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2

糖仔食糖仔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非典公务员考试扩招了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花lily

已采纳

1.从近几年国家公务考试的整体情况来看,整个招聘职位和招录人数是呈上升趋势的。比如2020年国考的招聘岗位有9657个,招录人数为24128人,2021年国考招聘岗位有13172个,招录人数有25726人,到2022年国考招聘岗位有16745个,招录人数为31242人。是今年的国考相较于2021年增加。2023年国考很有可能会进行扩招。

2.无论是否进行扩招,大家都要好好准备考试呀。在距离2023国考还有7个月左右的时间,尽早开始备考,制定学习计划,更加有自信的面对考试。可以把备考的时间分为3个阶段,基础阶段、提升阶段(题海阶段)、冲刺阶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分配各自准备的时间。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会扩招吗

非典公务员考试扩招了吗

122 评论(8)

kokomi0827

这个是历年国考发布时间参考数据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 2020年10月14日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2019年10月14日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 2018年10月21日2018年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告 2017年10月28日2017年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告 2016年10月13日所以今年应该也会在十月中下旬发布。

288 评论(15)

BuleS天之蓝

2021年公务员会扩招吗?是不是公务员会变得好考一些了?公务员肯定要扩招啊,现在有一大批公务员到了退休的时间就是第一批60后的。出生的这一批人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了,需要补充很多的新鲜血液。不过从今年开始,很多重点院校甚至海归都选择公务员。包括南方也选择公务员,所以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应当增加了,现在北大清华的博士都考公务员了。那接下来的竞争得有多激烈,所以并不好考好考的是一些偏远地方的西北地方的北方呢。公务员可能要好考一些,但是将来的前途收入差一点儿。

185 评论(11)

框框拆拆远行车

从各省发布的招录公告来看,今年有不少省份进行了省考扩招,且进一步偏向基层和应届生。有专家表示,此举主要是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鼓励公务员到基层去锻炼,增强基层发展的活力。尽管有扩招,但相应的竞争丝毫没有减弱。截至目前,河南省计划招录7993人,报名人数超过58万人,相比去年净增了10万人。福建省招录4057人,报名并通过审核的人数接近23万人。一些过去几乎无人报考的乡镇公务员岗位,也出现“挤破门槛”的现象。招录2人,报名3608人自去年年底以来,全国各个省份相继启动了2022年公务员省考招录工作。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发布省考公告。广东依然是公考第一大省,招录人数达到15801人,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份的招录人数也超过了7000人。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曾有20个省份的省考缩招,相比而言,今年除了江苏、上海、辽宁等地,不少省份都进行了扩招,如北京、山东、天津、河南、湖南、江西等。其中,江西省招录人数增长59%,湖南省考招录人数增长49%。

149 评论(9)

shirleycci

1、国考重要时间节点从近十年的国考时间来看,每年的考试时间较为固定,基本上每年国考十月中旬出公告,然后紧接着是10天的报名时间。笔试时间一般在11月底或者12月初。成绩查询在次年的一月份左右。按照往年考试时间参考来看,距离2022国考出公告仅剩50天左右,距离笔试还有100天,接下来的百日冲刺各位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制定适合自己的考试计划。2、2022年国考会扩招吗?备考时间越来越紧,在埋头复习的同时,相信有不少小伙伴也很关心,2022年国考会不会扩招?2021国考共招录25726人,较2020年扩招了1598人,扩招明显;其中应届生增加了3004人,约57%的岗位明显倾斜应届生。2021年国考给广大应届毕业生打开“绿色通道”,招录人数多,可选岗位多。如果你还是应届生身份,那么恭喜你。你将在接下来的公务员考试中占据“先天优势”。面对国考这种很可能决定前途命运的重要考试,既然决定要考了就不要心存侥幸!机会永远会先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2022国考马上就要来临,各位考生赶快行动起来吧。

190 评论(11)

冬雨霏霏nz

一、结合自身条件,筛选出自己能报考的岗位

1.熟悉职位表

职位表共有四个表单: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省级及以下)、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其中岗位数量最多的为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省级及以下)。这四个表单的首行的招录要求设置是统一的,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学历、学位、专业等硬性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可以直接不看。

2.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岗位初筛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工作地区的筛选,工作地点是选择职位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地区。当然,如果对工作地点无所谓,这一步就可以跳过。

然后,我们可以筛选学历,比如本科,这里注意一下,本科及以上都是包含本科的。筛选学位:如果没有学位的话,这一栏就输入无要求即可。

接下了,我们可以筛选基层工作经历,如果你是以社会人员的身份报名的话,基层工作经历也是一个优势。如果有五年的工作经验的话,就可以筛选五年工作经验的职位,进一步缩小报考人员的范围,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果没有合适的再往下调整工作年限要求。

紧接着,我们可以筛选政治面貌,如果不是党员的话,就选不限,是党员的话这一步可以直接跳过,但是如果想选报考人数少一些的岗位就筛选党员。

然后,就进入大家最头疼的部分了,专业筛选。高顿小编建议大家先去找一下“专业目录”,国考的岗位一般参照教育部的目录,税务系统会有专门的目录。查看目录就可以找到专业的门类,专业类,名称分别是什么。这里一定要注意,不要只搜索“专业名称”,还要搜索专业大类、门类,否则会错过很多可以报的岗位。

最后,需要注意岗位的其他限制条件,比如证书、外语要求、是否应届生、性别、工作要求等。

二、权衡利弊,确定最终选择的岗位

在我们筛选出自己能报的岗位后,再权衡利弊,看看具体报考哪个岗位。

第一,明确自己的工作意向,从自身兴趣出发,选择与自己工作意向符合度最大的岗位。

第二,了解往年的报考信息。查询往年报考信息,了解该岗位的相关信息,如报考人数,参加面试的最低分数线和职位的工作地点等信息,报考是尽量避开那些限制条件少的热门岗位。

第三,关注冷热门岗位。热门岗位有政治前途,福利待遇好、当然竞争也就大。冷门岗位工作轻松,上升渠道窄,福利待遇一般,竞争小,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第四,地域选择。地域需结合自身的理想和生活实际选择,有的人喜欢离家近,生活安逸,压力小,一次上岸有把握的;有的人喜欢有前途,生活精彩,不惧挑战,考不上还可以再战。总而言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充分参考报考数据,选择中间时段报考

很多考生会选择在报名入口开通的第五天或者第六天报考。一方面,选中间时间段报考可以充分参考前面的报考情况,做出有利选择;另一方面,如在中间时段报考,万一资格审查未能通过,还能有充足的时间更换岗位,重新填报。

17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