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水灵儿^O^
1、公务员考试的本质就是择优,很多考生在报名公务员岗位的时候,只看报名人数有多少,报名人数少就报,报名人数多就不报、事实上,只看报名人数,不看岗位录取人数是不对的,岗位招录人数远远比报考总人数重要的多。2、行测一直是公务员考试的难点,审题固然很重要,但不要无休止地补短板,有时候选择适当放弃,会让你的考场压力减缓不少。3、做言语题的时候,不要过于纠结理论和技巧,平时备考的时候可以多刷一些题找找语感。4、想要数量题得高分,一定要掌握好几何、工程、差倍比、行程这4大考点,这类题是公务员笔试必考题。5、逻辑题主要考察的是理论知识,跟着课本直接学。1、一般来说,言语题比数量题更重要。做题的核心要点是,先做题目多的,因为题目多的题一般都不会太难,题目少的题往往才是难点所在。2、看着不太一样的图推题就按封曲对部元一点来找;看着差不多的人就按位置、叠加、拆分去找。3、资料分析题大多为送分题,各位考生一定要牢记那几个公式。4、千万别把申论写成作文形式,你是未来的公务员,考场上就当是在写材料。5、还有一点就是申论字迹,一定要好看、公正,别搞特殊化,这一点很重要。1、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模考,就当自己真的在参加公务员考试,可以起到克服心理压力的作用。2、参加公务员考试之前,一定要先去考场看看,能找一点感觉是一点。3、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戴手表,因为这是你合理安排时间的关键。4、如果你是异地考试的考生,考试前一段时间不要养成午睡的习惯,因为真正考试的时候没有地方供你午睡,不然很容易会影响下午考试的状态。5、面试的时候千万不要把面试老师当成机器,背你的万能句,一定要说人话!说人话!说人话!重要的话说三遍。
美丽的球姑娘
对公考小白来说,处处都是坑!正所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考人也不能“两次掉进同一个坑”。公考老司机告诉你,公考哪些坑不能跳!盲目自信或是妄自菲薄公考第一步是选岗,“岗位选的好,上岸迈一步”。公考一年只有一两次,失败了就要重新再来一年,所以一定要根据日常的复习结果合理判断自己的能力,选取最合适的岗位报考,增加上岸几率,既不要盲目自信等有差距时懊恼也不要妄自菲薄没考上合适的岗位而遗憾。限制越多越好,少碰“三不限”岗位;经济发达地区、高级别单位、核心部门是三大竞争激烈招录条件;2.行测好提分,申论是玄学有人说,行测好复习容易提分,申论靠写,写作这种东西靠天分,所以我干脆主攻行测。这种复习原则是不对的,第一行测和申论就像人的两条腿,少了任何一个都没法稳当行走,第二公考届有这么一句话“得申论者得公考”!正因为申论提分难,才显得提分的重要。复习一定要从基础理论做起!前期边学理论边刷题巩固,后期提升难度,高强度刷题强化记忆;4.嘴上谈兵,下笔无神很多考生是行测疯狂刷题,申论一点笔不动,就是因为申论要写,时间太长、太费劲。但是就因为申论考试要写,平常就更要写,要多写,就算不能提高也能形成固定记忆,就算瞎编也能编出东西!多练、多动笔,才能拿到试卷“下笔如有神”。行测要刷题,申论更要刷题!申论刷题求质量不求数量,对单题要反复作答,反复精炼,不断提高!大作文要多写,多练,尽量找人批改才能有提升!5.数量太难,全放弃在行测中,数量性价比不高,因为难度高正确率低,花了时间却不容易得分,所以很多人完全放弃,一眼都不看。但是我们要知道,行测是考察能力,总有那么一两道题属于“一眼得答案”的那种,放弃了全部就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分。数量确实难,建议放到最后来做;时间再紧张也要留出10分钟左右撇一眼数量;时间不够从其他题型挤出来!6.不总结、不归纳,碰到水坑还继续跳为什么总有人会说“上次就是明明做过这类题,还是做错”,“上次看了答案有印象却还是忘了”,那是因为只靠记忆总是无法巩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拿出一个笔记本对错过的题目进行归纳总结,才是避免跳坑的最好做法。行测要总结归纳(言语重积累、数量资料重技巧);申论要总结提纲要领,而不是单纯的记下答案(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很有用)!7.光学不说,哑口无言一起公考小伙伴面试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面试时没话说怎么办?”“面试紧张重复怎么办?”“面试不连贯怎么办?”那是因为平常都是听老师讲,却不敢自己答,总是怕自己答的不好!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问题,如果练习都不敢开口说,那怎么指望面试考场出口成章!面试得分靠“说话”,平常一定要果断练习,抓住一切在大众面前答题展示的机会!“丢掉面子、丢掉嗓子”,拿出笔记、真题示范答案、官方标准作答,到早高峰的公交站台、公园广场,看着人来人往,大声的朗读!最后的最后,考公人,答应我不要再跳坑了好吗?
