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vesmile
2021公务员考试申论阅卷是有基本规则的。主要有两条:
(1)个叫无纸化阅卷。无纸化阅卷,顾名思义,即将考生的试卷扫描到电脑上,阅卷老师审阅电子试卷。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用考试规定的签字笔规范地书写在答题格里,字迹要清楚,书写要整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答题纸上每小题的格子数目和题目中的字数要求是一致的。如果作答要求规定字数不超过200字,那么答题纸上就根本不会给你201个格子。作文题有时候会多给一些格子,但是如果写错一段话,格子还是不够用的。所以答案的书写一定要控制在字数规定的范围内,不要超出格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修改。
(2)就是阅卷人有规定的阅卷时间。就作文题而言,要求字数一般是1000到1200字,1000多字的文章阅卷时间,熟练的阅卷老师差不多12秒,新手也不会超过16秒,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秒杀”。所以在如此惊人的速度之下,他是很难发现你的细小错误的,如果写错了一个字,这时的心理素质一定要好,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就深呼吸,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往后面写。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不要修改。如果必须要改就把错误的字一笔杠掉,然后直接在下一个空格中写正确的字。
扩展资料:
2021公务员考试申论哪些材料不能直接抄,需要提取关键词?
1、并列结构型材料
这类材料不那么直接,句子很长,很容易抓出两个或三个关键词。但申论材料,一句话永远只有一个关键词,这就需要去推敲句式,确定好一个关键词。
2、具体到抽象型材料
(1)具体 抽象。由具体的描述推导出抽象的概括关键词。
(2)个别 一般。由个别特殊性事物推导出普遍性、一般性概括词。
sy四叶草
析一、政策理论类1、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指研究各种政治思想和行为的理论。公务员考试要考查考生对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任务、政治道德、政治文化等政治理论的掌握程度。2、经济理论:经济理论是指研究经济活动的理论,它分析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经济活动的实现的方法。公务员考试中主要考察考生对经济理论的掌握程度,如国民经济学、资源配置等。3、社会理论:社会理论是指研究社会秩序、社会变迁、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理论。公务员考试要考察考生对人口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社会理论的熟悉程度。二、管理理论类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指按照行政法规,利用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通过行政活动为实现国家目标、解决社会问题和提高社会效率而发挥的管理作用。公务员考试中主要考察考生对行政管理中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决策等理论的掌握程度。2、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指研究组织内部工作组织和管理的理论,它关注组织的结构、组织的文化、组织的任务和管理的方法。公务员考试中考查的是考生对组织管理的理论知识,如组织发展理论、组织激励理论、组织职能理论等的掌握情况。3、政策分析:政策分析是指以政策制定者的视角,分析并讨论政策的形成、实施过程及预期结果的研究。公务员考试中要考察考生对政策分析的理论知识,如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等的掌握情况。
chuchu白白
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申论是指针对给定材料或者特定话题而引申开来、展开议论的一种文体,是随着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而 出现、推行的一种新兴文体。
一、归纳概括属于是试卷中的送分题型,采分点百分之百处于给定材料,只是需要考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词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出题人的题干要求,形成语句,标好序号,分好段落,依次写出,即可得分。
二、提出对策是比较有针对性的题型,主要针对出题人所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寻找材料中的直接对策,可以通过问题、原因、影响进行反推对策,简单易懂,得分轻松。
