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595629661
2007年11月初,国家统计局组织进行了第七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对于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认为“很安全”的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0.8%,认为“安全”的占42.8%,认为“基本安全”的占29.7%,“不太安全”的占5.2%,“不安全”的占1.5%,其中认为“很安全”、“安全”和“基本安全”的比重合计占到 93.3%,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1,3个百分点。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感受稳中有升。 在影响群众安全感受的问题中,被调查人选择“刑事犯罪”的占24.8%,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占27.6%,选择“交通事故”的占38.2%,选择“火灾”的占9.4%。与2006年相比,选择“刑事犯罪”的下降了1.2个百分点,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下降了4.2个百分点,选择“交通事故”的上升了5.0个百分点,选择“火灾”的上升0.4个百分点。 被调查人认为当地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有明显好转”的占24.0%,认为“有好转”的占48.0%.认为“和以前一样”的占24.8%,认为“比以前差”的占2.7%,认为“比以前差很多”的占0.5%。选择“有明显好转”、“有好转”和“和以前一样”的比重合计为96.8%,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1.7个百分点。 关于某些特殊场所的治安秩序状况,被调查人认为“学校周围”治安秩序状况“好”的占55.0%,比2006年上升了7.8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35.2%,下降了4.4个百分点;认为“差”的占3.7%,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不了解”的占6.1%,下降了2.1个百分点。 被调查人认为“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状况“好”的占32.6%,比200d年上升了7.0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38.9%,下降了0.1个百分点;认为“差”的占6.0%,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不了解”的占22.5%,下降了5.2个百分点。 关于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被调查人认为打击“有力”的占58.1%,比2006年上升了9.9个百分点;认为“不太有力”的占36.7%,下降了7.3个百分点;认为“不力”的占5.2%,下降了2.6个百分点。 关于治安岗亭(或门卫室)和治安巡逻队的配备状况,被调查人住地附近有“治安岗亭(警务站)或门卫室”的占42.4%,比2006年上升了8.2个百分点,没有的占57.6%;有“治安巡逻队”的占59.9%,比2006年上升了4.7个百分点,没有的占40.1%。1.2006年选择“刑事犯罪”比选择“公共秩序混乱”低了()个百分点。 A.3.8 B.5.8 C.4.2 D.1.22. 2006年对于社会治安环境认为“很安全”、“安全”和“基本安全”的比重比认为“学校周围”治安秩序状况“好”和“一般”的比重多出()个百分点。 A.6.9 B.2.8 C.5.2 D.43. 2006年有“治安岗亭(警务站)或门卫室”比有“治安巡逻队”的少()%。 A.20 B.17.5 C.14 D.18【解析】1.B。可知2006年选择“刑事犯罪”为24.8%+1.2%=26%,选择“公共秩序混乱”27.6%+4.2%=3l.8%,低31.8-26=5.8个百分点。2.C。2006年对于社会治安环境认为“很安全”、“安全”和“基本安全”的比重为93.3%-1.3%=92% ; 2006年认为“学校周围”治安秩序状况“好”和“一般”的占55.0%-7.8%+35.2%+4.4%=86.8%。92-86.8=5.2个百分点。3.D。2006年有“治安岗亭(警务站)或门卫室”占42.4%÷(1+8.2%)=39.2%,有“治安巡逻队”占59.9%÷(1+4.7%)=57.2%,少57.2%-39.2%=18%。【请问】第三题的解析怎么理解?我自己计算得21%,不正确。
DD大小姐
在做资料分析题时,有些考生光阅读材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导致答题的时间不够用,今天小编梳理了几个小方法或许可以帮你节省答题时间。1、泛 读泛读是指考生们快速浏览材料,不用逐字逐句的仔细研读。拿到一则材料,尤其是文字型材料,要利用5到10秒的时间快速浏览材料,分清材料结构,是总分结构、分总结构还是总分总结构,然后勾画出每段文字描述的主要对象。如果遇见独段材料,则快速将材料分层,找出每层主要描述的对象。2 、找考点泛读完资料分析给出的材料之后考生们就要马上回到题干中寻找考点。如出现“谁占谁的比重为多少?”那么肯定是求比重,然后再通过时间判断,是求现期比重还是基期比重。一般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求的是量,一种求的是率。考生可以从单位上来区分,量的单位是具体的实际量,例如吨,亿元,亿美元,千克,万公顷等,而率的单位是百分数,没有单位;还有一些题目是求倍数、比重、平均量的题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很明显了;当然也还有比较类的,但是比较一般也是比较量或者是率之间的关系,所以这里就不拿出来单独讲解了。3 、定位定位材料。通过题干信息,再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应的数据。一般资料分析中我们常见的考试材料有三种,文字型、表格型、图形(柱形、饼型、折线形),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文字型用快速阅读法先读材料(提醒考生要特别注意关注年份、关键性名词)、而表格型、图形(柱形、饼型、折线形)可以直接看题目,但是注意表格型如果有备注时一定要看,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关键性的要点,可以进行适当勾画。以上这三步完成之后,考生们就可以通过计算确定出准确的答案了。很多考生对计算这个环节很是苦恼,小编提醒考生,如果四个选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无需精算,充分利用选项,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估算技巧,这样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啦。
原来我在这里8
【导读】对于备考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们,很多人都会选择一个辅导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听完他所有的理论知识,背熟所有应知应会的公式,对于天生基础不错的考生,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去听基础课程,那么就去把那些特定题型的特定方法公式技巧学会,然后直接做真题就可以,速度和准度的提高没有捷径:做题——做题——做题!那么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如何做到有效刷题呢?
