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小孩儿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有什么答题技巧吗?
一、行测近几年的考情分析及备考建议
二、行测包含哪些模块?该如何复习?
行测近五年考情分析及备考建议
行测提分的一个前提是对近几年的行测考情有充分的了解,对行测的考试内容、考试方向、考试难度、考试趋势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在此了解之上加上复习刷题才能为提分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大树职教作为贵州本土的专注于公考/编制类培训的企业,有着很多的经验,大家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问哦!旺黔诚·大树职教在省考面试中已经连续三年拿下省考面试全省第一!)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趋势分析及备考建议!
行测有哪些模块?如何复习?
言语理解: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与表达均考查40道题目。其中文章阅读只在省级中考查;2020年国考中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差别加大,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三个题型题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备考策略:选词填空题目是易错题型,需长时间备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语境分析、词语辩词等解题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蕴”积累。
数量关系:近四年考查计算问题21道,行程问题5道,工程问题6道,排列组合5道,概率问题6道,几何问题7道,函数图像4道。数量关系除常规的方程法外,若是能够结合整除、特值、比例、盈亏等技巧性方法解题,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判断推理:在国考中,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是四大常考题型,每种题型均考查10道题。市地级有5道题目是以一题五问的形式考查。图形推理市地级比副省简单。定义判断命题形式更加灵活,以诗句、俗语、古文以及图片等呈现。类比推理侧重考查概念间关系和常识。
(一)图形推理
1.考查重点:图形共性、数量关系和立体图形。其中图形对称性、相对位置等考查频率较高;立体图形考点多样、难度大,包括空间折叠、三视图、截面图和立体拼接等。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每日一练,培养图形敏感度,明确解题思路。
(二)定义判断
1.考查重点:常考社会学、心理学、文学、法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概念。
2.备考策略:掌握定义判断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义内涵,积累社会热点、拓宽常识储备。
(三)类比推理
1.考查重点:经验常识中的功能关系、加工关系、职业关系,言语关系中的词义关系,逻辑关系中的概念间关系。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常态思维,分析词项间本质关联。积累常识。
(四)逻辑判断
1.考查重点:必然性推理重点考查假言命题、综合推理和朴素逻辑。可能性推理侧重考查加强型、削弱型、前提型;从论证模型上看,求异论证和实践论证等考查频率较高;其中,选项力度比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关注的重点。
2.备考策略:逻辑和生活思维大相径庭,需系统性学习以转换思维,大量刷题掌握推理规则和常考论证模型,进而形成高效解题的思维路径。
资料分析:每年均以考查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为主,覆盖了80%以上的题目,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比较或求值、也会多考点结合考查。与此同时,还存在部分查找类题目,考查材料分析及数据查找能力。备考策略:资料分析每年的考点基本没有多少变化,是行测成绩能有变化的突破点。把握常规考点,勤加练习,很容易有一个漂亮的分数。
常识判断:
1、平时多关注热点素材和新闻,比如说利用抖音平台、头条平台、以及各类公众号进行知识的积累,各大类平台都是相应的知识整理,都可以进行搜集整理。
2、做题过程当中及时把自己的错题进行收集整理,将个套模拟卷之间的异同点找出,然后进行查缺补漏,对于已知的知识点,可以加深记忆,对于未知的知识点,需要着重的去补充。
以上是旺黔诚大树职教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狂想妄想不想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篇
(一)合理安排时间
考场上卷子一般都会提前5-10分钟发下来供考生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贴条形码等,做完这些动作后,在短暂的空隙里,大家完全可以提前阅览题目。
(二)难题及时跳过
有的考生答题的时候按照顺序来做,有的考生会迅速地去寻找自己比较擅长的题目来做,如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言语理解或者数量关系。这两者考生都是可以任意选择的,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需要提醒考生的是:一旦你擅长的题目难度比较高,或者题目比较偏,千万不要拘泥,将更多地时间分配到其他模块才是明智的选择,不要凭感觉放弃一整个模块。
(三)选好时机涂答题卡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填涂答题卡最好在做完一个部分的题以后填涂一个部分。也可以不用像交卷时一样按标准填涂,只在答案上划一点做上记号即可。等全部题目做完准备攻克有疑问的题之前,再将这些答案一个个填涂标准。后面的难题则可做一个填一个,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也可以在考试时间快要结束时从容算完最后一道题。
二、申论篇
(一)转变角色,模拟身份作答
