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夫米米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个模块,其中常识判断模块考察范围涉及
1、神舟十五号瞄准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由费俊龙担任指令长。
2、近日,“贵州省水书文献”“南通大生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08年,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建立《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目前,我国已有14项文献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清代科举大金榜”“样式雷建筑图档”等13项珍贵文献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3、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202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14.1,比上年增长3.6%,我国海洋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4、杭州亚运会推出“亚运数字火炬手”,邀请全球网民参与亚运线上火炬传递等主题活动。
5、以“开放、信任、合作”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27日在成都召开。本次论坛将共同探讨基础科学、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绿色创新等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应对时代挑战的科技创新解决方案。
6、我国首个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在安徽合肥正式成立。该中心将选定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电子处方流转及药品交易结算体系、数据交易体系、新能源交换体系、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交易和储备体系等“五大体系”开展建设和研究。
7、沪苏湖铁路跨斜塘航道斜拉桥最后一个主塔顺利封顶,为下一步斜拉索及钢箱梁安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大桥不仅是我国首座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两用四线斜拉桥,其四线无砟轨道同设一桥的双边箱钢混组合梁的特点在世界桥梁史上罕见。
8、四川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到2025年全省建成充电设施2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9、在中国空间站研制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多个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目前,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首批国际合作项目载荷将于2023年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
10、据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首条跨国输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今年已向我国输送天然气超400亿立方米,日输气量约为1.2亿立方米,为国内天然气保供提供坚强保障。
11、近日,为优化长江干线港口功能布局,强化港口岸线保护利用,交通运输部等印发《长江干线港口布局及港口岸线保护利用规划》。《规划》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绿色、安全智慧的现代化长江干线港口体系。
12、中国-新西兰联合深渊深潜科考队表示,借助于“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国际上首次在克马德克海沟区域开展大范围、系统性的载人深潜调查。
13、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意见,要求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口语表达、书面写作、汉字书写、经典诗文和书法赏析能力培养。强化语言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惯,自觉抵制庸俗暴戾语言。加大普通话培训测试力度,为毕业生就业从事相关职业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水平提供支持。
14、《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印发,提出总体要求,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坚持政府牵头,部门联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坚持精准摸底,精细管理;坚持优化服务,提供便利;坚持多措并举,强化动员;坚持加强监督,推动落实。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
15、2022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重要文章《在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讲话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讲话强调,我们党是一个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肩负着团结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所有共产党员都要牢记“国之大者”,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都要增强党员意识,都要保持战略清醒,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不止。
16、在人民大会堂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举行会谈。双方强调,要秉持“长期稳定、睦邻友好、彼此信赖、全面合作”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精神,政治上互尊互信、经济上互惠互利、人文上相知相亲,不断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17、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18、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通知》指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
19、银保监会日前发布有关通知,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试点区域为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等10个。
以上就是
密果儿Fiona
一、初步确定考查范围
将近五年的国考行测试题及答案找出来,先认认真真做一遍,做题的目的是对这些题目结合答案解析进行分析,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的出处,一般答案解析中都会表明考查知识点的来源,是出自讲话、政府工作报告、中央一号文件、全国经济会议还是日常时政热点。把五年试题的时政考查的知识点出处研究明白了,那么今年备考时政的素材范围也就基本确定了。
二、整理素材
考试当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很好找的,在官网上搜一份打印出来。中央一号文件、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科技工作会议等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会议等内容,网络上也能找到,不过这部分在搜集的时候要看好时间、版本,不要找错版本,影响学习。
三、在素材中寻找知识点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分为三部分,一是2021年工作回顾,二是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和主要目标任务,三是2022年重点工作。这些是必背的重点,同时,对政府工作报告一定要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比对解读版本理解几遍,因为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很可能设置时政常识考点以外,其中的很多新词、新提法,既可能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成为考查的知识点,也可能会成为申论设置的关键词。
关于经济工作会议、科技工作会议等,一般篇幅不长,可以精读一遍后,划出重点内容,然后利用之后的碎片时间对重点内容常读常记。建议将自己整理的这些内容打印后装订起来,放在手边,避免遗失,浪费辛勤整理的心血。
四、查漏补缺
关注近一年的公务员考试。尽可能地找到这些考试试题,将其中的时政部分的知识点找出来,如果是已经学过的,起到巩固作用,如果是没遇到过的新知识点,则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丰富自己的时政热点范围,做到有备无患。
以上就是高顿公考小编整理的“国考时政热点怎么备考”的相关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国考的信息,欢迎关注公务员考试网。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