比尼爱汤姆
距离通知2023国考笔试延期已过一周,这一周的你是否依旧仍在认真备考呢?还是趁着这段时间先放松一下,无论是怎么样的打算,在调整备考心态的同时,复习不能忘记哦。今天小编针对大家申论写不出东西这个问题出发,教给大家如何在申论备考中避免“踩雷”,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以为自己申论分数不高是因为“写不出东西”,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抄不对地方”,所以导致在写作的时候因为审题不正确,导致丢分严重。
(一)题干信息看一半
很多同学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对于重点的把握有多欠缺,往往一带而过,从而导致无法准确找到材料重点、
比如
2021年浙江省申论A类中的第一题:“根据资料6,简要归纳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主要做法”。
材料在第一段提到
“‘八八战略’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
2006年3月20日,浙江省委书记在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上指出:“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使之成为服务中小企业、提升块状经济和特色产业的重要支撑。”
当前,浙江正在大力发展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正是创新平台建设迭代升级的新形态,体现了浙江与时俱进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使命担当。”
看到这一段出现了“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有些同学马上激动地写下:政府重视,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但忽略了题干的主题词是“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而不是“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根据题干要求,要找的是建设的主要做法,而第一段只是背景铺垫,说明浙江很重视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并没有介绍建设的做法。
因此,审题时一定要看清题干的主题词到底是什么。但是光看准了主题词,也不代表审题就准确了。
(2)材料逻辑丢一边
审题确实很重要,因为题干决定了答案要写什么,但是答案要怎么写,却是由材料逻辑决定的。所以,审题也不能“过度”,有些同学过于纠结题干的某些表述,把材料逻辑完全抛开,也会导致失分。
比如
2022年国考行政执法卷的第一题:“给定资料1”反映了N市积极落实惠企政策的有关情况,请简述其主要做法及成效。
有些同学看到题干问“做法及成效”,就认为答案要写成两部分,做法一部分,成效一部分。如果光看题干确实可以这么写,但是看了材料以后会发现,材料在介绍一种做法之后,会跟着介绍这种做法的成效是什么。
(3)重复信息写一堆
申论作答的字数是有限的,如果在写答案时感觉格子不够,很可能写了不该写的要点,除了检查是否有不符合题干的信息之外,还要检查一下是否有重复信息。举例来说明常见的重复信息:
比如
2016年广东县级第一题:请概括“资料3”所反映的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材料第十段提到
“企业产品没有品牌,打不出品牌,想拥有市场自然难上加难。以医疗器械领域为例,我国该领域约80%的CT、90%的超声波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95%的心脏起搏器等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国产医疗器械在核心技术上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则不妨归结为国人的‘歧视’。”
这一段提到的负面信息可作为问题写下,但有的同学写道:我国企业产品没有品牌,市场占有难,医疗器械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核心技术不足,国人歧视。
在这一答案表述中就出现了几处“重复”:首先,题干问的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只需要写“企业产品没有品牌”,不需要写“我国”;
其次,材料以医疗器械领域为例,说明医疗器械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前面说的企业产品没有品牌,意思重复,故例子不用写;
最后,核心技术不足,在材料第三段已经出现过,前面的要点已经写过,此处再次出现则不用写。
(4)不同要点合一起
在找到要点后如何有条理的呈现?很多同学常见的误区就是,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意思理解去合并或者拆分,但是每个人对材料的主观理解是存在区别的。所以,最准确的分条依据应该是材料的逻辑提示。
比如
2019年江苏A卷第三题:如果你是某县政府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参加了“给定资料4”中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请对C县建设融媒体中心的做法和经验加以总结,供领导决策参考。
材料在第七段提到
“9月20日下午,100多位与会人员来到越梦传媒集团,在融媒体中心指挥平台——‘融媒眼’……圆点就是在外记者所处的位置,红色表示正在执行任务,蓝色表示待命,小车图标显示的是采访车位置,值班领导可以随时点对点向记者发出指令。‘融媒眼’相当于一个高效运转的‘大脑’,发挥着‘中央厨房’的功能。”
材料在第九段提到
“在越梦传媒集团,有一个新添置的秘密武器——手机APP‘掌上越梦’。这个软件以用户为中心,集政务、民生、资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还实现了电视、广播在手机端的直播、点播。……群众在办事的时候再借助这个APP的帮助,就能把事很快办好,省时省力。”
有同学一看这两段都讲的是借助科技手段,效率更高,就把这两段的内容合并到了一起,但是这两段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第七段讲的是融媒体中心的内部工作管理借助“融媒眼”平台,而材料第九段讲的是面向群众开发软件,提供便民服务。
并且,材料第八段是对前文做法的总结,特意出现隔开了第七段和第九段,所以根据材料逻辑,这两段内容分开写会更合适。
(5)不明语义抄一遍
申论作答的语言,一般要做到简洁规范。所以,当材料中出现一些比喻色彩的、语义不够明确的信息时,如果直接抄下(尤其在归纳概括题中),也容易造成失分。
比如
2021年国考地市级的第二题:“给定资料2”中说:“我们不仅仅是为乡村群众唱几场戏,更重要的是要‘种戏’。”请你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对“种戏”的理解。
材料第七段提到
新民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学敏拿着一份调查“菜单”说,“去年县里做了3次调查,下发3000多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是乡村的青年观众更喜欢现代戏,而中老年观众更喜欢传统戏曲,尤其是贴近乡村生活的戏。”
这里调查“菜单”和调查问卷虽然是一个意思,但菜单在本段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不建议写进申论答案,所以此处可以写:下发调查问卷,了解观众需求。有的时候,材料对于语义不明确的词语,并没有给出同义的规范表达,就需要自己进行概括。
文章最后,小编小说国考延期,对于一些备考不充分的同学来说,又有了翻身的机会。目前国考笔试恢复时间待定,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查缺补落,系统地学习各个模块的知识点。复习充足的小伙伴保持好状态,短暂放松后,也要持续刷题保持题感
当然,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点击右小角聊天框和我联系,也可以关注“公务员考试网”掌握备考新资讯,轻松备考。最后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圆梦2023!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