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8

阿岚懒懒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行政执法考试技巧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们是MJ

已采纳

众所周知,国考申论笔试大都以能力为导向,即申论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各种能力会在材料和题目设置中体现出来,用申论试卷来检查、衡量考生是否具备相关能力要求。通常而言,能力要求与题目设置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但相同的能力要求在不同类别的职位中略有不同。就行政执法类岗位而言,在《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中定义如下:“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是指依照法律、法规对行政相对人直接履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职责的公务员,其职责具有执行性、强制性。1.纯粹的 执行性 。只有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权,而 无解释权 ,不具有研究、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的职责。2.现场的 强制性 。依照法律、法规现场直接对县体的管理对象进行监管、处罚强制和稽查。此类行政执法行为无需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当场就可以做出行政决定。这两点与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区别尤为明显。

通过对2022年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科目考试大纲和2021年四川省执法卷的真题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应的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阅读理解能力、 依法办事能力、公共服务能力 与文字表达能力。虽然大纲要求新增了两个能力要求,但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两个常规要求几乎没有发生变化,需要考生把握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为帮助考生全面备考,我们一起来解读国考申论笔试三类试卷所考查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应的概括归纳题的细微差别,帮助大家以不变应“变”,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行政执法岗中的申论材料往往会以执法类素材、案例为主,不管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阅读理解能力依旧是考查的重点,这一能力最直接测查该能力的题型便是归纳概括题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我们掌握了阅读理解能力考查规律及本质后,考生的疑惑就能迎刃而解了 。

一、阅读理解能力在不同职位类别中的要求

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通常以给定资料为载体来设置不同的答题任务,考查考生对给定材料的理解程度,即要求考生在理解题意和给定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作答。

副省级: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相关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 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思考资料内容, 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市地级: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行政执法类:准确理解归纳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对所涉及的观点和事实进行恰当的解释, 并作出合理的推断 。

从定义来看我们会发现执法类职位中的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是国考申论副省级大纲中的 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加和 。概括归纳题可涵盖所有申论答题要素,执法类考查的阅读理解能力,部分答题要点(送分点)可直接在题目要求的指定材料范围内或相关材料中寻找,但若想得高分,则需要理解依法行政的原则、执法理念、执法措施、办法以及价值观、思想的概念内涵。因此,提醒报考执法类岗位的同学一定要针对考情专项学习,掌握好执法原则、理念等专业的行政执法岗名词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申论笔试中获得领先优势。

二 、真题示例

假如你是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请根据 “ 给定资料1 ” ,对H区采取 “ 一盔一带 ” 安全活动的工作方法进行总结概括。(15分)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2021年0327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行政执法)第一题)

参考答案:

1.坚持依法治理,通过法律震慑民众,加强执法管理,坚持现场查处与自动抓拍相结合,明确处罚范围,全面加大查处力度,提升警示作用;

2.坚持宣导先行,创新宣传方式方法,采用线上直播和线下进社区头盔共享形式,让居民了解安全头盔使用方法,提升居民佩戴头盔意识。

3.坚持社会共治,部门行业协同,交管部门联合该区外卖、物流企业开展警企联合劝导活动。

真题解读:

先精准审题。

本题是一道归纳概括题, 而且还有身份限制,和我们所见的常规的题目不同之处在于,提前给考生限定了答题身份,即 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要求考生根据 “ 给定资料1 ” 对H区采取 “ 一盔一带 ” 安全活动的 工作方法 进行总结概括。 行政执法岗 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体现在:一是阅读“给定资料 1 ”,全面理解给定资料 1 各段的 段落大意 ,不放过与题目相关的任何有效 答题要素 ,准确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 二是准确理解 行政执法的工作方式 ,并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 在概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推断 。考生在阅读时要透过内容纷繁的材料,准确提取要点 , 适度扩大概念外延,积累规范的表达词汇 。

带着作答要素去材料中寻找要点。

依法行政的方式是: 1. 转变观念,培养法律意识,转变“人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2. 学法懂法,提高依法决策能力,统揽全局,依法决策; 3. 恪守行政道德,打造“责任行政”; 4. 坚持政务公开,积极接受监督 。我们可以根据 “ 给定资料1 ”,找出 H区 规范“ 一盔一带 ” 安全活动 的具体做法,将其套入上述执法类方式的规范化表达当中,还需要分析推断对应执法方式哪一条,找出共性和本质。

整理要点撰写成条。明确语言格式,用总括句+阐述句这种形式来书写答案;明确“总”的来源,具体深入依法行政领域探讨。多积累行政执法类专有名词的内涵,积累规范化词语表达,形成法治思维。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职权法定、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 诚实守信、 权责统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总而言之,概括归纳这一类型的题目需要考生根据字数要求和自身归纳总结能力来选择是否将答案要点呈现为总分结构,也就是说写成总括句+阐述句这种答题形式 。何为“总分”的语言格式呢?简而言之,就是具有层次分明,语言简约,形式规范的语言组织答案要点。这样 便于阅卷老师阅卷给分,考生需要将这一思维系统化,经常训练形成思考记忆,帮助我们在笔试中斩获高分。

公务员行政执法考试技巧

86 评论(8)

