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8

雪莉小姐的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数学题对称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托尼小吃货

已采纳

1/有一食品店某天购进了 6 箱食品,分别装着饼干和面包,重量分别为 8、9、16、20、22、27 公斤。该店当天只卖出一箱面包,在剩下的 5 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则当天食品店购进了( )公斤面包. A.44 B .45 C . 50 D .52 题中"在剩下的 5 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即如果此时的面包重为x,饼干就重2x,即这5箱的总重是可以被3整除的,也就是8+9+16+20+22+27=102中减去一个数可以被三整除,符合的是9和27(102-9)/3=31,加不出来这个数(102-27)/3=25,即(9+16)*2=8+20+222/小明和小强参加同一次考试,如果小明答对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 3 / 4 .小强答对了 27 道题,他们两人都答对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2 / 3 ,那么两人都没有答对的题目共有: A . 3道 B . 4道 C . 5道 D .6 道 题中"如果小明答对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 3 / 4 "及"他们两人都答对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2 / 3",即表明题目的总数一定可以被12整除,题目的总数即是27+小强答错的x后来的就是我开始猜的:因为题目数大于27且被12整除,所以我先假设题目数是36,则小明答对27个,两人都没答对的36-(27+27-24)=6,如果假设题目数为48,则48*2/3=32大于27个,不对3/把144张卡片平均分成若干盒 ,每盒在 10 张到 40 张之间,则共有( )种不同的分法。 A .4 B .5 C .6 D .7 144=2*2*2*2*3*3则144的约数为2、4、8、16、3、6、12、24、48、9、18、36、72,其中大于10小于40的有16、12、24、18、36共计5个4、某离校 2006 年度毕业学生 7650 名,比上年度增长 2 % . 其中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度减少 2 % . 而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比上年度增加10 % , 那么,这所高校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有: A .3920人 B .4410人 C .4900人 D .5490人 题中“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度减少 2 % . 而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比上年度增加10 % ”那么本科生的人数可以被0.98整除,研究生的人数可以被1.1整除把答案带进去试一下,应该是C5 .学校举办一次中国象棋比赛,有 10 名同学参加,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每名同学都要与其他9 名同学比赛一局.比赛规则,每局棋胜者得 2 分,负者得 O 分,平局两人各得 l 分.比赛结束后,10 名同学的得分各不相同,已知: ( 1 )比赛第一名与第二名都是一局都没有输过; ( 2 )前两名的得分总和比第三名多20 分; ( 3 )第四名的得分与最后四名的得分和相等. 那么,排名第五名的同学的得分是: A . 8 分 B . 9 分 C . 10 分 D . 11 分 既然第一第二名都没有输,且得分不一样,就是有平局得,如果第一名平一局是17分,第二名平两局是16分,则第三名13分."每局棋胜者得 2 分,负者得 O 分,平局两人各得 l 分"即每一局都会产生两分,一共打了C2/10=45局(嘿嘿,不会打)共计45*2=90分假设第四名12分的话,第五名+第六名得分为90-17-16-13-12-12=20,因为两人成绩不一样,所以一个11分,一个9分如果一开始假设第一名17分,第二名15分的话,五六名一共24分,肯定不对的

公务员考试数学题对称

116 评论(12)

Lindahellokitty

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目,考察的是逻辑思维,方法就是平时多练习。

197 评论(10)