三、综合分析开始拉开分数,难点在于题干的分析和材料的分析,有的时候答案明明就在材料中,考生却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不知道就是采分点,主要原因就是题干没有分析清楚,没有考虑明白,导致与答案失之交臂。
四、贯彻执行属于日后工作常用的一类题型,难点在于外在格式和内容逻辑,多数同学在格式上的丢分点大致相同,所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内容上,有的考生可以从材料中找到答案,按照正确的结构进行书写,但是有的考生找到内容后进行整理的时候,缺少常识,导致内容混乱不堪,逻辑性差,丢分较多。
五、申发论述也叫大作文,是考生们最头痛的一类题型,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字数较多,很多考生由于惰性,在考试前夕根本没有写过大作文,导致在考场上都无法完成整篇文章的写作,更别提内容方面的深刻,作文题型必须在考试前多写多背多练。
申论和行测并驾齐驱被称为是公务员考试的两大难关。然而,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和窍门,都可以迎刃而解,申论也不例外。申论考试的结构一直以来都比较规范、清晰明确。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务员考试申论怎样复习的相关内容。
一、复习的初始阶段——研读教材,知识储备
在这一阶段,15到20天需要全面了解申论考试,打好申论考试的全面基础。这个阶段考生要做的是掌握备考方法,做好复习计划,全面系统研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专项教材,把基础打牢。
二、夯实基础阶段——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是应对申论的取本之道。历年来申论考试的命题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而且与中央基础性政策文件有密切的关系。或是对政策进行前瞻,或是考查对已发布文件的深入领会。选对资料,培养语感。
《半月谈》是一个不错的准备公务员考试的资料,其中的"半月评论"的文体风格非常值得借鉴;《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要想在语言上真正有所突破,简单的浏览是不够的,需要花费时间和气力。如果能够熟读、甚至背诵两到三篇人民日报社论或半月评论,效果是非常好的。
关注社会热点,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关注这些问题的同时,不但要关注其理论背景,而且最重要的是关注这些问题的发展现状以及针对其问题的具体的解决思路和对策,对社会热点进行分类,总结,这些积累很可能在考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动手演练阶段——演练历年真题,展开实战较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答好“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申论考试,多写是个硬道理。巴甫连柯有一句名言:“作家是用手思索的,”认为只有不断地练笔,才能掌握写作的奥秘。鲁迅谈到提高写作能力时曾说过:怎样做好文章?自己除了多看和练习,并无别的心得或方法。这就是把写作训练作为提高能力最有效甚至唯一的途径。
练笔能够把一个人的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学识都调动起来,遣上笔端、派上用途,并能够激发写作者的思辨力、表达力和创造力,使自己适应申论考试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在这一阶段,考生一定要真正动笔去写,这样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只是在心里去想这道题的思路和真正动笔写是不一样的,因为也许在大脑里想的写作思路比较明晰,但是,真正动笔写的时候却写不出来了。
四、冲刺阶段——全真模拟,触类旁通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全真模考,标准表述,强化语言规范,记住评分标准,在演练中形成自己的作答思路和写作风格。对我们的范文进行分类,总结,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这才是申论得万能模板。
学习真题,了解申论
要想知道如何备考,其实最简单的就是研究历年的试卷。看看申论试卷上的题目出现形式以及具体的考法。甚至可以找一套申论试卷,用某一天下午的2-5点的时间进行作答。作答完之后,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找出自身在某些题型上的不足,并在后期制定专门计划,加强专项的补强练习。
研究题型,总结方法
申论的主要考试题型为五大类基本题型,即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申发论述这五类。每一类题型都有自己的作答方法,尤其是后三类,重点难点较多。考生可以根据的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书籍或者培训课程学习各类题型的作答方法。
语言加工,精炼表达
申论考试是选拔人才的考试,考试及格永远不是目的。而且,每个申论题目都会有答案字数的限制,小则50、100字,多则500、600甚至1200字,很多同学往往会在复习的初期超过这个字数限制。所以,我们在复习和平时的练习中,千万不要想着差不多就行并对于所写答案一定要做好语言和逻辑的加工整理,力求答案的语言精练。
