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1

Romy莎莎mei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言语大神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西湖草莓

已采纳

有些题说老实话都是模凌两可的,做着头都大了

公务员考试言语大神

141 评论(14)

漫山红遍

首先用排除法,把一些选项排除,看一些固定搭配,还有就是词语的意识,关联词 的搭配,成语意思的褒义和贬义。还有就是语感,最后就多练,在练题过程中去熟悉那些词语的意思同时培养语感。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多刷题,练题感和做题速度。

180 评论(15)

山水平川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毕业后曾在两家央企总部工作3年(500强),期间参加国考2次,京考1次,省考1次,国考一次面试被刷(国家某委),京考录取自愿放弃(北京市某办公厅),省考录取(某省厅),两次国考135+,两次省考140+,现已在机关工作两年。

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基本分为两类,国考和省考,国考是每年11月底举行笔试,省考日期不一定,但是大都集中在次年上半年,比如2017年多个省市参加的422联考。

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参加公考的人中,目前在职和学生的比例大约是一半一半,而随着对基层工作经历要求的逐渐强化,那么以后参加公考的在职人员比例只会越来越高,而在职人员的备考,一般都是在招考公考发布之后开始准备的,时间上也就是1--2个月,因此抓住这一两个月的时间,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

有人问了,现在公考这么激烈,一两个月的准备期,能够成功么?我的回答是,可以。

原因如下:

第一,如前所述,在职人员参加公考是大势所趋,那就意味着除非少数有心人外,大部分人都不会提前很久准备考试,大家的起跑线基本一致。

第二,从根本上讲,公务员笔试是一项考试,既然是考试,那就有规律可循,可以被研究,虽然短时间的突击不能让自己的能力有质的提升,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必要的准备和考试技巧修炼,快速提升自己的成绩。这,也是我的基本观点。

言归正传,如何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公考成绩,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大家应该都清楚,公务员考试笔试两个科目,行测和申论。在我看来,可以概括为两句话,行测是核心,申论是重点。有人说,这两句话说了和没说一样,其实不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研究过历年的公考分数线,每年的分数线除了总成绩有最低要求外,还需要对行测单独划线,这样做我理解是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申论再严谨也是主观试题,既然是主观题,那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

但是,另一方面,对考生来讲,行测单独划线也是一种提示和要求,那就是行测必须过关,否则即使总成绩过线也没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测是基础,必须要拿下。纵观历年的国考、省考和各类公招考试,行测80+比较少,大部分集中在50-70的区间,因此对于行测,指望它拿高分拉高总成绩,显然不现实,我们的策略是确保60,力争70,冲刺80。

关于行测,我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时间和题量的矛盾。行测的考试时间是2小时,而题量一般是140道,这两年调整为135道,做过真题的同学应该都清楚,这样大的题量,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试题,除了超人,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所取舍,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完成尽量多的试题并确保拿分(这点很重要)。这句话引申出来的意义就是,在复习阶段,我们同样必须有所取舍,对于某些部分,必须完全掌握,确保准确率和成功率,对于某些部分,要有选择的放弃,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考试时瞻前顾后,贪心和能力不匹配,成绩就不会好。

那么,哪些分数是必须拿的呢?这个因人而异,我的经验就是以下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完全掌握,考试时把失分率降到最低:

资料分析

这部分以前是4小题,最近两年改成了3小题,这部分很多人放在最后做,因为时间关系,最后都是盲涂了事,殊不知这部分应当是整张试卷中稳拿分的部分。

有人说,资料分析中,有的计算很变态,计算量大而且得不偿失,怎么办?我的经验是三个,一个是估算,先看下答案,如果答案差别较大,就要使用估算,不断地四舍五入,比如本来乘以123,那就乘120甚至100,最后的结果大致能对上一般不错。

第二,是采取一些解题技巧,这个在《模块宝典》上很多,大家可以多琢磨。

第三,最重要的,是你每天都要练,每天做4-6套资料分析,保持所谓的“题感”,届时解题的时候必然手到擒来。

图形推理

这其实是很容易拿分的部分,我不清楚别人怎么样,我的经验就是多做题,见得多了很多图形看一眼就知道答案,而且万变不离其宗,这么多年的考题,翻来覆去就是那几类,看多了就会抓住问题的精髓。如果没有积累,那在考场上高度紧张的气氛下是很难想出结果的。言语理解和表达、定义推理和定义判断:这两部分没什么好说的,都是考验日常的积累,一般1分钟1-2道题,做题按照自己的经验做下去就好了。

