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23

祖国的砖。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遴选考试很难吗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冒火得很000

已采纳

对于准备考遴选的人来说,最起码现在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遴选只是从一个还不差的岗位,跳到另一个相对更好,更能满足自己生活和发展需要的岗位。第一,遴选难不难,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你想要遴选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要离家近一点?还是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平台?1.如果只是想要离家近一点,那么我可以告诉你,遴选并不难。在报考岗位的时候,只要自己符合条件,如果有别人没有的条件,那更好了,你在报名的时候就能筛掉一大部分竞争对手,比如党员身份,比如专业限制,比如资格条件。2.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平台,那可能会有点难度。毕竟想要更好的发展平台的人占比还是蛮大的,多数人还是不满足于目前基层发展上的瓶颈,希望到更大的平台,更好的岗位,锻炼自己,谋求进步。3.如果既想要离家近一点,还想要平台好一点,难度相对来说不是太大。其实每一个遴选的岗位相对于你之前的岗位来说,都处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发展都相对更好一些,只要照着离家近,先考回去再说就行,到了新的岗位上,自然会有新的发展空间。你自身具备的岗位素质有哪些,是擅长于写作?还是擅长于业务?1.对于那些本身就在办公室或者文秘岗位的人来说,遴选难度相对不大。他们日常的工作就是遴选考试上活生生的考题,比如组织一次会议,给领导写一篇讲话稿,拟定一份文件等等。2.对于那些长期在业务岗位工作的人来说,遴选的难度就比较大了。毕竟遴选考试考的多数都是办文办事类的题目,和大家日常接触的业务性工作完全不同,这就需要从头开始好好学习了。第二,如果不熟悉公文写作和材料写作的人来说,如何准备遴选?1.从现在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拿起书本认真看书。看书的重点是公文写作的格式,中央文件,领导讲话原文,评论员文章等等。2.从现在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拿起纸笔多写多练。练习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看书看得再多,如果不练习,都不会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多练习,把看的材料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3.多听一听过来人的建议,少走弯路。俗话说,成功的经验都是一样的,而失败却是各种各样的,多听听成功者的经验和建议,能够不断修正自己在备考路上的错误,少走弯路。4.注意关注时事,关注生活。遴选是最不避讳热点的,什么热考什么,这是常识,而热点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每天的新闻当中,我参加了两次了遴选,两次都遇到了垃圾分类这个考点,因为这个考点是最近两年比较热的话题,如果平时不关注这些,考试的时候就容易迷茫。第三,调整好心态,不要一谈到遴选就觉得很难,很怕。遴选说白了就是一个优中选优的竞争,大家都是公务员,都曾经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是筛选出来的佼佼者。让大家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打击大家的积极性,而是要让大家正视遴选,调整好心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正确看待遴选。其实每一次准备的过程,对我么来说都是一次提升,都是一次磨砺,成功与否只是结果,过程才是最关键的。在认真准备过遴选之后,你会发现,无论考上与否,自己在政策理解和把握上,在文字材料的写作上,都会有很大提升,对我们现在的工作来说,其实这也是有好处的。

公务员遴选考试很难吗

277 评论(11)

飛8469682648

这个要看你考部门,市直,省直,中央遴选的竞争比例不同,一直递增。主要是遴选考试的内容和工作实际很接近,而且遴选是精英中挑选精英,难度可想而见。遴选的考试题型有两种:主观题和客观题。主观题考试题型: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公文写作、大作文。比如:中央遴选、省直遴选和纪委遴选都是考这种。客观题的题型:单选、多选。这种题型重要是考察时政热点和当地的政府重大会议和精神。比如:云南的遴选和一些市直遴选喜欢考客观题。最后,在考前在去网上找一下你们这次考试的真题,针对真题去复习,考哪些题型,每种题型的解答思路,重点还是要练习,动笔,动笔,动笔。

274 评论(14)

吃不胖的妩媚

任何考试如果毫无准备则毫无头绪,那就会导致方向不清,难如登天。

实际上已经通过公考进入体制说明已具备学习能力和理论基础,而遴选作为体制内二次择优晋升通道考试,只要稍做准备,做好学习计划,掌握答题技巧,储备理论基础、善于运用材料,那你会发现并不难。

公务员遴选备考如何制定详细的计划呢?