咕噜咕噜SP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广大考生也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复习的关键的一步,首先是要对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进行综合剖析和深入理解。为此,结合历年国考行测真题,对判断推理题型进行深度分析,以期能够给予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以帮助与指导。 判断推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的重要题型之一,包含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本文将逐一进行分析。一、图形推理 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传统题型有类比型图形推理、顺推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形式图形推理,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新题型——分类型图形推理,且接下来的几年中每年必考。2013-2015年图形推理题型、题量分析表 2016年国考图形推理分析:图形推理总题量为10道,分类分组型考查5道,顺推型、九宫格型和立体型也有考查,此外,数量关系考查比重加大,共出现4题,其中对称性考查了2道,但是题目特征并不明显,难度也相应提升,立体图形依然考查了折纸盒、截面图和立体组合,考点稳定。与往年不同的是,字母数字组合的图形首次出现,位置变化和组合叠加没有考查。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具有以下特点:特点一:从数量上看,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稳定。从10年开始题量就由5道增至10道,这是由图形推理这一题型的高区分度决定的。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型依然是10道。特点二:从难度上看,试题的整体难度持续上升。对考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特点三:从类型上看,五大题型是重点。顺推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型图形推理是必考题型;图形分类是2011年增加的新题型;2016年国考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维持了前几年的水平,但也出现了字母数字组合的图形这样新的题型。所以,对传统题型和新题型,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建议考生都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特点四:从考点上看,各考点分布已趋向均匀。国家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历来考点的偏向性较强,但从今年的命题趋势来看,图形推理的考点正在逐步平衡各考点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要更全面地掌握各类考点。二、定义判断定义判断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能够迅速把握定义的关键信息。学宝云课堂的老师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发现,本部分题目考查方式比较固定,学科分布主要涉及经济、社会、行政管理、法律等内容。2016年国考图定义判断分析:定义判断题量为10道,题干长度基本在3行左右,个别选项比去年稍长。题型以单定义为主,难度适中。心理学、文学语言、地理地质、生物生态等均有考查,法学和经济学涉及较少。本次考试的定义中还首次考查了公文写作方面的定义,体现了对于从事行政工作的基本能力的考查。定义材料贴近社会热点,比如图灵测试,就涉及今年刚刚获得奥斯卡奖的作品,还考到了与当今潮流非常贴近的数字鸿沟等。图灵测试等题目还需结合一定的数学运算,体现了考点的综合化特点。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具有以下特点:特点一:题量及题型基本稳定。从题量上看,定义判断一直保持为10道题;从题目类型上看,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定义判断题目大部分为单定义判断。特点二:考查范围广泛。从定义多数学科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涉及学科比较广泛,包含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特点三:题目趋于稳定。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可知,题目难度有难有易,题干长度有长有短,但总体趋于稳定,且有一定的区分度。同时很多定义涉及当前社会热点,考生在平时备考时应对相关的社会内容多关注,则可更好地理解概念,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三、类比推理类比推理考查考生对词语关系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词项间的逻辑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通常这种关系不明显,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2013-2016年类比推理题量分析表2013-2015年类比推理题量分析表2016年国考类比推理分析:类比推理部分题量为10道,题型包括两项式、三项式和括号式,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题目难度加大,词项间关系模糊,存在跳跃性,综合性考点较多,总的来说侧重考查言语关系,经验常识、逻辑关系和理论常识也有考查,其中,言语关系中的词义关系成为每年类比推理每年的重中之重,自然科学常识成为值得关注的命题点。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具有以下特点:特点一:题量保持稳定。在题量上,近三年的考试题量均为10道,考查较为稳定。特点二:考查方式保持多样。在考查方式上,每年类比推理都包含了两词型、三词型和对当型这三种考查方式,并且各种考查方式的题量也有所侧重到趋于平均。特点三:考点仍为五类常见词项关系。有图表分析发现,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类比推理部分的考点集中在五类常见的词项关系,包含集合关系、逻辑关系、词义关系、语义关系、语法关系和常识关系。其中,集合关系、语义关系考查比重大,其他三种关系也都有涉及。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学习和掌握这五类词项间关系。特点四:难度逐年增大。近年来,特别近两年,许多题目或者词项间的关系不明显,无法一眼看出;或者有多个选项符合题干词项间的表面关系。这就要求考生认真分析词项间可能存在的多种关系,进行多方面对比,不要急于求成,才能保证作答正确。四、逻辑判断逻辑判断部分的考查内容仍然以可能性推理为主,需要考生要对题干文字资料进行恰当的理解、演绎或归纳,主要测试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必然性推理部分所占比重较小,却是解题的基础,考生必须熟练掌握,一般会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智力推理类部分所占比重也较小,考生应熟练掌握六大解题方法,学会用最优的方法解题。2013-2015年逻辑判断题型题量分析表2016年国考逻辑判断分析:逻辑判断为10道题,部分考点较为复古,必然性推理时隔1年后,再度考查复言命题,内容涉及假言命题推理和复言综合推理;可能性推理集中考查加强型和削弱型,材料类型以科普类和社会类为主,题干长度均在4行以上,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难度。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理具有以下特点:特点一:可能性推理是考查的重点,智力推理类几乎每年都有涉及。可能性推理的题量远远多于必然性推理和智力推理类题目,每年都会占考题的70%以上,而每年对于必然性推理和智力推理的考查题量都略有不同。所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建议大家在高度重视可能性推理题目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必然性推理和智力推理类题目。特点二:可能性推理侧重对削弱、加强、前提型的考查。论证推理中结论型、解释型、评价型题目逐渐减少,但2015年削弱型题目出现4个,而2016年可能性推理集中考查加强型和削弱型,说明考试加大了对削弱型题目的考查,越来越侧重于考查需对题干论证进行分析的削弱、加强、前提型题目,可见考试越来越侧重于论证分析能力的考查。特点三:必然性推理注重对假言命题推理规则的考查,智力推理均可找到解题突破口。近年来的必然性推理每年都会考查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而智力推理虽然看似很难,但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则能快速解题。

