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06

辉帅LED照明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翻译推理技巧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快乐花蛇

已采纳

1、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这种题很好做,10个题的话经过科学的学习,至少可以对8个。做图形的步骤可以是:整体看类别—根据类别进行下一步判断。

(1)图形组成相似或者相同——注意位置、叠加、换算。

(2)图形各不相同——看对称,曲直、封闭;再看内外部结构、共同元素等等要素。这里会出到一半以上的题目,需要重点训练。

(3)立体图形推理——这部分是最简单的,一般会出现一道到两道题,只要从淘宝买一个图形推理神器(其实就是不同形状的橡皮),在考场上自己画画,这种题正确率可以到百分之百,而且速度还很快。

2、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这种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推理主要是就是不要信自己的感觉。要多客观的分析一下,尤其是要注意语言色彩,以及轻重程度,还有描述的对象。总体来说算是比较简单的,需要快速的做完,一道题在20秒左右。

3、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这是判断推理的一个小难点,尤其是目前国考跟各大省考都在不断的增加题目的长度,导致找关键点不好找。这里是提高整套行测题速度的关键,有些人会因为过度追求正确率导致这10道题甚至会占用15到20分钟的时间。得不偿失。

做题顺序可以从这几个关键点着手:主客体——时间——原因+因果——手段+目的——条件

看到具有上述性质的关键词还有言语中重点提到的四大关系的关键词一定要加倍注意,一般题眼就在这些关键词上面。

4、逻辑判断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是行测中难度仅次于数量关系的题型。不过不同的是全部可以套用公式,所以一般正确率都比较高。内容过于繁杂,这里就不给大家说了。大家重点记住公式,多练习一下加强削弱题型就可以了。

只要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能够复习好,行测成绩过70可以说一点问题没有,其他的再补短板,突破80也是很有希望的。公务员考试要求正确率:资料分析90%,言语理解85%,判断推理85%。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及时关注。

公务员考试翻译推理技巧

301 评论(13)

黑糖丸子

在公务员考试中有一种题型叫真假话问题,这种题型考查的是大家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初学者来说有点复杂,但是在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之后,做题的速度会有明显提升,保证大家能在一分钟之内解决这类问题。接下来中公教育通过以下两个例题来让我们了解真假话问题的解题技巧:例题1、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由此可以推出: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中公解析】答案:D。在本题中除了给出的四句话之外,还有最关键的一句“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这是真假话问题的标志性问法。当碰到这种问法时第一步就是看题干中是否具备矛盾关系。而本题中会发现一三块牌上的话是矛盾。既然两者是矛盾关系,两者之间必然一真一假。而题目已知只有一真,则说明,二四都为假。二说的是“该草屋没有猎枪”,这句为假,则说明该草屋有猎枪。第四句“该草屋中有草药”为假,则说明,该草屋没有草药。至此可以得知选择D选项。例题2、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为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乙说:“我们四个都没偷吃糖果。”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丁说:“我没偷吃糖果。”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C.说真话的是乙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中公解析】答案:A。题干中标志性条件为“四个孩子中两个说的真话,两个说的是假话。”同样涉及到真假话问题。所以第一步找题干中具备的矛盾关系。题干当中甲(有人偷吃糖果)与乙(四个人都没有偷吃糖果)这两句话矛盾。既然两者矛盾,则必然一真一假。找到这对矛盾关系之后,无法判断到底谁真谁假,所以第二步绕开矛盾去看其他话丙和丁的真假情况。丁说丁没有偷吃糖果,假如丁的话为真,我们会发现丙说的“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这句话也必然为真。与题干相违背。所以丁为假,乙为真。丁所说的话为假,那就表明丁他偷吃了糖果。而当我们知道丁偷吃了糖果之后,我们可以推出有人偷吃了糖果,于是我们可以推出甲为真。所以说真话的是甲丙,说假话的是乙和丁。选A选项。总结:真假话问题中解释的技巧可以归纳为一找到矛盾,二绕开矛盾判定其他话的真假情况,三回到矛盾判定矛盾双方的真假情况,(一找二绕三回)。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以后在做题过程当中能使熟练使用这种方法,提高做题的速度与质量。

13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