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2

肥肥肥肥啊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开头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春天里吃大米

已采纳

一、公务员考试作文开头的要求:

简短,清晰,观点明确

二、公务员考试作文开头的书写方法:

1、概括式

公务员考试作文开头基本思路:围绕主题概括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影响+亮明观点

2、转折递进式

公务员考试作文开头基本思路:围绕主题概括好现象描述+问题描述+分析原因/影响+亮明观点

3、案例分析式

公务员考试作文开头基本思路:案例+案例分析+亮明观点

4、排比式

公务员考试作文开头基本思路:围绕主题进行排比+引出核心主题词+分析原因/影响+亮明观点

5、引用名言式

公务员考试作文开头基本思路:围绕主题引用名言+解释过渡+材料分析+亮明观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如何写开头小编就说到这里了,希望各位考生都能成功通过考试,学会考试技巧,好好利用在家的这段时间认真备考。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开头

127 评论(8)

江河装饰

申论作文的开头的话,应该写这个,关于你要申论的题目的相关的开始

171 评论(9)

布川依夫

以公务员考试申论为例,申论文章写作指导之议论文开头:文章开头的写法,比如:1)转折递进法提出积极方面、指出消极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中心论点。将常规的交代背景—进行分析—亮明观点的开头写作思路进一步优化。2)开头部分直接点明主旨,揭示主题。3)热点导入式热点事例需与文章话题相关,阐述导入后,多提炼事例所蕴含的道理,衬托主题。(新闻热点事例一般为人熟知、实效性强,容易吸引阅读人的注意)文章开头的部分结构,例如:1)“现象+事例+后果+观点”或 “现象+事例+后果+观点”;2)现象+事例+观点;3)现象+后果+观点;等。

294 评论(13)

坏坏的小幸福

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俗话说: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文章写作是申论考试中的重中之重,而文章开头不仅关乎考官对整篇文章的第一感觉,也体现出了考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所以写好开头至关重要。文章开头的起笔其实是没有定型的,尤其是公务员考试,文章都是以议论文为主。只要能够凸显并明确铺垫出总论点就是好的。但是如何凸显?如何铺垫这还真是技术活!引出话题,适当分析,最后呈现总论点看起来很好理解,实际操作起来其实很难!写好申论文章的开头,主要应把握“切题”、“明确”这两个核心要求。今天小编就以最基本的方式给大家介绍一种开头方式,即概括式开头。概括式开头,对于近几年给定话题的文章写作题,即对题干给定一句话或者一则材料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经验或感受写一篇文章。对于这类题目,考生在具体行文中,很容易为了个性化写作而偏离主题,结果跑题万里。只有既紧扣题目要求,又能就材料内容来写作,才是最靠谱的做法。在此为考生展示如下实用的开头句,供考生学习。【示例】:给定资料6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与‘无’” 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字左右。【给定资料6】: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给人们以很大的启示。那里地上道路平整,天空没有一张“蜘蛛网”,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潜力倍增。这让人想到《老子》里的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以人们居住的屋子为喻,他说一间屋子,开凿门窗,修建四壁,只有形成虚空部分,它才具有一间屋子的良好功能。据此,老子提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强调“有”与“无”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瑞丽花园小区的李奶奶,离开广袤的田野,住进了单元楼,总觉得“喘不过气来”。看来,李奶奶虽不是哲学家,但在感觉上与老子“有”“无”之用的理念暗合。【文章开头】: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涌入城市的人们越来越多,人们对城市公共服务有了更高的期待。然而, 现实中城市建设和公共管理中过于注重园林美景,过于追求商业价值,导致公共空间被压缩,人与人互相隔离,造成孤独和压抑,没有归属感。哲学家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辩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城市建设要平衡经济和人文、基础建设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处理好有和无,打造新型城市。【分析】题目要求以“给定资料6”中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以“试谈‘有’与‘无’” 为题写一篇文章。那么,具体行文中就应对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加以简要概括、分析。示例文章开头部分首先强调了城市建设的背景,而后对题目中所说的“有”与“无”进行分析,并涉及到李奶奶的感受,还体现出了“有”与“无”具体含义——经济和人文、基础建设与公共空间。最后,自然引出了处理好“有”与“无”关系的话题,实现了“紧扣题目”。此所谓“开门见山,落笔扣题”。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此种开头方式必须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有确切的理解和把握,并形成判断,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紧扣材料逻辑,提炼出文章的论点。

8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