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朱珠宝宝0
六年级常识复习资料 一、综合部分 1.商品是市场上供买卖的物品。没有买卖的物品就称不上商品。 我国为保障消费者利益而制定的专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保险一般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人身保险以人为保险对象。如师生平安保险,乘坐飞机、车、船的保险、养老保险。财产保险以物为保险对象。如家庭财产保险。 (要求能区分两类保险,保险获赔前提是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而非人为故意造成。) 3.储蓄的种类有活期储蓄(可随时存取)、定期储蓄(有一定存期)等,定期储蓄的利率比活期储蓄的高。 4.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纳税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 5.社会福利包括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抚恤、公费医疗、合作医疗等,是我国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的标志之一。 6.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利用风力(如蒲公英、臭椿、枫树、松树)、利用动物(如苍耳、鬼针草、山楂、葡萄)、利用弹力或喷射作用(如凤仙花、喷瓜)、利用水流(如莲蓬、椰子)。 7.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种子繁殖:利用种子来进行繁殖的;营养繁殖:由茎和根来进行繁殖(如番薯用块根进行繁殖;水仙花、甘蔗、马铃薯、大蒜、洋葱、姜是用茎来进行繁殖;芦苇、狗尾巴草用地下根茎进行繁殖。);扦插:直接从茎上剪下一段枝条,插在土里进行繁殖(如葡萄、石榴、杨柳)。 8.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是卵生动物,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此外其他的繁殖方式有分裂(如草履虫、变形虫)、出芽(珊瑚)。 9.生物的进化的两条规律:①一般从水生到陆地,从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从低级到高级;②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就会消亡。地球上最先出现的生命是单细胞藻类和菌类。 10.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地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形成的。 11.地球的公转: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地转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地球的公转引起了地球上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2.地球处于夏至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处于冬至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处于春分和秋分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移动。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朝一定方向倾斜,所以造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3.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自西向东的公转。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互位置不断地变化,引起了月球圆缺的变化——月相变化。月球圆缺变化图(P49):朔(农历初一)、上弦(农历初八、九)、望(农历十五)、下弦(农历廿二、廿三)。月球上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区分月相与月相变化) 14.日食(农历初一前后):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而且日、月、地三者恰好或近于一条直线时,月球的阴影就会投向地球,在地球上处于月影部分的地面就看不到太阳了,日食就发生了。(记P54日食发生图)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 15.月食(农历十五前后):地球位于日月之间,如果日、地、月三者恰好或近于一条直线时,地球的影子就会遮住月球,太阳光射不到月球,地球上也就见不到月球,月食发生了。(记P55月食发生图)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中国是最早对日食和月食有记录的国家。 (注:要求能清楚地区分月相、月食、日食) 16.历法:根据天文周期安排年、月、日关系的法则。 公历(阳历)与夏历(农历)的区别: 阳历: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基础制定。有平年(365日)和闰年(366)之分,且均为12个月。月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为28或29天) 夏历:根据月球圆缺变化来制定。有平年(12个月)和闰年(13个月,其中一个月是闰月)。月也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 17.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创造了二十四节气,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紧密联系。制订节气的方法:就是将地球轨道一周(360度)分为二十四节气,每隔15度设立一个节气,每两个节气之间相差15天左右。每个季节都有6个节气。 18.地球从表面到地心要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看清楚分法) 火山与地震是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造成的。 火山可分为:活火山、休眠火山、死活火(注:三种类型能区分)。火山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弊。台湾的七星山是活火山。 地震发生的原因有:火山活动、地壳中岩层的断裂和陷落。地震的强度用震级来表示,地震强度越大,表示震级的数字也越大,5级以上的地震为强震。目前中国强度最大的地震为7.8级(河北省唐山),世界上测到的强度最大的地震8.9级(智利)。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地球上火山活动最多、最强烈的地区是环太平洋一带。 19.地形分为: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褶皱:岩层受力后发生弯曲变形。地壳变动会使岩层发生褶皱,喜马拉雅山就是由岩层褶皱形成的,是褶皱山(地壳运动造成)。山川形成的作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20.河流和湖泊的主要区别:河流的水是沿着狭长的凹地流动的,而湖泊的水是蓄积在洼地里的。陆地水既包括地表水也包括地下水。 21.风化作用:岩石在日光、水分、生物和空气的作用下,会逐渐被破坏和分解为沙子和泥土。 22.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体育运动会叫“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它的发源地在“古希腊”。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它的“五环旗”象征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它的“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它是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23.现代社会面临的三大世界性问题: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短缺。 二、中国古代史(部分) 1.北京人遗址是现今世界上保留古人类遗物最丰富的一处遗址。 2.黄帝被子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以后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三位有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舜、禹。大禹治水的成功方法是:疏导。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 3.孔子是个大教育家,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编订了《诗经》、《春秋》,他的言论经学生汇编成的书叫《论语》。 4.秦始皇姓蠃名政,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5.王安石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 6.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他的孙子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7.