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至尊
有些公考大省,一些热门岗位的报名人数可以达到上前人,但是却只招一个人,这样的比例难道不是千里挑一,能不难吗。有些想要考公务员的朋友,在大四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也许考了几年,都一直没能上岸。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大考中,除了努力,还有实力,有时候还需要一些运气。
也许有的考生在其他岗位上,因为竞争的人数稍微少些。这样遇到大神级别对手的几率也会小些。除了考试的时候要发挥出平时的实力,还有一个就是心态要好。有的人确实很惨,平常测试什么的都还可以,但是似乎就是没有考试运。所以也有人说,公务员考试是一场实力和运气较量的玄学。
有些人明明过五关斩六将,前面的笔试、面试都过了,却因为各种原因,最后还是无缘公务员这个岗位。有的考生是因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在体检的时候有些指标没有合格,这种也是最惨的了。有的是因为最终的政审,不是自己的原因,就是直系亲属的原因。像比如个人征信要良好,也不能有什么犯罪记录。总之就是要做个清白的良好市民。
新闻里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某个岗位的第二名,为了能让自己上岗,花了很多心思,让第一名被人误会吸毒,然后自己再举报。这样第一名的名额自然落到第二名身上,不过最后还是破了案,第二名考生是彻底的和公务员无缘了。
公务员虽然很难考,但是年年考取的人数反而是越来越多。因为一旦考上公务员,就有了一个保障,一份旱涝保收的稳定工作。
jason大魔王
如今的很多人对于靠公务员都非常的痴迷,他们认为考上了公务员,自己以后的生活就有了保障,所以一直都在不停的为此而努力着。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导致了考公务员的竞争力越来不断加大,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真的一点也不夸张。那么考公务员究竟有多难?又难在哪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1.考公务员,难度有多大?又难在哪?
考公务员当然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因为它的分类不同,所以在难度上也是存在差异的。就像是国家公务员和省级公务员的难度就存在差异,省级公务员相对来说竞争压力就会小一些,而因为各个省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同,也依然存在差异。其中还有一个相对比较有趣的地方。
很多人一直都认为像是江苏,浙江,上海,广东这些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考公务员的竞争就会比较大一些,而实际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也相对就比较多一些,所以很多人对于考公务员的需求就不会有那么的大了,因为他们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发展前景也都是比较好的,考公务员并不会成为他们心中的首要选择。
2.是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考公务员?
其实考公务员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我们一直所认为的那种非常稳定的生活,如果你真的比较倾向于那种朝九晚五的生活,自己的能力也是在线的,那么考公务员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如果你个人比较倾向于追求自由,不喜欢太多的框架,体制和束缚,那么就还是不要为难自己了。我们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都一定要选择一个相对于自己来说比较舒适的方式,这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青蛙公主999
考试方式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当下就公务员考试改革的趋势来看,倾向于向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靠拢。笔试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6]国家公务员考试按中央机关招录职位区分为三类,在考试内容和招录政策上有所区别:◆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单位)[5]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确定,专业科目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置。面试面试比例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一般有3:1、4:1、5:1三种,只有通过笔试后,按录用人数与面试比例确认笔试成绩排名前几位的才有面试资格,进入面试关。面试改革2014年的公务员面试中,湖南实行省市县乡四级联考集中面试。在面试进行前的半小时,考官、考生分别“抽签”决定考场,考官100%异地交流。面试过程中考生不准透露自己的名字,仅交代考号。考生考完后当场宣布成绩,用公开透明的方式杜绝一切“猫腻”[7] 。体检和考察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录用拟录用人员由招录机关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从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合格的人员中综合考虑,择优确定。2014年,湖南公务员面试考完当场宣布考生成绩[7] 。
萤火虫BB
我当初是大四才开始备考,基本没什么课,所以时间比较充裕,每天学习8个小时左右。前面一个月主攻行测的基础知识点,用最快的时间过一遍,只要能大致掌握基础知识点就行。第二个月才开始复习申论,个人认为申论比行测简单多了,只要弄清楚申论的底层逻辑,几乎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上面。我一个同学,申论只花了半个月时间,最后考了78分。
决定考公务员前我有了解过个大机构的线下班,本来想着报一个的,毕竟自己学心里没谱。但是咨询了一圈下来,我还是决定自己学。自己学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穷,这种线下班基本都是三万起步,高的甚至还有五六万的。我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来这么多钱呀。我记得最开始备考的时候我也是一脸懵逼,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后来才有点头绪,买了一些大神推荐的教材,然后就开始稀里糊涂的学起来了。
一、考公务员我承认,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自制力也不好。直到我成功上岸,这些资料我没有一本看完过。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建议大家备考的时候,千万别买那么多资料,买一份教材一份练习题就行了,其他的辅助资料可以等你学完基础后再根据自己需求买。
后来我又跟风买了的一个网课,这个网课呢,好是挺好的。但我始终都没有办法坚持看完一节课。即便我都是以二倍速看,但还是觉得老师废话太多,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根本没法集中精神。再后来再网上又买了一些其他小机构的网课,对比着听,选了一个我能听下去的,然后就跟着这套网课学了。当我认认真真完完整整看完一个模块时,我觉得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并且我有信心能完全掌握。但是我还是太稚嫩了,当我听完课去刷题的时候,直接一二三四五六七脸懵逼。当时的我只想原地爆炸!
