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3

长春小熊猫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易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ingkong88888

已采纳

一年一度的国考即将来临,想要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们要尽早备考,这样成功上岸的可能性才会更大,当然我们在备考时也不能只注重备考时间的长短,更要掌握解题技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包含5大专项,常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这5大专项中数量关系是最难的一部分,也是广大考生最头疼的一部分,那2019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题有技巧吗?一、整除法当题目中出现分数、比例、倍数、百分数等数字时,或出现每、整除、平均等汉字时,我们可以优先考虑运用整除的方法来进行解题,即结合选项利用数字之间的关系,化繁为简排除错误答案,得到正确答案,从而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例题:学校有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先买进若干个足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变为3∶2,接着又买进一些篮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为7∶6。已知买进的足球比买进的篮球多3个,原来有足球多少个?A.48 B.42 C.36 D.30答案:A 中公解析:题目中出现了比例,优先考虑用整除的方法,例题问题为“原来足球有多少个?”所以找到和原来足球有关的条件“学校有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根据这句话可知,原来足球被分为8份,又因为足球都是整数个,所以我们可以确定原来足球的个数为8的倍数,所以一定可以被8整除,而选项中只有A选项能被8整除,所以可以判断选A。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出现整除的特征时,运用整除特征解题要比利用方程解题快速便捷。二、比例法比例法是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中很重要的一种题解方法,比例法具有操作简单,应用广泛两大优点。可以解决考试中的很多必考题型,比如普通比例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所以比例法对于解决数量关系题,既有效又实用。比例方法适用的题目特征为题目中出现比例或出现提高、多、快(降低、少、慢)等字样时。例题:某技校安排本届所有毕业生分别去甲、乙、丙3个不同的工厂实习。去甲厂实习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2%,去乙厂实习的毕业生比甲厂少6人,且占毕业生总数的24%。问去丙厂实习的人数比甲厂实习的人数:A.少9人 B.多9人 C.少6人 D.多6人答案:B 中公解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去丙厂实习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2%-24%=44%。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甲、乙、丙三厂的实习人数之比为32%:24%:44:%=8:6:11。根据已知条件,乙厂比甲厂在比例上少了2份,实际少了6人,即1份是3人。所求的丙厂比甲厂在比例上多了3份,也就是说,实际上多9人,选择B选项。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易错

290 评论(13)

キーちゃん

【导语】常识类题目作为行测考试中的常客,在试卷上设置基本是放在试卷的第一部分,在行测考试备考中,常识题目对于好多考生而言,范围太广,内容太多,往往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在行测考题中,历史人文的题量都占了很大一部分。在复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把应知应会的内容掌握住,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易错点要有总结归纳。易错点来自于考生自己的知识点盲区,还有来自于相关知识在日常认知里的错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考点记忆,特别给大家进行了整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21公务员省考行测常识判断易错点汇总,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易错点一:甲骨文

对于甲骨文的认知很多考生都以为是文字的雏型,这一点是错误的。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而且是成熟的文字。还有解释目前发现的甲骨文最早是在商朝,并不是原始社会。因此商朝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端。

2、易错点二:春秋与战国事件

这一块内容主要就是对于春秋和战国的区分很多考生是不知道的。很多考生在备考时,都是将这两段时间的人物、事件搞混。比如孔子、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而孟子、庄子、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比如城濮之战、泓水之战是春秋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又是战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淆比较多,很容易弄错。

3、易错点三:东汉末年和三国

这个点的易错点可以说是完全因为《三国演义》影响造成的。大多同学都将书里的剧情归为三国。但是必须要知道的知识点是三国正式开端是曹丕称帝,汉献帝退位开始的。因此很好记忆,只要和曹操有关的事件,都是属于东汉的。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事件、杀华佗等。只要分清何时为三国开端,那么本题就好解了。

4、易错点四: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诗人的区分

都是唐朝诗人,时代可是很不意义。盛唐时期大量诗人,大家熟悉的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等等都是盛唐时期的。开元盛世开始到安史之乱都是盛唐时期,所以比如王维、李白、杜甫等都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人。而常考点初唐四杰、张若虚等人物是初唐时期的。这里最容易错的是白居易,白居易时间稍晚一些,在中唐时期了。小李杜(杜牧、李商隐)则是熟悉的晚唐时期诗人。

5、易错点五:战争双方

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太多了,考试考查的主要是有着历史转折意义的,或者以少胜多的战争较多。记得一多就容易乱。列举几个容易错的战争,比如夷陵之战(蜀汉对东吴)、淝水之战(东晋对前秦)、桂陵之战(魏国对齐国)等。

例题:以下事件发生在三国的是( )

A.赤壁之战 B.孔融让梨 C.乐不思蜀 B.煮酒论英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考生对于三国的的理解。只有乐不思蜀是阿斗刘禅发生在三国。其他都是属于东汉时期。故本题答案选C。

以上就是2021公务员省考行测常识判断易错点汇总,希望大家在进行常识记忆的时候,能够进行对比整理,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大家在备考中除了系统学习之外更多要注意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积累,常识的学习,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祝大家成功!

139 评论(8)

圓滿如意妹

一.概念公倍数(common multiple)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中,如果它们有相同的倍数,这些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就称为这些整数的最小公倍数。二.求解方法:1、质因数分解把几个数先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各数中的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提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有的商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短除法的本质就是质因数分解法,只是将质因数分解用短除符号来进行。短除符号就是除号倒过来。短除就是在除法中写除数的地方写两个数共有的质因数,然后落下两个数被公有质因数整除的商,之后再除,以此类推,直到结果互质为止(两个数互质)。

26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