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4

王家姑娘0122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路程问题应用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顽童阿淑

已采纳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行程问题之相遇问题解法:公式法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二次相遇问题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则有: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公务员考试路程问题应用题

344 评论(14)

小宇宙晴

你好 这道计算题如果不运用巧解-----比如:特殊方法、结合选项之类,直接进行计算的话,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与其可以获得的分数完全不对等。所以,从付出与收益角度上看,建议把它放到考试后期再做。公务员行测部分的考试试题在编制时便可以增加了题量,以营造出一种时间紧迫的氛围,目的是考察考生在面对繁忙工作时抓住重点、解决重点以获得最大效果的能力,所以时间安排是公务员考试中一道“看不见却又所占分数最大”的考题。 如果想要知道该题的巧解方法,你不妨到咱们网站的知识堂中与老师进行交流。 祝: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356 评论(8)

奔跑小猪mm

行程问题是反映物体匀速运动的应用题。行程问题涉及的变化较多,有的涉及一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三个物体的运动。涉及两个物体运动的,又有“相向运动”(相遇问题)、“同向运动”(追及问题)和“相背运动”(相离问题)三种情况。但归纳起来,不管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还是“多个物体的运动”,不管是“相向运动”、“同向运动”,还是“相背运动”,他们的特点是一样的,具体地说,就是它们反映出来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都可以归纳为:速度×时间=路程。但一味的猜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会严重的影响我们的解题速度,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比例的思想。如何快速的运用比例的思想迅速的解决掉行程问题也是我们成功的一个关键。【例题1】狗追兔子,开始追时狗与兔子相距20米。狗跑了45米后,与兔子还相距8米,狗还需要跑多远才能追上兔子?A.25米 B.30米 C.35米 D.40米【答案】B。【解析】狗跑了45米,这是兔子在狗前方8米处,也就是距离狗的起点53米,兔子在起点20米处开始跑,那么兔子跑了33米,在相同的时间下狗和兔子跑的路程笔试45:33,也就是15:11,说明狗和兔子的速度笔试15:11,要追8米的路程根据正反比关系可以得到,当狗跑30米的时候兔子刚跑22米,狗刚好追上兔子。此题也可以根据整除特性,兔子的速度是15的倍数,选出答案。【例题2】甲、乙两地间的公路,汽车行全程需1.4小时,步行全程需14小时。一个人由甲地出发,步行3.5小时后改乘汽车,他到达乙地总共用多少小时?【答案】A。【解析】运用比例的思想指导在走相同的路程时,汽车和步行所用的时间比是1.4:14.汽车和步行的速度比就是14:1.4,也就是10:1,现在步行了3.5小时,走了全程的1/4,还有3/4,如果按照乘车,走3/4,需要1.05小时。以上两题都输与行程问题,在国考中行程问题基本上属于必出的题型,难度基本上不是很大,但是在做的时候如何快速的计算出最终的结果就成了关键,希望给位备战国考的考生能够熟练运用比例和整除的思想将行程问题快速解决,取得好成绩。

214 评论(13)

相关问答