一、确定你的目标,市直机关,省直机关还是更高层次,目标决定行动二、了解本地区的遴选政策规定、往年遴选考试的频次和真题,熟悉考情。比如对每年的报考次数有没有限制?常规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考察的时候看重哪些内容?可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意识地准备,尝试写点东西往各类平台投稿,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三、如果准备时间比较长,需要系统谋划。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方法论,重中之重是唯物辩证法;其次是政策理论,重点是新思想;再次是真题,通过做题,实现方法论、新思想和具体材料的结合,练题贵精不贵多,有些题目值得反复学,反复做,反复改,温故知新,大有益处四、日常积累很重要,视工作时间而定,首要的是把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大大的文章精读细读,然后拓展到重要会议精神,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署名文章等,看公文以中省两级两办为主,质量有保障,有助于精准掌握政策五、要注意与实际工作结合,遴选备考不是另起炉灶另立门户,工作中的制度、规章、程序等等,都是实践检验过的。乡镇工作点多面广,缺点是事情太多,可能什么都知道点,但是什么都不太精通,把遴选备考和工作结合起来,应该可以起到两相促进的作用

阿甘遴选试听课目录

关于备考方法技巧、政策理论、真题讲评可以在“阿甘遴选”看。

祝你早日上岸,望采纳。

177 评论(14)

空山微风

难,也不难,我参加过两次省直遴选,均是笔试碾压式第一,但是最后两次我都未能如愿上岸,我觉得,遴选考试,难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背后的各种利益关系,你的运气成分,真的要占很大关系。先说笔试,我认为笔试难度一般。这几年的省直遴选考试一般都是以材料为主,有的是三段分开的材料,有的是只有一道题,材料很少,要你写出2000字以上的策论文。我感觉,这真的跟你平时工作积累有很大关系,文笔是一方面,但绝不是决定生死的关键,文章的结构,逻辑,和对策才是关键。说到底,不管怎么出题,考察的仍然是你作为公务员的工作思维能力,而绝非写材料的能力。有的小伙伴在党委序列担任材料大牛,但在遴选考试写文章的时候却遇到瓶颈,我觉得这里面的原因也是在工作思维上,党委序列和政府序列的工作开展有些不同,我个人认为,党委序列更偏重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政府序列由于平时业务开展,更侧重于提对策,而在政府序列中,经济部门掌握的理论知识可能会更宏观一点,尤其是发改部门。如果遴选考试材料偏重于考察写党建,党风廉政之类的文章,党委序列的大牛会比较有优势,但是这几年的遴选考试写的文章都比较实在,要求有切实的干货的策论文的话,我觉得,一直在党委序列工作的材料大牛可能不如政府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并不是说文笔不如人家,而是工作思维的方式,不得不说,我工作六年多来,不管是文件材料,平时开会,或者部门对接,都能明显感觉到党委和政府思维的不同。政府作为具体执行人,工作经验决定了他能从更多角度和深度提出对策形成文章。当然我这样说不代表都是这样,也有党委序列的大神可以hold住任何材料的,但是讲真不是很多。当然以上内容的基础是仍然是你平时的工作积累,平时收到其他部门文件的时候,除了掌握自己的工作任务外,多看看别人的材料结构、视觉角度、文章逻辑,试想一下如果由你来写这样的文件你会怎么写,有哪些差距,别人有哪些借鉴之处。自己平时在工作中,就可以把借鉴到的东西,或者自己思考的东西,尝试加以运用。这里的运用不单指写材料上,还有工作实际开展上,因为材料是写在纸上的,而遴选中要你写出来的东西是要有可操作性的,你在工作实际开展中尝试了,才会知道还有哪些风险可以规避,措施有没有什么漏洞,有没有思考不周的地方。久而久之,形成这样的工作思维,对于你以后无论是参加遴选考试,写材料,还是工作开展,绝对是有益无害的。而且不管它遴选考试题型怎么变换,你都会手到擒来,因为你已经具备了这种工作思维。遴选考试难的地方,就是不像公考那样,每个题型都有套路有模板,不是凭着你几天的备考,成绩就有明显提升,这是一个量的过程,需要你平时工作就要认真努力,多想多看多学多用。所以如果你平时工作积累了很多,其实遴选也并不是那么难。然后回到考试上来,岗位报考尤其注意,谨慎萝卜坑。我两次笔试第一却未能如愿,这里面原因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水也比较深,这个就真的,靠运气了。对于我来说,这才是真正让我觉得很难的地方,一个偏远基层的没有关系背景的小科员,想要考到省厅,除了苦行僧一样的工作积累,运气不好的话临了可能就不一定是工作能力的角力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可能公考会更单纯一点。当时两次没有走成,当地都知道,怕被人认出来,匿了。

