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0

汉朝文帝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公文写作格式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南南南南者

已采纳

申论公文写作14种格式:通告、通知、报告、通报、请示、批复、纪要、函、命令、决定、决议、公报、公告、议案。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功能。

公文格式,即公文规格样式,是指公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方式,它和文种是公文外在形式的两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挥。包括公文组成、公文用纸和装订要求等。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

公文格式的意义

1、公文格式体现了公文的权威和效力:公文内容决定公文形式,公文形式反映公文内容。公文格式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种形式,也不仅仅是在外观形式上区别于其它一般文章的标志,而是确保公文权威性和执行效力的必要形式。

2、公文格式表示着一定的行文关系:在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中,理顺行文关系非常重要,行文关系不明晰,正常的组织关系就会被打乱,日常事务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处理。

3、公文格式是公文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公文格式是直接为公文管理工作服务的。规范的公文格式,既有利于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质量,也有利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公文进行管理。

公务员公文写作格式

328 评论(13)

吃货肥仔喵

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格式1.标题标题通常由发信双方及发信事由与文种名称共同构成,即“××关于××给××的一封信”,或将发信方省略。也可以根据信件内容单独拟定一个具有呼吁号召性质的标题。应注意标题居中书写,且不宜过长,一般保持在一行以内。2.主送机关主送机关书写在答题区域的第二行,须顶格书写,后加冒号。3.正文正文在称呼下一行开始书写,段首空两格。一般来讲,正文会包括以下内容:公开信的发文事由;简单叙述当前存在的现状或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表明发文机关针对此问题的态度、观点或建议。在正文的最后一般会另起一行,以发文机关对此事的呼吁号召作为结尾。4.发文机关和日期一般各占一行,写在右下方。

275 评论(8)

小梦不吃土

1.标题标题通常由发信双方及发信事由与文种名称共同构成,即“××关于××给××的一封信”,或将发信方省略。也可以根据信件内容单独拟定一个具有呼吁号召性质的标题。应注意标题居中书写,且不宜过长,一般保持在一行以内。2.主送机关主送机关书写在答题区域的第二行,须顶格书写,后加冒号。3.正文正文在称呼下一行开始书写,段首空两格。一般来讲,正文会包括以下内容:公开信的发文事由;简单叙述当前存在的现状或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表明发文机关针对此问题的态度、观点或建议。在正文的最后一般会另起一行,以发文机关对此事的呼吁号召作为结尾。4.发文机关和日期一般各占一行,写在右下方。

197 评论(8)

没蜡笔的小新

省考申论公文写作14种格式:

(一)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格式要求:标题、发文对象、正文、落款(发文单位、发文时间)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格式要求:标题、主送机关(普发性的决定可以不写发文对象)、正文、落款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格式要求:标题、正文、落款

(四)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格式要求:标题、正文、落款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任免人员。

格式要求:标题、发文对象、正文、落款

(六)通报

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

格式要求:标题、发文对象、正文、落款

(七)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格式要求:标题、正文、落款(分上、下款)

(八)报告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格式要求:标题、发文对象、正文、落款

(九)请示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属于上行文。

格式要求:标题、范文对象、正文、落款

(十)批复

批复是指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

格式要求:标题、发文对象、正文、落款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格式要求:标题、发文对象、正文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格式要求:标题、发文对象、正文

(十三)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格式要求:标题、正文、落款(视情况可写可不写)

(十四)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格式要求:标题(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正文

16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