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人民
第一,学习解题思路。很多题目确实不会,或者自己的答题方法太复杂导致花费的时间太长,这样的题目就需要记录下来,去网上看视频,看名师讲解学习类似题目的解题思路,然后自己总结,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来答题。第二,安排好做题顺序和方法。这里主要说的是答题顺序的安排和合理放弃错误率高用时又多的题目。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能够了解自己的强弱项,所以在考试时,可以先做简单的、分值高的、正确率高的题目,把用时较长还没有把握的题目放到最后做。先把能拿到的分拿到手。如果害怕自己打乱顺序做题后会漏题或者涂错卡,可以按照顺序做题,但是要把握好时间,每道题的时间不要超过1分半,超过后就根据直觉或者筛选方法先选一个答案,并且做好标注,然后继续下一题。这样可以保证做完所有题目,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再回过头来去思考标注的题
非飞卖品
数量关系题是国考行测考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有很多考生由于时间不够用,会想放弃数量关系题,那么行测数量关系要放弃吗?下文中我们将告诉您,行测数量关系如何提升速度。一、合理分配时间1、用最短的时间内得最多的分数,而不是做最多的题目。大家先要搞明白是不是真的需要认真做完所有题目。能认真做完自然是很好,但是大多数同学是不可能每个题都仔细揣摩。国考120分钟,135题,平均每个题目53秒,去除涂卡时间耕耘,每个题目大约在50秒左右。想用50秒认真做完一个题目,不简单。所以这就要求,用最短的时间内得最多的分数,而不是做最多的题目。如果以70分为参考,那需要每分钟得0.58分,这大概是一个常识题,或者是大半个数量、资料题,又或者是接近一个言语理解题目。所以,如果保证自己能够每分钟保证得0.58分,一定要把自己擅长的部分,拼命做好,保证正确率!这是根本!切勿过于追求速度。有些题目是不需要花大力气做的。2、什么题目不需要花大力气做。认真做数量关系你能保证每分钟拿到0.58分吗?我保证不了。通过几年的教学耕耘,大多数同学跟我一样都不能。所以,数量关系去找一些技巧是很重要的,不管是什么类型,重点学技巧,那种按部就班的做题方法,太费时间,不建议用。所以数量关系15题,10分钟左右。常识题就更不要费力气了,知道就是10个题,5分钟,最多了!因为常识题目,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再研究还能研究出花来???另外就是图推题目,刚发下试卷检查的时候,不动笔,5分钟也差不多了。把上面这几块,简单做完后,留出时间重点突破黄金三题型!3、黄金三题型,留出充分时间,但注耕耘意的是,学会弃题!120-10(数量)-5(常识)-5(图推)=100分钟。资料分析为白金题型,最最最重要的题目!拿出25分钟做,最多不可超过半小时。一般一套题目都有1.2道难题或者费时间的啰嗦题,果断弃题。正确率在百分之85。每分钟可得0.7分左右,值了!100-25=75言语理解。40题,32分左右,35分钟做完。正确率80%。0.73分,也值了。还剩半小时。判断推理。除去10个图推,还有30道题目。用30分钟做完。正确率80%。也得0.7以上。。所以耕耘的观点是抓住重点黄金三题型,时间保证,正确率保证,基本没大问题。4、弃题,重中之重。一定要学会弃题,一旦碰到平时不常见,而且根本摸不着头脑的题目,比如言语理解有时候一些两字超短填空题,读一遍没头绪,直接弃题。每年考试都有几个难题,这类题目虽然不多,一共也就6.7个的样子,关键是费时间啊,正确率还不高。5、做题顺序。以我的经验。先做图推(发下卷子就开始看),再做常识,然后做三大题型(优势科目先做),最后数量。二、提高做题速度。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练习的时候要多注意速度了。就两点,一是大量练习;二是多总结。1、大量练习。这点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没有大量的练习,想冲过公考这道关,很难很那。所谓的成绩也不是听完直播课,线下课,甚至是盗版录播就能快速提升的。听课那叫知识输入,自己做题才叫输出。多输出才能找到做题的规律。进而提高熟练度。2、多总结。这点比练习还要重要。有很多同学问我应该怎么总结呢?其实来讲,总结的目的就是划分归类,同等类型的题目用一套做题方法做!这就耕耘是总结的目的。公考行测无非就是三大黄金题型占大头,三大题型中再细分也就40、50个小题型。那自己听课的时候,那种题型用哪种方法应该熟记于胸。等下课后搭配着本题型大量的练习,先熟练运用。等做题的时候给题目归类,属于哪一类的用哪种方法。一开始可能做题很慢,常常想不到方法,但时间一长,方法烂熟于胸,自然速度提高。比如言语理解中,一看到排序题,就想一定要找选项之间补得不同;一看到意在说明题就先招对策。类似的问题都是自己在练习中主动归类。三 、错题本需要吗?我认为不需要。对于公考来讲,不需要把每个题目都搞懂,尤其是一些比较偏的题目。相反的是,你需要一个“好题本”,把遇到的好题,比较典型的题目分门别类的整理到好题本上,自然能加深自己对类似题目的印象。也能进一步提高做题速度!
鱼京自心
四川省2022上半年录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能力测验属于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满分100分。其中数理题是行测的一个题型,那么有的小伙伴想知道四川省公务员考试数理题占比大吗?下面上岸鸭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行政能力测试是四川省考最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能拿到70分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行测数学运算总共10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相比于其他题型,数理题的占比实在是不大。
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一共10题,总分10分左右。主要考察考生对各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
行测中的黄金题型绝对是资料分析,总共15-20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保证正确率只要付出时间是可以的,90%以上的正确率这部分最好保证。这部分考察读取数据、分析题意、计算能力。私下联系的时候多做几套题熟悉,再运用常用的计算公式即可。
言语理解是仅次于资料分析的题目。总共35道题。每题分数在1分左右。主要是因为其题量大需要快速做完。通过强化训练,85%以上的正确率绝对是可以达到的。
判断推理总共35道题每题分数在1分左右,解答它的方式方法比较多,也有较多的技巧性的东西,必须要拿下这个模块的原因是判断推理的占分可能比言语理解的更高。
行测数学运算总共10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相比于其他题型,数理题的占比实在是不大,大家也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到一道题上。欢迎大家关注上岸鸭公考网获取更多的四川省省考信息领取资料!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