1、优先做近年真题,定期做一些模拟题
可以找一些题库,很多辅导机构的题库都是有历年真题的,大家可以借助题库进行刷题,当然做错的一定要看视频和分析详解,保证下次遇到不会做错。
2、注意总结
错误的题目是因为压根不会,还是找错数据,是考点列式有误,还是纯粹的计算错误,又或者是不小心跳坑里了,总结出自己常出错的地方,以后注意。哪里不会学哪里,读不懂题就跟着公众号练习读题,知识点方法不熟就进行专项知识点练习,计算出错就去练直除练计算。
3、真题不要只刷一遍
可以隔一段时间总结一下易错题和常见题型,常见陷阱,那些你1-2个月内做过的题目,可以再做一遍了,看看之前出错的地方是否继续出错,如果是,请重点标记出来:并且告诫自己,这个地方我容易做错,此时最好脑袋转一下加深印象,以后碰到类似题目时,第一时间反应到,好像我在做这题时在干什么!
4、查漏补缺
N轮刷题之后,检查自己是否还存在没有弄清楚的知识点,如果有,再次回顾理论知识。
5、友情提醒
不要和你连解析看了N遍都都看不懂的题目较劲,这样的题目对你的考试几乎没有影响。直接在题目旁边打叉叉
6、各省份资料分析需要注意的细节
(1)省考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选项很接近的情况,如选项前两位相同,此时计算时需格外小心,尽量取更多的位数进行计算,如果没有误差控制能力,就进行精确的笔算。
(2)某些省份有一些特定问法,特定材料类型,各位小伙伴需要认真总结自己省份的近年真题,看看哪些问法经常出现,且国考从没这样问过,那这可能就是你们省的出题人习惯的问法啦,江苏的小伙伴请特别注意。
(3)一些年份的题目中,出现过一些诡异问法,如2015联考,2017/2018/2019联考,2017广东等,如果你发现这道题的考点,问法在其他年份从未出现过,且很不好理解,那可以当做个例,实在搞不懂就打叉就可以啦,大概率不会再次考到。
各位小伙伴如果做近年国考题目,会发现题目出得非常“标准”,题型特征明显,考点清晰,选项差距一般较大,做起来不会太费劲,但是联考和省考就略有不同啦,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做题的时候即使进行总结哦!
umaumauhauha
您好!中宜教育为您服务!备考复习建议:笔试:1、行政能力测试多做题,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2、申论需要申论的评分标准来写。一、看——主要是看时事、时评,以了解政策动向,社会态势。二、做——主要是做相关知识记录,注重积累,以树立政府思维方式三、研——主要是研究真题,以了解历年国考的命题规律、答题要求四、练——主要是习练真题、写热点时评,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提升思考角度面试:1、先了解本省的历年真题,分析一下面试的题型2、针对本省特点找一些真题进行练习3、经常浏览一些评论员文章以及时事热点4、关键是进行模拟练习提高自己建议您报个培训班吧,可以帮您全面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传授针对性的解题技巧,归纳最核心、考察可能性最大的解题技巧,有助于您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中宜教育所有课程授课教师均明确化,绝对不会像其他机构那样用所谓的“XX名师”代替教师的姓名,我们团队的所有老师(欧建华、蒋桑泽、喻海、吕志文等)全部是戴斌老师在新东方时期的同事,全部都是在上市公司教学多年的老教师,教学质量,我们有绝对的信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会诚信教学,转班和退班均自愿化(备注:其他机构一旦过了试听课时,是不允许转班和退班,“但是”我们是“允许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报读我们的所有课程,时间上协调不过来或对课程不满意可以随时退班,绝不像其他机构那样刁难学生(这一点,同学们可以询问之前多年来报读过我们课程的师兄师姐和介绍我们课程的老学员,事实胜于雄辩)。——中宜教育助您成公快人一步!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