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28

UPSILON宇普西龙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物理常识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ochacco要加油

已采纳

众所周知,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块因考察范围广、涉及知识点多,是考生复习的重难点,也是大家最头疼的部分。那么,常识部分究竟该怎么学了?有没有简单地复习方法?高顿公考小编认为,只有了解国考常识部分的考情,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接下来小编带大家看一下2023国考常识考情分析。

1、近5年常识题整体考情分析

在国考行测科目中,常识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史、科技等方面。2018-2022年国考的常识总题量都是20道,占行测科目总题量的15%左右。建议总时长14分钟,平均0.6-0.8分钟/题。

整体来看,命题人对政治和科技这两大模块青睐有加,需要考生重点掌握;法律和文史考查数量次之;经济考查很少,最多考查1道。

2022年国考和往年相比,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在此前基础上新增了行政执法类岗位试卷。行政执法类相对于其他两类而言,法律模块题目占比最多,超过1/3。所以如果是参加行政执法类考试的考生,需要重点掌握法律类相关知识。

2、政治常识题考查趋势分析

政治常识考查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政治常识进行细分,可以划分为时政和中共党史等。其中,时政是最主要的考点。

时政主要考查重大会议及文件内容,也考查当下的时政热点。比如2022年考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七一勋章”获得者与其先进事迹、新发展阶段、有关信仰和信念的名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需求侧改革等。考生需要紧跟时政,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3、法律常识题考查趋势分析

法律常识考查较多,但题量不稳定,整体呈下降趋势,但行政执法类对法律常识青睐有加。法律常识进行细分,可以划分为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

法理学主要考查法谚(如:法无授权不可为、枪炮作响法无声等);

宪法主要考查非公有制经济、《宪法修正案》、特赦;

民法主要考查《民法总则》、《民法典》、《著作权法》;

刑法主要考查《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重点罪名(如盗窃罪、抢劫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交通肇事罪、寻衅滋事罪、危险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受贿罪、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行政法主要考查行政法调整范围、《行政处罚法》;

其他法律法规主要考查国际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律师法》、《劳动合同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立法法》、《证券法》、《人民陪审员法》、《公司法》、《反垄断法》、《民事诉讼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纪委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数据安全法》、《安全生产法》、《乡村振兴促进法》。

法律的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考查法条,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种是以当下的热点事件为案例进行考查,如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套路贷、乘客抢夺方向盘、烈士名誉权保护等。因此,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掌握法条所规定的内容,还要能够通过案例进行分析推理,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经济常识题考查趋势分析

经济常识考查题量很少,一般为0-1道。经济常识进行细分,可以划分为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经济名词等。

宏观经济主要考查国民收入、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公共物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国债、货币供应量);

微观经济主要考查贷款;

经济名词主要考查我国财税制度变迁。

考生在备考时主要关注宏观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以及对于当下新出现的经济名词进行准确理解。

5、文史常识题考查趋势分析

文史常识考查较少,整体呈下降趋势。文史常识进行细分,可以划分为中国史、世界史、文学、艺术和其他人文等。

中国史主要考查人才选拔制度、近代历史文献、我国农业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演变、先烈的书信;

世界史主要考查重要国际会议(如华盛顿会议、巴黎和会、万隆会议、雅尔塔会议);

文学主要考查文学作品中的典故、研究课题与参考文献、诸子百家、思想观点产生年代、有关“德”的表述与出处;

艺术主要考查陶瓷、少数民族文化;

其他人文主要考查墓志铭与科学家、宫殿的名称与典籍。

整体而言,文史考查范围宽泛,需要考生具备较为深厚的知识储备,并能够结合题目进行判断。中国史侧重于考查古代生活和近代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事件,需要能够整体把握古代生活的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并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和含义做好积累。世界史考查很少,积累世界著名战役和会议即可。人文类多与诗词和古文结合考查,考生在掌握其本身含义的同时,还需要理解背后的深刻内涵。

6、科技常识题考查趋势分析

科技常识考查较多,但是整体略微呈下降趋势。科技常识进行细分,可以划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科技成就、信息技术、生活常识和地理国情等。

物理主要考查力学(如重力、浮力、压强、)、光学(如照明用品、激光)、核磁共振、与成语有关的物理原理、能量与做功、物理学家与名言;

化学主要考查钢、电池、干热岩、常见气体的工业制备方法;

生物医学主要考查果树、蛋白质、病毒、细菌、酸菜/腐乳/木耳、血液循环、唐诗中蕴含的生物医学原理、疫苗、口罩、利用植物去判断生长地的环境、DNA双螺旋结构、生物灾害、成语与植物的关系;

