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不够变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各主体都会有自己的模式。但在申论考试中,解题的各个环节都要运用思维能力,只是在具体要求上有所不同而已。一、审题的思维能力 审题是指对文章题目进行周密的揣摩、审查以把握题意的活动。 审题即对标题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正确理解标题的含义、范围、要求,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乃至写法。审题是一个系统程序,贯穿于阅读、写作的全过程之中。审题思维的主体过程是对题目的理解过程。这种理解,既包括抽象思维的理解,也包括形象思维的理解。 抽象思维的理解,即通过对题目的理性分析去理解题意。对供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文字材料,也都需要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方法来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其实质。形象思维的理解,即通过对题目内容的联想和想像去理解题意。在供材料作文中,除了文学性的语言材料需要形象的理解外,所提供的图画材料同样需要通过联想和想像去理解画面的意义。 从近年情况来看,申论考试材料没有给出标题,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对标题做更多介绍。但作为一般的给材料作文,了解和掌握~些基本的方法也是必要的。申论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给定"资料",二是根据给定"资料"提出的"申论要求"。这就要求审题时对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二者兼顾。因此要仔细研读"资料"及"申论要求"。 研读材料要准确完整,不能瞎子摸象,不能割裂原材料。对较为复杂的资料,要仔细揣摩。要能抓住主旨,不能牵强附会,研读"申论要求"要全面,不能漏掉任何一条。要找准角度,即"着眼点",就是审题的眼光集中在材料的某一点上,是审题者所注意的材料中所存在的思想。二、拟题的思维能力 拟题.就是给文章确立标题。好的标题.使人过目不忘、甚至终身犹记。 拟定题目,可在行文之前,也可在文成之后:一般情况下是拟题在先,但也有先有材料,先有观点,连缀材料、观点而成文章。题目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形再拟定,这样,题目便定在文成之后。有时会同时出现几个题目,那就要推敲斟酌,比较取舍。 在拟题过程中也存在思维能力。拟题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概括能力,同时要求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在这里,我们重点谈谈慨括能力和直觉能力。 在概括能力方面,首先应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因为只有明确了中心思想,所拟的标题才会正确体现中心思想,或有助于表达中心思想。其次,要从中心思想出发,选择合理的和新颖的概括角度。 在直觉能力方面,重要的是注意拟题方法经验的积累.实现知识的迁移。这就需要在平时多掌握拟题方面的知识,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三、立意的思维能力 立意是文章写作的起点。这里的"意"指的是我国古代写作论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它融合着作者对写作对象的认识与情感。由于在写作时文章还未生成,所以我国传统立论称确立未来文章的主题思想为立意。 在确立中心思想时,要培养辩证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做到见解深刻并富有新意,在思考过程中必须注意运用辩证思维。我们所要解决的某一具体问题,或者所思考的某一具体对象,因为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所以我们在思考这一问题或对象时也必须用矛盾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在这一由思维抽象上手到思维具体的认识过程中,辩证思维应当成为形成中心思想的主要的思维形式。四、选材的思维能力 选材,就是要对众多的原始材料进行选择和加工,使那些真实而又典型的材料成为文章能够表现或说明思想的材料。根据选材的基本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锻炼思维能力:1.围绕中心思想选材 主要是看材料是否符合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在一篇文章中,材料是有其独特的功能的。因为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鉴别材料的标准只能是材料和中心思想的关系。中心思想是不能凭空产生的,它只能在分析、研究、消化有关材料的过程中提炼出来。所以,对于文章写作来说。材料总是第一性的,是文章的基础,而中心思想是第二性的,是在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观点、意念或感受;另一方面还应看到,材料又是表现和深化中心思想的基础。 因此.材料的鉴别和取舍都要受中心思想的制约。中心思想未形成或正在形成时,材料对中心思想起决定作用;中心思想形成后,又反过来成为鉴别取舍材料的最主要依据。这是一种矛盾统一运动的辩证关系。2.选取真实确凿的材料 材料的真实一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生活真实",也即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严格地符合客珊B事物的原貌或实际情况。二是指本质意义上反映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这是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允许对于作为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也即艺术加工或艺术虚构:材料的确凿一般是指文章中使用的材料既要准确无误,经得住核实,又要用得恰当贴切。在引用别人的话时,不能有差错.要做到与原文完全一致。在用自己的话引用别人的话时,不能断章取义。在使用个别或概括性的事实材料时,应尊重其原貌,不可夸大或缩小事实,即使引用一个数字也要精确无误。