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1015
我觉得没有好不好考的说法,只有自己努不努力咯。要是好考的话,个个都是公务员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性还是挺大的,也要看你这个专业的职位抢不抢手啦。自己要好好加油,抓紧时间复习。我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看到推荐的是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来复习,相对其他的复习资料而言,通用教材还是挺不错的。好的教材就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说得还是有道理的。加油吧。
小馋猫儿richard
行政管理考公务员比较难,不单单是行政管理这一个专业,而是所有专业考公务员都比较难,因为公务员报考基数大,公务员岗位少,所以竞争压力比较大。
但是行政管理专业相比其他专业考公务员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马哲、外语等方面的学科,行政管理的同学在大学期间都会接触,都是要学习的。而且行政管专业的学生所能学习到的知识理论更多,这些理论知识对于考取公务员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那些重复的科目,可以令考生备考相对轻松。
行政管理考公务员总共考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和申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郑小包允在
三个月时间是否够用,要根据你的个人情况进行安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建议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提前备考。1、地方公务员考试(省考)报考人数多,竞争大。可以在《职位表》发布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筛选岗位,报考限制条件多的岗位,竞争会相对小些。2、省考考试科目通常为申论和行测,有些岗位还会有专业科目。①申论高分需要考生掌握写作技巧,也需要储备一些社会热点及时政知识。②行测包含判断推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常识判断,每一个专项都需要认真备考。3、掌握了知识点及答题技巧以后,还需要通过做练习题、历年真题,检验学习的效果。针对不足之处,加强练习。
maymay552000
2012年的国考是在2011年11月27日进行的。每年的国考都是前一年的11月份进行。我刚好参加了2012年的国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没能进面试,但是达到合格线了。当时公司里很忙,复习资料没时间做。个人觉得,只要你用心去准备,就一定能考上的,公考族一般都是毕业生、上班族,前者忙于找工作,后者忙于工作,重心都不在准备考试上。所以只要你肯下工夫,就一定可以考上的。
你真美呀?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即将启动之际,从公务员考试政策及自身方面分析,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位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对自己而言才是最正确的,也是考试成“公”的关键因素。1、熟悉招考政策只有充分熟悉招考政策,才能正确备考,以免最后因政策信息了解不对称,而造成报考失败。在2018年国考启动前,考生可查看2017年国考政策汇总点击查看。2、岗位因素要熟读公告,了解招考条件。要明确招考人数和报考人数,岗位要求。①招考人数。建议选择招考人数比较多的职位,报名时,如果出现自已符合条件的那几个职位的报名比例相近,可选择招考计划人数比较多的职位报名,这样较为稳妥,过了笔试,面试胜算的几率会比较大,避免招一个人而出现黑马。但是如果你准备的非常充分,报考的又是高端的岗位,自己心里面把握也不是很足,那么建议报考招一个人的岗位,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去想,所以报考人数理论上也不会有很多,特别对于有实力的考生,他不会冒招一个人的风险,这样也就规避了和高手的竞争。②报考人数。要密切关注每天的报名信息,查看所报职位的报名情况,包括报名人数和报考比例(报名人数:计划人数)。在正式报名之前,一定要密切关注自已符合条件的那些职位的报名情况,选择报名比例较低、竞争不是很激烈的职位。③岗位要求。仔细研究职位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职位。公务员的职位要求中主要有对学历、专业、政治面貌和工作年限等方面的要求,报名时,一定要看清所报职位的相关要求。比如要求法学专业、过司法考试,那么,其他专业的其他学历人员就不能报考这一职位。④考生在报考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疑问,保险起见,建议提前跟招考单位联系确认咨询,咨询电话在该职位表后面。3、地区因素两个优先。第一,地区优先:如果你必须要在某一地区工作,那你就在这一地区寻找适合你发展的单位和岗位;第二,岗位优先:如果你特别想从事某一行业,可以不受地区的限制,本地没有你想要的岗位,你可以在周边地区寻找自己想要的岗位。从某些方面而言,好的地方的竞争明显竞争大于次一点的地方,所以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你的竞争对手必然很强大。当然,如果你准备的很充分,或者对于地区要求较专一,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加油吧!4、自身因素首先是自己的职业规划。比如,个人未来发展方向、性格爱好、要在哪里定居、想要什么岗位、想要什么薪资待遇。这些都是主观的因素,你明确了这些东西,筛选出适合自己并感兴趣的工作岗位,才能够胜任并且工作也会愉快。然后还有明确自己的专业以及专业所属大类。不同学校专业设置有差别,一定要提前确定学校学位证的专业大类,方便后期确定可以报考的岗位。在确定报考岗位的时候,建议从专业到大类列出备选岗位,专业区分越细越能筛选竞争者,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机会。最后是明确自己的“硬件”怎么样。学历、专业、工作经验、政治面貌等。有一些岗位是有这些要求的。仔细的阅读招考公告,了解这些条件。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