祖国的砖。

在2022年的考试公告当中,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揭示出今年的考试卷子分为甲、乙、丙三类试卷进行考察。甲类属于省直、市州直类的岗位,乙卷则属于县类岗位,丙卷在往年属于面向社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开放的试卷,但今年正式变更为“行政执法类”。这让很多同学颇为头疼,因为无论是过去吉林省自主命题,还是现在参加联考,我们都没有考察过这一类型的试卷,因此同学们不知应当如何复习。事实上,考生们不用担心,这类试卷早有可借鉴的复习方向,并且也有快速的解题技巧。

一、判断主题

考试之所以要对类别进行细分,是因为部门岗位的人才需求大不相同,测查的能力也并不一样,因此,在吉林省参加的联考也更随着国家整体的命题趋势,已经开始对应人才类别,划分考试内容。行政执法类,就是基层执法者对应的类别,例如:城管、司法警察等岗位的应聘者,会被测查这一种主题。题目的主题就是“法治”,并且材料通常“接地气”,白话较多,例子较多。

对于这类考生来讲,反而有明确的复习方向,可在考前阶段,集中执法原则、有代表性的执法案例、与法律相关的诗词。只要做好这些积累,我们在考试时就不会慌张,其实这类考试的大主题、主旋律一直都是“法治”。

二、重点看什么题型

虽然这是全新的一个类别,但我们从全国来看,行政执法类试卷,仍会围绕着几个基础题型展开——概括、综合分析、对策、应用文、大作文,因此考生并不需要额外重新学习基础课程。

但它着重测查哪些题型,我们还需聚焦政府信息,仔细分析。在2022年2月9日,吉林省政府公务员考试网中,发布了一项《2022年吉林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招考报名今天开始》的通知,在这一通知当中,明确的告诉了考生,行政执法类会侧重考察考生“依法办事”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分别对应的是对策题和作文题,因此这两个题型是重中之重。

三、怎么答

“依法办事”,这个词汇中我们能看到“办”这个动词,这对应的是具体执行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这里侧重考察在“对策题”。接下来我们再看“依法”,这个词汇透露出,考生写的对策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法规处理事件,这样一来,在考试卷中很可能会看到国家或地方在办案时相关的法条、流程。考生需要按照规定好的事件处理规定,提出对策。而这一能力在2020年吉林省考试乙卷当中,早已经有过考察。

2020年乙卷第三题,就曾经考过“针对J县电线杆乱象,提出解决措施”这一题目,在考生看到前面文段时,虽能够推出对策,但思路是混乱的,可是如果考生仔细观察会发现,材料的最后一段,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去年J县开展大调研活动,成立大调研办公室,关键点关注基层治理中的薄弱区域、盲点区域,着力解决跨地区、跨部门、跨事权的三跨问题,要求对发现的三跨问题立即启动处理机制,迅速进入上报、流转、解决流程。农村废弃电线杆的处理问题被反映上来,大调研办公室将其定性为典型的“三跨”问题,并责成县建设局牵头立即着手解决。”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解决问题的步骤早就有了规范,考生只要依法办事、依规办事即可,将电线杆乱象按照三个步骤进行作答——第一步,上报;第二步,流转;第三步,解决。考生需要做的是把前文中散落的小对策,安插在三个步骤当中,做个排序就可以了,因此它并不难。

而“公共服务能力”则可能体现在诸多方面,既可能体现在对策题当中,也可能会在作文中彰显出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依法治国也应当体现服务意识,让执法的琴键随群众的需求而律动。这样的情况,在2018年黑龙江年(公检法)类的作文中早有显示,2019年江苏b卷也考察过“善治须达情,达情始近人”,2020年江苏b卷的作为,也是类似的话题,因此,考生可以着重联系这几套卷子中呈现出的文章,这样在考试时,就能快速、高质量的完成一篇作文了。

因此,在复习常规题型的基础之上,考生应当着重做一些对策、作文类的题目,练习其它地区行政执法类的考卷,这些都能让考生事半功倍,快速解题。

286 评论(14)

妮儿1212J

知乎上有公安《高级执法资格》超详细吐血通关经验贴!

305 评论(9)

海鲜饭泡粥

1、先对备考攻略一章详细阅读,了解其中的重点部分,结合自身的复习时间,对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划线作出标注。

2、用三到五天时间重点复习刑法一章,对其中有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有争议的地方可以再内部交流群互相探讨。

3、  用二到三周时间将高级考试真题做一遍,做完后结合官方答案及解析对照一下自己做错的原因,毕竟历年真题才是最权威的,在这期间不要做任何所谓的模拟题。

4、  用一周时间将讲义中考试大纲新增考点部分复习一遍,对其中划出的重点部分要重点记忆,毕竟新增部分每年必考。

5、  结合前期做的历年真题对案例分析答题技巧一章进行复习,复习完后可以再做一遍案例分析题。

6、  用一周时间对热门考点章节进行学习。

7、  用一周时间将前述学习内容再复习一遍。

8、  考前一周将真题做一遍。

考试题型和内容

高级考试时间从2017年开始由原来的120分钟改为150分钟,试卷分值为100分,由选择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组成。其中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不定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15分;论述题2题,每题20分。

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中,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反恐怖主义法、办理行政案件程序、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试题所占分值不低于总分的50%。

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枪支管理法、民爆危险品管理的法律知识、出境入境管理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民法典试题所占分值不低于总分的10%,其他法律法规在试卷中都有所体现。

20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