275 评论(15)

出走的熊猫

数量关系考试做题策略:一、大神级别——10 道数量 15 分钟以内稳定正确率 80% 以上策略:盘它就完了二、路人级别——10 道数量只会做 3 道左右策略:3+2 策略。做 3 道,猜 7 道。先将 10 道数量关系题目快速浏览一遍,看是否有简单的题目和自己熟悉的题型,挑选出来先做,正常情况应该能挑个三道题目出来,然后最多花6分钟将这三道做完,剩下的7道题目统一猜一个选项,最好是做的这三道题没选过的选项。比如说:我们挑了 3 道题目做完后发现这三道题分别选择 A、C、D,则剩下的 7 道题建议全部猜 B 项,因为做的三道题目中没有选择 B 项,剩下的 7 道题目中至少会有一道题目会选 B 项。从另一方面来讲 7 道题目按照自然命中率来讲,猜对 2 道的概率也很大,所以 3+2 策略,6 分钟对 5 道也是不错的选择。三、菜鸟级别——没时间做或者 10 道题目完全不会1. 先看题目的问法,是否有求最值的题目(最大 / 最小),求最大猜选项数值第二大,求最小,猜选项数值第二小,命中率超过40%。2. 猜整不猜小——看选项如果发现有选项有整数和小数同时存在时,选择猜整数。3. 剩下的统一猜一个选项,这样更稳定,通常情况数量关系 B和 C 的出现频率会略高于 A 和 D。四、秒杀模型1. 双向多次相遇求距离秒杀公式:S=3S 1 -S 2 (S 1 :第一次相遇距离某个起点的距离;S 2 :第二次相遇距离另一个起点的距离)2. 相向匀速而行求发车间隔秒杀公式:发车间隔 =(2t 1 ×t 2 )/(t 1 +t 2 ) (t 1 、t 2 为背后和迎面追上和开来车辆的间隔时间)3. 排列组合相同元素至少分一个秒杀公式: (m 为元素的个数,n 为分给的对象数)

340 评论(9)