3.选取典型意义的材料 所滑典型材料就是某一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它既是具体的、个别的,又是富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的,同时又能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普遍意义的。它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能“以一斑窥全豹”、“以一目传精神”。典型材料不是轻易可得到的,需要在许多可用的材料中进行精选。4.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新颖的材料首先当然是指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用的材料,这种鲜为人知的材料自然能给人一种新鲜感。生动的材料是指材料本身以及作者对材料的表述的新鲜活泼、富有感染力,因而能增加读者阅读兴趣和作品的可读性的材料。这种材料一是指具体、具有形象性的材料。具体的材料带有感性特征,容易通过联想唤起读者沉睡的表象。由于表象是有形象性的,所以没有直接的形象的语言文字也具有了形象性;二是指带有情节和悬念的材料,这类材料不但曲折生动,而且能唤起读者期待心理,有很强的吸引力,还能给读者带来惊奇、确信、怀疑等心理反应;三是指能使读者感到亲切的材料。五、布局的思维能力 中心思想确定了.选用哪些材料也心中有数了,写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是如何安排这些材料以表达主题。就是如何对材料进行组合和安排,这就是布局。布局反映在形式上,首先就是层次与段落的先后关系。由于文章开头、结尾是具有特殊地位的层次、段落,由于各层次、段落之间需要过渡和照应,所以布局除考虑层次、段落外,还应考虑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 确定文章的布局,主要运用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它大体要经历如下的思维过程:1.要有完整性 结构的完整性是内容的完整性的必然要求。文章有一个主题,这一主题借必需的材料来支持,因此须有完整的结构形式。 关于结构的完整,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有这样的阐释:"我所谓完整是指一件事物有头,有中段.有尾。头无须有任何事物在前面覆盖着,而后面却必须有事物承接着。中段要前面既有事物笼盖着,后面又有事物承接着。尾须有事物在前面笼盖着,却不须有事物在后面承接着。"他指出了作为完整有机体的文章,必须有头有尾有中段并互相联系,每一部分各在必然的地位。 此外,文章的层次、段落也各有其相对完整性。构思与写作时务必作通盘的考虑才能真正达到结构的完整。2.要有严密性 文章结构完整而不残缺,这可以说是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求文章结构严密,即要求文章各层次、段落融为一体,相互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没有互相矛盾或互不相干的情况。 写作中,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等原则,可以对材料作这样那样的安排、调度,但结构要反映材料之间的联系。 文章各层次、段落要相互协同而不能相互矛盾,这也是结构严密性的标志。3.要有连贯性 文章结构完整、严密,可以保证内容的完整、严密,而结构连贯性的要求,则可进一步加强文章的整体性,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连贯性同样首先是个内容问题。占人讲文章义法.有所谓"起承转台"、"起伏呼应"之说。这些说法有其合理的方面,只是后来脱离内容而蜕变为单纯结掏形式的要求,成了禁锢思想、束缚手脚的枷锁。今天应该从内容。j形式统一的角度来认识"起承转合"?说与文章连贯性的关系。其实,所谓"起",就是启下,好的开头应能带起下文;“承”就是承上,与开头部分互相联系;“转”就是转换,接上文后转而展开.或生发、或阐述、或对比、或铺陈,等等;“合”就是收束,归结上文而使全篇首尾圆合。 以上三点就是体现在布局中的思维能力,只有布局安排合理,整个文章才能紧凑.才能无懈可击。
奔兔2008
公务员考试热潮只增不减,但是很多人其实对公务员考试并不了解,公务员考试本质上是在考察我们什么能力?通过公考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按照官方解释,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其实公务员录用考试就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从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即可看出:
1、强调区分性。公务员考试本身就是“高子之中选高子”,通过笔试、面试等把最优秀的求职者与一般性的合格者区分开来。
2、具有严格的选拔标准。公务员的录用与任免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要求严格而又精确,一旦实施不允许有丝毫变动,保证选出来的公务员让人民信服。
3、强调客观性。整个公务员考试公平公正,追求可信度,一直以来,相关法律法规也结合实际不断完善。
4、测评内容的选择性。选拔性考试测评的指标允许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以客观、便于操作与相关性为前提。公考不仅有笔试、面试,还有政审、体检等内容,都与公务员本身工作有关。可见,公务员考试是特点及其明显的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挑选出具备相关工作能力的公务员。
公务员本身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职业,除了岗位本身所需的专业能力,通常都需要具备这些能力。
1、分类归纳能力
作为一名公务员,领导让你去调查某件事情,那么你的调查可能会来自于网络、实地访谈、电话访问、专家论文等等,不同的来源会有不同的特点,专家论文可能过于专业,而实地访问又会有群众的口水话。这个时候你总不能直接把这堆材料放到领导面前让他自己看,你必须学会分类归纳,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呈现给领导。这就像是做申论小题,答案来自于材料,但又不能照搬材料。
归纳字面意思即为归拢并使有条理,归纳对象可能是零散的材料,也可能是概括出的要点,具有明显的分类属性。
如何提升自己的分类归纳能力呢?
