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一只老色
1. 行测蒙题技巧是什么 在行测考试中,数学运算一直是广大考生的一大难题,难度大,时间紧。 与此同时,这个最易让考生放弃的数学运算部分也是极具技巧性的,有小部分题目可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秒杀”!得分十分容易。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给考生来讲讲这些方法: 【例1】、20人做一项工作15天可以完成,现在工作3天之后,有5人调走植树,剩下人继续干完剩下的工作,做完这项工作总共需要多少天? A.16 B.17 C.18 D.19常规解法。第一种:特值法。设每人每天工作量是1,则总工作量是20*15*1=300,先完成的量=20*3*1=60,剩余300-60=240,还需要240/15=16天,共计16+3=19天。 第二种:比例法。3天前后的效率之比=20:15=4:3,则时间之比=3:4,则后面的工作量按原先效率是12天,即3份对应12天,所以4份对应16天,共计16+3=19天。 “秒杀法”: A+3=D。A选项是正常计算结果,但不是所求结果,而考生朋友们在考场上极易错选A(A其实是出题人设置的一个陷阱),D才是真正所求的“做完这项工作总共需要多少天”。 【例2】、99个苹果装进两种包装盒,大包装盒每盒装12个苹果,小包装盒每盒装5个苹果,共用了十多个盒子刚好装完。问两种包装盒相差多少个? A.3 B.4 C.7 D.13 常规解法:方程法。设有大包装盒x个,小包装盒y个,根据题意可知,12x+5y=99。由奇偶性可知,5y必为奇数,即y为奇数,则5y的尾数只能是5,此时12x的尾数是4,x=2或7。当x=2时,y=15,符合题意,故两种包装盒相差15-2=13个。(当x=7时,y=3,此时x+y=10,不符合“共用了十多个盒子”的要求。) “秒杀法”:A+C=10,C-A=B。但是题干中是“共用了十多个盒子”,所以,A、B、C都不是正确答案,答案直接选D。 【例3】、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A.329 B.350 C.371 D.504 “秒杀法”:A+D=833。选项中应该有男员工人数,也应该有易错的女员工人数。男减少6%,女增加5%,整体反而增加,说明女员工的基数比较大。答案直接选A。 通过以上三个例题的分析,相信大家也看到通过分析选项所带来的神奇的解题效果,最后中公教育专家帮助大家来做个小结,以后到底什么样的题目,在考场上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大胆的蒙题,从而达到“秒杀”的效果呢?总结一句话:选项之间存在的加减关系与题干信息有联系。 2. 省考公务员常识判断怎么做,全部选一个还是蒙 一、从头到尾的完整复习常识判断部分,涉及的知识点广而杂,不知从何着手,就有可能放弃复习。 对于常识判断部分的复习注意以下几个点。 首先,在之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建议考生用平时的时间把常识部分所有科目的内容翻阅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应的专项练习题,不要求过多。 其次,真题及模拟训练。 最后,临考试很近了的时候,再把资料重新翻阅一遍,温故而知新。 二、巧取分数的备考方法常识判断部分因为知识的庞杂,所以对具体内容还要掌握正确的备考复习方法,这样在复习时事半功倍。 多关注国情社情。 所谓国情社情除了指中国的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外,还有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考生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 掌握各学科整体脉络。 常识判断考查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个方面,知识点繁多,考生在做这部分的复习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对各学科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提纲挈领的复习可更好的抓住各学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如经济部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等,如人文历史: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世界史。 人文文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 有舍有得。 行测考试题目相对较多,答题时间相对较短,而常识判断部分考查内容涵盖广泛,考生在答题时千万要掌握好答题速度,对于没有复习到的地方,要有所舍弃,将答题的珍贵时间用在更有把握的题目上。 三、沉着冷静的备考心态考生在备考时,要相信自己通过长时间的系统复习,知识水平肯定会有所进步,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会越来越熟练,备考心态要调整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在考试中一定能够考出理想的成绩。 3.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部分怎么复习 常识判断部分,考查的知识面广泛,主要还是靠平时的积累,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具体比如关注时事,但注意不能只停留在知道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一些评论文章,了解一些国际国内大事的来龙去脉,包括起因、影响、可能的解决办法等; 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可以多留心、多问一个为什么,比如北方寒冷的冬天为什么河流表面结冰、深层的水还是流动的;上山的时候为什么会感觉累而下山不会等等。要关注这些现象,更要关注现象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对题。