常识判断

这个差点忘了说。其实这里有个小窍门,行测的试卷一般是提前发的,所以,当老师发下卷子后,你就应当打开到常识那里,快速浏览,这些东西,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没什么好说的,也不需要思考,争取在开始答题前搞定常识判断,当然,也有个别老师会提醒你不要拆开试卷,这时候,你就要灵活,老师点人,那也是一个个点,他不是没点到我嘛,即使点到我,我就继续做,退一万步讲,即使点到我,那我不看了总可以吧。利用这个时间差,基本开考前常识都能搞定。

数量关系

和资料分析相比,这部分难度就大了很多,经常会遇到所谓的难题、偏题。对于这部分,我的建议就是大家一定要掌握代入法,就是根据直观感觉代入答案进行演算,对于没有思路的题不做纠缠,毕竟这部分的试题能够拿一半的分就ok,切忌在这部分浪费时间,切忌。

说一千道一万,行测其实是个体力活,它对智力、能力什么的都没有过高的要求,唯一要求的就是熟练度,做的题多了,题感自然就来,考场上也就更从容些。我的建议就是,每天都应当严格按照时间做一套行测的历年真题,最好从近10年开始做,之前的价值不大,每年的做两遍,20天也就安排出去了。

240 评论(8)

ShangHaiWendy

1v1考公务员老师有:

数量关系:推荐齐麟、灰兔。

资料分析:飞扬、齐麟。

逻辑判断:聂佳、龙飞。

言语理解:小宝、葛欣。

常识:李梦娇、罗红军。

申论:推荐李梦圆、站长、张小龙。

以上都是各个模块的大神级老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讲法和流程,建议你还是亲自都试听一下,找到适合你自己的课程。

数量关系:

推荐花生十三、灰兔、齐麟三位老师。花生老师的数量多从实战出发,技巧性极强,授课风趣,深受同学们喜爱。灰兔老师以数量“秒击”绝技行走于公考江湖,对于提升做题速度很有帮助。齐麟老师课程系统连贯,侧重于基础性知识讲解,适合小白。

言语理解:

推荐小宝,葛欣,赵晓曦三位老师。小宝老师擅长分析句子结构,他的言语刷题班和精讲班可以看下;葛欣老师,讲课内容细致,声音超好听;赵晓曦老师授课特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感染力强,不容易走神,比较适合公考小白。

判断推理:

推荐聂佳、邓淳、钩不了沉三位老师。聂佳老师的网课我当时反复看了3遍,每次感受都不一样;钩不了沉老师思维缜密,解题方法别出一裁,速度和正确率都很高;邓淳老师解题思路异常敏锐,讲解没有套话,喜欢直击要害,听起来特别清爽。

资料分析:

推荐唐宋、云飞扬、李委明三位老师。唐宋老师特别善于综合分析题型,快速估算秒出结果;云飞扬老师,强于整合材料,归纳总结,她的课会让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公考小白必看。李委明老师讲台授课经验超丰富,讲解深入浅出,层次感特别强,又不乏深度,资料分析进阶必看。

常识:

推荐李梦娇老师,不仅善于总结,去繁化简,研究形成了口诀歌、速记口诀,深受被常识所困扰的同学们的喜爱。

申论:

推荐李梦圆、站长、张小龙三位老师。李梦圆老师讲课风格轻松有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特别适合公考小白。

站长老师授课善于从零基础开始,喜欢手把手示范教学,主线清晰,层层递进,文章自然而不失逻辑性。张小龙老师的申论逻辑性条理性极强,语言概括能力和规范用词表达超厉害,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

210 评论(11)

他们的快乐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想要提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与复习,光靠重复的练习是很难有所突破,我们需要掌握言语理解题的解题技巧,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成绩。步知公务员考试资讯网有很多言语理解题答题技巧,你可以去查找。

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25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