明代的郑和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他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8.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明末)。 9.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初),赶走对象:荷兰殖民者。 10.雅克萨之战——康熙,中俄两国在尼布楚签订《尼布楚条约》。 11.林则徐禁烟(鸦片)——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1840—1842),签订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中国近代史(部分) 1.五四运动(1919)是中国人民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2.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又称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后中国革命进入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3.日军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 4.百团大战(1940年)的总指挥是彭德怀,粉碎了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 5.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我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旗是“五星红旗”。第一任主席是毛泽东,第一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周恩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7.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通过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 8.朝鲜战争:1950年6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彭德怀”,最突出的英雄模范有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等国际主义战士。 9.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确定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期。 10.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高国家权力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合作制”,政党组织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我国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实行按劳分配。 11.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人口22%的人口,被称为“世界的奇迹”。 四、世界历史 1.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 主要科技成就 古代埃及 象形文字、太阳历、圆周率推算精确到3.16、金字塔 古代巴比伦 楔形文字、星期制、圆周分为360度 古代印度 创造了0—9数字、培植出世界上最早的棉花 古代中国 甲骨文、青铜器、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夏历、四大发明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 2.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是:斯巴达克起义(发生在古代罗马) 3.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 人名 称谓 主要成就 但丁 [意]诗人 《神曲》 达·芬奇 [意]画家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莎士比亚 [英]大戏剧家、诗人 《罗米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 哥白尼 [波]天文学家 《天体运行论》 布鲁诺 [意]科学家 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提出宇宙是无限的 伽利略 [意]科学家 制成天文望远镜,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4.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新大陆”就是现在的美洲。葡萄牙航海家麦伦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5.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期首先在英国发生,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瓦特 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 第一艘汽船 史蒂芬孙 火车机车 6.马克斯与恩格斯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他们都是德国人。《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复习以综合部分为主,结合课本十一册、十二册,重在理解,时事方面也请作一定了解,如现在国家主席是谁等。 重在看书!!!
大熊简单明了
国考和省考的公共科目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人员都要考,下面就从这两个科目的题目类型、主要内容、题量、时长、分值几个方面介绍: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测分为五个板块: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行测考试都是客观性的题目,也就是都是选择题,而且都是单选,分值为100分,时长为两个小时,题量方面,各个省份的省考和国考题量都不太相同,一般都在在120道到130道题不等,也就意味着每道题你只有一分钟左右去做。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还是非常紧张的,所以在备考阶段一定要充分掌握方法,努力提高做题速度。
二、申论
申论是主观性试题,也就是都是需要写字的。申论的结构主要是三个方面,注意事项(在卷子的最前边的那段话)、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说白了就是给你一段话,让你根据问题的要求,参考材料去作答。申论的分值为100分,时长是三个小时,题量在五至六道题,真正要写好一篇完整的申论,要做完这五至六道题,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大美美美女
1、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
2、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3、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4、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5、抗体战争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少年卡米
一般来说,公务员考试的科目包括笔试和面试,不论是国考还是省考,笔试的科目都包括《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
一、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
1、《行政能力测验》:简称行测,题型都为选择题,具体到考试的内容可谓非常广泛,涵盖了地理、数学、法律、科技、管理等多个学科,其中还会涉及时政方面的知识,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数量关系和判断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资料分析能力等,该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
2、《申论》:申论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机关工作应变能力、材料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题型均为主观题,最后一道题通常为大作文,考生需要正确了解自己的思想和答题方式,该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
二、公务员考试面试部分
1、面试的流程:首先就是抽签,然后等候考试,接着是进入考场答题,最后是退场和成绩公布。2、面试考察的方向: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意识等。3、面试的问题:通常有6种,即智能性问题、情境性问题、知识性问题等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