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哥哥哥哥
国考公务员有多难考?1、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人数25726人,审核通过人数139.34万人,实际考试人数101.7万人,综合竞争比37:1,与近五年竞争比持平。而很多限制条件较少的岗位竞争比都在1000:1以上。2、国家公务员考试需要在报名时即确定岗位,考试是与同岗位人员进行竞争,虽然存在都是弱鸡的可能,但如果有一个大神,就可能导致自己名落孙山,而这种可能是不可控的。任何事情,一旦出现不可控因素,那难度将会直线上升。例如你考了150,也许同岗位就会出现一个160的大神碾压你。3、国家公务员考试题目难度大,像行测考试,两个小时做130道题(省级135道),题量大,考察内容多,很多人初次接触在规定时间内连题目都做不完。从上面三点可以看出,国考公务员很难考,那么,我们就该放弃吗?很显然,并不是。虽然公考难度大, 但每年仍然有人能够成功上岸,除了一些运气好的到爆的幸运儿外,多得是掌握正确备考方法,通过坚持不懈努力上岸的考公人。
金鳞平面设计
都说国考难,我觉得主要难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涉及的知识面广,其次竞争激烈,最后对个人素质要求高,无论是能力还是心理。首先涉及知识面广方面,国考一般职位要考2门,一门行测考客观,一门申论靠主观,一些岗位还会要求技能测试,像口语之类,而行测130-135题,天文地理,天南海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考不到,涉及层层面面,知识涉及面极其广泛,对于一部分考生确实难度很大。而申论对于文笔不是很好的人来说更是一大考验你,写着写着自己都不知道写的什么,这就是我对国考申论的印象。其次竞争激烈,每年的国考都竞争激烈,特别是热门岗位几千人竞争一个。就往年来说,2018年参考人数113.4万,招录人数28533,比例40:1,2019年参考人数92万,招录人数14537,比例63:1,2020年参考人数96.5万,招录人数24128,比例40:1,而2021年疫情环境下,就业的现实,环境的挤压,无论是学生还是就业者参加国考的人数都不会少。最后对个人素质要求高,公务员不仅要内秀,内里有知识,还要有高情商,能表现出自己,不仅要过得了笔试,还有经得过面试环节,笔试分数再高,面试通过不了也没用,所以这方面欠缺的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心理素质差,社交能力差,都会成为对手打败你的因素。公务员不仅考查知识能力,对于心理素质要求也极其高,备考公务员很是艰难,每年弃考,裸考的人不在少数,能坚持下来走上考场,就是勇者。
佳佳13817062298
第一:难在报考的机制上。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是首先报岗位,然后在考试。这种方法和十多年前高考的报志愿再考试是一样的道理的。正是因为这种机制,使得偶然性太大,所以后来高考才改革了这个顺序,先考试,然后从高到低按分数排名来进行填报志愿,就极大地增强公平性。但是,公务员考试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像高考这样子。这就导致了考得好,有时候不如报得好这种情况的出现。比如你考得很高分,但是你选了热门职位,结果名落孙山,这时候你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报一个冷门一点的职位。比如你考得很高分,但是选了很冷门的职位,入职后你又会后悔,为什么当初那么高的分数,不应该选择一个好一点的单位。第二:公务员热仍将长期持续。比如我们现在经济增速放慢了,就业压力更大。比如,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并没有改变。很多山东河南等地的同学,甚至是全国飞到处考,还有些家里也支持他们不工作专职考公,他们经验积累得越多,一定程度上比一般人更有优势,所以对于没参加过几次考试的同学来说,相对是劣势,所以竞争不过别人很正常。比如现在公务员的待遇已经逐步提升,一些发达地区月薪1万,完全不是问题,转行想考公务员的也大有人在。第三:公务员考试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首先你得基本上有本科,甚至中央和省核心部门是要求研究生的门槛。其次,笔试考查的内容比较复杂全面。比如要考国际上通用的智力测试,还要考语文能力,数学能力,常识,时政上海广东等还要考察理科能力。这些东西如果没有系统地去复习,大部分人是很难迅速掌握和得高分的。再之,面试也是很残酷的环节,3选1或5选1,守擂和逆袭的较量,正是因为公正,所以才残酷,在考场外哭的大有人在。你想想,你去企业面试,这次表现不好,那就去下一家,机会多的是。但公务员考试一年只有几次,而且光是进面试就很难了,这样的机会太稀有,所以才很珍贵,压力大。最后,还有体检政审等等环节,都是非常严格的。警察之类的特殊岗位还有体测。这场硬仗走下来,基本上都是八九个月,太累,太辛苦了。所以万军丛中杀出来上岸的,基本上都是几十挑一,或者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你不可否认他有他优秀的地方,他有自豪感也是正常的。
穿G2000的恶魔
从热门岗位来看,公务员的确很难考。
注意,这里的难考不是指题目的难度,如果和考研题目比较起来,绝大部分公考题目只涉及到中小学知识,没办法和考研题目相提并论。
但考试难度主要看竞争是否激烈,些竟题目难大家一起难,题目简单,进面分数也水涨船高,和题目关系不大。从竞争的角度看,公考是非常难的。
以国考只为例,近几年的招录比普遍在40:1一60:1,热门岗位动辄几百比一。望着居高不下的招录比,不少考生都会觉得“公务员非常难考”
我个人认为,造成大家一致认为公考很难,有以下这几点原因
国省考相对较低的门槛,造成竞争激烈
国省考只并不对毕业院校有过多要求,绝大部分岗位仅要求本科学历,甚至部分岗位要求大专学历即可,非全日制本科也能报考。全国各地皆有岗位可报考,首先在准入门槛要求比较低.
如果进入面试,由于大部分岗位是双盲面试,也不必担心面试歧视问题。女性、学历普通的人也不担心被歧视,所以可以放心大胆的报名,
换个角度看,如果BAT这种大厂不限制毕业院校和学历,双盲面试,恐怕竞争会比公务员激烈多了
二、考生对公考错误的认知,导致无法考上
以为考公就是靠运气,或者听信别人说“半个月考上公务员”“裸考考上公务员”;认为考公就是靠天赋,多学也没用......
诸多错误的认知,导致考生轻视学习和刷题的重要性,每次去考场去打打酱油,次次考不上。
三、所学专业报考岗位受限,每次硬拼三不限
公考岗位更倾向招录文科专业,例如法学、汉语言文学、经济学等专业招考较多,理工科除计算机外,大部分岗位招录较少,即使有个别岗位招录机械、土木,因为考生众多,竞争异常激烈
更多的情况是只能硬拼三不限岗位,三不限岗位一般分数会比较高,经常几百上千比一,不幸做了炮灰。
四、应届没有报考公务员,错失上岸黄金机会
整体看,应届生°报考公务员,相对于毕业后在职备考,机会更多,时机更好.
一方面,在校时间充裕,可以充分备考公务员,另一方面,国考有很多岗位面向应届生招录,其中大部分面向在校应届生,机会难得;还有,应届生精力、体力、注意力比在职考生更好,拳怕少壮,不无道理。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