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033189次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题一般为两种:一种是题干给出一个常识性的现象,备选项提供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四种原因,要求考生选出最合理的;另一种是单纯性的知识测试,要求考生对题目涉及的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从备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常识判断涉及范围非常广,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地理、国情、科技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常识判断的难点就在于知识的广度,而不在于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常识判断就只能死记硬背了。接下来广东中公教育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常识判断的一些备考方法。
1、运用历年试题
我们要学会运用每年的考试试题,从每年的考试试题中去把握命题规律和高频考点,通过试题来把握出题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复习、去积累知识。
同时在做试题的时候不仅仅要看正确选项,也要多关注错误选项,通过错误选项来进行常识积累,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几年的国考试题来看,很多时候都会把之前试题的错误选项换个方式来继续出题,所以积累这些错误选项的相关知识点有时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掌握解题技巧
做题时候不要盲目,要注意做题方法。虽然说常识判断考察内容广,涉及科目较多,但同样也存在一些快速做题的方法,有章可循。
1)基本常识法
根据基本常识进行解题。
【示例】我国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进行了几次修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允许发展私营经济,采取“引导、监督、管理”的方针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④非公有制经济仅限于个体经济,不包括私营经济,且个体经济处于补充地位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解析】D。此题需要的是进行时间先后的排序,题干说的是非公有制经济,根据基本常识判断,应当知道我国应当是越来越开放的发展历程。所以结合题干可以进行简单的推断,不用知道宪法关于非公有制经济规定的具体内容,就可以知道其发展历程应当是从不允许到允许到承认其地位到鼓励其发展。
2)关键词法
先浏览一遍题目,然后返回题干屏蔽干扰信息,快速找出关键词,找到答案中对应的词,这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示例】马航MH370航班失踪之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试图利用多普勒原理计算出失踪航班的下落。多普勒原理,源于这样一种物理现象(多普勒效应):随着飞机高速接近(或远离)接收微波信号的卫星,卫星所侦测到的微波频率就会越来越高(或越来越低)。下列描述的现象中,哪一种也体现了同样的多普勒效应?A.在日环食的过程中,观测到太阳黑子的存在B.一束自然光射入三棱镜,射出时,被分解为不同的颜色C.向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一颗小石子,荡起的涟漪呈圆形逐渐向周围扩散D.站在铁轨附近的人,听到鸣笛的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时,汽笛的音调逐渐变得尖锐【解析】D。问题问的是多普勒效应的体现,返回题干找到多普勒效应的概念。划出关键词:随着A接近(或远离),B越来越高(或越来越低)。浏览答案,找到“随着A越来越XX,B产生越来越XX的变化”,锁定答案D。
3)排除法
排除法适合于每一种题型,常识判断题也不例外。在做题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快速将明显不对的答案排除(比如绝对化表述往往就是错误选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甚至有的时候能明显排除三个答案,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4)去同存异法
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示例】下列书籍中不属于我国古代兵书的是:A.《司马法》 B.《六韬》 C.《三略》 D.《五蠢》【解析】D。用去同存异法来看,《六韬》和《三略》特征大致相同,因此直接排除这两项,那么就剩下A、D二选一。其中《司马法》是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兵书,《五蠹》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工商之民。即使不知道如何判断这两个选项随意选一个,那么二分之一的概率总得高于四分之一吧。
5)逻辑判断法
既然叫常识判断,那么除了依靠常识积累,我们还可以依靠“判断”的方法来做题。比如法律常识这一块,很多时候考生都觉得既然不懂这方面的法律,干脆就随便选一个选项。其实只要你的价值观没什么大问题,很多情况下可以依靠逻辑分析来解题。毕竟行测考试并不是要选出专业的法律人才,考官在出题的时候也不会用特别高深的法律问题来为难你。
【示例】下列选项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的是:A、用人单位不得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者解除劳动合同B、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是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C、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视实际情况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D、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析】B。A选项,你都犯法了,用人单位怎么不能开除你?C选项,如果用人单位以女职工在孕产哺乳期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女职工之后的工作生活怎么办?因此女职工在该时期的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D选项,用人单位用非法手段强迫劳动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走人。其实平时多了解一些社会新闻,很多情况都是能够判断的。
6)知识迁移法
对选项涉及的知识不了解的时候,尝试利用已经知道的其它知识进行迁移。
【示例】下列研究课题与其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对应错误的是:A.商周时代的艺术成就--《中国青铜时代》B.南宋都城的城市建设--《从平城到洛阳》C.晚清的政治改良运动--《从甲午到戊戌》D.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史--《利玛窦与中国》【解析】B。有一句十分出名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说的就是南宋时期迁都后仍然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为此愤愤不平而作此诗。因此在这道题目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北宋和南宋的都城并不是平成和洛阳,而是汴州和杭州。
7)直觉法
有些试题考生在读完问题及选项的瞬间,大脑便有这样的一个强烈的信号,此题选某项。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靠运气,正确率时高时低,但不可否认很多考生目前都在采用这种方法。
3、注重日常积累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对于基础性的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以及历史人文常识要能够巩固掌握;对于社会中的新鲜事物、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近半年的国内外大事,要通过多看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熟悉。
对于常识判断的复习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不能速成,但对于常识来说也不是无迹可寻,我们可以把握出题方向和做题方法,不要轻言放弃。
而对于行测来说,我们的做题时间是宝贵的,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敢于舍弃,对于不会的题目,切记不要左右为难,不要浪费宝贵的做题时间,毕竟常识只占了行测的一小部分,后面还有更多值得我们花时间思考的题目要做。
文:湖北中公事业单位
唯一201314
为您推介常见的公考行测常识:
2640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2640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26403、期颐之年:一百岁
26404、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26405、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26406、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26407、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26408、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6409、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26410、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26411、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26412、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26413、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26414、寒食: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介子推)
