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19811215
行测数学运算题小技巧
一.概念
公倍数(common multiple)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中,如果它们有相同的倍数,这些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就称为这些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二.求解方法
质因数分解
把几个数先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各数中的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提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求6和15的最小公倍数。先分解质因数,得6=2×3,15=3×5,6和15的全部公有的质因数是3,6独有质因数是2,15独有的质因数是5,2×3×5=30,30里面包含6的全部质因数2和3,还包含了15的全部质因数3和5,且30是6和15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所以[6,15]=30。
短除法
求最大公约数,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有的商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短除法的本质就是质因数分解法,只是将质因数分解用短除符号来进行。
短除符号就是除号倒过来。短除就是在除法中写除数的地方写两个数共有的质因数,然后落下两个数被公有质因数整除的商,之后再除,以此类推,直到结果互质为止(两个数互质)。
三.应用
有一些砖,长宽高分别是15cm、12cm、6cm,请问怎样摆,摆成最小正方体边长为多少厘米?
解:15、12、6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最小的正方体棱长为60
例题:求1085和1178的最大公约数。
答案:31。【解析】1085=5×217=5×7×31,1178=31×38=31×2×19。
所以最大公约数为31
例题:桌子上放有三根绳子,长度分别是120厘米、160厘米、240厘米,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段都不能有剩余,那么最少可截成多少段?( )
A.13 B.12 C.11 D.10
答案:A。解析: “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段都不能有剩余”,即为求三数的公约数,“最少可截成多少段”,进一步引导你求出最大公约数。每小段的长度是120、160、240的约数,即是120、160和240的公约数。120、160和240的最大公约数是40,所以每小段的长度最大是40厘米,一共可截成3+4+6=13段。所以,选择答案A。
木木小YY
“语句表达题”是公务员考试当中的必考题型,主要分成两部分:语句排序和语句衔接。语句排序题的题型特征十分明显,题干给出6、7句打乱顺序的语句,让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在做语句排序题目的时候应从选项入手,去进行快速的排除,而不是盲目排序再匹配选项,万一和四个选项都不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心情。一、观察选项,排除错误首句。在遇到语句排序题的时候一定不要一来就看题干,要先观察选项,看看选项是把哪些句子当成了首句,然后再去题干中看看这个句子能否作为首句,如果可以就留下,不可以就排除该选项。(一)不能做首句的句子。1、指代词、人称代词开头的句子一般不能做首句2、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后者不能做首句3、并列句的后半句不那个做首句4、含有总结词的句子不做首句5、具体分析,描述的句子一般不做首句(二)能做首句的句子。1、总领全文的句子(观点句、总括句)2、引出话题的句子(随着…/据记载…/XX是…)二、抓标志词、合并同类项。通过第一中方法无法排除错误选项或排除后还剩下别的干扰选项的情况下,再快速阅读题干,阅读题干的同时一定要关注一些标志性词语,并在题本上做相应的勾画,这样能够快速锁定一些句子的先后顺序,进而排除错误选项。1、关联词语应成对出现:比如表示因果、转折、递进等的关联词,看到这些关联词后能够快速锁定带有这些关联词语的句子的顺序。2、指代词前要有具体指称对象,如果发现有指代词,要快速找一下这个指代词到底指代什么,进而锁定顺序。3、顺序词按时间发展顺序罗列,比如:过去、现在、将来。规律已经告诉大家了,那我们就拿一道题目来小试牛刀,看看这种方法是否好用例题1:①据此,海岛分为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冲击岛四大类型②它们万变不离其宗,或是从大陆分离出来,或是由海底火山爆发和珊瑚虫构造而来③尽管海岛面貌千姿百态,人们仍然能找到其中的规律性④前者姓“陆”,地质构造与附近大陆相似⑤后者姓“海”,地质构造与大陆没有直接关系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A.③②④⑤①B.②③④⑤①C.①④⑤②③D.②③①④⑤【答案】A。纵观选项,分别把③、②和①当做首句,而①句以“据此”开头,②句以“它们”开头,这两句都是以指代词开头的句子,若放在首句则指代不明,所以①和②都不能作为首句,排除BCD。故正确选项为A。希望各位考生在平常的学习当中能够多多练习,熟练地掌握这些学习方法,为自己的公考增加更多的筹码。
珍珍zero
在如今的申论考试中,材料往往在每段都会出现内在逻辑,一方面是有的文章每段都会讲述一个内容,而且各自内容不重叠,我们需要按照文章作者的意图寻找到这些并列的段落大意。另一方面作者在写文章时经常会以一句相关要素的表达来引出文章核心内容,比如:辽宁省考咖啡馆一题中,在绝大多数段落都出现“为了解决什么问题,采用什么做法”,而此题是概括做法,前者的目的就是对做法的宏观概括。再比如:国考S市水系建设一题中,绝大多数段落都出现“曾经有什么问题,如今采用什么做法”,而此题市概括做法,前者问题就是该市解决办法的关注点。文章逻辑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划分答案条数与答题分类方向。
evenmaosir
2021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小标题提炼技巧有:
1、关注材料关键词
作者在书写文章的时候,一定会想要把自身的核心观点清晰的表达给读者,作者一般会将关键内容以高频词的方式体现出来,我们只需要关注材料中具有实际含义的高频词就可以有效地提取某一段落、部分的小标题。
2、关注首句、尾句、中心句
首句的作用是开门见山、引出下文;尾句的作用是盖棺定论、总结上文;中心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由它们的作用就不难看出他们本身就是作者在自我概括材料内涵,我们在阅读材料时多加关注,找到这些句子,就可以有效从中提炼核心内容,从而写出自己的小标题。
3、关注材料中的并列词
并列词往往会在材料中具有跟后文呼应的作用,我们需要培养对并列词的敏感性,一旦看到第一反应就是能否最为小标题,如果内容确实可以对应,那么就直接作为小标题即可。
扩展资料:
2021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具体操作方法:
1、关注材料中总分逻辑的“总”,如首尾句、总分关系段落中的总结段落;
2、基于材料,对要点出处的材料进行概括和提炼,即概括句子大意、段落大意或者则旨大意;
3、要点合并的依据,可以作为关键词前置。
综合概括的好处,那就是答案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综合概括就是寻找答案要点完毕,在呈现答案要点时根据材料逻辑,提炼出材料关键词进行前置,使答案呈现出总分的结构,这样能够突出答案重点,提升阅卷感受,增加阅卷好感,从而保证得分。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