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41

犀牛望月0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80分金句题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471468543

已采纳

准备公务员考试,应该是要先买一些书籍,然后好好的阅读,其次就是也要查看一下到底哪里的公务员比较好考,然后根据当下的一个政策。去着重的准备公务员的考试重点。

公务员考试80分金句题目

130 评论(10)

矮油没游

我前年国考行测72,去年山东行测考了79,已上岸。主要是练专项,多总结,先练自己拿手的题型,把正确率控制在90%左右,建立自信,以后这个题型的就可以少做了。然后练不擅长的题型,对做错的题要格外注意,为什么错,以后应该怎么做,把错题的思路搞明白,多做题,碰到类似的题马上就能想到之前的解题思路。

314 评论(11)

黄金哇塞赛

行测考察的是综合能力。如果认为行测只是在考察知识储备,那上80分很难。既然考察的是能力,那除了多做题训练之外,确实是有些技巧的。

技巧因人而异。你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性运用,形成一套属于你自己的行测答题套路。

首先得有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行测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是时间短任务重。要想得高分,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到尽量多的分。那行测分值最多、最好拿分的是哪部分?这个因人而异。有的人做言语理解很拿手,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有的人喜欢资料分析。但是我比较推荐的是资料分析。因为这个是只要公式对了细心一点儿一定能得分的,而且资料分析属于速成。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分。最重要的是,据说资料分析很值钱,分值很大。资料分析这部分性价比、产出比比较高。

很多人拿到行测试卷,就开始从第一部分言语理解(有时是常识判断)开始了。结果等到最后还剩十几二十分钟,资料分析还没大做,答题卡也没涂。慌慌张张的把答题卡涂完了,也没剩几分钟了,再哆哆嗦嗦的做几个资料分析,那肯定拿不到高分。做资料分析心情很重要。要心情平静,很仔细、很小心才能拿到分。

所以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设计一套答题顺序。把最能得分的、你最擅长的那部分往前放,保证做题时间。

其次要合理运用答题技巧,加快做题速度。一些公务员培训课程总是会教给学员一些答题技巧,特别是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但是并不是每一种技巧都适合自己做题。比如资料分析里边很多估算的办法,算出来是两个答案的中间数,你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正确答案应该比这个中间数大还是小。如果这种技巧你掌握的不够熟练,可能更浪费时间,还做不对。那不如就列个式子干算呢,直接算出答案,最起码可以保证正确性。还有资料分析每一个大题的最后一个小题,就是问以下哪个是正确/错误的,一般老师都会告诉你先看C,再看D,再看BA,但是经过我几次考试试验,现在的出题人已经熟知这个套路了,把正确答案往后放已经不那么常用了。所以对付这种题就得先看能直接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的选项,直接排除或选择。

所以不能“尽信书”,有时技巧用了还不如不用。多做题,找出一套你自己的技巧套路。

最后就是要多做题。这个没什么可说的,谁都知道。但是在平常做题的时候一定注意控制时间。有大段的时间最好,直接两个小时做整卷。没有大段的时间就控制30分钟做完言语理解或者20分钟做完资料分析。考试一个月之前可以分模块训练,查找知识漏洞。但考试前一个月开始要做整卷,至少一个星期两套。考试前最后一个星期一天一套整卷。做题并不是要不断积累错题,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套路。不断尝试,最后形成固定模式刻在脑子里,然后再通过练习巩固。

行测一定不要死学,不要全盘接受别人的经验和技巧。适合自己的套路才能拿到更高的分数。

先说这些,祝你成功。

169 评论(13)

旅游新四力

1.先机就是生机、新局就是新生,既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又要善于借势、主动应变。

2.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又要善于借势、主动应变。

3.努力在学习中追赶、在追赶中创造,努力在若干领域有所突破、形成优势。

4.树立世界第一的高标准、登高望远的大格局,给我们以强烈的思想震撼,增强首创意识,坚定追求卓越,敢于争当一流,要做就做最好。

5.抢占引领未来的高站位、风生水起的大创新,给我们以强烈的力量震撼,必须坚持智造未来、智赢未来,增强遇见未来、接近未来的创新自信。

6.赋能优势长板的高水平、气势磅礴的大手笔,给我们以强烈的发展震撼,必须树立“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的理念,在发展“好戏连台”中,“拿手好戏”。

