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4

熊熊去哪儿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2020北京公务员考试资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牛牛1223

已采纳

①本人身份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原件、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加盖公章)或所在学校盖章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②在职报考人员,开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确有困难的,经招录机关同意,可在体检和考察时提供。③“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四类人员的认定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出具证明。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招录机关有权取消该报考人员参加面试的资格。④报考所需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可从考录专题网站下载、打印。⑤个人基本信息,如:身份证号、身高、视力、履历情况、家庭社会关系情况等;⑥个人学习信息,如:毕业证、学位证、资格证、等级证、干部经历、学习成绩等⑦准备好符合要求的电子照片:网上报名需要求考生上传个人电子照片,考生可按要求提前准备好报名照片,以免报名时照片不符合要求影响报名进度。上传照片是在报名确认时进行,照片大小及版式要求,考生现可参考2018年公务员考试的具体要求。⑧准备好相关银行的网银支付,并确保有足够金额。考生可以使用同一张网上支付卡为自己和他人缴纳费用。通过报考资格初审的人员,于规定的缴费时间内,进行报名确认,报名确认包含选择考区、上传照片及缴费,未按要求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缴费成功视作报名成功。具体需要哪个银行的网上银行,以报名系统提示为准。

2020北京公务员考试资料

324 评论(8)

萌哒哒的Ashley

对于申论考试而言,综合分析类题几乎每年必考,无论是国考还是联考,甚至是独立省考或独立市考都会涉及到此类题目的考查。综合分析类题可细分为要素分析题、理解题(词语或句子)、评价题(观点或现象)以及比较题(相同点或不同点)。本文重点阐述理解题和评价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帮助考生从题目本身的问法探寻答案呈现形式。

一、理解题的命题形式

对于这一类题型而言,出题往往会给出材料中的某个词语或者某句话,然后要求谈谈理解/认识/看法或者阐释意思等等之类的,如:

例1: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例2:“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15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200字。

例3:给定资料4提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请根据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300字。

例4:根据材料3,谈谈你对其中划线部分“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例5:依据“给定资料2”,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200字。

例6:“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2)不超过300字。

例7:“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二、理解题的一般作答思路

对于理解词语的题目,一般情况下都是先阐述关键词的表层含义(概念解释+表现),然后再解释关键词的深层含义(原因、影响、对策等),从而达到全面理解或解释的目的。如:

例:“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15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200字。

答案:

“人口诅咒”是指:我国制造业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随着人口红利出现问题,企业面临着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表层含义:概念+表现

这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不重视技术,持续发展能力缺失。例如盛昌这样的依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代工企业,随着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艰难维持甚至破产。——深层含义:原因+举例论证/分析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进行产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品牌,重视技术创新。A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很好的范例。——深层含义:对策

对于理解句子的题目,一般情况下也是先解释关键词的含义(概念+表现),再阐述句子的深层含义((原因、影响、对策等),如:

例1:“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答案:

1.“教育技术”指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层面走的太快”指片面注重狭义的知识内容,过分重视分数、才能、能力。——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2.“灵魂”是指教育的方向、目的,应该是人的内心、心灵的培养,“灵魂跟不上了”是指忽视内心、心灵、精神方面的培养。——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3.这句话的含义是我国当下教育存在“舍本逐末”的表现。——阐述句子的深层含义

例2:根据材料3,谈谈你对其中划线部分“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1.“错位”是指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要根据各城市间的地理、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不同,实施不同的人才政策、避免同质化的竞争;——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2.“对位”是人才引进工作要立足地方特色,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明确角色定位,采用合理的人才路线,加强人才生态建设,合理使用现有人才,注重发掘本土人才;——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3.总的来说,就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应该各就其位,按需引才。——阐述句子的深层含义

三、如何按照评价题的思路写答案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理解词语还是句子,其实他们的答题思路都是先表层含义,再深层含义,内在的核心思维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正是综合分析类题的命题核心,因为综合分析重在分析,通过这类题主要重点考察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上,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不会灵活变通,导致了对答题方法的生搬硬套,严重的甚至还不会写答案,误以为题目很难。所以,既然理解词语的核心答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便可以将理解题(无论是理解词语还是句子)视作评价题来进行作答。如:

“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15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200字。

答案:

“人口诅咒”是指:我国制造业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随着人口红利出现问题,企业面临着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表层含义:概念+表现

这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不重视技术,持续发展能力缺失。例如盛昌这样的依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代工企业,随着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艰难维持甚至破产。——深层含义:原因+举例论证/分析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进行产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品牌,重视技术创新。A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很好的范例。——深层含义:对策

实际上答案的呈现形式还可以按照评价的思路来写,即“是什么(简单表态)——为什么(重点论述)——怎么办(写对策)”,可以写成这样:

对于“人口诅咒”的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解决,以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什么(简单表态)

这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不重视技术,反而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随着人口红利出现问题,企业面临着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最终失去可持续发展动力。例如盛昌这样的依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代工企业,随着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艰难维持甚至破产。——为什么(重点论述)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进行产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品牌,重视技术创新。A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很好的范例。——怎么办(写对策)

再如:

根据材料3,谈谈你对其中划线部分“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1.“错位”是指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要根据各城市间的地理、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不同,实施不同的人才政策、避免同质化的竞争;——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2.“对位”是人才引进工作要立足地方特色,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明确角色定位,采用合理的人才路线,加强人才生态建设,合理使用现有人才,注重发掘本土人才;——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3.总的来说,就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应该各就其位,按需引才。——阐述句子的深层含义

若按照评价题的思路来作答也是可以的,答案可以写成这样:

1.这句话强调了各地的人才既要和其他地方有所区别,又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是什么(简单表态)

2.因为各地的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要根据各城市间的地理、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不同,实施不同的人才政策,才能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同时人才引进工作只有立足地方特色,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明确角色定位,采用合理的人才路线,加强人才生态建设,合理使用现有人才,注重发掘本土人才,才能更好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为什么(重点论述)

3.总的来说,就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应该各就其位,按需引才。——怎么办(写对策)

四、为何可以按照评价题的思路来写?

实际上理由很简单,我们通过观察以上两个题目的问法和答案得知,对“人口诅咒”进行解释,其解释的过程也代表了对这个现象的看法,因为“人口诅咒”既是一个词语,同时也是一种现象,故可以按照评价题(现象)的思路来作答。同样的道理,对“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这一题中,这句话既是一个句子,同时也代表了一种观点,所以可以按照评价题(观点)的思路进行作答。

以上的见解仅仅是个人对于理解题的一些见解,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303 评论(13)

蛋的故事

2020公务员考试资料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2020公务员考试资料 13贯彻执行之“抓要素”】.mp4 12归纳就要稳狠准.mp4 11申论文章写作精准立意.mp4 10紧扣关键字词掌握综合分析.mp4 09如何提出好对策.mp4 08申论归纳概括的高分技巧.mp4 07申论热点解析之文明素养wenti.mp4 06申论热点解析之人工智能.mp4 05用材料点亮分论点.mp4 04拿下低频分析(比较分析).mp4 03掌握高频分析(解释分析).mp4 02新颖概括不要慌.mp4 01基础概括全拿下.mp4

30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