科技成就主要考查近年来我国各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如“潜龙二号”、“墨子号”、“蛟龙-600”、“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世界最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最高能量的宇宙伽玛射线、军事武器、探测设备、通信卫星、空间站、空间探测器、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郭守敬望远镜”、“深海一号”、“天问一号”;

信息技术主要考查现代通讯科技(如5G、路由器、计算机通信、无线局域网);

生活常识主要考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急救知识);

地理国情主要考查地球公转、北斗七星、季风气候、国内外著名河流、“一带一路”、土壤、地理分界线、油料作物的特性、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与地域对应、诗句涉及的物候特征、塑料大棚(温室效应)、等高线、珠峰高程测量、毛乌素沙漠。

可以看出,考生在备考时尤其要注重物理、生物知识、地理国情的积累以及近几年来我国各领域的重大科技成就。并且,科技常识考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如2022年结合成语考查了一些植物及其特点。除此之外,科技与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即使没有掌握该领域的专业内容,做题时根据生活经验,也可以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

总而言之,常识的特点是:范围广、内容杂,而且每个模块都与当年热点问题高度结合,从多个角度积极回应社会和舆论关注,考查方式越来越灵活,需要考生具备综合把握能力。此外,一些常识题目在选项的设置上也有迹可循,比如出现党和国家领导人、过于绝对的表述等,可以快速锁定答案,提高正确率。

以上就是高顿公考小编给大家介绍的2023国考常识考情分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进行参考借鉴,2023国考笔试将至,小编提醒大家要利用好最后的时间,进行冲刺复习喔!

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物理常识

299 评论(15)

sunbaby8893

公务员考试常识题,最早的温度计里面装的是什么?

225 评论(14)

杜小样丶

您好!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全部为客观性试题。侧重考法律并非只考法律,另外,给你分享一个公务员考试复习备考方法。希望对你有用。1、重做真题,把握规律吃透真题是复习备考的必备之选,真题是一切趋势变化的源泉,掌握了真题就掌握了公务员考试的命脉。因此,建议考生在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可以通过重做真题,发现和总结自身不足,进一步把握省考出题规律和考试重点,为最后的冲刺复习做好准备。考生在重做真题时要注意:(1)重新购买或打印真题,以免受到上次做题的干扰;(2)作答完毕后要认真对照答案,与第一次做真题的情况比较,尤其是对一错再错的题目要重点分析,发现自己的不足所在;(3)对所做真题的材料和试题特点进行研究,明确省考出题规律,尤其是对常考题型进行总结,记诵一些常用公式,实现在考场上快速解题。2、专项复习,查漏补缺经过前期的复习,水平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但是考生要真正成为“考试达人”,还必须在短板上下工夫,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专项突破,比如有的考生数学运算较差,一直难以提高,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放弃,考生可以通过专项复习,攻克短板,实现解题能力的提高。(1)考生要对专项中每一种题型做全面、细致的掌握,尤其对试题特点与答题规律和方法认真地学习,这是一个重要步骤。(2)通过做练习来巩固自己掌握的题型和解题技巧,通过不断的练习实践来总结出自己的答题经验,保证自己的答题方法既省时间又有正确率。(3)对易错题、难题进行标注,下次着重复习。3、模拟练习,最后冲刺越是临近考试,考生越是不能放松模拟练习,以免考试时因生疏而造成的紧张、答题速度下降的情况发生。在考前一个月在按部就班实行日常复习计划的同时,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可采用实战模考模式进行复习,即将自己的作答时间调整到与公务员行测考试的时间(上午9:00—11:00)一致,以培养思维的敏感度,快速适应真考环境。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进行实战模考,可以提前适应考场气氛和考试节奏,有利于掌握答题时间,既消除了考生在考场中由于时间控制不好造成的紧张情绪,也可以让考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实战中可能会失利的地方,及早做好应对。

325 评论(12)

艳的笑窝

最早的温度计里面什么都没装,只有一个玻璃泡和一个玻璃管,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发明的。他的第一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

随着温度的变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温度计有热胀冷缩的作用所以这种温度计,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测量误差较大。

温度计的种类:

1、玻璃温度计

玻璃温度计,是一种经过人工烧制、灌液等十几道工艺制作而成,价格低廉、测量准确、使用方便、无需电源的传统测温产品,缺点是破碎后水银不易处理,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圆棒或三角棒玻璃作为原材料,可以分为全浸式温度计和局浸式温度计两种。