7.永葆改革气质的高境界、突飞猛进的大势头,给我们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必须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纵深推进改革开放。

8.砥砺实干担当的高素质、日新月异的大环境,给我们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9.破除思想上的因循守旧,打通思想“中梗阻”、观念“无形墙”,争做创造一流的搏击者。

10.破除工作上的小进即满,眼睛朝着前方,拉升发展标杆,争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者。

11.破除能力上的本领恐慌,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争做善作善成的佼佼者。

12.破除章法上的简单粗放,学习科学方法、有效打法、管用办法,争做匠心独运的践行者。

13.破除作风上的假大虚浮,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争做脚踏实地的实干者。

14.聚焦“解放思想、开拓奋进”,树立创优异壮志,发扬特高压精神,锤炼当硬核品格,扎实推动理念链接。

15.在学习上坚守初心、不动如山,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熟能生巧,在训练上精武强能、钻战务战。

16. 科技 是推动 社会 进步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决胜未来战争的“第一战斗力”。

17.引人就是引“智”,揽才就是汇“贤”。

18.树牢争先攀高的胆气,激发创新开拓的锐气,展现攻坚破难的勇气。

19.聚焦锻造铁军队伍、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创新活力攻短板、想对策、求突破。

20.牢牢树立问题意识,对表对标补短板、找准定位谋发展。

21.“短板”也是“跳板”,差距正是潜力。

22.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改革魄力,勇于尝试、永不言败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难、善作善成的实干作风。

23.在矛盾面前不绕道、挑战面前不畏惧,在对标先进中审视自我,在寻找差距中突破窠臼。

24.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

25.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探路子”、为推进更高水平开放“试制度”。

26.锚定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

27.战略构想更加饱满、战略路径更加清晰、战略落点更加精准。

28.产业是根基,园区是阵地,项目是抓手,创新是引擎,开放是动能,环境是保障,共享是目的。

29.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形成产业链“招商图”。

30.以“钉钉子”的精神抓推进、抓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难点一个难点攻克。

31.立场决定认识、影响行动。立场不牢,地动山摇;立场不对,努力白费。

32.坚持走一步、看三步、想五步,做到统筹兼顾、协调推进,防止顾此失彼、见子打子,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廓清迷雾辨是非的本领。

33.想出加快发展的新点子,推出破解难题的新办法,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以新思路、新举措做出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34.鼓足快马加鞭、争先进位的干劲,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齐心协力闯出一条奋力赶超、加速崛起的发展新路。

35.千千万万点星火集结在一起,就会凝聚成为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奋进的道路。

36.顺应时势、敢闯敢干,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当好“识局者”“掌局者”“破局者”。

37.争当履职尽责的“实干家”,争当攻坚克难的“破局者”,争当助力发展的“智囊团”。

38.坚持系统观念,时不我待抓当前,集思广益谋长远,精准发力补短板,有效施策强弱项。

39.提出了新要求,拓展了新空间,指明了新方向。

40.打破数字壁垒,消除数字鸿沟,打好数字化转型攻坚战。

41.非凡的勇气和魄力、洞察先机的智慧与见识。

42.在关键时候豁得出、重大任务面前冲得上的“猛将”,在攻坚克难中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闯将”,在推进改革发展中敢于担当、狠抓落实的“干将”。

43.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快速行动、快速落实、干出成绩,成为有勇有谋的开路先锋。

44.抓紧“打补丁”,拧紧“安全阀”。

45.物理的高峰是可见的,知识的高峰永无止境。攀登知识高峰必然会遇到各种难关,只有不怕艰辛、一往无前,才会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46.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有平时多想特情、多练特情,少些“套路”,让“意外”都在意料之中,才能处变不惊、应对有法。

