。考生算起来既浪费时间又往往由于不细心而出错。所以今天教大家一种巧解连加式的一种方法----尾数法。尾数法其实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方法。就是我们通过确定尾数,与选项进行对比从而得到答案。所以尾数法应用的前提一定是选项中的尾数不同。例.20.32+31.56+18.42=( )A、70.31 B、70.30 C、70.32 D、70.34【答案】B。【参考解析】观察式子是一个连加式,再观察选项,选项的末一位都不一样,所以确定可以采用尾数法进行解题。用2+6+2可以确定加和尾数是0,故选B。大家会发现其实尾数法很简单,但是由于我们是通过尾数去确定选项的,也就是说尾数法的应用环境一定是一种精算,并且一般是加、减法中使用。但是尾数法看似简单实则也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1、做题时一定要观察选项是末几位不同,然后在加时也要加末几位。2、加减混合运算,先加后减,减法不够时注意借位。3、有小数,后面数位一定要保持一致,不齐的要补0。例.20.78-46.18+104.51-8.43-64.91=( )A、5.51 B、5.77 C、5.41 D、5.96【答案】B。【参考解析】观察式子是一个有加有减的式子,再观察选项,选项的末一位都不一样,所以确定可以采用尾数法进行解题。并且要先加后减。先计算8+1=9,8+3+1=12,然后用9-2=7可以确定末一位是7,故答案选B。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