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哒小胖纸
很多同学在判断推理复习过程中,经常会觉得真假话问题毫无思路、无从下手。其实真假话问题技巧性还是很强的,我们在做题过程中,要明确每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找准矛盾关系,理解矛盾关系的最大特征就是互为一真一假,这样再去做题的话就会简单许多了,这有一道格燃教育的例题你可以看下:1.一件盗窃刑事案件中,警方抓获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进行质问,他们是这样说的:甲:是乙作的案;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丙:丁是案犯;丁:不是我作的案。且四句话只有一句是谎言。如果以上为真,则: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丙;B.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乙;C.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乙和丁;D.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乙这道题中虽然出现了四句话,且只有一句话为真,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其实我们分析每一句话之间的联系,能很快找到丙和丁互为矛盾关系,根据矛盾的定义可知丙和丁必有一真一假,剩下的甲和乙两句话就必为真话了。【答案】C。参考解析:题干中丙丁的话互为矛盾关系,即必有一真一假,故甲与乙的话皆为真话。根据乙的话可知丁作案,所以丁的话为假话。故正确答案为C。
夏雨落荷塘
假言是先假设一个条件发生,看会产生什么结果。比如“张三说:如果明天天气好,咱们就去爬山。”这句话并不预示着明天一定天气好,而是在真的天气很好的情况下,咱们约定一起去爬山。那么,什么情况下,能说张三食言了呢?相信大家也都能答出来:就是明天天气好,但是张三没去爬山。这个例子比较好懂,但也可能有同学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下面来看下两种情况,大家也思考下,这些说法是不是原话的矛盾。情况一:明天天气不好,张三没去爬山。这算不算违背诺言呢?其实不算的,这里大家要理解什么是假言,假言命题是预先设定一个条件发生。换句话说,我们只考虑明天天气好的情况。那万一天气不好呢?这种情况下,这个承诺的前提都没有,也就自动失效了。再举个例子:如果明天发工资,晚上就出去大吃一顿。那如果没法工资也去吃大餐了,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因为我压根就没说没发工资的情况。总结一下:假言的矛盾,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实际发生的。情况二:前边例子的矛盾能不能是“如果明天天气很好,我也没有去爬山”?这也是不行的,因为这还是一个假设。大家记住一句话:必须用事实才能反驳假设。也就是说,假言的矛盾一定不能再是假言,只能是既成事实。好的,最后总结一下。如果明天天气好,那么我们就去爬山。它的矛盾应该是:明天确实天气很好,但是没去爬山。也就是说:“如果A,那么B”的矛盾应该是“A且非B”,前提发生但是结果没有发生。例1、张明说:如果选李明当教练,那么王芳就要当领队。李红说:我不同意。以下哪项最符合李红的意思?A.选李明当教练,但不能让王芳当领队B.如果选李明当教练,就不能让王芳当领队C.不选李明当教练,但要让王芳当领队D.如果不选李明当教练,就要让王芳当领队理解了上边的知识,这道题就比较好选了。前提是,李明是教练,结论是王芳是领队。它的矛盾就是:李明是教练但是王芳不是。C项,李明不是教练,不符合“假言的前提必须要发生”这个要求;BD还是假设,不符合“用事实否定假设”这个要求。
danyanpimmwo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真假话问题的解法,比如:矛盾法1)适用题型当题干的命题间存在矛盾关系时,可采用矛盾法解真假话问题。2)运用说明第一步找到题干中存在的矛盾(一找);第二步绕开矛盾判断其他命题真假(二绕);第三步回头判断矛盾真假(三回)。[一般,第二步即可找到答案,无需进行第三步。]3)三对矛盾关系①所有是和有些非;②所有非和有些是;③某个是和某个非。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又必然一真一假,利用矛盾的这一特征,就可解决这类真假话问题。反对法1)适用题型当题干涉及反对关系时,需用反对法解真假话问题。2)运用说明反对法的步骤和矛盾法类似,只需将一找二绕三回中的矛盾全部替换成反对即可。3)反对关系反对关系包括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互为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可以同假;而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可以同真。解题时,可利用这一特征来解决该类的真假话问题。假设法1)适用题型当题干的命题间没有关系时,在找到矛盾或反对关系后仍不能确定其他命题的真假时,此时需考虑用假设法来解题。2)运用说明假设某句话为真或为假,由此得出结论,再判断结论是否违背题干。如果违背题干,说明假设不成立;反之,则说明假设正确。行测备考或参考(行测解题技巧)
莎拉爱吃沙拉
判断推理论证试题中假设类题型出题频率非常高。考生在做此类题目时由于方法不得当,失分现象十分普遍,下面给各位考生介绍一下论证题中的假设类题型。由于假设是一个论证的潜在的前提,是前提到结论的桥梁,因此,相当多的论证题都围绕假设作为出题点。假设、支持、削弱、评价这四种题型在整个逻辑推理题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支持、削弱与评价这三种题型的答案方向多是针对段落推理的隐含假设。所以,假设在整个论证推理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假设是逻辑测试的一个中心环节。一、题型特点题干给出前提和结论,然后问题为:假设是什么、需要补充什么样的前提、基于以下哪一个假设,上述结论隐含着下列哪项假设、下列哪项是上述的前提、上面题目的逻辑前提是哪个、再加上什么条件能够得出结论等等。二、假设的含义假设是支持作者结论的并明确说明的前提,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连接,是作者推出结论依靠的东西,下面给出假设的定义:假设是使推理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具体而言,若A是B的一个必要条件,那么非A→非B,若一个推理在没有A这个条件时,这个推理必然不成立,那么这个条件就是段落推理的一个假设。由于假设仅仅是推理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也就是上面推理成立所必须的东西。但许多考生往往认为,如果有了这个假设,上面的推理一定成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对的,因为假设仅仅为使“推理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还可能需要其他条件共同作用,上面推理才能成立。所以我们找到了推理的一个假设,并不能够肯定段落推理必然成立,我们只有找到推理成立的所有必要条件,才能够得出一个确定性的结论,推理才能够成立。不过在考试时,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使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尽管不能保证推理一定正确,但由于答案不需要充分性,所以这个假设的题目就能回答正确。三、假设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否定代入法。假设题目,我们可以首先排除明显的无关选项,然后用否定代入法验证,即在剩余的选项上“加非”,寻找最能削弱题干的一项,就是最佳答案。定位假设性选项。首先,观察论点和论据是否出现概念的跳跃。若有,则跳跃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假设。其次,命题论证范围是否前后一致,范围实际上就是论证的条件即假设。即所谓的搭桥。干扰选项的排除。对原文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引述不是假设,即重复题干的意思不是假设;超出原论证或与原论证无关的不是假设;题干进一步推论不是假设。假设题的逻辑关系是最严密的,吃透假设题就比较容易体会逻辑推理过程,从而可以对别的题型举一反三,所以它是逻辑考题中最重要的一种题型,由于答案给出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假设题的解题技巧也很明确。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