还有一些专业的法律知识、经济知识、历史知识、文化知识,则可以相对集中的找些书籍来看,综合知识的备考要抱着“尽量多知道一些”的心态,踏踏实实积累,不能总是困扰于如何才能见到题目就会做,这样的困扰不仅没有意义还会让心情变得浮躁,对备考产生消极影响。 4. 我现在想请教下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常识怎么复习啊,那么多内容歪 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如何个个击破 1、常识 经常有听到别人说常识不要准备,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常识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靠临时突击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常识中有一部分题是无法准备的,但是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一些时政题、法律题等都是可以准备的,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去关注新闻,时政热点,因为这些很经常成为考试题目的,这样的分数丢掉是很可惜的 2、言语理解 言语分为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对于选词填空来说,离不开平时的积累,没什么可说的; 对于片段阅读,平时做练习时没有必要去纠结每一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什么,而是应该关心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既然做错了,那么就是你做题的方法不对,试着换一种方法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多种方法比对之下,为什么之前的方法是错的,之后是正确的,那么在之后的做题中可以强化用下,这样久而久之,你做题的正确率也肯定会提高。 3、数学运算及推理 这是我最薄弱的环节,我的经验没有别的,重复性的运用方法和解题技巧,找到相同类型的题目,可以用同一种解题方法做的,做完之后要记得总结。这样的操作很枯燥,但确实很实用,至少在考场的时候不会因为想不起来而手忙脚乱的。 4、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题是最不好做的,却也是最容易拿分的,毕竟只要不是蒙的,这些计算我做出一道题就是对了一道题,不像言语和逻辑,选出来了也无法百分百的肯定; 好的资料分析运算方法也只是提供给你一个思路,需要不断地练习,把这种思路融入到你平时的运算中,只有这样,才真的可以在考场上把这些所谓的运算技巧使用出来,否则,即使你学了1000种方法,用不出来,还是没有。 更加详细的信息请关注:/zhejiang/gwy/ 5. 公务员行测常识 常识确实是很让人头痛的部分,我考过09年的,感觉里面会的,有把握的就只有一半,剩下的就只能蒙。不过这样出题我感觉更好,起码能让我们从大本的法律常识中解脱开,让考试更“公正”一些。估计2010年也是这种模式,不过具体的话还是要看考试大纲怎么说了。 很难说可以全面的复习,要真这样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也不知道究竟具体是什么),因为这部分的分值可以说是最低的了,拉不开什么距离,一般人怎么也会个一半左右,毕竟是常识啊,剩下的再蒙一点,所以差距也就那么一两分(没有鄙视的意思)。 有心的话买本公共基础知识看看,还有其他省的常识真题或者看看以前中学的语文书(诗歌),历史书和地理书等等,我感觉都是以前的知识居多,没说什么要拐几个弯的,你有印象的就会,没学过的就一定不会。 最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学习,不要轻易就说放弃,国考里就是半分都有可能值万金啊!加油吧! 6.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套路”一点也不深 很多考生在做行测题的时候都有一个感觉,就是时间不够用,往往做到最后面就没时间做了,只能瞎蒙,而大多数考生都是把最不擅长的数量关系放在最后来蒙,那么怎么能蒙的更准呢,其实是有技巧的。 技巧一:题干见倍数,选项找倍数【例1】甲、乙两人买数量相同的萝卜,甲打算买1元2个,乙打算卖1元3个。如果甲、乙两人一起按2元5个的价格卖掉全部的萝卜,总收入会比预想的少4元钱,问两人共有多少个萝卜?A.420 B.120 C.360 D.240【解析】两人的萝卜数量相同,则两人共有的萝卜应该是单人的2倍,选项B、D刚好是2倍的关系,所以直接选择D即可。 而B应该是一个人的萝卜数量。技巧二:题干见和差,选项找和差【例2】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个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梁教师当月一共举办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A.8 B.10 C.12 D.15【解析】两个教室当月总共举办培训27次,选项C和D加和正好是27,因此答案为其中一个,若答案为C,则甲教室总人次为偶数,乙教室总人次为奇数,加和为奇数,不符合题意,所以只能选D。技巧三:巧用整除特性【例3】两个派出所某月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这个月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A.48 B.60 C.72 D.96【解析】甲案件总数必须是100的倍数,所以只能是100,乙一共就是60起案件,80%就是48件,选A。
桃大大仙
一、类比推理抢先做,削弱加强扣因果
做题时,结合常识思维,快速作答。选项无法确定时,可以通过纵向对比,寻找和题干词语有更多共同点的选项。
2、削弱加强如何扣因果
对于削弱加强的题目来说,这类题目往往会在题干中描述因果关系,而正确选项通常就是紧扣题干中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在做这类题目时,要牢牢把握“相关性原则”,即紧扣因果关系。同学们错选的也经常是没有关系的项,因此我们利用“相关性原则”来快速排除选项,就看选项有没有在说题干“因果关系”描述的内容。
二、片段关注“尾句”,快速锁定主旨
1.“显形”的尾句即重点