47.常备“意外之时”、常想“意外之地”、常料“意外之敌”、常研“意外之策”。

48.狭路相逢勇者胜,战场是属于勇者的。两军对阵,比的是战术战法、武器装备,更比的是血性胆气、胜战意志。

49.谁的骨头更硬,谁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意志,谁就能“决战决胜伏强魔”。

50.失去了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私信可入“公文写作分享群” #金句##申论##公务员考试##公务员##公文#

301 评论(11)

hansile2002

1.加快发展是首要、转型升级是关键、全面提质是根本。 2.昭示着“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的决心,砥砺着“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坚定着“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的信心。 3.以“革命者”的姿态和“赶考”的状态,答好新时代的“考卷”。 4.如惊弓之鸟,担心引火烧身,宁可不做也不愿做错,推卸责任“打太极”,欺上瞒下“和稀泥”。 5.旗帜鲜明讲政治,凝心聚力促发展,矢志不渝惠民生,干在实处当标杆。 6.保持“稳”的定力、坚定“进”的信心、展现“新”的作为。 7.一如既往地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始终提高政治站位。 8.一如既往地保持冲劲、拼劲、傻劲,始终扛起发展之责。 9.一如既往地做到律心、律己、律人,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10.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 11.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突出特点,在系统谋划的基础上突破难点,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凸显亮点。 12.“老字号”由硬变软、“原字号”由短拉长、“新字号”由小做大做强。 13.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驱散“雾霾”、净化“空气”、涵养“水源”。 14.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之“塔”。 15.坚持勤奋学习,走好素质提升之“路”。 16.突出实践锻炼,筑牢成长成才之“基”、 17.始终勇于担当,高扬干事创业之“帆”。 18.坚持公道正派,塑造清正廉洁之“本”。 19.从思想上激活慎微的细胞,自架“高压线”、自设“防火墙”、自套“紧箍咒”。 20.不在推杯换盏中放松警惕,不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原则,不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人格。 21.“行之以渐,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在为人民办实事中,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以出色的业绩赢得民心,以发展的成效赢得信赖。 22.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静心学习、潜心思考、悉心交流。 23.把调研作为“敲门砖”,把一线作为“大学堂”,深入一线摸实情、查实况、出实招。 24.烧好找准症结、理清思路、研究破题的“三把火”,切实做到在一线破难题、促发展、增才干。 25.当好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全力以赴交出高质量发展的出彩答卷。 26.坚决守住阵地,守好阵地,冲锋陷阵,能打胜仗。 27.善于汲取蕴藏在群众中的智慧和创造,从中找到破解难题的举措、创新发展的招数、推动工作的方法。 28.认真研究规律、准确把握规律、善于运用规律,做到脑子里有思路、眼睛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 29.再学习、再认识、再深化、再具体,把标准、标尺立起来,提高站位、打开视野。 30.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既打通改革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争当改革探路的先行先试者。 31.重在强化内生动力,重在增强造血功能,重在打造长效机制。 32.最根本的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牢记领导干部为政一方就要为党中央站岗放哨、守好阵地、冲锋陷阵、能打胜仗。 33.最紧要的就是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躬身入局、共同答题,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把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34.最关键的就是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一招,坚决拆壁垒、破坚冰、解痛点、疏堵点,激活生产要素、激发内生动力。 35.最见功夫的就是要守底线防风险,构建从源头、传导、转化各环节进行防控的闭环链条,实现本质安全目标。 36.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为群众谋福祉上,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实际行动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37.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态度,自我加压、弥补差距、赶超进度。 38.越是观念多样、思想激荡,我们就越要补足精神钙质,高扬起理想信念旗帜。 39.横下一条心、认准一条路、铆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 40.先行区,意味着先行一步、 探索 实践;任在肩,意味着责无旁贷、时不我待。 41.豪迈的宣示,彰显信心与豪情;铿锵的话语,充满智慧与力量;深情的礼赞,激励开拓与奋进;激昂的展望,祝愿幸福与安康。 42.最首要的是坚持以新思想指引方向,最关键的是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实事。 43.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精准施策抓整治,创新方法抓长效,示范引领抓提升。 44.深刻警醒反思、变压力为动力的过程,全面整改提升、积小成促大就的过程,紧紧依靠群众、聚民智汇民力的过程,锤炼干部作风、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 45.坚决克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懈怠心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翻篇归零、乘势而进。 46.坚持虚功实做,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分类指导、多管齐下。 47.焕发出新生机、积蓄着新力量、充满了新希望。 48.树牢精准的思维导向、坚持精准的科学方法、落实精准的工作要求。 49.成功者和失败者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在前者眼里,墙皆是门,墙皆是路;在后者眼里,墙就是墙,看不到门与路。 50.世界上没有攻不破的“城墙”,只要办法足够多、实力足够强、动力足够大,就能摧毁任何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高墙”,破墙变门,变墙为路。 #公务员考试# #申论# #写作# #金句#

