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精6699
对于申论考试而言,综合分析类题几乎每年必考,无论是国考还是联考,甚至是独立省考或独立市考都会涉及到此类题目的考查。综合分析类题可细分为要素分析题、理解题(词语或句子)、评价题(观点或现象)以及比较题(相同点或不同点)。本文重点阐述理解题和评价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帮助考生从题目本身的问法探寻答案呈现形式。
一、理解题的命题形式
对于这一类题型而言,出题往往会给出材料中的某个词语或者某句话,然后要求谈谈理解/认识/看法或者阐释意思等等之类的,如:
例1: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例2:“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15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200字。
例3:给定资料4提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请根据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300字。
例4:根据材料3,谈谈你对其中划线部分“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例5:依据“给定资料2”,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200字。
例6:“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2)不超过300字。
例7:“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二、理解题的一般作答思路
对于理解词语的题目,一般情况下都是先阐述关键词的表层含义(概念解释+表现),然后再解释关键词的深层含义(原因、影响、对策等),从而达到全面理解或解释的目的。如:
例:“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15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200字。
答案:
“人口诅咒”是指:我国制造业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随着人口红利出现问题,企业面临着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表层含义:概念+表现
这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不重视技术,持续发展能力缺失。例如盛昌这样的依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代工企业,随着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艰难维持甚至破产。——深层含义:原因+举例论证/分析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进行产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品牌,重视技术创新。A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很好的范例。——深层含义:对策
对于理解句子的题目,一般情况下也是先解释关键词的含义(概念+表现),再阐述句子的深层含义((原因、影响、对策等),如:
例1:“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答案:
1.“教育技术”指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层面走的太快”指片面注重狭义的知识内容,过分重视分数、才能、能力。——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2.“灵魂”是指教育的方向、目的,应该是人的内心、心灵的培养,“灵魂跟不上了”是指忽视内心、心灵、精神方面的培养。——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3.这句话的含义是我国当下教育存在“舍本逐末”的表现。——阐述句子的深层含义
例2:根据材料3,谈谈你对其中划线部分“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1.“错位”是指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要根据各城市间的地理、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不同,实施不同的人才政策、避免同质化的竞争;——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2.“对位”是人才引进工作要立足地方特色,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明确角色定位,采用合理的人才路线,加强人才生态建设,合理使用现有人才,注重发掘本土人才;——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3.总的来说,就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应该各就其位,按需引才。——阐述句子的深层含义
三、如何按照评价题的思路写答案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理解词语还是句子,其实他们的答题思路都是先表层含义,再深层含义,内在的核心思维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正是综合分析类题的命题核心,因为综合分析重在分析,通过这类题主要重点考察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上,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不会灵活变通,导致了对答题方法的生搬硬套,严重的甚至还不会写答案,误以为题目很难。所以,既然理解词语的核心答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便可以将理解题(无论是理解词语还是句子)视作评价题来进行作答。如:
“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15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200字。
答案:
“人口诅咒”是指:我国制造业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随着人口红利出现问题,企业面临着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表层含义:概念+表现
这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不重视技术,持续发展能力缺失。例如盛昌这样的依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代工企业,随着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艰难维持甚至破产。——深层含义:原因+举例论证/分析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进行产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品牌,重视技术创新。A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很好的范例。——深层含义:对策
实际上答案的呈现形式还可以按照评价的思路来写,即“是什么(简单表态)——为什么(重点论述)——怎么办(写对策)”,可以写成这样:
对于“人口诅咒”的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解决,以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什么(简单表态)
这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不重视技术,反而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随着人口红利出现问题,企业面临着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最终失去可持续发展动力。例如盛昌这样的依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代工企业,随着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艰难维持甚至破产。——为什么(重点论述)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进行产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品牌,重视技术创新。A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很好的范例。——怎么办(写对策)
再如:
根据材料3,谈谈你对其中划线部分“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1.“错位”是指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要根据各城市间的地理、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不同,实施不同的人才政策、避免同质化的竞争;——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2.“对位”是人才引进工作要立足地方特色,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明确角色定位,采用合理的人才路线,加强人才生态建设,合理使用现有人才,注重发掘本土人才;——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3.总的来说,就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应该各就其位,按需引才。——阐述句子的深层含义
若按照评价题的思路来作答也是可以的,答案可以写成这样:
1.这句话强调了各地的人才既要和其他地方有所区别,又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是什么(简单表态)
2.因为各地的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要根据各城市间的地理、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不同,实施不同的人才政策,才能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同时人才引进工作只有立足地方特色,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明确角色定位,采用合理的人才路线,加强人才生态建设,合理使用现有人才,注重发掘本土人才,才能更好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为什么(重点论述)
3.总的来说,就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应该各就其位,按需引才。——怎么办(写对策)
四、为何可以按照评价题的思路来写?
实际上理由很简单,我们通过观察以上两个题目的问法和答案得知,对“人口诅咒”进行解释,其解释的过程也代表了对这个现象的看法,因为“人口诅咒”既是一个词语,同时也是一种现象,故可以按照评价题(现象)的思路来作答。同样的道理,对“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这一题中,这句话既是一个句子,同时也代表了一种观点,所以可以按照评价题(观点)的思路进行作答。
以上的见解仅仅是个人对于理解题的一些见解,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baicaitee909
申论觉得难,原因在于你踩到了几个雷点!1.觉得抄材料及时直接抄上去就好了,也没有经过自己的分析,直接一通抄写,超字数,或者是压根就不相干的,没有逻辑的毛病就一点也不奇怪了。申论本身是尊重客观性的科目,但要的绝对是能够深入加工材料之后的答案。2.申论说大白话分更高。申论跟高中的文综,尤其是跟政治比较,哪一个更加看重自己的处理?肯定是申论了,毕竟申论是看重材料的,我们答得每一句话都要能贴合材料,要是只写平时积累的素材,那种万能句,就会离题目要求的越来越远,可能平均分都没有,更别说高分啦,所以说宝子们千万注意。
少女心-
公务员考试归纳概括题是指申论考试中,要求考生归纳和概括材料中相关的内容,对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并给出相应答案的一种应试题型。归纳概括题的特征是所问之物在材料中能找到,能找全。你的任务只是对找到和找全的东西进行概括和加工。归纳概括题又可以再分为材料裁剪题和概括主旨题。公务员考试归纳概括题答题思路:拿到一道申论题后,首先的就是先对其类型进行定位。从这道题而言,只需在归纳概括题和分析认识题上斟酌。再看题干要求“阐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而这些诸功能又都能在材料中找到。由此可以确定是归纳概括题中的材料裁剪题。再通过对材料中精读,根据材料中所有功能出现的比较零散,基本独立出现的情况,可以得知它属于要素罗列型的材料裁剪题。那么整体的答题模式就可以知道。提炼公务员考试材料内容首要是细致,全面。这时候脑海中要存在一个意识,即材料中的每一段都包含不少于一个要点。材料中的每一句的出现都不是多余,这一句要么本身就包含了一个要点,要么则是和其他几句联合呈现一个要点。综合以上信息,公务员考试归纳概括题基本答案模式就呼之欲出了。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