片段阅读考察的是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主要考察对于文段主旨的把握。而文段的首尾句通常是表达观点的句子,也是判断作者意在说明内容的重点部分。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可以重点关注尾句,结合尾句重点表述内容判断选项。
2.“隐形”的尾句要注意
对于部分题目,有些尾句虽然在文段末但并不是重点内容,而是补充说明前一句话。因此,对于这部分题目,我们要找的重点是补充说明内容的前一句话,同学们需要格外注意。
三、行测常识判断蒙题技巧
选不正确的选项:首先要先横向对比四个答案,找到最与众不同的那个,一般情况即为正确答案。
对于法律题目:一定要优先排除说法太绝对的选项,例如“必须”、“所有”、“只有”、“禁止”等词语。对于一些比较中性的词语,例如“一般”、“正常情况”、“可能”等,可以直接判断为正确答案。
四、常识尽量最后答,读完就选不纠结
|烟、易戒
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技巧如下面几张图所示!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趋势分析及备考建议!
行测有哪些模块?如何复习?
言语理解: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与表达均考查40道题目。其中文章阅读只在省级中考查;2020年国考中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差别加大,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三个题型题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备考策略:选词填空题目是易错题型,需长时间备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语境分析、词语辩词等解题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蕴”积累。
数量关系:近四年考查计算问题21道,行程问题5道,工程问题6道,排列组合5道,概率问题6道,几何问题7道,函数图像4道。数量关系除常规的方程法外,若是能够结合整除、特值、比例、盈亏等技巧性方法解题,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判断推理:在国考中,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是四大常考题型,每种题型均考查10道题。市地级有5道题目是以一题五问的形式考查。图形推理市地级比副省简单。定义判断命题形式更加灵活,以诗句、俗语、古文以及图片等呈现。类比推理侧重考查概念间关系和常识。
(一)图形推理
1.考查重点:图形共性、数量关系和立体图形。其中图形对称性、相对位置等考查频率较高;立体图形考点多样、难度大,包括空间折叠、三视图、截面图和立体拼接等。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每日一练,培养图形敏感度,明确解题思路。
(二)定义判断
1.考查重点:常考社会学、心理学、文学、法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概念。
2.备考策略:掌握定义判断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义内涵,积累社会热点、拓宽常识储备。
(三)类比推理
1.考查重点:经验常识中的功能关系、加工关系、职业关系,言语关系中的词义关系,逻辑关系中的概念间关系。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常态思维,分析词项间本质关联。积累常识。
(四)逻辑判断
1.考查重点:必然性推理重点考查假言命题、综合推理和朴素逻辑。可能性推理侧重考查加强型、削弱型、前提型;从论证模型上看,求异论证和实践论证等考查频率较高;其中,选项力度比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关注的重点。
2.备考策略:逻辑和生活思维大相径庭,需系统性学习以转换思维,大量刷题掌握推理规则和常考论证模型,进而形成高效解题的思维路径。
资料分析:每年均以考查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为主,覆盖了80%以上的题目,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比较或求值、也会多考点结合考查。与此同时,还存在部分查找类题目,考查材料分析及数据查找能力。备考策略:资料分析每年的考点基本没有多少变化,是行测成绩能有变化的突破点。把握常规考点,勤加练习,很容易有一个漂亮的分数。
常识判断:
1、平时多关注热点素材和新闻,比如说利用抖音平台、头条平台、以及各类公众号进行知识的积累,各大类平台都是相应的知识整理,都可以进行搜集整理。
2、做题过程当中及时把自己的错题进行收集整理,将个套模拟卷之间的异同点找出,然后进行查缺补漏,对于已知的知识点,可以加深记忆,对于未知的知识点,需要着重的去补充。
以上是旺黔诚大树职教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托尼小吃货
注意:蒙题只是最后的手段,遇到能做会做的题目一定不要放过,不要把蒙题技巧奉为圭臬,否则会得不偿失。数量关系1、选项三奇数一偶数,选偶数,相反选奇数2、选项是区间,尽量选中间的两个区间3、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问最大,往往选第二大。也可以优先代入进行验证.4、如果题目选项中的某两项满足题目中的某个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是干扰项,一个是正确答案。5、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的选项,先代入验证,此多为正确选项6、充分运用选项,倍数等关系,能秒杀就秒杀。不能每道题都计算,要学会适当放弃。7、敢于设“1”或设具体数值,代入公式求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8、年龄问题能代入先代入,或者利用年龄差不变,实在不能解再列方程。9、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10、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11、有几何图形的话,可以用直尺量出几何图形的长、宽、高等辅助计算 (不能带尺子的话就算了) 。