125 评论(14)

心之愿c

关于公务员考试很多人都关心该准备什么?需要哪些培养能力?主观题到底有没有统一标准?

但想知道的太多,靠谱的答案太少。如果你刷到了这篇文章那就认真看下去,因为你想知道的,我这都有。你还不清楚的,我来告诉你。

总之,关于“公务员考试”,你看这一篇就够了!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称“国考”)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简称行测)与《申论》两个科目。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市(地)级以下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行测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5个部分。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其中,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试卷共135道题,市(地)级以下试卷共130道题,缺少的五道题为数量关系题。

五大模块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申论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科目两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但材料数量、题型、题量大致相当,材料主题比较接近,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难度略高于市(地)级。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机构的职位、市(地)级及以下机构的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一、省级以上(含副省级)机构

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二、市(地)级及以下机构

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专业科目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例如银保监会、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国务院国资委都会进行专业科目测试,另外8个非通用语职位会进行外语水平测试。

国考有不少岗位要求考生具备一定年限的基层工作经验,一年、两年、三年甚至五年,其中以两年居多。在报名之前,我们要把这一概念了解清楚,否则很容易误以为自己不符合相关条件而错过合适岗位。

提问:市地级比副省级简单吗?分数要求低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难易程度相差并不大,毕竟其公共科目的测查的基础能力和知识点都是一样的,且大部分题目都是重合的,只是行测试卷,副省级比市地级多了5道数量关系,整体难度高低可想而知。另外,申论的两套题量相同都是5道题,但副省级在题目类型和答案形成方面比市地级难一些。

由上图可知:副省级的合格分数线比市地级高出10-20分,但是否能进入面试还是要看进入面试的最低分数,市地级不一定比副省级职位入面分数线低,由各岗位考试情况而定。

应届生全职备考

应届生在毕业前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备考中。比如1个月打基础,2个月做强化,1个月冲刺。周末和月末的模考万万不能少,严格把握住答题时间,行测最好是110分钟,申论是170分钟,给涂答题卡留出较为充足的时间。

往届生备考

至于已经毕业多年的往届生,并不建议全职备考,毕竟全职备考的压力和变数也不少。

在职备考:备考时间通常为5个月左右,每天抽时间备考4个小时,上午时间可以不连贯,用来刷申论热点。

礼拜一做行测真题,严格按正规的答题时间约束自己,对各个模块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也能了解自身的真实水平;礼拜二到礼拜五,抽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分模块分析,查漏补缺,针对性地复习。上下班的时间也要利用起来,做一些申论积累最合适不过,每天熟记四五个名言警句即可,利用半小时时间分析申论真题。

周末的时候可以做申论,申论的答题时间为180分钟,时间比较久,建议做完题后要认真分析材料选择、问题设置、答题技巧等。

国家公务员考试凭借优越的工作环境、岗位待遇以及发展前景,赢得了众多考生的一致青睐。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2.6万人,涉及中央和国家机关79个单位、23个直属机构,提供1.3万个岗位。最终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大约为139万 。

2021年国考最高进面分为148.7分。其中十大热门职位平均进面分数是137.47分。因此,为保证顺利进入面试,建议将目标分数定为138分,若是报考国税岗,建议将目标分数定为140分以上。

1.打好申论基础

要学习申论的基本做题理论,掌握各个题型的解题思路和做答要求。明确各个题型做题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在整理答案时候的条理性、逻辑性、文字结构应该怎么书写。

2.合理的输入

申论要想考好,没有输入是不行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看《人民日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学习文章里的规范性表达,同时还可以提高阅读速度、了解时政热点、积累措施名句。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人民日报中,跟公考申论、面试有关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第一版的要闻版块,第五版的时评版,第九版的理论版以及部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专题版块。其中与申论关系最密切的是第五版时评版,跟第九版的理论版,里面的很多文字都可以拿来做范文学习。

这些范文不是让大家看看就完了,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目的,知道自己需要在这里找到什么,学习什么?