二、刷完之后我会把自己不会的题专门拿出来,然后分析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最后把它记在我的小本本上。不管是在教材上、网上、网课里遇到所有我认为有用的知识我全部把它记录在笔记本上。过一个星期,我会从新整理成有条理且方便查找的本子上去。就这样,感觉自己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很多,也不走神,不犯困了。记笔记是我在公考路上遇到的最有效的方法了。
前期建议大家还是先分模块学习,例如行测可以先学资料分析 这模块,因为这个模块比较简单,可以增加学习的信心。每天学习之前可以先把今天的要学的知识点预习一遍。这里就要用到上面说的华图的模块宝典了,如果你没有买华图的模块宝典用其他机构的教材也是一样的。
三、看完一节后就要去刷对应真题,这里的真题可以去刷,这也许对你考公务员有帮助,也可以刷粉笔行测5000题。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喜欢把整个模块的网课都看完才去刷题,不建议这么做。因为一个模块的网课大概有五六节,全部看完需要四五天。这个时候再去刷题效果就非常不好了,因为你第一天学的知识点可能已经全部忘记了。所以建议是看一个知识点就要刷对应的题,最多不要超过一节课就要刷题。
刷题的时候一定要整理错题本,把自己做错的题都整理下来,可以整理电子版的后期打印出来,也可以直接抄,就是有点费时间。或者是把纸质的题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错题的解析建议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一遍写下了,后期要经常回顾,不然整理了也没用。当你把资料分析这个模块学完后,学习下一个模块的时候也要经常回顾资料分析这个模块的知识点以及错题,不然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就没有意义了。
四、很多人觉得申论是玄学,学了反倒没有不学考的分多。确实,申论的确会出现这种情况。天赋好的选手,不学都能考七八十分,天赋差的选手学了也突破不了七十分大关。一般申论学不好的就是没有摸清他的底层逻辑,也就是所谓的套路。申论不像行测有唯一固定的答案,行测像是数学,申论更新像是语文。所以在学习申论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转牛角尖,一定要多看几个机构的网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你首先要明白一点,申论大部分的属性是客观题而不是主观题,因为申论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源于材料。所以,如果你写申论题目的时候,放飞自我,脱离了材料和题目答题,靠语感和文感自由发挥,那么恭喜你,无论你多么文采斐然,你的申论成绩一定惨不忍睹。正因为申论的这一属性,申论对一个人的文采和写作水平并没有过高要求,你写的答案通顺流畅即可。
五、但你写答案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不忘初心要无时不刻联系题目和材料作答,要保证你的答案基本都是提炼于,总结于,改写于材料。大作文可能没那么死板,但大作文也是要根据材料和题意来书写和展开 申论的学习不像行测那么好入门,有很多人看了一遍网课后还是摸不着头脑,因为申论本来就比较抽象,而且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建议大家前期要多积累一些素材,不然后面刷题的时候真的写不出来。
在公考之前十多年的学习和考试生涯中,你会发现,总有人学习比你好、反应比你快,还比你更努力,穷凶极恶的做题家们大有人在。而现在,只不过是他们又回来和你一起考试罢了。看似是一次考试,但却拼的是你求学生涯的所有努力。这个差距,我们得认,而后才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其实,在很多领域,努力本身的作用很小,天赋可能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在一些高精尖领域,许多问题不是通过简单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