realnextgen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行测数量关系应考复习策略在历年的国家、地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数量关系都是必考的内容。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基本的运算能力,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之一。所以,几乎所有的治理问题研究专家都把它作为一个人潜在能力测试的标准之一。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有多种表现形式,因而对其测量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主要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测查考生的数量关系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从2003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的难度大为增加,这要求考生必须知晓大量的题型并且掌握应对这些题型的专业解题方法与技巧。2004年到200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数学运算的难度持续增加,到2007年难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2008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的难度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分度。2008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对数学运算题型的介绍是:“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数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应试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从大纲的介绍和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的情况来看,数学运算考核的是算术式子的计算比较和数学应用题的分析运算。考生必须具备熟练的数学运算技能和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才可以达到准确、迅速求解的要求。数学运算在近年来的考试中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内容,说它重要是因为它的难度越来越大,考生极其容易失分,所以应考者必须充分地进行备考复习,具体来讲主要应尽可能多的学习新的题型,掌握新题型。重点掌握一些新变化及应对题型的基本理论知识。在熟练掌握方程法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代入法和排除法解题。学会逆向、转化、替换、假设、互补等基本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反复练习、尽快地提高解题速度。考生在解答数学运算的题目时,应该遵循这样的思维逻辑:先仔细的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然后利用简便特殊的解题技巧建立等式或列出算术式,从而得出答案,如果时间允许,考生还可以进行逆向验证,以确保“万无一失”。数量关系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种,这两种题从本质上说既是数学题, 又是技巧题,而且是带点游戏性质的技巧题,当你按照一般做数学题的思路去做,如果行不通的时候,你就要思考一下了,引用一句时下很流行的话“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你看似正常地一个数学逻辑思维已经进入了一个误区。这两种题都讲技巧、讲规律,当你掌握了那些技巧、规律你发觉原来如此简单,它们的确只是一种游戏,而游戏的本质就是娱乐,在娱乐中动脑,在动脑中娱乐。不管某道题它绕了几个圈,只要利用某种规律,套上那个公式,都立刻迎刃而解。原来你觉得无从下手的题,半分钟就解决了,至于数字推理就更不消说了,若不知道那些规律猜一天你也猜不透,知道了那些规律,一眼便能看出。所以掌握数学规律和数学技巧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对于数量关系是必须进行日常训练的,训练与不训练结果是天壤之别。因为只有你经过训练了,才可以在训练中寻求、挖掘、获取、总结出规律与原理。训练上百道典型题目,熟练掌握那几十种题型的规律,在这方面一定可以拿高分。判断推理复习策略判断推理测验主要是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又称思维能力,包括逻辑判断与逻辑推理,两种能力涉及对数学、图形、词语概念、文字材料的认知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分析、综合判断等能力。要求根据已有的判断或事实,通过分析和综合引出新的判断或事实。每一个推理都必须包括前提和结论两部分。在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判断推理部分包括: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四种题型,其中图形推理、逻辑推理、定义判断、题型为A类考生所考题型。图形推理、逻辑推理、类比推理题型为B类考生所考题型。判断推理题型与解题方法判断推理是考察考生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其题型主要有四种,即: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首先,来看一下图形推理,图形推理考察的是应试者的抽象推理能力。具体的形式有多种,但原理都是一样的。这种题型是给出应试者两套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也存在某种差异。在这两套图形之外还有供选择的四个图形。要求考生认真观察两套图形的相似性,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图形中选择出为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就是说,两套图形既有某种共同特征,也存在某种差异。在每道题中,第一套图形包括三个图形,第二套图形包括两个图形和一个问号。在这两套图形之外还有供选择的四个图形。应试者应选出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图形。正确的答案不仅使两套图形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应试者的抽象推理的能力。因为它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也很少受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因而有人称此种测验为“文化公平”测验。图形推理与数字推理一样,要求考生从已给出图形的排列方式中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推导出问号处应填上什么样的图形而不违背这个规律。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对第一套图形中的三个图形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尤其要注意第三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的差异。因为这种差异与你要找的问号处的图形与第二套图形中第二个图形间的差异有比较直接的关系。然后再比较第一套图形与第二套图形在“形”上的差异。用第一套图形的变化规律和第二套图形的变化规律的组合就是问号处所需的图形。图形推理中所用的图形主要是点、线、面及其组合。第二,再来看一下逻辑判断这种题型,这种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这种题型里,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是与这段陈述有关的四个推设,其中有一个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或说明就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要求考生选出这个正确答案。应当注意的是,选项中有道理的可能不止一个,但有道理并不等于与这段陈述直接相关。在前提和结论之间必须有必然性的联系,否则,答案就可能出错。演绎推理中较难的一种是关于数理逻辑题,即给出相关关系,从中推导出某一结论。做此类题一定要先抛开情景,抽象出其数据模型加以运算推理,并学会分情况分析。再有就是给出一段论述,把它作为前提推导结论,结论可以是对现象的一个总结,一个延伸,或者是对该理论的一个运用和发展,也可以是某种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有逻辑学中三段式的题目,即数学中充分、必要条件或命题与逆命题是否成立的问题。做这类题型,首先要从题干中找信息,再运用相应的推理方法,就会有清晰的答案。如果自己想当然的添加信息,只会增加做题的困难,而得不出正确结论。第三,定义判断。定义判断是考察考生运用标准进行判断的能力。此种题型是专门为法、检系统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而设计的。在每一个问题中,先给应试者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件上或行为的例子,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定义,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为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题干给出的这个定义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做好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特别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语。作为一个概念的定义,其一般都是相当严密的,对于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成立的必要条件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即中心语都会给出明确的界定,考生在看到一个定义时首先就应该标出这些关键词,然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事例选项,一一对应看该事例是否符合定义中的规定。如果能够区分开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则正确答案是不难得到。第四,类比推理这种题型考察的是考生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物体的基本运动规律等机械运动的理解与判断能力。此种题型为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B类题型。做好这类题的关键在于细心仔细,不盲从直觉,并且对高中尤其高中物理掌握得比较好,可以正确地做出物体的受力分析,把握其运动趋势。考生在考试前要多做练习,主要复习基本的受力分析,这样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成绩。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2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