多加积累,增强底蕴
很多考生在申论学习的后期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题目如何答、作文如何写都已经掌握,但是就是觉得自己的文章不漂亮,文章语言缺乏普通。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加学强习积累,如一些优秀的申论文章写法、一些热点、案例、名言警句的背诵等等,都应该学习积累,增强自身底蕴。
一、抄材料
在很多阅卷规则中已经把抄材料过多直接列为最大的扣分要素。有的阅卷规则直接把只知道抄材料的定位最差的答卷。如在一份阅卷规则中出现了如下的补充说明:
照抄原材料过多者,依下列情况给分:
(1)抄袭超过50%者,进入四类;
(2)抄袭较多(30%-50%)者,进入三类以下(13-16分);
(3)有条理、有选择地抄袭较多者(30%-50%),进入三类中(17-20分)。
二、模式化
申论命题要反模式化是毫无疑问的。
道理很简单:
1、模式化的文章千篇一律,写得趋同的分数只能低,不可能高;2、模式化很多都是培训班做出来的,从制度的设计上来讲,这个考试不可能让那些简单的参加过两天培训的人混入政法干警队伍。
所以,反模式化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模式化也是有优点的:
1、模式化的文章往往比较清晰,一目了然;2、模式化的文章操作性比较强,写起来比较好写。
因此,无论是从阅卷还是考试,模式化还是可以借鉴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把模式化杀死,而是要对模式化进行调整和改进。
改进的方法可以有两种:
1、将现有的模式进行调整,使模式显得更加自然大方一些;2、找出一些新的模式,一些具有一定特点的模式。这个问题同样留在后面的章节中来解决。
以上就是旺黔诚大树职教整理的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内容,如果你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桃源捣主
以江苏公务员考试为例:一、卷面规则申论都是网上阅卷,每次只阅一道题,而且只能在屏幕上看到这一道题,所以请注意一下两点:1、考试答卷一定要在规定作答区答题,不要写到格子外去。2、答卷千万不要字体模糊、歪曲严重,否则老师看不懂的话会直接失分。二、赋分规则80%阅卷老师都是没看过申论材试题和给出的材料,只需要记住答题要点就可以进行批改了,而且同一篇答卷会有三位老师进行赋分,这样就导致第一二道题成为了给分的关键,因为这个就相当于客观题,阅卷老师只要根据答卷是否答中采分点就可以给分了,老师数着点进行赋分,理直气壮,不用担心其他老师跟自己打得分数相差太大。最恐怖的是主观性的阅卷分数,太没谱了,枪打出头鸟,就算老师觉得文章写得好也很难给高分,很多老师都会选择打一个“中间分”或者“安全分”。举个例子,一道20分的题目,可能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也能拿14分吧?其实一道20分的题目,中间分是10分,标准误差是3分,也就是说,万一一个老师给该题打了10分,那你作为另一个阅卷老师,最高打到13分,最低打到7分。但是,万一你觉得挺好的文章,另一个老师只给八九9分,你打13分就超了啊!所以,保险一点,打个11分总不会错,就算另一个老师觉得该题答得不好,也不至于给到7分以下或者14分以上了吧。这就是一个阅卷博弈,经过这样一番博弈,大家的默契就是:一般的,给8-9分;还不错的,9-10分;不怎样的,7-8分;非常差的,6-7分;非常好的,10-11分。打到6分以下的低分或者13分以上的高分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很难很难。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答得不错但是100分的申论才只得了四五十分的原因。三、扣分规则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扣分项就是错别字了,这是一个方面,所以请同学们尽量保证错别字不要太多,可能有童鞋就要问了,错别字导致的涂涂改改太多会扣分吗?这里明确说明下,申论答题卡涂改没有相关扣分的说明,但是答题卡有一定的卷面要求。还有童鞋问过,错别字导致的论述不清会不会扣分?这个要看情况酌情给分!例如:小明坚持要去学校若写成小民艰持要去雪校,错了3个字,没有表述清楚要点,则该点不给分。若写成小明艰持要去学校,虽然只错1个字,但表述不清楚,阅卷看不懂,则不给分。四、大作文阅卷规则大作文的话和其他题目阅卷方法不一样,可能很多人会奇怪自己大作文分数较低,这其实就是因为大作文的阅卷规则导致的。首先就是类文的划档了,这个在申论试卷上已经明确说过了,每类文的评判规则。阅卷老师第一次拿到答题卡的时候,就是先划档,划了档就能在这个分数段进行赋分了,所以这就导致了大作文比前两道题靠采分点给分要模糊得多,一般来讲,还是给个中间分,50分的题目,给个23分-27分之间就可以了。最后说明下,老师不是机器,是人,在面对多份批改试卷的情况下,卷面整洁,主题明确的答卷无疑更受阅卷老师喜爱,相应的会把分数给的高点。所以考生一定要保持答题卡整洁,文章主旨明确,不要写的跟散文一样,不要卖弄你的文采,毕竟文章写得再华丽,在阅卷老师一心找给分点的时候反而会使得老师烦躁,找来找去都找不到给分点,所以直接给你打个最低分。磨刀不误砍柴工,希望大家能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