26415、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26416、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26417、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26418、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26419、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26420、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26421、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26422、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26423、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26424、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642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个光辉起点。《诗经》的体例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类,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颂不如雅、雅不如风。《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诗经》的一大特色就是写实的手法和纯朴自然的风格,这种质朴的现实主义传统,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
26426、春秋三传是指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26427、“孔孟”为孔子和孟子的合称。
26428、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同时他还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认识论等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
26429、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
26430、“老庄”为老子和庄子的合称。
26431、老子,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的有《道德经》(又称《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其作品的精华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6432、庄子,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其言论“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26433、荀子,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26434、韩非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韩非子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他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26435、屈原,名平,字原。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里的《国风》并称“风骚”二体。
26436、屈宋是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辞著称,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称。
26437、司马迁,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史记》记载了从中国上古传说到汉武帝时期上下3000多年的历史,是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史记》无论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在文学史上,都堪称一座伟大的丰碑。《史记》的语言艺术,也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被尊为典范,代表了骈文出现以前“古文”的最高成就。
26438、汉初骚体赋最为流行,后世各代皆有创作。代表作家是贾谊,其主要作品有《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26439、汉代乐府民歌书写人民切身的情事,情深意真。所谓“乐府双璧”,即《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的合称,汉乐府中最著名的两大代表作。
26440、三曹是对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26441、“建安七子”是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朊瑀、应玚、刘祯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26442、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6443、元代文学以戏曲著称,元杂剧以它高度的社会历史价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体制,开辟了我国戏曲文学的黄金时代。书会才人出身的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领袖。
26444、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明代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26445、清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思想文化的斗争,给小说创作以深刻影响。清初至乾隆时期是清小说发展的全盛时期,其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清代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26446、鲁迅
原名周树人,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6447、郭沫若
是现代文学史上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1921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女神》,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成为“新诗第一人”。
26448、矛盾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矛盾最先创造了中国式的“三部曲”的写作方式,最先是“《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后来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26449、沈从文
京派代表作家之一,文学成就集中于小说。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湘西》等。沈从文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26450、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蛙》等。
王小丽0125
考公务员需要学习申论,行测,不断做题,刷题,多复习。1、公务员考试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和《申论》。2、行测主要考五大模块:常识、言语理解、逻辑推断、数量、资料分析。申论主要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体写作能力、时事政治运用能力、行政管理能力。3、建议可以先复习行测,开始的时候申论可以每个星期抽一两天看。4、复习用的资料书,可以去买网上课程,听老师上课总比自己学习要好很多,资料书就可以根据买的课程来选择。5、行测专项知识学完一定要刷题。而且要多刷题才能提高速度,但是也要保证质量,错题一定要多总结。申论也要动笔多写写,多看看好文章。最好每天保持看新闻的习惯,这对常识以及做申论作文的时候都有很大好处。希望对你有帮助哟~点个采纳再走8⃣️谢谢啦
艾迪奥特曼
您好,根据您的问题,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部分可谓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医疗卫生、体育文艺、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数学语文等等的,说白了就是天文地理啥都考。
从2021国考常识部分来看,政治法律类占比较大,其他类占比较小,所以复习时候以政治法律类为主,要特别注意时事政治。当然,其他部分也要复习,常识部分还是要靠平时多积累。
对于常识部分来说考前复习基本上作用不大,主要靠平时多积累,考前主要还是以套卷为主,按照考试标准要求自己,每天一套真题。
小黑君kk
备考公务员刷题还是非常有bai必要的。在两大科目du复习时,建议同学们以刷题训练zhi为主,在充分了dao解和熟悉申论考情与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近三年考题为主加以训练,将一道题目至少练习三次,每次都要求比上一篇做的有进步。建议同学们一天要练习一套行测卷、一套申论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充分适应新考情,晚上做好总结反思。反复训练自己的做题手感,让自己对申论不再陌生!
大飞猪猪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行政能力测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的一门,也是其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建议你看一下考试大纲: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生活等方面。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辉煌人生
1、可以的。公务员考试大多不限专业,只要符合报考条件即可,能力足够即可。2、2017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条件有以下这些:(1)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2)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3)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3、2017年国家公务员招聘岗位有107个是与物理相关的。4、各省公务员考试同样也有招物理专业的岗位。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