转变应考角色,站在准公务员的立场在申论考试中阐明观点,用词达意是破解申论谜团的根本所在。申论考试的本质决定了作答申论要契合公务员身份。身份决定立场,立场决定观点。在作答申论试题时,要求所有考生持论务正,服从主流,务必要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各级政府的政策保持一致,同时,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语言风格要和党政话语体系相接近,相一致。
(二)适当讴歌,控制负面批判
申论阅卷人,不管是政府人员、高校的优秀文科教师,还是研究生,都是政府聘请的。由此可见,在申论作答中,如何站在政府立场阐明观点,突出主旨,确定立意,考生一定要仔细掂量。也就是说,申论作答时一定要做到适当歌颂正面材料,揭露负面信息要注意火候。
(三)规范文风,强化语言规范
申论考试对语言的规范性有着严格要求,文字表述力求准确、规范、严谨、通畅,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建议考生平时多积累、记忆一些标准表述,在考场上能信手拈来、灵活运用,不仅解决了写文章无话可说的苦恼,还增强了文章的理论深度和表现力,便于赢得高分。考生在作答时应使用机关惯用语、书面语,避免出现口语、网络用语。在文章论述时引用相关的名言警句,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让自己的表述生动起来。
Johnhockson
报考公务员的实用技巧:1、考生需要先将自身条件列举出来,其中包括专业、学历、学位、基层工作经历等;2、利用Excel表格的通过自定义筛选时的“不包括”功能将自己不符合要求的职位先排除。然后筛选出符合自身条件的职位,在筛选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对于自己完全限制项一定要首先排除。3、一定要认真研究准备报考的职位,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匹配,专业是否完全符合,其他限制条件是否满足。4、合理放弃三不限职位,即不限专业、不限工作年限、不限政治面貌。
L美食诱惑
关于报考条件1.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教育形式的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国内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学位证)后,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均可以报考。2. 2021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是否可以报考?2021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如委培或定向单位同意其报考,应当由委培或定向单位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并经所在院校同意后方可报考。3.2019年、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是否能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过工作单位,其档案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招录职位明确招录2021年应届毕业生的,仅限2021年应届毕业生报考。4. 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报考哪些职位?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其中,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取得国(境)外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过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应当于2021年9月30日前向招录机关提供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学历认证有关事项可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cscse.edu.cn)查询。5.在全国各军队院校取得学历证书的人员可否报考?在全国各军队院校学习,获得教育部门认可的军队院校学历证书的人员就读时必须为现役军人,报考时须提供当年军人服役证明;在全国各军队院校学习,获得教育部门认可的国民教育序列学历证书的人员,当年必须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经省级招生部门录取;其他获得教育部门认可的军队院校学历证书、国民教育序列学历证书的人员,须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政策规定,应提供正当途径入学、正规方式毕业的相关政策依据和证明材料。6.如何理解本次招录中的“非在职”?本次招录中的“非在职”,是指报考者没有稳定的就业。
诗涵百草兔
我参加了09年的国考,很幸运的通过了考试,我想和你分享下我的复习经验。公考考查的是基础的综合素质,他的知识覆盖面很广,考查的都是应知应会的东西,所以平时的积累很重要。所以个人感觉,短时间的突击复习,不会对成绩的提高起太大的作用。不过考试前做好良好的准备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简单而实用的考试技能也是必须要掌握的。以下是我的考前复习经验,希望对你的考试有所帮助。首先,熟练的掌握各种考试题型,考前找一些真题做一下,对考试要考核的内容大致有个了解,做到胸中有数。其次,查缺补漏,在做了几套真题之后,对自己进行一些客观的分析,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缺点,看自己在复习期间可以在那些方面有较大的突破。第三,关于申论。申论是考试成败的关键,运用好一些申论技巧会使你的申论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要牢记申论和平时作文的区别,具体的技巧我就不多说了,你可以自己查阅,网上是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的。最后、考试技巧。在考试中要有技巧,不要在一个地方停顿太久,把握好时间,做练习时,最好要按照正规考试时的时间掐表练习。祝你考上你理想的职位,但愿这些经验对你有所帮助。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