243 评论(15)

把你的锅盖盖好

从市直机关遴选,到省直机关遴选,再到更上级机关遴选,越往上遴选的难度系数越大。2021年中央遴选和选调公务员446人,通过报名的人数不少于20000人;2021年河南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201人,报名人数9800多人。总体来说,有志向报考省直机关或更高层级部门岗位的,需要应对更激烈的竞争。这就像参加体育赛事,你在校园运动会上出类拔萃,但是参加市运会、省运会乃至全运会,遭遇的竞争就大不相同。很多人觉得,在市直机关工作的幸福感很高,生活压力也没那么大,考试的难度相对小一些,因此更倾向选择市直机关。

243 评论(15)

吴晗晓美眉

这个要看你考部门,市直,省直,中央遴选的竞争比例不同,一直递增。主要是遴选考试的内容和工作实际很接近,而且遴选是精英中挑选精英,难度可想而见。遴选的考试题型有两种:主观题和客观题。主观题考试题型: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公文写作、大作文。比如:中央遴选、省直遴选和纪委遴选都是考这种。客观题的题型:单选、多选。这种题型重要是考察时政热点和当地的政府重大会议和精神。比如:云南的遴选和一些市直遴选喜欢考客观题。

98 评论(9)

花大本事

公务员遴选的难度比较大,竞争程度远远超过公务员考试的激励程度。一、公务员遴选只针对公务员身份,可谓优中选优。能够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本来素质就已经很高了,而经过至少两年的实践工作以后,不论为人处事、组织协调、文字写作等各方面的的整体能力都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上级机关从基层遴选公务员,可谓是优中选优,能够考上遴选的,绝大多数是那些工作能力强、业务能力强,深得领导和同事们认可的人。目前的公务员遴选包括面向选调生和面向普通公务员招录,正是这些人及时补充了上级机关人才短缺的问题。二、公务员遴选竞争最大,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大家知道公务员事业编考试的竞争比较大,一个岗位往往出现几十比一、上百比一的招考比例,但这也远远赶不上公务员遴选的激烈程度。这个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遴选招录的人特别少。就拿中央遴选来说,从2010年举办遴选考试以来,每年在全国范围内的招录人数都是二三百人,近几年基本控制在300余人,你想想在全国范围内只招这么点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比如,2020年中央遴选考试,司法部办公厅职位招1个人,结果报了2500多人。这竞争何其激烈啊!二是参加考试的人员素质特别高。正如前文提到的,参加公务员遴选的都是各级机关公务员或者选调生,这些人都是优中选优选拔出来的,很多还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或者大笔杆子,你想想,这些人去考试,竞争能小了吗。三、公务员遴选只考案例分析一张卷,和公务员考试是有很大区别的。公务员考试考行测和申论两科,而遴选往往只考一科,一张卷子,往往是三个或者四个案例分析。当然了,这里说的是普遍情况,个别考其他客观题的另当别论。公务员遴选考察的三种能力非常明确,包括:政策理论水平、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其中,和公务员考试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政策理论水平,因为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答案大部分在材料中可以找到,而遴选的材料特别短,只有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知识储备才能作出比较好的答案。总之,公务员遴选难度很大,考察的内容偏重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提高业务能力和写材料水平。

34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