2、水银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是膨胀式温度计的一种,水银的凝固点是-39℃,沸点是356.7℃,测量温度范围是-39°C—357°C,它只能作为就地监督的仪表。用它来测量温度,不仅简单直观,而且还可以避免外部远传温度计的误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度计

143 评论(8)

最真的poor

刑法——故意犯罪形态犯罪预备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未遂已经着手,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中止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常考主客观不一致:以本人的认识为标准,比如某人正在盗窃,外面刮风有动静,以为有人而逃跑。“以为有人”是想干干不了,构成犯罪未遂。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一)条件1、主体:必须二人以上。2、主观:必须共同故意。3、客观:必须有共同行为,即有意思联络、共同协作。不一定所有的多人犯罪都是共同犯罪,如间接正犯,即把他人作为犯罪工具来利用。同时犯不算故意犯罪,如A 小偷去偷东西,遇见同行 B 小偷,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各偷各的,不是共同犯罪。(二)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共犯人的分类: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1、主犯: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处罚:对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主犯不从重处罚。2、从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罪犯。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胁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4、教唆犯:唆使别人犯罪。处罚:对教唆犯,起主要作用按主犯定罪,起次要作用按从犯定罪。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45 评论(13)

白羊座小叔

水。 人类早就对大自然中的温度不同有所感受了:夏季的酷热,冬季的寒冷;火的烫手,冰的刺骨……不过,那时人们对温度高低的辨别并没有一个标准。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一把测量温度的“尺子”。我国人民在这方面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据计载,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知道将水存放在瓶内,通过观察水是否结冰来推测气温下降的程度;汉代初期,有了以冰测温的办法,即通过观察冰的状态,了解气温。不过,发明温度计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伽利略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的比萨城。他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天空中的星星、太阳,都能引起他极大的好奇。他在17岁那年,按照父亲的意愿,考上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 伽利略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认识到人的生病与体温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了解人的体温有助于确定其身体状态。可在当时,医生只能用手触摸病人,凭感觉来推测人体的大致温度。这种方法显然容易产生误差,并不精确。 伽利略想:能不能发明一种可以精确地测出病人体温的仪器呢? 于是,伽利略开始构思这种新仪器的使用原理。他想了许多办法,可一个个都被他自己否认了。 一天,他在沉思之中,看到一位小孩正在玩一种玩具。这种玩具据说是古希腊人发明的。它的结构很简单:在U形的玻璃管里装一半水,将弯管的一端用铅球密封,另一端用玻璃球密封,使管中的空气跑不出来。玩的时候,在铅球下加热,U形管中的水就会向回退缩;移开铅球下的火源,铅球冷却,水就会升到原来的位置。 伽利略看着看着,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为什么不根据热胀冷缩的现象来制作呢?” 于是,伽利略便对热胀冷缩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许多方案。然而,科学发明不可能一赋而就,他的方案又一次次的失败了。 寒来暑往,10余年的时间过去了。1593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这种气体温度计是用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制成的。它的一端制成空心圆球形;另一端开口,事先在管内装进一些带颜色的水,并将这一端倒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在玻璃管上等距离地标上刻度。这样,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上升。 空气温度计的发明,导致了体温计的问世。 伽利略的一位朋友、帕多瓦大学医学教授桑克托留斯,一直在关注着伽利略研制温度计的进展。当他看到世界上第一支空气温度计后,按照自己的设想和诊病需要,对气体温度计进行了改进,在1600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文体温计。 第一支空气温度计虽能测定温度,但人们发现它的测定结果并不精确,因为气体温度计下端是与大气相通的,玻璃管中的水位高度不仅受到空心球中空气温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大气压强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温度不变,玻璃管内的水的高度也会有所差异。 此时,伽利略手头的其他研究工作十分繁忙,他没有精力对空气温度计进行改进。他的学生斐迪南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用液体代替空气温度计中的空气。 1654年,斐迪南经过对各种液体的试验之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它是往玻璃球里注适量酒精,再加热玻璃球,用酒精蒸气赶跑玻璃管中的空气,然后迅速把玻璃管口封死。这样,它就可以避免大气压强的影响。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人们发现,酒精温度计也存在不足之处,即当用它测开水的温度时,温度计内一片模糊。原来,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因此将酒精温度计置于开水之中时,酒精早已变成气体了。显然,只有用高沸点的液体代替酒精,才能解决这一问题。1659年,法国天文学家布里奥,利用水银沸点较高的特性,制成水银温度计。这种温度计可测得357℃的高温,也可测得-39℃的低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测温仪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科学家运用各种物理原理,发明了多种形式的新型温度计,如电阻式温度计、辐射式高温计、光测高温计、氢温度计等。

25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