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29

馋猫也优雅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前三周怎么安排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螃蟹横走

已采纳

提前一个月左右,如果平时比较忙没有多少学习时间的话应该更加提早准备行测和申论。

公务员考试前三周怎么安排

351 评论(9)

北极星爱吃鱼

2020年国家公务员公告尚未发布,按照历年情况来看,预计会在10月份发布,所以从6、7月开始就可以复习了!

基础理论学习:公考的知识非常的庞杂,涉及面相当之广,凭自己瞎琢磨,那真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事儿,当然了如果你是天赋异禀的选手请忽略这句话。行测一共考5个板块,抛开常识这一块,还有言语理解、逻辑判断、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这些板块既设计文科知识也包含理科知识,所以不去系统的学学方法自己琢磨难度高费时间,基础方法的学习预计一个月。

专项练习:经过前期的基础理论学习接触了大量的方法的你目前的状态就是坐拥宝藏,但是看得着吃不着。学了方法但做题习惯还没改过来,做题习惯性用本能,用语感做题。这样子是万万不行的,所以需要大概20天时间做专题巩固方法。这个时间段做题不需要计时,放肆的做,主要是练习自己的准确率。

刷题训练:经过前期的夯实基础,接下来就需要一些真刀真枪的训练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卡着时间做题了,限时训练每一个模块的题目,老师精讲突破重难点,补短板。

模拟实战:这个阶段一定要有,不模拟完全拿不准时间分配,做题状态的把控,精神专注了的调整等。很多人仗着自己基础好,觉得模拟可有可无,最后在考场上慌了神,就非常遗憾了。再提醒一次:全真模拟这个阶段非要重要!一方面练习将各个模块融汇到一起,另一方面需要磨练自己坚持做题两个小时的精神状态和坚持度。

321 评论(14)

天津小吃好

:报考公务员需要准备的有毕业证、身份证及照片,其报考条件是: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具有良好的品行;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

考生无需提前准备什么材料,只需要等到公告政策发布后,按照要求报名即可。以下是前中后期的几个注意事项:报名前:提前考虑清楚想要报考的职位,避免最后临时乱选;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及时向报考单位咨询。

报名注意事项

1.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要认真考虑,慎重填报,严肃对待。

2.由于需要填写的注册及报名信息较为详细,为了确保报名资料提交成功,加快报名速度,建议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前,先将需要填写的内容用记事本编辑录入。在网上填写报名表时,将已准备好的资料一一粘贴到表中即可。

3.考生报名截止前,退回补充资料的考生,需按招考部门要求修改或补充完所需信息后,再进行一次报考及提交职位操作,否则招考部门将无法审查到考生信息。考生报名截止后,审查状态为退回补充资料的考生将无法修改个人信息和报考职位(含职位恢复)。

4.为防止他人修改报考人员的个人资料,报考人员注册或登录完毕后,必须退出系统并关闭浏览器。

基本报名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00 评论(9)

sophiabruce

公务员考试一般是越早准备越好,大四开学初准备是可以的。公务员考试宜早不宜晚,要提前制定复习计划。每年国考不乏裸考的人,或者复习就是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复习到哪,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建议大家根据备考时间长短,可以制定每天、每周、一个月的复习计划和目标,这样复习完上战场才有底气。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

343 评论(13)

十架方舟

考公务员要怎么准备?一、两证需配齐1、身份证考生必须带齐本人有效身份证(与报名时一致),才可以进入考场,所以身份证千万不能忘,如果考试前丢失,一定要及时到有关部分办理临时身份证。为防止考试当天手忙脚乱,建议各位考生,前一天晚上一定要把身份证和准考证放与文具放在一起,放在显眼并且整齐的地方,避免漏拿。2、准考证准考证也是证明你是考生身份的重要证件,同时也需带齐准考证,方可进入考场。建议考生一定要多打印几张(在未发草稿的情况下,也可以把这个作为草稿纸),避免准考证丢失以及漏拿的事情发生,并将其与身份证一起放在文具袋中,保证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二、考试工具1、笔包括两种类型的笔,都是需要大家准备好的:一种是0.3-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钢笔或者黑色签字笔,用于填写试卷相关信息;另一种就是2B铅笔,主要用途就是涂答题卡。每种笔建议携带2-3支,防止出现意外情况。2、橡皮橡皮也是考生自备,建议各位考生,选择擦拭轻松的橡皮,并且建议选择形状规则的正方体,可以帮助考生解决图形推理中的一些问题。在使用橡皮过程中不要过于用力,防止破坏答题卡。3、尺子量角器直尺、三角尺、圆规、量角器也不要忘记携带,因为公务员省考考试中给出的相关图形都是可以用尺子直接量出的,节省计算时间。以上文具建议去大型、正规文具店购买,避免买到假货。4、文件袋考试一般不允许带入有文字的东西,所以建议各位考生准备透明、结实、大小适宜的文件袋,方便携带两证及文具,使用前一定要注意文件袋的密封性以及干燥性,避免漏掉甚至破坏重要物品。

162 评论(13)