(1)学习写作结构

拿到一篇文章,我们首先应该去看他的整体框架,看这篇文章到底是什么结构,我们重点扫视首段、尾段,以及每段话的首句、尾句,快速定位文章整体结构,了解这篇文章是由几个段落组成的,分论点有几个,有没有过渡段之类的。一般来说我们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比较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层层递进等。

了解整体结构之后再看下这篇文章具体的段落结构,比如说首段别人是用名言警句或者政策讲话,然后提出问题,再引出总论点;分论点别人是用是用中心句+说理+措施的结构还是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论证手法别人是用正反论证还是假设论证等,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结构的时候要去学习的东西。

(2)学习必背金句

明确哪些句子是有用的是这一环节的关键,一般来说必背金句包括重要人物的讲话、一些好的名言警句、有力量的文言文,都可以视为必背金句。这些句子不需要太多,每一篇文章中背个一句,或者每个话题的文章积累3、5句,把他们背到烂熟于心,考场上你会记得住,写的出来,就够了。

(3)学习具体措施

文章中描述具体的措施的词句是不需要背诵的,大家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就可以,看过文章,能有个基本印象,对文章描述措施里面一些好的方向、一些专有名词,在以后的写作中能进行借鉴使用就好了。

(4)学习语言表达

我们自己写完一篇文章之后,通常会感觉写得特别的枯燥、死板,那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借鉴网上的范文,把范文中一些好的句子,好的表达,进行模仿,并针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批改,把这些好的词句,都套用到我们自己的文章中来,最终把别人好的语言表达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了。一般比较模仿套用的句式包括开头段、结尾段、过渡段,引出问题句子、引出措施句子、引出意义句子。

3.看视频学习,切勿闭门造车

公务员本身就属于应试性考试,方法和技巧性非常强,指望自己看书、刷题有点不现实。在市面上稍微找点视频,甄别一下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视频,听着老师讲解技巧和方法,效率是比较高的。而且很多的视频经验都是老师的经验总结,这些重点是老师多年做真题的心得,可以让你少走许多弯路。

4.总结提升

很多同学在这个阶段都有一个误区,以为只要积累到了,自然而然就能达到一个很高的分数。殊不知,你已经到达质的临界点,就差临门一脚,而这个点就是总结。

在复习到了一定阶段以后,把以前做过的卷子,再重新做,看下自己的提高有多大,之前没做好的地方有没有进步,总结归纳错的点,审题、逻辑、层次等方面逐一排查,反思提高。

行测复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具体时间长短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一定调整):

第一阶段:基础备考阶段,约30天;

第二阶段:高分突破阶段,约35天;

第三阶段:冲刺突破阶段,约25天;

第四阶段:模拟实战阶段,约5天;

备考生每天要保证有不低于4个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间。

分阶段备考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基础备考阶段

首先,备考生要了解行测科目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了解行测考试的五大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常识判断的考试题型。

其次,在这一阶段,建议大家以模块学习为主,把行测分成五个模块来进行学习。在学习的时候,建议大家结合教材、试题和模拟题。教材系统梳理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核心考点,总结了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通过教材的学习,考生可对行测科目有宏观的了解,为日后冲刺打下夯实基础。考生可根据自身能力特点,每个板块大约分配3-5天的时间进行学习。试题直接反映了出题人的思路与意图,故在系统学习教材之后,可挑选2-3套试题进行无限时练习,重在熟悉试题的命题方式和命题思维。在熟悉考试形式后,考生应多做模拟题,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模考。巩固已学的核心考点,将快解技巧运用到实战中,很终达到融汇贯通、运用自如。

