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2

Cathy傻丫头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法警考试考哪几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猫熊奶奶

已采纳

一、公务员考试内容1、考试总体考核结构:公务员考试的考核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笔试和面试。2、笔试内容:笔试考核科目主要有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工作技能等。3、面试内容:面试主要考核公务员的思维能力、政治素质、综合素质等。二、司法考试内容1、司法考试的体系:司法考试主要分为三部分,即中国法律、司法制度、和司法实务。2、中国法律考核:中国法律科目主要考核考生在普通法法律,特许法法律,行政法法律等方面的知识。3、司法制度考核:司法制度主要考核考生对司法程序和诉讼程序、司法解释、司法审查等方面的知识。4、司法实务考核:司法实务考核主要考核考生对司法实践等方面的知识。三、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内容1、警察情报考核:考核考生对犯罪行为、犯罪分析、特勤技能、治安技能等方面的知识。2、法律法规考核:考核考生对政府机构权职职能、社会治安管理及公安行政处罚的知识。3、社会心理学考核:考核考生对犯罪心理学、识别技术及预防技巧、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4、警务业务考核:考核考生对案件侦破、警务保护、社会治安维护、警务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公务员法警考试考哪几科

208 评论(10)

家装工装

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一、笔试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

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按中央机关招录职位区分为三类,在考试内容和招录政策上有所区别:

1、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

2、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

3、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单位)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确定,专业科目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置。

二、面试

面试比例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一般有3:1、4:1、5:1三种,只有通过笔试后,按录用人数与面试比例确认笔试成绩排名前几位的才有面试资格,进入面试关。

扩展资料:

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条例》: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录用的司法警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录用司法警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选用。

新录用的司法警察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正式任职并评定、授予相应警衔;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第二十二条 调任、转任到人民法院担任司法警察职务的,应当符合担任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条件和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第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对司法警察的调配,应当征求本院司法警察部门的意见;司法警察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应当报上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经过司法警察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任职或者晋升职务、授予或者晋升警衔。

第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实行警察职务序列,分为警官职务序列、警员职务序列和警务技术职务序列。

第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按照规定着装,佩戴警用标志,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应当携带人民警察证。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奖惩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和有关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办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

185 评论(9)

偶da幸福

警察公务员考试1.笔试科目为《申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安基础知识》三科,分别占总成绩的25%、25%、20%。不加试专业测试的特殊专业职位笔试科目为《申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分别占总成绩的35%. \x0d\x0a2.心理素质测试。\x0d\x0a所有考生均进行心理素质测试。心理素质测试采取笔试方式,测试结果与笔试成绩同时公布。\x0d\x0a3.资格复审及面试。\x0d\x0a4体能测试。\x0d\x0a5.体检、考察\x0d\x0a6.公示\x0d\x0a二)申论测试的内容结构就形式和结构而言,申论试卷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注意事项部分。(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2.资料部分。给出约1500字的材料,内容可能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现象的诸多方面。3.申论要求部分。(1)请用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放映的主要问题。(2)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提出给定材料所放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就所给定资料放映的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三)申论考试的主要内容1.审读材料所谓审读材料,就是对给定材料的阅读、审视、分析、理解、把握,以确定材料放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从而为下一步回答问题做好准备。申论考试首先给出1500字左右篇幅的基本资料,后面三部分问题都是建立在这个资料之上的。因此,审读材料是申论考试的第一道关口。要认真、深入、准确地读懂材料,把握住材料的思想性和隐喻义,这是回答后三部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例如,有这样一个材料:有个船夫在急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要渡河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哲学家:船夫,你懂历史吗?船夫:不懂。哲学家: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没有。哲学家: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这时一股巨浪扑来,击翻了小船,哲学家和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不会。船夫: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这是马克思给他女儿讲过的一个阿拉伯寓言。这个寓言的隐喻义是什么?有人说,这是比喻那些有了知识就盛气凌人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也有人说,这是比喻那些表面上有知识而实际上没有知识的人最终没有好结果;还有人认为,这个寓言比喻了生活中没有知识的人比有知识的人更吃香;等等。其实,这几种说法都不符合材料蕴含的寓意。因为哲学家并没有盛气凌人,也不能武断地说他就是那种表面上有知识而实际上没有知识的人,而更吃香的看法更是脱离了材料的实际。寓言中关于生命的三段话,实际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最后船夫讲的“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一句,是关键句,它的隐喻义就是:你知识再多,如果不能解决眼前溺水的问题,又有什么用呢!明白了这一点,就可用来比喻说明任何科学,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就是无用的科学,由此提出理论必须结合实际的命题,就十分自然贴切了。2.概括问题部分这部分接近于综述,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根据所给材料内容性质的不同,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进行概括,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哪种格式概述,都要将所给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给定资料反映的主题或主要观点、主要内容等。一般来讲,根据给定材料的不同,要求概括的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概述内容,就是概括材料反映的问题包括几个方面、几个层次;二是概述观点,就是概括材料反映的内容包含几方面意见、争议。3.提出方案部分本部分的解决方案是针对前面概括的问题而言的,前面概括了几个方面或层次的问题,这里就要体现几个方面或层次的答案。在拟定方案的思维过程中,首先要力争方案的多样性,然后,根据实施方案的需要和可能,求得最佳方案。4.议论文部分

35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