文姐吉祥

公务员考试的备考靠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要靠平时的积累,也就是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吧。因为公务员考试的知识面相当广,如果不靠平时的积累,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是根本无法答出正确的答案的。就拿行测来说,行测考试内容相当广,有法律、政治、经济、人文、数理和行政等知识,因为现在是依法治国,法律知识占多,毕竟公务员考取后是要依法行政的,因此学文科的比如法律、政治经济学等考生占优。另外,在120分钟内完成140题,要求考生有极快的做题速度和能力,因为大约几十秒做一题,好多考生反映根本做不完。因此,平时考生备考时应当借助诸如jint的速读记忆训练等工具来着重练习提高做题速度,因为这些工具旨在提高人的大脑反应能力,还内置了百科知识,还可以通过练习提高人的阅读速度的同时阅读许多百科知识,可谓一举两得。申论主要是考察考生的政论文写作能力,要求在120分钟根据所给的材料写出一篇6000字以上的政论文,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了解国际国内的政治大事,还有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平时还要多看《新闻联播》《半月谈》等,还要加强写作,写得多自然书面表达能力就强了。在这方面文科生也是占优的。

86 评论(9)

南宫亦忆

近年来国考热度不减,考生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及早进入备考状态,才能成功上岸!对于准备参加今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而言,这段时间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详细复习计划、有效提高应试能力,这是考生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此外,答题速度和准确率是我们顺利上岸的两把利剑,所以,复习过程中要兼顾速度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对此,华图教育)提供分四个阶段复习的方案供广大考生朋友参考,以便做好冲刺准备。第一阶段:熟悉考情阶段。(此阶段建议用时1周)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出题情况及发展趋势,从行测试题的演变中找到变化和特点,掌握申论阅卷的基本要求,把握备考方向。所以,本阶段建议大家将12-17年的国考真题按照每天一套的节奏全部做一遍。公务员真题是许多专家精心编纂的,每道题都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才最终出现在考生面前。因此,真题是公考复习的必备材料,但是我们绝不能把真题简单地当成“题”做,而应该把它当成攻克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教材”反复研究。所以,即使大家已经做过近5年的国家公务员真题,也要再重新认真“做”一遍,仔细琢磨每一道“题”。重新做题的目的不止是要研究每一道题,还要对整套试卷进行整体分析,研究模块的题量分布、难易区别、模块特色,也要对近5年试卷的题目特点做对比,观察国考的整体变化和趋势,为我们复习找准方向。最重要的是要看到自己的薄弱点和知识盲区,统计每个模块的错误率并分析问题所在,进而科学合理的分配答题时间。第二阶段:重点备考阶段。(此阶段建议用时2-3周)通过大量的做题、练习、分析、总结,将练过的每个知识点彻底学明白,提高做题质量,把握做题速度,找到二者最佳平衡点。本阶段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答题特点,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计划,刷题建议安排时间针对某个模块的试题进行集中练习,逐个知识点突破。同时,每天晚上做总结非常关键,对当日的错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知识点,从而认识到解题技巧的不足。对每个题目都应该仔细思考,不懂的地方查找资料,当日事当日毕,不留任何疑问,只有这样,大家以后刷题才能更有针对性。此外,本周开始至考试前一周,建议大家每天上午抽出半小时刷30道常识题,每天积累一点点,对考试中的常识和类比题目会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晚上抽出半个小时看人民时评网,人民日报等的新闻时事,培养申论思维敏感度,积累好的词汇。关于申论,大家需要多写,多练。把近5年的国考真题都尝试着写一下,并对着答案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掌握答题要点以及采分点,快速提高申论答题能力及技巧。第三阶段:查缺补漏阶段。(本阶段建议用时1周)此阶段必须做到两件事:第一、回归旧题,翻看错题。第二、夯实基础,牢记答题思路,掌握考试知识点。行测:刷错题。对曾经做错的题目,摒弃原有错误的解题思路,用正确的方法解题,对掌握不牢及易错的知识点要留意、消化,有针对性地突破知识盲区,对应刷题进行巩固。申论:重新梳理前期做过的试题,认真分析答题时遗漏的要点,再做一遍分低的小题,将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从语言表达方式、答案要点的排布和逻辑性等方面进行对比,提炼语言总结,查找遗漏原因,为以后答题积累经验。第四阶段:冲刺阶段。(此阶段建议考前1周)此阶段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即:调整心态、巩固记忆、充实信息、提高应试技巧。逐渐减小复习强度,复习重点放在偏记忆性的学科,如常识、成语积累、词语辨析等。本阶段不建议对知识点做全面的复习和梳理,建议大家对国考中出现最高频的考点进行归纳和总结,针对必考、常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强化记忆。此外,本阶段还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应试策略,比如:确定考场上的答题顺序、什么类型的题目不能丢分、什么类型的题要快速放弃等等。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调整作息时间,坚定信心,适当放松,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考场上,要放松心态,摒除杂念,稳步开始,早入佳境,快速答题,平稳结束。按照“由先到后”和“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进入良性的考试状态。

8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