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3

瞳言無忌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解析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零碎的回忆123

已采纳

【注:答案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数量关系

31.「答案」A.600

「解析」 6x=5(x+10+10),x=100, 6×100=600

32.「答案」B.2.5

「解析」 =1.5, 3-1.5=1.5,10÷4=2.5倍,选B.

33.「答案」B.15

「解析」12+10-(50-34)=6人, =15种。

34.「答案」D.36

「解析」90到110之间只有96和108是12的倍数。

假设总人数为96人,甲-m=96×1/3=32,甲+m=96×3/4=72,甲=52,乙=34,96÷6=16人,甲调给乙52-16=36人。

35.「答案」A.19

「解析」144=2×2×2×2×3×3,只能是2,8,9和3,6,8.2+8+9=19,3+6+8=17,则所求为19.

36.「答案」D.100

「解析」 2×(3x+2)=7x-6, x=10.3×10+2=32, 32×2=64, 32+64=96,95+5=100分钟。

37.「答案」C.600

「解析」 [(1-1/3)x+500]×(1-1/9)+400=2x, x=600.

38.「答案」D.11/16

「解析」 1/2×1/2=1/4.1/2×1/2×2×1/2=1/4.1/2×1/2×1/2×3×1/2=3/16.1/4+1/4+3/16=11/16.

39.「答案」A.33

「解析」(25-13)×8×9=12×8×9吨,需要增派车辆11×8×9÷24=33辆车。

40.「答案」B.99

「解析」设这篇论文的第一页页码为x,这篇论文论文共有m页,(x+x+m-1)×m÷2=1023,即(2x+m-1)×m=2046,2046=2×3×11×31,则m=11, x=88,本题所求为99,选择B.

41.「答案」C.8元

「解析」设最便宜的书为x元,换书补了m元,则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x+26)×7÷2=100+m,化简为7x=18+2m.A项,若x=2,m<0,故不选。B项,若x=6,则题中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6-6)÷6=10/3,不选。C项,若x=8,m=19,符合题意,当选。D项,若x=14,m=40,不选。故本题答案为C.

42.「答案」D.甲10350元,乙9650元

「解析」 20000-300=19700, 19700÷2=9850元,9850+500=10350元。

43.「答案」B.6

「解析」设轿车的数量为x,面包车的数量为y,则4x+7y=79,y=1,x=18,不符合题意。y=3,x不为整数。y=5,x=11,符合题意,11-5=6,故本题答案为B.

44.「答案」B.4

「解析」1-50中的完全平方数有1、4、9、16、25、36、49,其中有且只有3个约数的是4、9、25、49,故本题答案选B.

45.「答案」C.23点整

「解析」设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为24.行驶时间只能是4、6、8、12、24,故每辆车的速度只能是6、4、3、2、1.乙+丙=24÷3=8,乙+丁=24÷4=6.故乙=2,此时甲=6,丙=6,丁=4.甲丙在出发后24÷(6+6)=2小时后相遇,即23点整相遇,故本题选择C.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解析

269 评论(14)

枣儿的爱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容斥问题”。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应用容斥原理来解题就是容斥问题。容斥问题分2类题型:1,求定值;2,求极值。在历年的考试中,基本上都是考察求定值的问题,而求定值又分为“二者容斥”和“三者容斥”问题,考试中也基本只考察“三者容斥”。所以,今天就“三者容斥”求定值的方法,华图教育专家详细讲解如下:一般来说,解题方法有两种:1、 公式法:题干的数据可直接代入到二者、三者容斥的求值公式中。三者容斥求定值公式:AUBUC=A+B+C-(AB+AC+BC)+ABC。2、 文氏图法:当题干所给数据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时,就需要利用该方法,进行思维性的理解进而解决问题。例1:某专业有学生50人,现开设有甲、乙、丙三门选修课。有40人选修甲课程,36人选修乙课程,30人选修丙课程,兼选甲、乙两门课程的有28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程的有26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程的有24人,甲、乙、丙三门课程均选的有20人,问三门课程均未选的有多少人?A.1 B.2 C.3 D.4【答案】B。华图解析:方法一:题干的数据可直接代入三者容斥的公式中,应用公式法解题。公式如下:AUBUC=A+B+C-(AB+AC+BC)+ABC,根据题意可得,至少选修一门课程的有40+36+30-28-26-24+20=48人,则三门均未选的有50-48=2人。方法二:读完题干可以发现,“选修甲、乙、丙课程”在题中是并列关系,那么表示其数目的40、36、30三个数字只能用加法处理,等于106;“兼选甲、乙、丙其中两门课程”在题中是并列关系,那么表示其数目的28、26、24三个数字只能用加法处理,等于78。这样原本题中的8个数字就变为4个(50、106、78、20),而这4个数字之间也只能作和或者作差,那么得到结果的尾数必为“2”或“8”。观察选项,发现只有B项尾数是2,因此,本题答案确定就是B项。这样应用尾数的思想成功实现了“秒杀”。例2: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则三项全部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 )种。A.37 B.36 C.35 D.34【答案】D。华图解析:读完题干,发现题干所给数据不是公式所需的,不能直接代入公式,那么利用文氏图解题。如图,如果该图形中包含的不合格产品种数按8+10+9计算,那么灰色部分包含的种数被重复计算了一次,黑色部分包含的种数被重复计算了两次,所以至少有一项不合格的有(8+10+9)-7-2×1=18种,所以三项全部合格的有52-18=34种。在题目的列式计算过程中,使用尾数法能够也帮助我们快速的确定答案,而减少不必要的运算。总之,容斥问题近几年的考察形式多偏向于例2,对思维性的考察加重,更看重大家对于容斥原理的理解,而非公式的应用。所以,对于千变万化的容斥题目,一定要理解容斥的基本原理,多做练习从而提高做题速度与正确率。

11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