12、ABCD均匀分布,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没做的题都选未选过的选项13、遇到问法出现最大、最多的题目一般选择选项大小排序第二大数字的选项资料分析1、资料分析部分可以用直尺找出条形图中的最大、最小值、排在第几位的值,以及量出高度按比例算出数值等,量角器量出所求的部分对应的角度,进而折算出比重等 (不能带尺子就算了)资料分析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的的图表入手;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不做最后判断题目;最后判断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看简单的选项的对错。3、先看问题,阅读时勾画关键词4选项全由文字组成的,答案往往是C。5、题干有“约”字的选项一定不是整数6、主要由数字构成的选项,B选项当选概率最大7、中心词阅读,数据略过就好8、A的增长率为a,B的增长率为b,则a、b的混合增长率介于AB之间,不用计算9、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道综合分析小题,优先蒙C/D;确实没时间,优先看D。10、注意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比如水产品养殖业和水产品不是一回事常识判断如果选项中有两个选项互相矛盾的话,答案一般就在这两个选项中的一个;如果选项中有与题干描述相矛盾的,可以排除。2、有关历史事件的排序题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可以将各个选项同题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并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3、题意要求的答案优先选体现民族自豪感的选项5、不选绝对化的选项。在常识判断%的选项中,有一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6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虽然有风险但正确率也是最高的。根据题千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一般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8、多联系生活实际,符合生活中常理的选项一般为正确的言语理解(一) 逻辑填空找,1、从空白处的后面和下个空白处的前面去找,只有一个空白处的,从该空白处后面到结尾去2、排除具有极端语气的词语,语气一般是中庸,但在感情色彩为消极的情况下,则语气要重3、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4、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5、遇到词语辨析,要抓住它们的侧重点,去区分它们的差别选项中近义词辩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7、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8、相信第一感觉,相信固定搭配(二) 片段阅读1、先读问题,再读题干2、答案一般在首句或尾句。3、细节判断题先读选项,再对照原文,时态、数量、话题、概念、逻辑等方面的错误.4、判断选项时,看主语是否符合题干的论述主体(也就是找主题词)5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极端选项一般不选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67、明显不符合常识、伦理、逻辑、法律的都是错的8、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9、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10、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11、提问方式是“错误的”,要通读材料再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不正确的”12、语句排序先进行首尾句猜测,注意运用关联词判断。(也可以找出连贯的两句,然后排除他项,很多题目不知道首尾句也可以用此得出正确答案。)不能完全信任选项分布,选完读一遍才行或者看前三个顺序对不对13、如果一道排序题有2个以上的句子含有时间词只的时候,我们可以优先考虑用时间去解题判断推理有关折纸盒的问题,可以借橡皮来解答。在橡皮的六个面上依次标上题干图形的小图形,再进行判断。2、定义判断,问符合的,建议在题目旁边打“√”;问不符合的,打“x”帮助解题3、类比推理,不能根据逻辑关系确定答案时,选形式最接近的.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到的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5、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6、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7、结论型推理题只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8、排除弱化项只、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的往往就是正确答案9、图形推理图形本身变化不大的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10、图形推理题只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加等11、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12、立体图形推理一个面寻找特殊面,两个面看特殊面是否相对、相邻,三个面看时针顺序求同消去。13、除了一笔画,还有两笔画,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