第二阶段:高分突破阶段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很多考生可能还是感觉自己做题的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做题速度依然不快。在高分突破阶段,考生应对自身的能力水平有所定位。根据学习教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试题模拟题中的错题,明确自身短板所在,并在第二阶段的开始进行专项练习。存在短板意味着考生对相关板块的掌握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故应先选择专项教材进行学习,完善存在缺漏的知识体系,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然后,通过专项题库对学习成果加以检验,直到弱项得以提升。专项练习更具针对性,并且避免广撒网式的复习,节约时间。考生务必注意,在遇到重、难点时,一点要及时返回到基础知识,对缺漏进行补充。并通过做练习题和历年试题,及时检验自己复习效果,巩固提高。

第三阶段:冲刺突破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以做大量试题和模拟题为主,以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冲刺阶段大家要把每一次模考当成真正的考验,严格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做题,认真对待每一套试题和模拟题,尤其是错题需要考生认真总结分析,明确是知识点掌握不够,还是由于审题有问题,及时填补缺漏和调整做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练习解题技巧,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要认真分析总结,并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提高答题效率。

第四阶段:模拟实战阶段

在很后的模拟实战阶段,是考生调整状态和很后冲刺的阶段,建议考生不要再大量做模拟题,以免因答题状态不好引起不安情绪,选择近三年试题进行练习即可。在做题过程中,考生要培养出一套好的做题习惯,先易后难,先强项后弱项,学会适当的舍弃,不把时间浪费在弱项上。做完题后,认真研究试题解析,看是否还有需要巩固的地方,同时翻阅自己归纳的重难点、易错题等。考前两天可以用2017年的联考试题进行很后模拟测试,看看自己的水平,做到知己知彼。很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以很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行测

笔试时间:120分钟

笔试类别及题量:省级以上试卷(135题)、地市级试卷(130题)

考查内容: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各模块答题时间参考

1、常识判断(建议5分钟)

题量(20题)

常识判断是考查各个方面知识的积累。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需要在此浪费过多时间。在平时练习中,我们只需要做完后多看答案,多多积累一些知识,以求在考试中如果遇见这些曾经做过的题,我们可以把分数拿到手中,让我们曾经做过的这些题目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2、言语理解(建议30分钟)

题量(40题)

做这一部分时,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我们的语感,在考试中出现的词语,咱们大部分都能在平时的模拟中遇到。那么在考试当中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不会花太多时间,片段阅读需要掌握材料的结构,技巧性比较强,这部分30个题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

3、判断推理(建议35分钟)

题量(40题)

这一部分分成了四个部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每一种规律性都很强,在掌握方法和技巧的前提下,基本上都能很快就能做出来,做不出来的可能就是对应的知识点没有掌握,所以需要平时多去总结,在考试当中这部分的大致是35分钟左右,要保证正确率在80%左右。

4、资料分析(建议30分钟)

题量(20题)

资料分析是整个卷面的最后一部分,题目比较多分值也比较高,很多考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认为资料分析既然在最后面一定是最难的,其实不然,资料分析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个部分,只要平时有花时间去练习,那么在考试当中保证80%的正确率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资料分析没有做好,那么这次考试基本上不能考好,所以建议考生要把资料分析往前挪,一定不能放在最后做!四篇资料分析的时间大致在30分钟左右。

5、数学运算(建议10分钟)

题量(10-15题)

大家都知道,数学运算题,你全部做完可能需要半个小时乃至更多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对,这是一个亏本的买卖,所以最好把数学放在最后。先迅速把所有的题目浏览一遍,看哪些题目看完之后就有思路,那么这些题目就是我们决定去做的,有些题目看完之后根本没有看懂的就一定不要看第二遍了,选择会做的,剩下的蒙。

最后,我们还有余下的10分钟是涂卡的时间,当然不是让你全部集中到最后10分钟涂卡,而是做完1-2个模块就立即涂卡。答完卷子再涂卡,是行测的最大忌讳,万一卷子没答完,答题卡也还没涂,行测就是0分了。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留言、点赞。

17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