根据天和智胜老师对历年真题的研究,常规的分类法则大致有以下四种:
(1)按主体
主体可参照国际法中解释,即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比如一个国家社会,一个公司,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人。
(2)按角度
第一、依据材料中描写的各种机关工作事务进行,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宣传力度等等,适用于措施、原因、对策等题目。
第二、依据材料自身逻辑性,即题目给出的材料本身就已经按照逻辑进行了分类描述。
(3)按时间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顺序,从前到后的发展历程。涉及到某一事物的历史、发展历程等则要注意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归纳。
(4)按领域(空间)
领域即表示不同的范畴,比如政治、文化、经济…等,整个社会可以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医生是医疗领域、教师是教育领域,将社会按面切割成不同的领域。
2、沟通表达能力
在基层工作单位需要与大量的人员交流,需要经常开口讲话,若是沟通表达能力不好,那你可能没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没办法从对方身上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此外,还有各种会议发言,是塑造自身形象的绝佳机会,若是沟通表达能力不好,则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很多人觉得是因为自己性格内向,所以沟通表达能力不好,其实不然,影响一个人沟通表达能力的最主要是思维逻辑。专家表示,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比较喜欢有规律的信息,强调内容有逻辑,语句有重点,避免出现跟别人讲述的时候,明明都是用的大白话,讲完对方却好像根本没有听懂的情况。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呢?
(1)完整地陈述观点。采用观点+证据的结构进行精准描述。毕竟沟通表达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向他人传递我们内心的想法,让他人理解我们的观点。证据描述得越详细越具体,越能在对方的脑海中形成画面感,对方就越能理解你的观点。
(2)做到条理清晰。有时候觉得自己明明讲得很清楚、很详细,可是对方就是没有办法听懂。这时候要知道,即使采用了观点+证据的精准描述也还不够,在描述证据时必须要有清晰的语言结构,在平时刻意练习“三点法”,每次评价一件事情时,多用“第一、第二、第三”、“首先、然后、最后”这样的序列词表达,给人一种逻辑严谨的感觉。
(3)学会逻辑严谨地表达。对于初学者来说,通常是采用“三点法”进行练习,但是这种“第一、第二、第三”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逻辑关系。要想表达更加严谨,必须富有逻辑,经得起推敲。比如常见的从问题到原因再到对策的逻辑,各种逻辑结构五花八门,需要自己不断进行总结复盘。
3、写材料的能力
在体制内工作,文字能力是必备素质,小到个人工作总结、简报信息,大到综合的部门总结、领导讲话等。正所谓:月初有计划,月末有总结,工作有动态,季度有分析,年度有报告。写材料可能是常事,不一定要文采飞扬、妙笔生花,但至少得能写一篇结构完整、语言通畅的文章。
通过写材料,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会想得相对周到,做事就会更加有条理,有利于提高自己把控全局的能力。
至于如何提升写材料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前辈经验进行训练:
(1)找到与自己工作系统相关的杂志、报刊等,研读上面刊登的文章。
(2)看标题知道文章主题,然后思考围绕这一主题,自己可以怎样去写,列出一个大致的框架:整篇文章包含几个部分,各个部分分成几个方面,各个方面要写什么样的内容,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进行顺序排列。
(3)将自己列好的内容与报刊中的文章进行对比,看看两者差别在哪,自己漏掉了些什么,或者自己增加了些什么,增加的内容想象一下是作者漏掉了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放弃了。
(4)仔细阅读报刊文章,摘抄金句,方便之后写材料时进行引用。
当然,对于正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人来说,申论大作文也可以采取该方法进行练习。
4、时间安排能力
体制内工作繁琐而又杂乱,要求公务员必须合理掌握时间,学会区分各项工作的重要及优先等级,有计划地分配自己的可用时间,把时间分配和工作计划结合起来。
基层工作常常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所以按照重要/紧急程度进行划分的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并不适用。
要想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最好做到以下两点:
(1)面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一定要及时进行汇报。一方面让领导知道工作进度,确保工作方向正确,以及遇到的困难寻求领导帮助;另一方面,告知工作安排,让领导知道你在忙重要工作,避免领导频繁给你增加工作任务,或者安排琐事给你。
(2)面对同事让你帮忙的工作,一要明确责任人,可以做额外的工作,但不要承担额外的责任,事先和领导、同事明确责任人;二要做到只协助做好辅助性工作,而不是全程代劳,全权负责。
好啦,问题回答完毕。另外,准备参加下一次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肯定免不了做题,在这里上学吧君强烈推荐上学吧公务员题库。
最后,预祝大家公务员考试顺利!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